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小学数学教材是影响数学课堂教学的最核心要素之一。每一次的课堂教学活动都可以视为教材的使用过程,而每一次的教学活动都是在认真研读教材之后进行的。教材是教师和学生进行教与学的活动所依据的材料。教师对教材的不同理解会影响教师教学的方式、策略和效果。要深入理解教材,教师首先要正确认识教材,理解教材内容及教学目标。其次,应该把握教材编写特点和编写意图。最后,结合学生实际,根据教学建议设计行之有效的教学方式,从而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青年教师;研读;教材;实效
当前,随着进城务工的人员增多,适龄儿童人数也随之增多。为此,学校也招聘了许多年轻的老师,而这些老师大多数教学经验少,教学效益还有所欠缺。那么,怎样在短时间内让这些老师快速地成长起来,较好地担负起教学的任务?南宁市西乡塘区教研室组织开展了中心备课组活动,搭建起了一个学习的平台,意在培养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提高他们的教学水平。我有幸担任中心二组的导师,参与课题研究。
在担任导师期间,我引导学员们:要上好一节课,教师必须要认真研读好教材。按照《标准》的基本定位,数学教材是数学课程理念的基本物化形式,是连接“数学课程目标”与“数学课堂教学”的主要桥梁。对学生而言,数学教材是其学习数学课程的最主要课程资源;对教师而言,数学教材是其教授数学的最基本蓝本。教师要研读的教材应包括“数学课本”、“教师教学用书”、“各版本的数学课本的对比阅读”和“相关的杂志资料的解读”、“专家对相关知识的解读”等。这样研读教材,能够让老师站在一个较广的视野、较高的高度,统揽整个教材,进行好的教学设计,实施好的教学过程,这样的教学必定会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要研读教材,首先得弄清楚我们要研读的教材包括哪些?
狭隘的讲,教材就是数学课本。广义上讲,教材包括数学课本、教师教学用书、参考书、专家的数学专著、优秀教师的优秀教学课例等等。只要是有利于学习者增长知识或发展技能的材料都可以看作是教材。
如果一名教師,能够将这些教材通读,读透,那她的课堂一定是饱满的、游刃有余的,有深度的、吸引人的,他的学生也一定是幸运的,幸福的!这样的老师就是充满幸福感的。
青年教师如何研读教材,读哪种教材?我建议他们研读教师教学用书。因为这套《教师教学用书》是人教社组织专家学者、教研员、优秀的特级教师根据《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和所规定的教学内容为依据,在总结以往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数学教材研究和使用经验的基础上编写的,内容丰富,紧贴教科书,凝聚了许多一线教师的经验,指导意义重大。研读她,就犹如我们站在这些巨人的肩膀上进行学习,一定会促进青年教师,不,是所有教师的快速成长。
如何研读《教师教学用书》呢?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一、在备课时,精读教师用书,从整体上把握理解教材各个组成部分。
数学教学是一个“系统过程”,一是因为数学知识本身具有的系统性,二是因为数学教学过程也有很强的“整体性”。因此,研读教师用书,就要全面分析教师用书----分析她的教材体系、教学目标、设计思路、教学与评价建议。遵循“以点带面,以面解点”的研读策略。具体说就是课程内容---了解本内容的教学体系---设计思路---了解具体的教学目标---教师用书给的教学建议及评价建议。
(一)单元备课,整体把握教学内容,高屋建瓴。
例如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表内除法一》。
1.阅读教师用书P27-32.整体把握整个单元的教学目标。
◎理解平均分和除法运算的含义,会读、写除法算式,知道除法算式的各部分名称。
◎熟练运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
◎学会用画图、语言描述等多种表征方式解决问题。
(1)阅读教材编写特点,积累处理教材的经验。
◎加强除法概念的教学
例1通过对比活动中突出“平均分”---例2、例3让学生经历“平均分”,并学会用语言描述平均分。除法概念的建立遵循儿童的认知发展规律,操作要循序渐进,动作表征--语言表征--符号表征。
(2)细细品读教学建议,积累教学设计的经验。
◎立足除法概念本质的建立
小学的除法的本质就是平均分
对比与辨析:每份一样多
◎运用多种表征方式之间的相互转换,帮助学生深入理解除法概念。
