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我国素质教育要求,能力培养要全面,智慧的发展需要做到手脑并用,而教师要尽可能针对学生们的各项能力进行全面培养,尤其是动手能力方面,这确实是教师值得深入研究与探索的常态化课题。
关键词:小学美术教育;剪纸教学;能力培养;研究与分析
近些年来,我国越来越重视传统文化的传承与保护,而剪纸是一项传统技艺,极具中国民间艺术特色,现在它已逐渐进入小学美术课堂。而小学生在剪纸技艺的学习过程中,不仅可以对动手能力加以锻炼,并且还能够把我国的艺术文化加以传承,使其焕发生机,展现活力。
一、培养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点
在小学美术课堂,老师要积极引导小学生们认识剪纸艺术,学习剪纸技艺,充分调动起他们的听觉、视觉、感觉等器官,让他们多看、多听,并多多去感受,用这样的方法促使孩子主动思考、想象,从而产生自己动手制作剪纸的欲望。因为小学生年龄很小,而无法进行抽象思维理解,没有办法准确定位所学到的知识,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应该注意用趣味性的教学方法去引导,从生活的实际角度去分析,把教学场景加以设计,适合小学生们的年龄特征与喜好,这样才会激发出孩子们对于这门传统艺术的热情。比如老师在讲人教版小學美术教材《妈妈的节日》一课时,就可以用这样的主题去引导学生们进行讨论,询问他们“妈妈最喜欢的是什么花呀”、“如果让你送给妈妈一个剪纸作品当作送给她的节日礼物,你会剪什么呀”等等这样的问题,在进入剪纸课程之间,给学生们先介绍剪纸作品的制作方式与步骤,告诉他们人们把剪纸都用在什么地方,并采用多媒体视频方式进行教学讲解,把课前已经准备的剪纸作品视频播放给孩子们,辅助他们想象去记忆这些剪纸作品内容,并且可以播放剪纸儿歌给他们一些启发。老师要把多媒体视频与音频进行有效结合利用,给孩子们营造一种轻松自由的学习氛围,鼓励他们主动想象、自由发挥,从而创造出与众不同的剪纸作品来。
在实际操作时,美术老师一定要有充足的耐心,每一个孩子的创造力是不一样的,有的点子多,想象力丰富,而有的孩子稍显迟钝,这就需要老师们不放弃每一个孩子,仔细去指导。并且在教学中老师更要时刻关注孩子们的操作安全性,因剪纸要用到剪刀,剪刀的安全系数比较低,老师要先提醒后监督,让学生们的剪纸课程既安全又有意义,让他们感受到剪纸这门传统艺术的吸引力,从此喜欢上这门艺术。
二、让教学形式更加丰富
剪纸艺术进入小学美术课堂,要求美术老师必须从实际角度出发,掌握学生们的不同特点,把能力不一致的学生进行划分,按照他们的具体情况进行教学,从而才能让所有人都对美术剪纸学习充满兴趣,进而营造轻松的教学氛围。
老师要根据小学生们的个人能力情况把他们进行分组学习,可以采用游戏教学法,在美术课堂上开展趣味十足的剪纸游戏体验,老师可以首先教给孩子们一些非常简单的小动物的剪法,并把剪出的小动物用映射灯打光,照在墙面上或投影布上,模拟类似于皮影戏的模样,把皮影戏与小游戏结合在一起,赋予剪纸作品生命力,让它们动起来,老师也可以继续鼓励孩子们为他们的剪纸作品进行再创作,比如加一些装饰物,培养他们的创意能力,当他们把通过自己想象添加出的内容丰富起来的时候,老师还可以引导他们为自己剪出的作品取个名字,在此期间,老师的教学思维也要活跃起来,给他们的作品添加一些故事内容,但只做提示,剩余部分让孩子们去补充,用这样的方式不但培养了孩子们的艺术能力,更提高了他们的语言水平。在所有创意内容完毕之后,对他们的作品进行小组选拔比赛,并为他们开展一次作品展览,也可以邀请他们的爸爸妈妈过来一起观看,老师在展览中要以鼓励为主,点评适度,目的就是给孩子增加自信心,在这样的鼓励下孩子们会更加喜爱这种学习形式,从而深化孩子们的美学情感。
三、技术与创意相融合
剪纸是一门传统民间艺术,对于从业者的技巧性要求颇高,但是小学生处在比较低的年龄阶段,各种能力暂未开发出来,并不能深入理解剪纸艺术的精髓,因此美术老师在教学之前一定要系统的去制定教学计划,让小学生的剪纸技艺的培养更加规范可操作。而美术老师在教学中更要合理控制掌握自己的教学脉络,时刻关注教学进程与教学氛围,确保所有学生都能在剪纸课堂有所收获,并且这种学习环境是轻松无束缚的,因为一旦要求过于频繁严苛,孩子们的学习态度就会产生偏差,不利于进一步实施教学计划。
