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图纹石的形式美

来源 :中华奇石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isanji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长江石的主体是长江流域各级河流的河滩卵石,多为图纹石。因其类似于绘画作品,又被石友形象地称之为画面石。图纹石以纹成图,人物走兽、花鸟虫鱼、山川名胜、天宇时象,无所不包,深受人们青睐。本文仅就图纹石的形式美作一探讨。
  
  一、图纹石形式美的概念
  
  形式与内容属哲学范畴,内容是事物内在要素的总和,形式是内容存在的方式。对于文艺作品,通常是内容决定形式,形式表现内容。形式美则是一个美学的概念,指客观事物和艺术形象在形式上的美。只有美的形式才能表现美的内容。
  观赏石是自然之物,它不是人为艺术品,不存在内容决定形式的前提。恰恰相反,人们在赏析奇石时由形式之境去感悟、理解、意会,最终升华为石之境与人之意的交相融汇,达到审美的高级阶段——意境阶段。
  可见,形式美是观赏石赏析的基础层次。对于图纹石,其形式美我们可以定义为图纹石的图纹构成元素:点纹、线纹、斑纹之间的几何关系与审美的感受。这些纹可以是色彩纹(图1),或是凹凸纹(图2),或是裂隙纹(图3)。
  
  二、图纹石形式美的图像构成
  
  图纹石形式美的图像构成可以从认知感受和画面风格这两个方面来探讨。
  1.具象、意象、抽象的感知认识
  我们对一枚图纹石的赏析,从对其形、质、色、纹的感觉开始,经过大脑综合之后,就得到对这枚图纹石整体形象的知觉认识,这个由感觉到知觉的认识过程统称为感知。这时,赏析者便会调动头脑中储存的各种形象记忆,也就是审美心理学上所说的“表象”,与知觉互动,从而形成对这枚图纹石具象、意象或抽象的认识。
  具象是指与具体的物件、物象十分相似,通常没有歧义,人们在赏析时常表述为“这是什么”(图4)。
  意象是指与具体的物体、物象介于似与不似之间,人们在赏析时从不同的角度看常有不同的认知,一石几看、见仁见智是常态,人们在赏析时常表述为“这像什么”(图5)。
  抽象是指与具体的物体、物象完全不相似。但能从画面的色泽(如黑色的沉稳、红色的热烈、黄色的高贵、白色的圣洁)对比与变化、画面纹理的组成以及石形、石质中感受到一种情绪的释放。有的石友称这种抽象的图纹石为“美石”。人们在赏析时常表述为“这有什么意味”(图6)。
  2.油画、板画、国画的画面风格
  图纹石既然是参照绘画作品来赏析的,绘画作品的风格特点也同样适用于图纹石的画面、
  油画:是用快千性油调合颜料画于布料、木料或厚纸板上的一种来源于西方的绘画方式,其风格通常是色彩丰富、饱和度高而且富于变化(图7)。
  版画:是以雕版的方式进行的绘画。单色或套色,通常色彩较单一,色彩块面间分界清晰(图8)。其中的木刻凸版版画,以黑白为主,刀味明显。凹版的铜版画,多有钢笔画的意趣。而平版的石版画,常有铅笔素描的效果。
  国画:是中国的国粹,是以毛笔蘸墨汁和颜料绘于宣纸或绢上的一种绘画方式,有工笔、意笔、勾勒、没骨、设色、水墨等技法形式和勾皴点染、浓淡干湿等表现手法。石友通常将有水墨晕染意味的画面石归作国画风格,其中以风景画面尤为见长(图9)。
  
