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聪汗钱”真容再现

来源 :收藏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yali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公元1616年,生活在我国东北长白山一带的满族人,在努尔哈赤的率领下统一了各个部落,建立了民族政权,史称后金。当年建元年号“天命”称天命汗。努尔哈赤铸行的钱币有满文和汉文两种。满文钱依照老满文写法,译作“天命汗钱”,读法先左右、后上下。这种钱为圆形方孔,铜色较暗,铸工多数粗糙。形制以小平钱居多,也有极少数折五、折十的大钱,很珍贵。由于当时满族人以畜牧渔猎为生,很少用货币交易,钱大多数用作装饰品,佩带衣帽之上,据说可以避刀枪。
  努尔哈赤去世后,其子皇太极继位,改元天聪。天聪元年(1627年)铸行满文“天聪汗钱”仍是依照老满文写法,背文仿明天启大钱,在背穿上或穿左铸满文“十”字,穿右书“一两”。由于这一时期不仅满族人交易方式主要是以物换物,就连移居关外的汉人也是以耕地为生,而且多为佃农和奴役,货币流通的数量很少,因此“天聪汗钱”铸量也不大。“天聪汗钱”品种和形制单一,只有“折十”一种,从相关图录看,版别不少。但笔者从收藏实践中了解到它的存世量比“天命汗钱”少得多,估计当时各版别铸量都很少,现在能传承下来的已是凤毛麟角了。
  笔者所藏这枚“天聪汗钱”,有些与众不同。首先是墨绿色传世古包浆,煞是好看;其次是它比同类钱品厚,一个直径只有43毫米的钱体重量却达到41.2克;最后是最重要的一点,此币有雕的痕迹。笔者反复验看,文字和钱体都没有铸的痕迹。借《收藏界》一角,与泉家共赏。
  (责编:丁丑)
其他文献
1.“齐大刀”背“日”,典型的未经清理的生坑品,经藏家多年精心保存,原貌未损,实属不易。购藏生坑品,可作参照,唯应注意锈是否硬结入骨。  2.“共”圜钱,传世品,片状硬结片状锈,层次清晰。  3.“一少朱”圜钱(钱面呈黑漆古,部分水银锈。)此钱极罕,先秦古钱中,铢为重量单位,有“铢”、“珠”、“朱”等写法,秦“珠重一两十四”等圜钱圆形圆穿,与此接近,但孔小,铢写为“珠”,而此钱穿孔大,钱肉窄,前者
期刊
“织部烧”是在桃山时代晚期著名茶人古田织部正重然的指导下由美浓陶工生产的茶陶。古田织部于1544年出生于美浓的一个武士之家,24岁时即奉诏参加织田信长攻打摄津的战斗,一生征战无数,功名显赫,在庆长五年(1600年)初夏的关原之战中因立功被德川家康封为小大名,并被授予一万石领地。然在元和元年(1615年)五月的大阪夏战时,却因内通丰臣旧部,72岁的古田织部被德川家康处死,竟与其先师千利休惨遭同一命运
期刊
清朝初期,画界出了个颇具盛名的“六大家”。此“六大家”,有人解释为“四王吴恽”。所谓“四王”,即王时敏、王鉴、王、王原祁;“吴”,乃吴历;“恽”,是恽寿平。在此,我们与读者一起来赏读“清初六大家”之一吴历的画作。  吴历,原名启历,字渔山,因其所居之地,传为孔子弟子言子游故宅,有一井,水黑如墨,故自号墨井道人,又号桃溪居士,江苏常熟人。生于明崇祯五年(1632年),卒于清康熙五十七年(1718年)
期刊