动作表征、表象表征、符号表征、语言表征、情境表征,通过丰富的活动:摆学具、画图、看算式,引导学生结合图或算式说说,从而深入理解除法的含义。
◎运用教材提供的丰富有趣的练习,提升学生的运算能力。
分一分、摆一摆、圈一圈、填一填,同时注意收集学生的错题,针对错题进行训练。
◎提升学生分析数量关系的能力
教师通过动手操作或以直观图为桥梁,一面操作、观察,一面引导学生说一说。
2.阅读“备课资料”,了解知识的前世今生,丰富教师的专业素养。
3.课时备课,精读教师教学用书。
(1)精读主题图,为知识的呈现搭桥铺路。
以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除法的初步认识》 为例。
教材以“分东西”贯穿整个单元,每个例题的作用都不同,我们教师就要读懂例题主题图的意图,充分利用主题图展开系列教学。例1在动手操作分一分中,体会分东西中“公平”的分法----每份分得同样多,就是平均分。例2、例3在平均分中,用语言描述“分的过程和结果”,从中体会“每份数”和“份数”。例4、例5在平均分中,体会平均分除了用语言描述外,还可以用除法算式表达,从中自然而然让学生体会到除法的产生及其含义,并学习到除法算式的各部分名称。
(2)精读练习的编写意图及教学建议,积累教学策略。
教材提供丰富有趣的练习,我们教师通过阅读“编写意图”,了解每个练习的设计的作用,通过阅读“教学建议”,把握练习的使用策略,用尽用全练习,为开展有效教学提供丰富的“血肉”。
(3)再次整体阅读教师教学用书,整理教学建议,形成自己上课思路,为上课做好充足准备。
二、在疑惑处细读教师教学用书,抓好练习巩固,形成扎实基础。
教师在上课的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发生了真切的思维碰撞,真正触摸到学生的困惑点,此时建议青年教师们再次细读教师用书,查找原由,找到突破口。
三、研读“评价建议与评价样例”,培养青年教师的准确把握教材的能力。
精读评价建议,明确考查学生要掌握的知识点,形成“双向细目表”,采用多种方式,提高学生的熟练运用知识的能力,从而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为后续的学习积攒动力。
青年教师要快速成长,成为独当一面的教学中坚力量,途径和方法有很多。努力研读教材,通读教材,可以提高青年教师的专业素养,转变自身教学理念,站在前辈们的肩膀上茁壮成长。学无止境!
教学路上,让我们引领孩子们在数学的学习活动中,有好好的学习体验,去感受数学的严谨美、辩证的哲理美、绝妙的逻辑美、神奇的规律美、简洁的形式美、一目了然的直观美。青年教师们,打铁还需自身硬。让我们坚持我们的理念,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静下心来,以研究者的姿态,以负责任的态度,去审视、去思考:我们该为孩子们提供怎么样的数学。
有效教学的达成,从深入研读教材开始。教学路上,我们携手前进!
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二年级下册数学 人民教育出版社
[2]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 人民教育出版社
[3]《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专题解读》---小学数学教师研修指南
关键词:青年教师;研读;教材;实效
当前,随着进城务工的人员增多,适龄儿童人数也随之增多。为此,学校也招聘了许多年轻的老师,而这些老师大多数教学经验少,教学效益还有所欠缺。那么,怎样在短时间内让这些老师快速地成长起来,较好地担负起教学的任务?南宁市西乡塘区教研室组织开展了中心备课组活动,搭建起了一个学习的平台,意在培养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提高他们的教学水平。我有幸担任中心二组的导师,参与课题研究。
在担任导师期间,我引导学员们:要上好一节课,教师必须要认真研读好教材。按照《标准》的基本定位,数学教材是数学课程理念的基本物化形式,是连接“数学课程目标”与“数学课堂教学”的主要桥梁。对学生而言,数学教材是其学习数学课程的最主要课程资源;对教师而言,数学教材是其教授数学的最基本蓝本。教师要研读的教材应包括“数学课本”、“教师教学用书”、“各版本的数学课本的对比阅读”和“相关的杂志资料的解读”、“专家对相关知识的解读”等。这样研读教材,能够让老师站在一个较广的视野、较高的高度,统揽整个教材,进行好的教学设计,实施好的教学过程,这样的教学必定会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要研读教材,首先得弄清楚我们要研读的教材包括哪些?