  三、图纹石图像构成的形式美法则
  
  不论是对囹纹石的感知认识还是画面风格的认同,在对其进行形式美的判断时,有一个从审美实践中归纳出来的形式美法则,那便是图纹石的点、线、斑纹在构图时“变化中求统一,统一中求变化”。变化才有活力,才有灵动;统一才能协调,才能和谐。
  点、线、斑(面)构图中的变化,包括对比与节律两个方面,对比是指色彩对比、疏密对比、明暗对比、动静对比、形态对比等。节律是指点的间隔与重复所表现出的节奏感和线的组合、波动与旋转所表现出的韵律感。如果点、线、面的节奏与韵律组合在一起,便是一种复合节律。
  点、线、面在构图中的统一,包括主辅关系、均衡关系和协调关系三个方面。对于简单的画面,通常是单层次的主辅关系,而复杂的画面则构成多层次的主辅关系。均衡关系表现为对称均衡和不对称均衡。对称均衡对于自然之物的观赏石而言,实为难得。协调关系有整体与局部、局部与局部的协调和比例与尺度的协调。在比例与尺度协调上有著名的长:宽=1:0.618的黄金分割,其近似值为宽长比为2:3,3:5,5:8等。
  关于变化与统一的构成图示于下表:
  玛瑙质图纹石《瑶池相约》(图10)总体色调明快,尽管背景的彩霓流纹极其华美,但由于暗褐色的主题人物的居中位置和强烈的明暗对比,依然成为视觉的重心。画面右下方的暗褐色礁石纹和左上方的浅褐色云状纹相济,主题人物衣着上的深红色斑纹与背景色的红、橙、黄色晕纹相映,使整个画面在变化中求得了协调与统一。
  图纹石《天坛》(图11)由一组参差错落的平行线纹构成了画面的主体,极富韵律之美。而中部一条竖纹将画面一分为二,形成一种对称的均衡。图纹石《满目青山》(图12)则表现出一种复合的节律,波状的线纹的重复出现形成山峦重叠的韵律,而疏密渐变的点状纹则表现出一种树影婆娑的节奏感。
  图纹石《智僧归山》(图13),长24cm,宽16cm,长:宽=3:2,近似于黄金分割比例,石型上小下大,左右呈中轴线倾向左方,其上衣波状的带状斑纹和膝部以下摆动的衣袂,又于端庄协调之中显现灵动与活泼。
  图纹石的形式美是一种美的赏析,更是一种美的引导与美的追求。当我们在情感的驱动下,通过联想、想象和移情等审美心理活动和以形象思维为主的思维过程而进入到石人合一、情境交融的理性境界——意境时,才能获得最大限度的审美愉悦。
其他文献
2010年的酷暑中,一个业界热词——黄龙玉,出人意料的成为全国焦点。央视财经频道、新闻频道、《南方都市报》、《京华时报》、凤凰卫视等多家极具影响力的主流媒体纷纷上阵,相继追踪报道黄龙玉。“六年间身价上涨万倍”、“一块籽料拍出9000多万”、“三轮车夫300元起家炒黄龙玉,5年成为千万富翁”…… 各路媒体不吝笔墨,一时间,种种现实版“疯狂的石头”的故事不仅家喻户晓,也使黄龙玉与近来倍受诟病的“蒜你狠
期刊
从 2006年专门玩唐河彩石以来,我遇到了不少捡漏的情况,惹得石友们很是艳羡,都说:你怎么总是有捡漏的运气,我们怎么就遇不上?其实,捡漏不完全是占便宜,除了靠运气之外,还需要一种境界。我结合自己的寻石、购石经历,分析一下在什么情况下容易捡漏。  一是寻石需要独辟蹊径。2003年左右,唐河彩石被发现。之后,人们开始沿唐河两岸逡巡,再加上挖沙子、筛铁的,把唐河翻了个底朝天。现在你如果去唐河,寻到石头几
期刊