阳羡茶事催生了紫砂艺术  问:紫砂从开始发展到现在,作为一个手工艺门类,与其同时起步并存的许多行业现在都可能衰弱、萧条或者灭亡了,紫砂这个行业到现在为止在文化层面、市场层面还能保持这样良性的态势,您认为是怎样的一些要素在支撑它呢?  徐:这个问题很好,第一个问题其实就是讲为什么有紫砂?理由有三条:首先,因为宜兴是一个丘陵,有山有水,山里有丰富的做陶瓷的原料,山上有很多可以烧陶瓷的燃料,这样它就有了
期刊
方琮,是清朝乾隆时期的宫廷画家,生卒年不详,其姓名见于画史记载,如胡敬《国朝院画录》卷下云“方琮,字黄山,张宗苍弟子工山水。《石渠》著录四十有八。”佚名的《读画辑略》云“方琮,字友璜,号石颠,浙江人。善山水,从学于张宗苍,笔致能相似,身得其传,供奉内廷。”据历史记载,方琮于乾隆十六年(1751年)随其师张宗苍进入内府,直到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仍在宫廷任职,在宫廷作画有二十多年,是任职较长的宫
期刊
项圣谟(1597-1658年)是明末清初画坛上独树一帜的著名画家,有“项松”和“项松之名满东南”的称誉。初字逸,后字孔彰,号易庵,别号古胥山樵、大酉山人、存存居士、疑雨斋主人等,浙江嘉兴人。明代大收藏家、画家项元汴之孙。  项圣谟自幼受家庭熏陶,精研古代书画名作,虽然曾由秀才举荐为国子监太学生,但他不求仕进,而把兴趣投入到书画中,从而在绘画创作上,他很早就显现出了多方面的才能,山水、人物、花鸟无一
期刊
早期刻铜是用一种极锐利的锋刀,在铸就的铜器上刻出细如发丝、运线流畅的图纹,称“针刻”。这种刻铜工艺遗物有河南辉县出土的战国“晏乐射猎纹鉴”,堪称是现存最早的刻纹盛水照容鉴,此正是鉴镜并存、铜镜迅速发展、刻铜工艺淡出的时代。  经过漫长岁月的磨砺,唐宋金银器上錾花更趋精细娴熟,唐代精美的银背纹铜镜,就是用錾花与线刻相结合的工艺制作而成。铜镜上的刻铜工艺从传统的线刻发展为雕刻、錾花等多种技巧,然刻铜工
期刊
水陆画是中国民间绘画的一种,供佛教、道教、儒教或是民间举行宗教仪式、水陆道场时悬挂用,多为民间画工所作。水陆画的内容丰富,不仅有佛教、道教、儒教各神,还有工农士商、地狱仙界鬼神、阴曹地府、日月星辰、十二生肖、四海龙王、神话传说、宗教故事等,另外还绘有儒家的帝王太子、后宫妃嫔、将帅士兵、贤妇烈女等反映现实社会生活的画像,因此水陆画在古代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也是三教题材内容纷然杂陈的艺术创作,主要也是
期刊
年初,在乡下访友,在一户农家看见几块黑黝黝的木雕,我捡起来一看,很是惊讶,这两块木雕除了灰头土脸外,保存得还算完好无缺。一块的主题是“衣锦还乡”,主人骑着高头大马,身后是旌旗展动,左面早有乡人躬身迎接;另一块的主题是“加官进爵”,主人在众人的簇拥下,来到宫殿前,身后是手捧官帽、绶带的侍者,脸上喜气洋洋。每一件木雕作品都是用一块厚达20厘米的木头进行镂空雕刻,木雕四周有“回”字形的图案圈围着,松柏、
期刊
我们是吟诵着老舍先生的“热爱江南鱼米乡,屯溪古镇更情长。小华山下桃花水,况有茶香与墨香”的诗句,吸吮着茶香与墨香,来访这条地处安徽省黄山市屯溪古镇、新安江畔、小华山下、遐迩闻名、熙熙攘攘的“屯溪古玩一条街”的。  走进古玩一条街  果然名不虚传,披着屯溪冬日早晨的薄雾,踏着老街长条石板铺成的古道,在一爿爿老字号招牌、旗幡的夹峙中,走进被当地人称为“一马路”的百米长街,走进这“屯溪古玩一条街”的立体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