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合唱教学,是一种集体性很强的声乐艺术,是一种群体歌唱的多声部艺术表现形式,是学校音乐教育不可缺少的一项教学内容,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审美教育的有效途径,它是音乐教育中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首先协作是合唱的前提,合唱是一门集体的合作的艺术,大家在演唱过程中必须要听到另一个声部。切忌一个声部压倒另一个声部,声部间要均衡。其次统一的节奏、准确的音高是唱好合唱的基础,是合唱艺术生命力之所在。第三歌唱中的咬字、吐字是语言中咬字、吐字的歌唱化、音乐化。在歌唱中要求字头要清晰、字腹要纯正、字尾要收准。
关键词:合唱教学;合作;均衡;节奏;音高
音乐课在我们这个学校里一直是学生嘴里和心里的“好课”。这所谓的“好课”其实就是让学生感觉轻松、愉快、喜欢的课。就是这样的“好课”,学生也未必如教师所愿,能按其安排认真完成教学任务。教学中我发现他们思想活跃,自我中心意识强烈,人与人之间的协作意识淡薄,团队的合作能力不强。在音乐新课程标准课程性质与价值中,社会交往价值里已指出:“音乐课是一种群体性活动,同时也是一种以音乐为纽带进行的人际交流,它有助于养成青少年共同参与的群体意识和相互尊重的合作精神”。于是在教学中我有意识的加进了合唱教学。并在教学中有如下体会 :
一、协作是合唱的前提
合唱教学,它是一种集体性很强的声乐艺术,是一种群体歌唱的多声部艺术表现形式,是学校音乐教育不可缺少的一项教学内容,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审美教育的有效途径,它是音乐教育中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匈牙利音乐教育家柯达伊说:“有什么东西比合唱更能表明社会的团结呢?”的确,合唱具有艺术功能,更具有培养人协作精神的功能。合唱的和谐、音色统一是在合唱中追求美的音色,清晰丰满的和声,优美感人的意境。没有和谐的合唱就没有动听的乐音。在分学段的内容标准中,感受与鉴赏音乐题材与形式中,合唱也占了很重要的地位。它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对生活的积极乐观态度,提高对音乐的审美能力、感受能、表达能力,陶冶学生情操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教学中我没有急于让学生开口唱,而是让学生先听。在细细聆听的过程中,不仅训练了学生的听觉能力,还提高了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鉴赏能力及表现能力。每节课都会给学生播放一首歌曲,如黑鸭子演唱的《好人好梦》《十送红军》《向往神鹰》等,让学生感受优美的音色与和声,听后他们会感叹“真好听”。再如青歌赛中的合唱视频《打把归来》《天路》《春晓》等,学生听后也会啧啧称赞,面露羡慕之色。看到学生已经有了兴趣,这时我才不失时机的让学生从简单的演唱开始。比如将已经学会的歌曲进行二部轮唱(例如《中国朝前走》《地道战》等),当同学们听到自己此起彼伏的演唱,感受到演唱效果时,都是那样的激动、兴奋。看着同学们的高兴劲,我也和他们一起分享着成功的喜悦。有了初尝成功的快乐,学生的兴趣更加高涨,我又抓住时机,因势利导,逐步增加难度。如在欣赏歌曲《众人划桨开大船》时,将童声念:一根筷子轻轻被折断,十双筷子牢牢抱成团,一个巴掌拍也拍不响,万人鼓掌声呀声震天。与唱:一加十,十加百,百加千千万万,你加我,我加你,大家心相连。进行二声部演唱。女生完成念的声部,男生完成唱的声部。开始男女生还不能够很好的配合,都不甘势弱的比声音大,结果节奏不稳定,速度不一致,听起来一片混乱。这时我告诉同学们,合唱是一门集体的合作的艺术,大家在演唱过程中必须要听到另一个声部。切忌一个声部压倒另一个声部,声部间要均衡。同学们要有群体意识,学会在合唱中互相聆听,才能达到和谐统一的艺术效果。所唱的歌曲才会好听。懂得了该怎样协作,同学们的再次演唱,已经没有了前面演唱的浮燥,显现出了和谐的演唱效果。当把他们自己的演唱录音播放给他自己听的时候,每一个同学的脸上都洋溢着欣喜的笑容。
二、音准和节奏是合唱的基础
统一的节奏、准确的音高是唱好合唱的基础,是合唱艺术生命力之所在。
