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7年—2009年,我曾经担任县级团委副书记和书记,转岗后先后在乡镇、区、县工作过,10年后有幸又回到了共青团的工作岗位。转岗期间对共青团工作接触的机会其实越来越少,当重回这个熟悉的岗位那一刻,既兴奋又倍感压力,因为10年相当于一代人的轮回,现在的青年人思维活跃、个性鲜明,与10年前相比有很大的变化,而且共青团工作正值改革进行时,作为一名“老团干”的我面对新形势下的环境感悟颇多,所以重回共青团的第一年更多的是到基层去接触青年、了解青年,时刻谋划着新时期共青团工作前进的方向。
要走近青年,成为他们乐于交心的知心人
在过去一个时期,社会上往往会给90后、00后贴上“不能吃苦、不敢担当”的标签,而在今年这场新冠疫情的战斗中,出现了越来越多90后、95后“战士”的身影,他们凭借一腔热血,不计回报,义无反顾地加入青年志愿者行列,为战“疫”贡献一己之力,用实际行动体现了当代青年的责任与担当,让我们刮目相看。
于梦瑶和于梦佳是一对双胞胎姐妹,分别就读于哈尔滨商业大学和山东济宁医学院。她们报名成为抗疫的第一批青年志愿者,每天要负责把上千个口罩、防护服等物资清点送到志愿者手中。她们说:“在志愿者名单里,看到了好多高中同学。还有全家一起当志愿者的,还有夫妻俩一起当志愿者的,每个人都在贡献自己的力量。”这对双胞胎姐妹正是全市青年志愿者大军中的一员。大年初三,我们团市委第一时间发布《雪城青年防疫志愿者招募公告》,全市共组建防疫青年志愿者队伍42支,招募青年志愿者5170人,他们在医疗卫生、物资援助、运输保障、社区管控、入境排查等疫情防控的重点领域服务总时长超过30万小时。2月10日开始,我们又组织青年志愿者深入牡丹江火车站和牡丹江机场常态化开展来牡人员、境外回国人员疫情排查工作。“我家离得近,明天安排我上吧!”“我是党员,理应先安排我!”“把晚班交给我来值!”“我都两天没抢上值班名额了,能不能给我安排一下!”这些青年志愿者竞相争抢志愿服务值勤名额,踊跃参与值勤志愿服务工作,勇敢地担负起城市“守护者”的责任。
大事难事看担当,危难时刻显本色,从这些90后、95后青年志愿者的身上也折射出当代青年有理想、有信念、有担当的精神和敢于挑战、敢于犧牲的奉献精神,他们身上洋溢着乐观、理性、热情、勇敢的青春本色。在开展青年工作的同时我们也注意到,当代青年个性更加鲜明,热衷于表现自我,而且更多聚集在网上,他们知识面广、接受新生事物快,乐于创新,不喜欢随波逐流。针对这些特点,我们更多的是用青年人易于接受的语言和方式与他们交朋友,倾听他们的所思、所忧、所盼,为他们的成长创造良好条件,让他们感受到关怀、关爱。
要贴近青年,为吸引青年返乡发展创造条件
这次疫情防控中牡丹江青年志愿者队伍组建的迅速和数量的庞大是以往没有过的,但我们也清晰地发现这个队伍当中将近一半的青年是由于疫情没有返校的大学生,开学后他们也将离开家乡奔赴各自学校所在的城市,而这也预示着毕业后他们将各奔东西,很少能回到家乡工作。这个现象也正好折射了东北青年人才外流的现状,牡丹江每年要向全国输送1万余名大学生,而毕业返乡的屈指可数,这样的恶性循环导致我们的经济、社会、产业发展动力不足。
共青团是接触青年的第一线,我们将青年人才培养和返乡大学生实践作为工作的重点。在推进青年人才队伍建设中,我们联合市委组织部连续两届评选“青年拔尖人才”60名。对于“青年拔尖人才”除了授予荣誉称号外,还给予连续3年每月发放工作津贴500元,为“青年拔尖人才”开展技术创新、学术研究创造条件,积极帮助协调解决资金、基地、设备等问题,每年组织“青年拔尖人才”免费体检,积极向市人大、市政协及各民主党派推荐为代表、委员和领导成员人选。
为了吸引更多的牡丹江籍优秀青年返乡发展,帮助更多的青年学生拓宽视野、提升能力、积累经验、增长才干,我们连续多年开展牡丹江籍优秀青年(大学生)寒暑期返乡社会实践活动。团市委积极协调并争取各相关单位支持,每年提供各类见习岗位百余个,结合青年(大学生)所学专业、特长及个人意愿,科学合理分配实习岗位,对大学生在岗期间的工作表现进行及时的跟踪管理,建立了大学生社会实践档案,准确记录包括考勤、学习、工作、活动等相关细节。
让青年进一步了解家乡的变化发展、发展空间和城市活力,增强青年人才对牡丹江这座城市的认同感、归属感,打造品牌城市形象,提升文化内涵,从内而外地吸引青年返乡建设。
要服务青年,为他们深入基层增长才干搭建舞台
经过这一次全民抗击疫情,我们看到了无论是医护人员还是社区工作者,无论是在职党员还是青年志愿者,各行各业的青年人都在基层一线的岗位上尽己所能、发光发热。今年7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克拉玛依校区毕业生亲切回信,肯定他们到边疆基层工作的选择,对广大高校毕业生提出殷切期望,明确指出:“前进的道路从不会一帆风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需要一代一代青年矢志奋斗。”基层离人民最近,离脚下的土地最近,是青年人干事创业的天地,是为人生打好基础的平台。我们始终将培养青年实践能力作为重点工作方向,持续多年开展全市青年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每年派出数十支队伍深入农村开展志愿服务。在基层,青年(大学生)不仅能够了解广大农村和基层群众的情况,还能够在实践中进一步检验专业知识和思想认识,有利于巩固专业思想和为基层服务的信心与决心。
我们还在团干部队伍中选派了优秀年轻干部到社区一线挂职锻炼,让他们在社区练就敢于担当的宽肩膀,学到处理矛盾问题的真本领,补上增进群众感情、践行群众路线这一课,要走到群众中去,拜人民为师,倾心融入群众,倾情帮助群众,倾力造福群众,提升基层治理的能力和水平。
共青团要为广大青年深入基层搭建平台、提供养料,推动青年人常态化地到基层开展调查研究,扑下身子、沉到一线,迈开步子、到田间地头,到乡镇社区亲身体验、亲身感受。锻炼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塑造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真正在基层练就勇于探索、不畏艰难险阻、勇担时代使命素质,在广阔的基层舞台放飞青春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