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长江石的主体是长江流域各级河流的河滩卵石,多为图纹石。因其类似于绘画作品,又被石友形象地称之为画面石。图纹石以纹成图,人物走兽、花鸟虫鱼、山川名胜、天宇时象,无所不包,深受人们青睐。本文仅就图纹石的形式美作一探讨。
一、图纹石形式美的概念
形式与内容属哲学范畴,内容是事物内在要素的总和,形式是内容存在的方式。对于文艺作品,通常是内容决定形式,形式表现内容。形式美则是一个美学的概念,指客观事物和艺术形象在形式上的美。只有美的形式才能表现美的内容。
观赏石是自然之物,它不是人为艺术品,不存在内容决定形式的前提。恰恰相反,人们在赏析奇石时由形式之境去感悟、理解、意会,最终升华为石之境与人之意的交相融汇,达到审美的高级阶段——意境阶段。
可见,形式美是观赏石赏析的基础层次。对于图纹石,其形式美我们可以定义为图纹石的图纹构成元素:点纹、线纹、斑纹之间的几何关系与审美的感受。这些纹可以是色彩纹(图1),或是凹凸纹(图2),或是裂隙纹(图3)。
二、图纹石形式美的图像构成
图纹石形式美的图像构成可以从认知感受和画面风格这两个方面来探讨。
1.具象、意象、抽象的感知认识
我们对一枚图纹石的赏析,从对其形、质、色、纹的感觉开始,经过大脑综合之后,就得到对这枚图纹石整体形象的知觉认识,这个由感觉到知觉的认识过程统称为感知。这时,赏析者便会调动头脑中储存的各种形象记忆,也就是审美心理学上所说的“表象”,与知觉互动,从而形成对这枚图纹石具象、意象或抽象的认识。
具象是指与具体的物件、物象十分相似,通常没有歧义,人们在赏析时常表述为“这是什么”(图4)。
意象是指与具体的物体、物象介于似与不似之间,人们在赏析时从不同的角度看常有不同的认知,一石几看、见仁见智是常态,人们在赏析时常表述为“这像什么”(图5)。
抽象是指与具体的物体、物象完全不相似。但能从画面的色泽(如黑色的沉稳、红色的热烈、黄色的高贵、白色的圣洁)对比与变化、画面纹理的组成以及石形、石质中感受到一种情绪的释放。有的石友称这种抽象的图纹石为“美石”。人们在赏析时常表述为“这有什么意味”(图6)。
2.油画、板画、国画的画面风格
图纹石既然是参照绘画作品来赏析的,绘画作品的风格特点也同样适用于图纹石的画面、
油画:是用快千性油调合颜料画于布料、木料或厚纸板上的一种来源于西方的绘画方式,其风格通常是色彩丰富、饱和度高而且富于变化(图7)。
版画:是以雕版的方式进行的绘画。单色或套色,通常色彩较单一,色彩块面间分界清晰(图8)。其中的木刻凸版版画,以黑白为主,刀味明显。凹版的铜版画,多有钢笔画的意趣。而平版的石版画,常有铅笔素描的效果。
国画:是中国的国粹,是以毛笔蘸墨汁和颜料绘于宣纸或绢上的一种绘画方式,有工笔、意笔、勾勒、没骨、设色、水墨等技法形式和勾皴点染、浓淡干湿等表现手法。石友通常将有水墨晕染意味的画面石归作国画风格,其中以风景画面尤为见长(图9)。
三、图纹石图像构成的形式美法则
不论是对囹纹石的感知认识还是画面风格的认同,在对其进行形式美的判断时,有一个从审美实践中归纳出来的形式美法则,那便是图纹石的点、线、斑纹在构图时“变化中求统一,统一中求变化”。变化才有活力,才有灵动;统一才能协调,才能和谐。
