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学科学教学中急需解决的问题与思考

来源 :杂文月刊·教育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aoqing53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学科学课是课程改革中诞生的一门新的学科,它脱胎于原自然课和常识课,但其目标、理念和教学方法却有着诸多不同。科学课实施以来,很多农村教师是从原自然、常识课转过来的,教师的角色变了,教材的名称变了,在改变名称的背后,却还包含着许多更为深刻的变化。新课程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科学课程标准》更是把科学探究作为科学学习的核心。但就目前农村小学的现状来看还存在着许多急需解决的问题:
  一、科学课的活动与自然、常识课有什么不同
  首先农村教师要知道科学探究活动是新一轮课程改革中小学科学课程实施的主要形式。教科版科学教材三年级上册的前言指出,科学课是由一个个观察、研究、认识周围事物和周围环境的探究活动组成的,科学课的学习就是去参加、去经历一个个的观察、研究、认识活动。科学课为什么要以活动来结构教材、结构课堂?它的价值是什么?正如特级教师章鼎儿老师所说,科学课的活动起到五个方面的作用:是结构科学知识、科学探究、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领域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有效形式;是结构各个领域内不同水平层次目标的有效形式;活动能产生具有重要基础意义、发展意义的经历;活动有利于确立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活动更接近科学的本义。
  例如同样上《蚂蚁》一课,两种教学设计就体现了两种不同的活动价值和内涵:
  第一种:围绕“蚂蚁身体分几部分、脚长在什么地方、吃什么”等分别安排活动,最后小结归纳有关蚂蚁的知识。这样的活动设计,显然是以知识为中心展开的,活动是为了获取这些知识“服务”的。
  第二种:活动设计如下:①交流关于蚂蚁的已有知识;②画蚂蚁并展示出来;③我们画的蚂蚁对不对呢?开展自己的观察活动;④提出问题:蚂蚁很小,乱爬怎么观察?⑤改进观察方法,进一步观察;⑥展示研究成果。
  这样的教学设计并不是以获取知识为中心目标,它既有知识的获取,又有科学探究方法的改进和提高,更有探究过程的丰富情感体验,三维目标有机整合,学生的认识不断向前推进,充分体现了科学活动的深刻内涵。这也提示我们在教学设计时,不能仅从知识的角度出发,更应从活动的科学内涵和教育内涵出发,整体考虑,准确把握,使三维目标能够在活动中得以体现。
  二、资源的开发利用与完善问题
  (一)资源的开发利用
  农村科学教师对身边丰富的教学资源熟视无睹,不能整合到自己的教学中,不敢把学生常见的熟悉的事物作为研究探究的内容。我们生活在农村,知道农村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处于大自然的怀抱,各种自然资源非常丰富:首先生物资源丰富。大家知道,科学课程标准中《生命世界》占了相当大的比重。如:观察大树、蚂蚁、蝗虫、蜗牛、鸽子、青蛙、乌龟、猫等常见的动、植物;栽培植物和饲养小动物,感受生物的生命周期,研究生物的繁殖,进而探究生命的共同特征;进一步观察动植物的外形,研究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这些教材内容在城市小学进行,肯定会受到条件的制约而无法让学生很好的进行自主探究学习。然而对于农村小学的学生来说,教学内容又是那么熟悉不过了。学生家里就养着鸽子、兔子、猫……;田野里、路边上时时会有一些蟋蟀、蚂蚁等小动物出没。而各种植物的根、茎、叶、花、果实、种子更是经常见到,很多孩子还亲手栽过树、种过蒜。这就是农村环境为我们的孩子提供的特有的探究材料。其次非生物资源充沛。农村自然条件的优越性还体现在非生物资源方面。山川大地在哺育了我们的同时,又给我们的学生提供了众多的探究材料。也许城市的孩子正在为寻找一块石灰岩或花岗岩犯愁,山里的孩子已收集了各种各样的好玩的石块;也许城市的学生正在为没有粘土、沙土无法分析土壤成分而焦急,我们农村的学生则已对此了如指掌;也许在城市的孩子端着一盆水放上木块观察浮力的存在时,农村的小伙伴早已从大河里感受到水的力量。农村的生物资源丰富,非生物资源也比城市充沛得多。再次众多的科学技术应用也为学生进行自主探究提供了条件。农村的人们最常见、最常用的东西往往包含着科学技术的应用,这些不仅为学生提供了探究的材料,而且可以引起学生进行探究的兴趣。
  (二)资源的完善
  虽然农村的自然资源非常丰富,但有关专用的科学仪器和设备却相当贫乏。农村的薄弱的资源要完善。