另外,美术老师要把教学内容加以规划,让教学循序渐进,步骤清晰明朗,有条不紊的开展剪纸教学,这样才能让学生的学习无压力,乐趣十足,对于小学生来说就不难接受这门课程了。在课程内容制定计划时,老师要充分考虑到小学生的想象能力,要尽最大努力去提升这种能力。比如剪纸内容中有对折剪纸,美术老师可以把学生们放在小组内部学习,而组内的每位成员可以相互讨论、互相欣赏作品、互相鼓励,并且还会说出自己的不同观点,别人的作品不完美时,成员之间可以帮助他校正不足之处,让他尽快改善,用这样的方法不但可以让能力比较低的学生获得成长,还可以强化孩子们的锻炼机会,使他们拥有更好的展示空间。而在学生们掌握了剪纸艺术的基础技能之后,老师可以给学生们营造一个比赛环境,让孩子们以小组为单位把自己的剪纸作品拿出来参赛,而比赛成绩优秀者老师要颁发奖状,并拿出教师自己的剪纸作品作为奖品发给学生们。比赛结束后,老师要鼓励孩子们把自己的剪纸作品赠送给他们的父母,让鼓励的话语从课堂延伸至课后生活中,无时无刻不在给孩子们增加自信心,因为这个年龄段的孩子需要鼓励,他们是一张白纸,写上的任何一点字迹都是对白纸的丰富,他们的人生会因一些鼓励的话语而变得充满活力,创造力便会因此而层出不穷。
总结:
综上所述,小学剪纸课程能够提高小学生的审美感觉和动手能力,它是二者的有机结合,也是提高小学生综合素养的重要方法,在剪纸课程中,教师不但要激发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并且还要采用不同的方法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把教学内容加以拓展,从而打造新型的教育模式,在剪纸课程的强化性训练过程中,小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得到充分的融合,这为他们日后的成长打下了浓厚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夏道倩.《浅谈小学美术剪纸课中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J].经验交流.2016:192
[2]胡康.《关于小学美术课程纸艺教学中动手能力培养分析》[J].艺术教育.2016:50-51
作者简介:
刘靓瑶(1998-),女,四川省 凉山州人 民族:汉族 职称:学生,学历:大专,研究方向:美术教育。
(作者单位:四川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艺术系)
关键词:小学美术教育;剪纸教学;能力培养;研究与分析
近些年来,我国越来越重视传统文化的传承与保护,而剪纸是一项传统技艺,极具中国民间艺术特色,现在它已逐渐进入小学美术课堂。而小学生在剪纸技艺的学习过程中,不仅可以对动手能力加以锻炼,并且还能够把我国的艺术文化加以传承,使其焕发生机,展现活力。
一、培养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点
在小学美术课堂,老师要积极引导小学生们认识剪纸艺术,学习剪纸技艺,充分调动起他们的听觉、视觉、感觉等器官,让他们多看、多听,并多多去感受,用这样的方法促使孩子主动思考、想象,从而产生自己动手制作剪纸的欲望。因为小学生年龄很小,而无法进行抽象思维理解,没有办法准确定位所学到的知识,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应该注意用趣味性的教学方法去引导,从生活的实际角度去分析,把教学场景加以设计,适合小学生们的年龄特征与喜好,这样才会激发出孩子们对于这门传统艺术的热情。比如老师在讲人教版小學美术教材《妈妈的节日》一课时,就可以用这样的主题去引导学生们进行讨论,询问他们“妈妈最喜欢的是什么花呀”、“如果让你送给妈妈一个剪纸作品当作送给她的节日礼物,你会剪什么呀”等等这样的问题,在进入剪纸课程之间,给学生们先介绍剪纸作品的制作方式与步骤,告诉他们人们把剪纸都用在什么地方,并采用多媒体视频方式进行教学讲解,把课前已经准备的剪纸作品视频播放给孩子们,辅助他们想象去记忆这些剪纸作品内容,并且可以播放剪纸儿歌给他们一些启发。老师要把多媒体视频与音频进行有效结合利用,给孩子们营造一种轻松自由的学习氛围,鼓励他们主动想象、自由发挥,从而创造出与众不同的剪纸作品来。
在实际操作时,美术老师一定要有充足的耐心,每一个孩子的创造力是不一样的,有的点子多,想象力丰富,而有的孩子稍显迟钝,这就需要老师们不放弃每一个孩子,仔细去指导。并且在教学中老师更要时刻关注孩子们的操作安全性,因剪纸要用到剪刀,剪刀的安全系数比较低,老师要先提醒后监督,让学生们的剪纸课程既安全又有意义,让他们感受到剪纸这门传统艺术的吸引力,从此喜欢上这门艺术。