初中的学生正处在变声期,声音不稳定,常会出现声部之间互相干扰、跑调、比声大、赶节奏等不协调现象。因此,在训练合唱时首先要培养学生的视唱技能与兴趣,使学生能积极主动地提高自己的视唱能力。强调轻声,优美,融合。在中低音区,音量不要过大。高音区则要求学生结合声乐中的头声,轻盈地扬起来唱。指导学生运用气息加以支持,以获得准确平稳的发声,对学生感受音乐和表现音乐也有很大的帮助。运用“轻声高位”的歌唱方式进行训练,要求学生做到音准、节奏的准确以及各声部音量的均衡。不断地培养学生灵敏的反应辨别能力和对音乐敏锐的感知能力,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改掉直着脖子拼命喊的不良习惯,完成合唱教学任务并能达到较好的演唱效果。其次,安排一定量的视唱练耳训练,加强音程或和弦训练,通过多声部练声曲进行合唱基础训练。
三、合唱中的吐字与咬字
歌曲艺术形象的塑造,是由歌词和音乐共同完成的。语言是歌唱发音的基础。歌唱中的咬字、吐字就是语言中咬字、吐字的歌唱化、音乐化。完美的合唱总是以清晰、动人的音乐语言作为重要标志来塑造音乐艺术形象的。每个学生的吐字与咬字标准是以共性为基础的,集体的和声音响是所有个别成员声音的总和。而这个共性的基础是以把握吐字和咬字的统一和语音的音素来决定的。我们通常把汉字的发音在歌唱中分为三个阶段即:起声、保持、收声。字头是声母为起声,字腹为韵母保持,字尾为收声。因此,在歌唱中要求字头要清晰、字腹要纯正、字尾要收准。
教学中我发现合唱不仅有利于学生的审美教育,更能增进学生的音乐知识和技能,丰富他们的生活和发展他们的智力,提高了感受音乐,表现音乐的能力,培养了健康的审美情趣,增强了合作的意识和能力。合唱不同于独唱或齐唱,是因为它本身有着比较丰富的表现可塑性。同学们通过有理解,有表情的演唱歌曲,引起共鸣,激动,联想,并在美的熏陶感染下,精神得到愉悦和滋养,既能让学生感受音乐赋予的无限美好,又能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综上所述,在中学广泛开展合唱教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是面向全体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和素质教育的重要一环。合唱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展示音乐才华的广阔天地,开拓了音乐视野,提高音了乐修养和技巧,使学生在无形中体会到合作精神所带来的巨大魅力。
参考文献:《新课程标准》
《中等师范音乐教科书》
关键词:合唱教学;合作;均衡;节奏;音高
音乐课在我们这个学校里一直是学生嘴里和心里的“好课”。这所谓的“好课”其实就是让学生感觉轻松、愉快、喜欢的课。就是这样的“好课”,学生也未必如教师所愿,能按其安排认真完成教学任务。教学中我发现他们思想活跃,自我中心意识强烈,人与人之间的协作意识淡薄,团队的合作能力不强。在音乐新课程标准课程性质与价值中,社会交往价值里已指出:“音乐课是一种群体性活动,同时也是一种以音乐为纽带进行的人际交流,它有助于养成青少年共同参与的群体意识和相互尊重的合作精神”。于是在教学中我有意识的加进了合唱教学。并在教学中有如下体会 :
一、协作是合唱的前提
合唱教学,它是一种集体性很强的声乐艺术,是一种群体歌唱的多声部艺术表现形式,是学校音乐教育不可缺少的一项教学内容,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审美教育的有效途径,它是音乐教育中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匈牙利音乐教育家柯达伊说:“有什么东西比合唱更能表明社会的团结呢?”的确,合唱具有艺术功能,更具有培养人协作精神的功能。合唱的和谐、音色统一是在合唱中追求美的音色,清晰丰满的和声,优美感人的意境。没有和谐的合唱就没有动听的乐音。在分学段的内容标准中,感受与鉴赏音乐题材与形式中,合唱也占了很重要的地位。它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对生活的积极乐观态度,提高对音乐的审美能力、感受能、表达能力,陶冶学生情操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教学中我没有急于让学生开口唱,而是让学生先听。