点、线、斑(面)构图中的变化,包括对比与节律两个方面,对比是指色彩对比、疏密对比、明暗对比、动静对比、形态对比等。节律是指点的间隔与重复所表现出的节奏感和线的组合、波动与旋转所表现出的韵律感。如果点、线、面的节奏与韵律组合在一起,便是一种复合节律。
点、线、面在构图中的统一,包括主辅关系、均衡关系和协调关系三个方面。对于简单的画面,通常是单层次的主辅关系,而复杂的画面则构成多层次的主辅关系。均衡关系表现为对称均衡和不对称均衡。对称均衡对于自然之物的观赏石而言,实为难得。协调关系有整体与局部、局部与局部的协调和比例与尺度的协调。在比例与尺度协调上有著名的长:宽=1:0.618的黄金分割,其近似值为宽长比为2:3,3:5,5:8等。
关于变化与统一的构成图示于下表:
玛瑙质图纹石《瑶池相约》(图10)总体色调明快,尽管背景的彩霓流纹极其华美,但由于暗褐色的主题人物的居中位置和强烈的明暗对比,依然成为视觉的重心。画面右下方的暗褐色礁石纹和左上方的浅褐色云状纹相济,主题人物衣着上的深红色斑纹与背景色的红、橙、黄色晕纹相映,使整个画面在变化中求得了协调与统一。
图纹石《天坛》(图11)由一组参差错落的平行线纹构成了画面的主体,极富韵律之美。而中部一条竖纹将画面一分为二,形成一种对称的均衡。图纹石《满目青山》(图12)则表现出一种复合的节律,波状的线纹的重复出现形成山峦重叠的韵律,而疏密渐变的点状纹则表现出一种树影婆娑的节奏感。
图纹石《智僧归山》(图13),长24cm,宽16cm,长:宽=3:2,近似于黄金分割比例,石型上小下大,左右呈中轴线倾向左方,其上衣波状的带状斑纹和膝部以下摆动的衣袂,又于端庄协调之中显现灵动与活泼。
图纹石的形式美是一种美的赏析,更是一种美的引导与美的追求。当我们在情感的驱动下,通过联想、想象和移情等审美心理活动和以形象思维为主的思维过程而进入到石人合一、情境交融的理性境界——意境时,才能获得最大限度的审美愉悦。
一、图纹石形式美的概念
形式与内容属哲学范畴,内容是事物内在要素的总和,形式是内容存在的方式。对于文艺作品,通常是内容决定形式,形式表现内容。形式美则是一个美学的概念,指客观事物和艺术形象在形式上的美。只有美的形式才能表现美的内容。
观赏石是自然之物,它不是人为艺术品,不存在内容决定形式的前提。恰恰相反,人们在赏析奇石时由形式之境去感悟、理解、意会,最终升华为石之境与人之意的交相融汇,达到审美的高级阶段——意境阶段。
可见,形式美是观赏石赏析的基础层次。对于图纹石,其形式美我们可以定义为图纹石的图纹构成元素:点纹、线纹、斑纹之间的几何关系与审美的感受。这些纹可以是色彩纹(图1),或是凹凸纹(图2),或是裂隙纹(图3)。
二、图纹石形式美的图像构成
图纹石形式美的图像构成可以从认知感受和画面风格这两个方面来探讨。
1.具象、意象、抽象的感知认识
我们对一枚图纹石的赏析,从对其形、质、色、纹的感觉开始,经过大脑综合之后,就得到对这枚图纹石整体形象的知觉认识,这个由感觉到知觉的认识过程统称为感知。这时,赏析者便会调动头脑中储存的各种形象记忆,也就是审美心理学上所说的“表象”,与知觉互动,从而形成对这枚图纹石具象、意象或抽象的认识。
具象是指与具体的物件、物象十分相似,通常没有歧义,人们在赏析时常表述为“这是什么”(图4)。
意象是指与具体的物体、物象介于似与不似之间,人们在赏析时从不同的角度看常有不同的认知,一石几看、见仁见智是常态,人们在赏析时常表述为“这像什么”(图5)。