  首先实验器材匮乏。目前,农村小学由于受农村经济的制约,教育经费不足,增加仪器设备确实有一定的困难。与城市小学相比较,实验器材的匮乏显而易见。实验器材的不足影响了学生进行自主探究的积极性及探究的顺利进行。如教学《磁铁》时,我校仅有几个学具盒,这对于一个有30人的班级来说,远远不能达到自主探究的要求。试想学生没有器材可用,如何探究?观察叶的气孔时,因为显微镜的缺乏,又使学生的自主探究大打折扣。其次农村小学的信息、资料途径少,数量少。虽然学校有了互联网,但对于学生来说只能是可望而不可及。学校虽有图书室,但图书容量少,内容单调,那么平时让学生课前去搜集资料就成了一句空话。,“条条大路通罗马。”“车到山前必有路。”小学科学教学的仪器和设备可以通过多种渠道来搜集和完善。
  一是收集、研究身边的材料,易拉罐、小磁铁、小铁钉、小木块、细铁丝、铜钥匙、雪碧瓶、塑料杯、注射器、橡皮管、玻璃片等等凡是人们看不上、用不上的东西往往在我们的科学课上就有用武之地,我们不妨把它们收集起来,有价值的最好贴上标签以便日后利用。
  二是了解周围的事物,如最近农民们在农田里干什么农事?农田里长些什么作物?哪些作物开始下种了?哪些作物开始收割了?再如当地有哪些常见的植物?有哪些常见的动物?它们的生长环境、生活习性、生长规律是怎样的?当地的生态环境怎样?等等,这些东西到时都可以及时地补充到我们的科学课中来。
  三、探究活动的开放性问题
  《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明确提出:“科学探究是科学学习的中心环节。”“科学探究能力的形成依赖于学生的学习和探究活动,必须紧密结合科学知识的学习,通过动手动脑、亲自实践,在感知、体验的基础上,内化形成,而不能简单地通过讲授教给学生。”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没有学生观察实验等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也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科学探究。   四、科学教师的科学素质问题
  农村小学教师中的大多数人为师范毕业,自考大专,函授本科。而在师范学校里重视语文、数学两科教师的培养,而对于科学教育不是很重视。大专,本科也不是专业的学习科学知识,农村小学科学教师没有足够的科学知识做底蕴,很少有人亲身经历过探究学习过程。有的教师没有了教参连自己都不知道正确的答案是什么,这或多或少会影响到我们的科学教学。
  这也不能怪我们的教师,我们农村的科学教师大部分是兼职的,很少一部分是专职。在师资匮乏的农村,这是无法改变的事实。我觉得,不管是兼职的科学老师,还是专职的科学老师,他所执教科学的事实不能改变,而且应该保持相对的稳定。
  (一)兼职或专职科学老师要稳定
  有的学校出现“今天你来兼科学,明天他来代科学”的现象。这种很随意的安排,会使本身专业不对口的教师上课更加随意,专业的知识和经验无法提高,所进行的科学教学效果可想而知。你想,今天的外科医生,明天就变成了内科医生,或神经科室医生,有多少病人会放心地前去看病呢?就医生本人,又有多少能纯熟地、心安理得地进行工作呢?反之,一个稳定科室的医生,由于时间的磨练,经验的积累,他的专业的医术肯定会日益精湛。
  (二)所教的年级(段)要保持稳定
  因为是兼职,老师的精力更多的是花在语文、数学等课上,对科学教学的研究相对说来就比较少,或者说不够深入、不够全面细致。如果今年你执教了某一年级的科学,你至少会对这一年龄段的学生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对这一学年所执教的内容有一个最直接、最感性的认识。对于这一年的教学,肯定会有自己的一些成功经验或失败经历。这种体会和感觉,是没有执教过这些内容的老师所无法深刻领悟的。所以,让今年执教某年级兼职老师明年继续执教某年级,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该老师的知识与经验。他所运用的教具和相关实验器材等,由于来年还要用,他也会多个心眼,把它们保存下来,以便今后修改、继续使用。
  学科人员的稳定,学科内容的固定,有利于教师集中精力,花更多的时间于科学研究之中,提高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
  五、对科学教学的评价问题
  小学科学新课程标准中提出,小学科学课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所以小学科学的评价就是要通过各种评价的方法,来最大效率的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目前以各种考试和作业为单一的评价手段,既片面的来评价学生,又使学生容易丧失学习科学的兴趣,又好象回到了从前——重知识、轻能力。而新课程标准就提出了评价主体的多元化、评价内容的全面化、评价方法的多样化、评价时机的全程化。
  参考文献
  [1] 《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
  [2] 傅道春.《 教育学 》.