在细细聆听的过程中,不仅训练了学生的听觉能力,还提高了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鉴赏能力及表现能力。每节课都会给学生播放一首歌曲,如黑鸭子演唱的《好人好梦》《十送红军》《向往神鹰》等,让学生感受优美的音色与和声,听后他们会感叹“真好听”。再如青歌赛中的合唱视频《打把归来》《天路》《春晓》等,学生听后也会啧啧称赞,面露羡慕之色。看到学生已经有了兴趣,这时我才不失时机的让学生从简单的演唱开始。比如将已经学会的歌曲进行二部轮唱(例如《中国朝前走》《地道战》等),当同学们听到自己此起彼伏的演唱,感受到演唱效果时,都是那样的激动、兴奋。看着同学们的高兴劲,我也和他们一起分享着成功的喜悦。有了初尝成功的快乐,学生的兴趣更加高涨,我又抓住时机,因势利导,逐步增加难度。如在欣赏歌曲《众人划桨开大船》时,将童声念:一根筷子轻轻被折断,十双筷子牢牢抱成团,一个巴掌拍也拍不响,万人鼓掌声呀声震天。与唱:一加十,十加百,百加千千万万,你加我,我加你,大家心相连。进行二声部演唱。女生完成念的声部,男生完成唱的声部。开始男女生还不能够很好的配合,都不甘势弱的比声音大,结果节奏不稳定,速度不一致,听起来一片混乱。这时我告诉同学们,合唱是一门集体的合作的艺术,大家在演唱过程中必须要听到另一个声部。切忌一个声部压倒另一个声部,声部间要均衡。同学们要有群体意识,学会在合唱中互相聆听,才能达到和谐统一的艺术效果。所唱的歌曲才会好听。懂得了该怎样协作,同学们的再次演唱,已经没有了前面演唱的浮燥,显现出了和谐的演唱效果。当把他们自己的演唱录音播放给他自己听的时候,每一个同学的脸上都洋溢着欣喜的笑容。
二、音准和节奏是合唱的基础
统一的节奏、准确的音高是唱好合唱的基础,是合唱艺术生命力之所在。
初中的学生正处在变声期,声音不稳定,常会出现声部之间互相干扰、跑调、比声大、赶节奏等不协调现象。因此,在训练合唱时首先要培养学生的视唱技能与兴趣,使学生能积极主动地提高自己的视唱能力。强调轻声,优美,融合。在中低音区,音量不要过大。高音区则要求学生结合声乐中的头声,轻盈地扬起来唱。指导学生运用气息加以支持,以获得准确平稳的发声,对学生感受音乐和表现音乐也有很大的帮助。运用“轻声高位”的歌唱方式进行训练,要求学生做到音准、节奏的准确以及各声部音量的均衡。不断地培养学生灵敏的反应辨别能力和对音乐敏锐的感知能力,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改掉直着脖子拼命喊的不良习惯,完成合唱教学任务并能达到较好的演唱效果。其次,安排一定量的视唱练耳训练,加强音程或和弦训练,通过多声部练声曲进行合唱基础训练。
三、合唱中的吐字与咬字
歌曲艺术形象的塑造,是由歌词和音乐共同完成的。语言是歌唱发音的基础。歌唱中的咬字、吐字就是语言中咬字、吐字的歌唱化、音乐化。完美的合唱总是以清晰、动人的音乐语言作为重要标志来塑造音乐艺术形象的。每个学生的吐字与咬字标准是以共性为基础的,集体的和声音响是所有个别成员声音的总和。而这个共性的基础是以把握吐字和咬字的统一和语音的音素来决定的。我们通常把汉字的发音在歌唱中分为三个阶段即:起声、保持、收声。字头是声母为起声,字腹为韵母保持,字尾为收声。因此,在歌唱中要求字头要清晰、字腹要纯正、字尾要收准。
教学中我发现合唱不仅有利于学生的审美教育,更能增进学生的音乐知识和技能,丰富他们的生活和发展他们的智力,提高了感受音乐,表现音乐的能力,培养了健康的审美情趣,增强了合作的意识和能力。合唱不同于独唱或齐唱,是因为它本身有着比较丰富的表现可塑性。同学们通过有理解,有表情的演唱歌曲,引起共鸣,激动,联想,并在美的熏陶感染下,精神得到愉悦和滋养,既能让学生感受音乐赋予的无限美好,又能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综上所述,在中学广泛开展合唱教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是面向全体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和素质教育的重要一环。合唱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展示音乐才华的广阔天地,开拓了音乐视野,提高音了乐修养和技巧,使学生在无形中体会到合作精神所带来的巨大魅力。
参考文献:《新课程标准》
《中等师范音乐教科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