抽象是指与具体的物体、物象完全不相似。但能从画面的色泽(如黑色的沉稳、红色的热烈、黄色的高贵、白色的圣洁)对比与变化、画面纹理的组成以及石形、石质中感受到一种情绪的释放。有的石友称这种抽象的图纹石为“美石”。人们在赏析时常表述为“这有什么意味”(图6)。
2.油画、板画、国画的画面风格
图纹石既然是参照绘画作品来赏析的,绘画作品的风格特点也同样适用于图纹石的画面、
油画:是用快千性油调合颜料画于布料、木料或厚纸板上的一种来源于西方的绘画方式,其风格通常是色彩丰富、饱和度高而且富于变化(图7)。
版画:是以雕版的方式进行的绘画。单色或套色,通常色彩较单一,色彩块面间分界清晰(图8)。其中的木刻凸版版画,以黑白为主,刀味明显。凹版的铜版画,多有钢笔画的意趣。而平版的石版画,常有铅笔素描的效果。
国画:是中国的国粹,是以毛笔蘸墨汁和颜料绘于宣纸或绢上的一种绘画方式,有工笔、意笔、勾勒、没骨、设色、水墨等技法形式和勾皴点染、浓淡干湿等表现手法。石友通常将有水墨晕染意味的画面石归作国画风格,其中以风景画面尤为见长(图9)。
三、图纹石图像构成的形式美法则
不论是对囹纹石的感知认识还是画面风格的认同,在对其进行形式美的判断时,有一个从审美实践中归纳出来的形式美法则,那便是图纹石的点、线、斑纹在构图时“变化中求统一,统一中求变化”。变化才有活力,才有灵动;统一才能协调,才能和谐。
点、线、斑(面)构图中的变化,包括对比与节律两个方面,对比是指色彩对比、疏密对比、明暗对比、动静对比、形态对比等。节律是指点的间隔与重复所表现出的节奏感和线的组合、波动与旋转所表现出的韵律感。如果点、线、面的节奏与韵律组合在一起,便是一种复合节律。
点、线、面在构图中的统一,包括主辅关系、均衡关系和协调关系三个方面。对于简单的画面,通常是单层次的主辅关系,而复杂的画面则构成多层次的主辅关系。均衡关系表现为对称均衡和不对称均衡。对称均衡对于自然之物的观赏石而言,实为难得。协调关系有整体与局部、局部与局部的协调和比例与尺度的协调。在比例与尺度协调上有著名的长:宽=1:0.618的黄金分割,其近似值为宽长比为2:3,3:5,5:8等。
关于变化与统一的构成图示于下表:
玛瑙质图纹石《瑶池相约》(图10)总体色调明快,尽管背景的彩霓流纹极其华美,但由于暗褐色的主题人物的居中位置和强烈的明暗对比,依然成为视觉的重心。画面右下方的暗褐色礁石纹和左上方的浅褐色云状纹相济,主题人物衣着上的深红色斑纹与背景色的红、橙、黄色晕纹相映,使整个画面在变化中求得了协调与统一。
图纹石《天坛》(图11)由一组参差错落的平行线纹构成了画面的主体,极富韵律之美。而中部一条竖纹将画面一分为二,形成一种对称的均衡。图纹石《满目青山》(图12)则表现出一种复合的节律,波状的线纹的重复出现形成山峦重叠的韵律,而疏密渐变的点状纹则表现出一种树影婆娑的节奏感。
图纹石《智僧归山》(图13),长24cm,宽16cm,长:宽=3:2,近似于黄金分割比例,石型上小下大,左右呈中轴线倾向左方,其上衣波状的带状斑纹和膝部以下摆动的衣袂,又于端庄协调之中显现灵动与活泼。
图纹石的形式美是一种美的赏析,更是一种美的引导与美的追求。当我们在情感的驱动下,通过联想、想象和移情等审美心理活动和以形象思维为主的思维过程而进入到石人合一、情境交融的理性境界——意境时,才能获得最大限度的审美愉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