2006年夏,笔者长子张文,与两位柳州石友驱车到澜沧江西南的临沧地区考察黄蜡石资源。笔者在选择目标地的时候,就习惯地着重于花岗岩出露区的断裂构造发育地段,以及温泉和构造带叠加的复合部位。由此首选了临沧南汀河上游的热水塘温泉及北东向断裂带的复合区【图1】。2007年前往沧源县参加卡佤族“摸你黑”庆典时,又再次考察了热水塘黄蜡石。  四年后的今天,2010年8月10日,应临沧市观赏石协会之邀,笔者等一
期刊
一、十年“二拍”    天津人好玩,无论什么东西,枣核、核桃、蟋蟀、扇骨、葫芦啊什么的,只要是个物件,只要到了他们手里,准能玩出个花样,玩出个名堂来,因此,天津也是我国传统收藏文化重要的传承宝地。  十年前,正是我国玩石藏石之风迅速崛起、方兴未艾之时,天津便举办了“首届奇石拍卖会”(与印章石、文房石一起联拍),虽然当时市场规模不大,也没有引起人们应有的重视,但它毕竟是我国奇石史上的第一次“拍卖会”
期刊
康 保石真正为世人所知也不过三五年时间,毫不夸张地讲,如今已是一些独具慧眼的石友们趋之若渴的又一新宠。  2010年五月的一天,内蒙古乌兰察布市石友老王给我引见了一位山东籍石友老郭(曾经说起过,现居深圳),说想一睹康保石芳容,于是我把他们带到我的“石艺苑”。奇怪的是,一走进石馆,老郭竟屏声静气,摸摸这块、照照那块,足足呆了两个时辰,却始终不露一丝褒贬之意。老王不厌其烦地替我如数家珍地逐块介绍,我在
期刊
到 玛瑙湖捡石头,一睹玛瑙湖的风采,是我和石友们的梦想。因为 盛传的亿元奇石“小鸡出壳”就是在玛瑙湖被发现的。终于有一次,我们如愿以偿。  那是“十一”假期,我和几位石友相约成行,决定穿越乌兰布和沙漠到玛瑙湖探险。安全起见,我们除了带足饮用水和吃的,还带足了备用汽油和备用工具。按照行程计划,头天下午就赶到了内蒙的磴口县住下,第二天一早,天还没亮就出发,先向西北方向开了一个多小时,渐渐地,村庄和树木
期刊
使命  林 谦    撇开题名,或有不少读者会将画面读成“海浪”,其养眼处在海天之差,海汹涌澎湃,未平又起,而天无异如晴。大概这就是“天差地别”吧。其实很多时候人就是这样,在一时或一地沉浮动荡,另一时或另一地,又淡然甚至运势骤升。石面,正是人普遍心情的写照。   返回到“神与兽”的主题上来,不管是因触犯天条而受训,还是待命回返人间,作为神,要在逍遥之外尽到守己之责,而作为兽,永远只有一个使命:保凡
期刊
做梦也没想到,一条1.5亿年前的鱼,竟然不经意间游进我的生活。  说来也凑巧。前不久,我与朋友老于、刘姐去辽西采风。车子经过锦州市义县乡村时,我们下车去透透气。附近,几位农民正在整理农田,他们娴熟地挥舞农具,将地里的一些碎石块拢到地头,扔到边沟里。义县属于辽西,辽西山多,石头更多,百姓家的院墙就是用碎石块垒的,石块并不出奇,所以我也没在意。在地头站得久了,便信步走过去跟几位农民闲聊。辽西的农民很朴
期刊
一粒两粒  果子也会相思  西山的风  南坡的阳光  情郎的歌  心和眼  想一想  就羞红了脸
期刊
编者按:  藏家历来是石界瞩目的焦点,他们不仅推动了市场,也提升了石界品位,更新了石界观念,堪当『石市英雄』。本刊曾对许多藏石家作有介绍,他们也的确成为石友耳熟能详、石市炙手可热的人物。 当然,石市期待更多的藏家助力,石友同样期待新的面孔、新的藏石、新的理念出现——一句话,石界需要新的领跑者。应读者要求,本刊将陆续推出『新藏家』系列,为石友推介近年新涌现的实力派藏家,与您一起体悟新鲜思维,感受新锐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