狭隘的讲,教材就是数学课本。广义上讲,教材包括数学课本、教师教学用书、参考书、专家的数学专著、优秀教师的优秀教学课例等等。只要是有利于学习者增长知识或发展技能的材料都可以看作是教材。
如果一名教師,能够将这些教材通读,读透,那她的课堂一定是饱满的、游刃有余的,有深度的、吸引人的,他的学生也一定是幸运的,幸福的!这样的老师就是充满幸福感的。
青年教师如何研读教材,读哪种教材?我建议他们研读教师教学用书。因为这套《教师教学用书》是人教社组织专家学者、教研员、优秀的特级教师根据《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和所规定的教学内容为依据,在总结以往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数学教材研究和使用经验的基础上编写的,内容丰富,紧贴教科书,凝聚了许多一线教师的经验,指导意义重大。研读她,就犹如我们站在这些巨人的肩膀上进行学习,一定会促进青年教师,不,是所有教师的快速成长。
如何研读《教师教学用书》呢?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一、在备课时,精读教师用书,从整体上把握理解教材各个组成部分。
数学教学是一个“系统过程”,一是因为数学知识本身具有的系统性,二是因为数学教学过程也有很强的“整体性”。因此,研读教师用书,就要全面分析教师用书----分析她的教材体系、教学目标、设计思路、教学与评价建议。遵循“以点带面,以面解点”的研读策略。具体说就是课程内容---了解本内容的教学体系---设计思路---了解具体的教学目标---教师用书给的教学建议及评价建议。
(一)单元备课,整体把握教学内容,高屋建瓴。
例如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表内除法一》。
1.阅读教师用书P27-32.整体把握整个单元的教学目标。
◎理解平均分和除法运算的含义,会读、写除法算式,知道除法算式的各部分名称。
◎熟练运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
◎学会用画图、语言描述等多种表征方式解决问题。
(1)阅读教材编写特点,积累处理教材的经验。
◎加强除法概念的教学
例1通过对比活动中突出“平均分”---例2、例3让学生经历“平均分”,并学会用语言描述平均分。除法概念的建立遵循儿童的认知发展规律,操作要循序渐进,动作表征--语言表征--符号表征。
(2)细细品读教学建议,积累教学设计的经验。
◎立足除法概念本质的建立
小学的除法的本质就是平均分
对比与辨析:每份一样多
◎运用多种表征方式之间的相互转换,帮助学生深入理解除法概念。
动作表征、表象表征、符号表征、语言表征、情境表征,通过丰富的活动:摆学具、画图、看算式,引导学生结合图或算式说说,从而深入理解除法的含义。
◎运用教材提供的丰富有趣的练习,提升学生的运算能力。
分一分、摆一摆、圈一圈、填一填,同时注意收集学生的错题,针对错题进行训练。
◎提升学生分析数量关系的能力
教师通过动手操作或以直观图为桥梁,一面操作、观察,一面引导学生说一说。
2.阅读“备课资料”,了解知识的前世今生,丰富教师的专业素养。
3.课时备课,精读教师教学用书。
(1)精读主题图,为知识的呈现搭桥铺路。
以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除法的初步认识》 为例。
教材以“分东西”贯穿整个单元,每个例题的作用都不同,我们教师就要读懂例题主题图的意图,充分利用主题图展开系列教学。例1在动手操作分一分中,体会分东西中“公平”的分法----每份分得同样多,就是平均分。例2、例3在平均分中,用语言描述“分的过程和结果”,从中体会“每份数”和“份数”。例4、例5在平均分中,体会平均分除了用语言描述外,还可以用除法算式表达,从中自然而然让学生体会到除法的产生及其含义,并学习到除法算式的各部分名称。
(2)精读练习的编写意图及教学建议,积累教学策略。
教材提供丰富有趣的练习,我们教师通过阅读“编写意图”,了解每个练习的设计的作用,通过阅读“教学建议”,把握练习的使用策略,用尽用全练习,为开展有效教学提供丰富的“血肉”。
(3)再次整体阅读教师教学用书,整理教学建议,形成自己上课思路,为上课做好充足准备。
二、在疑惑处细读教师教学用书,抓好练习巩固,形成扎实基础。
教师在上课的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发生了真切的思维碰撞,真正触摸到学生的困惑点,此时建议青年教师们再次细读教师用书,查找原由,找到突破口。
三、研读“评价建议与评价样例”,培养青年教师的准确把握教材的能力。
精读评价建议,明确考查学生要掌握的知识点,形成“双向细目表”,采用多种方式,提高学生的熟练运用知识的能力,从而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为后续的学习积攒动力。
青年教师要快速成长,成为独当一面的教学中坚力量,途径和方法有很多。努力研读教材,通读教材,可以提高青年教师的专业素养,转变自身教学理念,站在前辈们的肩膀上茁壮成长。学无止境!
教学路上,让我们引领孩子们在数学的学习活动中,有好好的学习体验,去感受数学的严谨美、辩证的哲理美、绝妙的逻辑美、神奇的规律美、简洁的形式美、一目了然的直观美。青年教师们,打铁还需自身硬。让我们坚持我们的理念,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静下心来,以研究者的姿态,以负责任的态度,去审视、去思考:我们该为孩子们提供怎么样的数学。
有效教学的达成,从深入研读教材开始。教学路上,我们携手前进!
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二年级下册数学 人民教育出版社
[2]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 人民教育出版社
[3]《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专题解读》---小学数学教师研修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