二、让教学形式更加丰富
剪纸艺术进入小学美术课堂,要求美术老师必须从实际角度出发,掌握学生们的不同特点,把能力不一致的学生进行划分,按照他们的具体情况进行教学,从而才能让所有人都对美术剪纸学习充满兴趣,进而营造轻松的教学氛围。
老师要根据小学生们的个人能力情况把他们进行分组学习,可以采用游戏教学法,在美术课堂上开展趣味十足的剪纸游戏体验,老师可以首先教给孩子们一些非常简单的小动物的剪法,并把剪出的小动物用映射灯打光,照在墙面上或投影布上,模拟类似于皮影戏的模样,把皮影戏与小游戏结合在一起,赋予剪纸作品生命力,让它们动起来,老师也可以继续鼓励孩子们为他们的剪纸作品进行再创作,比如加一些装饰物,培养他们的创意能力,当他们把通过自己想象添加出的内容丰富起来的时候,老师还可以引导他们为自己剪出的作品取个名字,在此期间,老师的教学思维也要活跃起来,给他们的作品添加一些故事内容,但只做提示,剩余部分让孩子们去补充,用这样的方式不但培养了孩子们的艺术能力,更提高了他们的语言水平。在所有创意内容完毕之后,对他们的作品进行小组选拔比赛,并为他们开展一次作品展览,也可以邀请他们的爸爸妈妈过来一起观看,老师在展览中要以鼓励为主,点评适度,目的就是给孩子增加自信心,在这样的鼓励下孩子们会更加喜爱这种学习形式,从而深化孩子们的美学情感。
三、技术与创意相融合
剪纸是一门传统民间艺术,对于从业者的技巧性要求颇高,但是小学生处在比较低的年龄阶段,各种能力暂未开发出来,并不能深入理解剪纸艺术的精髓,因此美术老师在教学之前一定要系统的去制定教学计划,让小学生的剪纸技艺的培养更加规范可操作。而美术老师在教学中更要合理控制掌握自己的教学脉络,时刻关注教学进程与教学氛围,确保所有学生都能在剪纸课堂有所收获,并且这种学习环境是轻松无束缚的,因为一旦要求过于频繁严苛,孩子们的学习态度就会产生偏差,不利于进一步实施教学计划。
另外,美术老师要把教学内容加以规划,让教学循序渐进,步骤清晰明朗,有条不紊的开展剪纸教学,这样才能让学生的学习无压力,乐趣十足,对于小学生来说就不难接受这门课程了。在课程内容制定计划时,老师要充分考虑到小学生的想象能力,要尽最大努力去提升这种能力。比如剪纸内容中有对折剪纸,美术老师可以把学生们放在小组内部学习,而组内的每位成员可以相互讨论、互相欣赏作品、互相鼓励,并且还会说出自己的不同观点,别人的作品不完美时,成员之间可以帮助他校正不足之处,让他尽快改善,用这样的方法不但可以让能力比较低的学生获得成长,还可以强化孩子们的锻炼机会,使他们拥有更好的展示空间。而在学生们掌握了剪纸艺术的基础技能之后,老师可以给学生们营造一个比赛环境,让孩子们以小组为单位把自己的剪纸作品拿出来参赛,而比赛成绩优秀者老师要颁发奖状,并拿出教师自己的剪纸作品作为奖品发给学生们。比赛结束后,老师要鼓励孩子们把自己的剪纸作品赠送给他们的父母,让鼓励的话语从课堂延伸至课后生活中,无时无刻不在给孩子们增加自信心,因为这个年龄段的孩子需要鼓励,他们是一张白纸,写上的任何一点字迹都是对白纸的丰富,他们的人生会因一些鼓励的话语而变得充满活力,创造力便会因此而层出不穷。
总结:
综上所述,小学剪纸课程能够提高小学生的审美感觉和动手能力,它是二者的有机结合,也是提高小学生综合素养的重要方法,在剪纸课程中,教师不但要激发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并且还要采用不同的方法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把教学内容加以拓展,从而打造新型的教育模式,在剪纸课程的强化性训练过程中,小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得到充分的融合,这为他们日后的成长打下了浓厚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夏道倩.《浅谈小学美术剪纸课中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J].经验交流.2016:192
[2]胡康.《关于小学美术课程纸艺教学中动手能力培养分析》[J].艺术教育.2016:50-51
作者简介:
刘靓瑶(1998-),女,四川省 凉山州人 民族:汉族 职称:学生,学历:大专,研究方向:美术教育。
(作者单位:四川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艺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