  [3] 张亦飞,陈秉初.《科学探究性学习的课堂教学评价标准》 .
  [4] 张红霞.《科学究竟是什么》.
其他文献
我是一名数学教师,同时也是一名班主任。我深知做教师的不容易,但始终都在坚持不懈的站好每一班岗。由于藏区特殊的地理环境,学习资源不是很丰富,为了能够大面积地提高学困生的成绩,提高整体学科成绩。经过多年的探索与尝试发现,除通过提高学习学生的兴趣、加大情感投入外,还需要进行目标明确的分层补差工作。  一、了解情况,分层辅导  每接手新一届学生的首要工作是收集学生信息。  (一)向前任老师逐一了解各个学生
Creutzfeldt—Jakob病(CJD),是一种非常规病毒引起、表现为较快的进行性智能衰退、肌阵挛和各种神经精神症状的复杂中枢神经系统疾病。通过本文提供我科自2002年以来收治的4例(2
<正> 表扬(包括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从本质上讲是一种正面激励方式,是思想工作中常用的重要方法,是对人们良好行为的一种积极肯定。但是,长期以来人们认为,表扬不同于批评。
词义的演变往往反映出社会的变革,“百姓”一词历经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不同时期,词义发生了从表示达官贵族,到被统治的平民,到社会的主人的文化变迁。由于中国封建
为了探究铁皮石斛叶色突变机理,以铁皮石斛叶色突变体(doyo1)和正常植株(TP35)为试验材料,对其表型、叶绿素含量进行测定,并进行无参转录组测序分析。结果表明,doyo1与TP35相比,
导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1、会认本课10个生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整体把握课文内容;3、研读课文,抓住陈嘉庚的行为、语言、神情、心理活动的语句,体会人物的内心世界以及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过程与方法:1、通过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朗读,在阅读实践中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2、抓住陈嘉庚的具体言行,通过学生自主探究和小组合作等方式,弄清陈嘉庚为什么要办学;3、通过个别读、小组读、分角
阅读技能是一项综合技能,在听、说、读、写四项基本技能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闲读能力的提高绝非一日之功,因此如何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是中学英语教师值得探讨的一个问题.本文
<正> 1.抗日战争初,一次,刘伯承到一二九师师直属队讲课,题目是青年学生的思想改造问题。 2.“打个比方,”刘伯承讲道:“你们刚参加革命时,脑子里摆着两个一般大的圈子:一个
【摘 要】自然界中,不是锤的敲击,而是水的载歌载舞使这块鹅卵石日臻完美。教学中,不是强制和人为地塑造力,而是清风化雨的潜移默化、水滴石穿的耐心坚持使渗透德育的语文教育更走入学生的内心。因而语文教师的引导要和学生不同的学习、心理发展阶段变化密切联系起来,善于总结,有目的有想法的坚持实施德育教学,长期而往学生又能舍我取谁?  【关键词】水滴石穿;坚持;德育教育渗透  前段时间,课余之际看了很多关于教育
新课程标准下的小学社会课教学中教师必须更新教学理念、转变教学方式、做到非规范性与规范性评价并重,才能使在尚未全部使用新教材的情况下,尽快缩小新课程与旧教材的距离,使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