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教学起点 提高课堂效率

来源 :教育管理与艺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k_ch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几年前,我上过《母亲这样的女人》的公开课,当时课上得比较成功,但是对比2013年3月同样的公开课,在研究教学起点之后,课堂有效性远远超过了先前,这让我深感欣慰。
  《母亲这样的女人》是周佩红写于20世纪90年代的一篇散文佳作。文章以自己的母亲,一位普通女性的一生为素材,表现对中国女性精神生活的关注与思考,达到了同题材文章所没有的高度。
  我当年是这样设计课堂教学的:由梳理母亲的经历入手,为了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母亲的一生,我设计了一个“花朵型”板书,随着母亲由童年到晚年的一段段人生历程的展示,黑板上的花瓣一瓣瓣由舒展到收拢,颇为形象地传达出了“母亲的空间越来越小”这一中心内容,最后,着重分析最后几段以把握全文主旨。一节课下来,学生也读懂了全文,黑板上那朵浓缩了母亲一生的“花朵”,给大家留下了颇为深刻的印象。
  参加了“教学设计起点评估的行动研究”的市级课题组之后,我才意识到研究教学起点对课堂教学的重要。为了探究教学起点,课前我发调查问卷给学生,进行前测。我设计了这么几个问题。其一,文章的主旨是什么。其二,用一句话概括你的读后感。其三,《母亲这样的女人》与先前学过的《合欢树》相对比,两者有何不同。最后,要求学生提出自己的疑问。
  根据调查问卷,我将学生的回答做了统计。关于主旨,有69%的学生基本能读懂文章,大致能把握,23%的学生只注意到了浅层次内容,未能深入理解,8%的学生没有仔细阅读文本,受以前读过的同题材文章的影响,形成思维定势。关于读后感,有59%的学生能较为准确地把握作者的情感,对人物能有自己的评判与思考,15%的学生根据结局表达自己的祈愿,26%的学生没有读懂文章。在与相同题材文章相比上,64%的学生能够通过对比领悟到本文主旨的独特性,21%的学生不能把握主旨,15%的学生是从写作技巧而不是从最显著的主旨上的差异进行比较。至于学生的疑问,62%的学生的疑问是针对母亲的性格情感,33%的学生的疑问是针对文章内容及作者的写作意图。由此,我将深入探究主旨及充分理解母亲的性格情感,作为教学的重点与难点。
  我就从解题入手,引导学生思考标题中的“这样”所指代的内容,对比与“母亲这样的人”的不同,使学生意识到作者所关注的是做了母亲的女人,以自己的母亲为范本,从关注女性的写作角度来抒写中国女性的命运,文章的主旨因此变得厚重深沉了。这也是这篇文章在主旨方面的关键属性。
  在梳理母亲一生经历时,我仍然用了那個“花朵”的板书,之后,在最后五段的教学中,我运用了变易图式的对照性(contrast),分析先前学过的《合欢树》,与本文有何不同,让学生们思考作者最终要表达的主旨。通过思考讨论,学生明白,两篇文章最大的不同是立意上的不同,以前写母亲的文章大多讴歌母爱的伟大,母亲的奉献精神,是从社会家庭对一个母亲的要求,从道德评判的角度来写母亲,而本文是把母亲还原为一个女人,从一个女人的角度来写母亲。作为一个女人,母亲也是渴望被理解关爱,渴望有自己独立自由的空间的,她为全家人创造了各自的生活空间,而自己的空间越来越小,全家人都忽视了她作为一个独立的生命个体的存在。借此作者呼吁所有的女性走上一条拥有自我,独立自主的现代女性之路,不要成为家庭生活的牺牲品。这样的主旨较其他同题材的文章要深邃得多。本文的主旨是对中国女性的命运、人生价值及自我实现的深深思考,这是我希望学生通过课堂学习把握文章的另一个关键属性。
  教学的最后一个环节是解决调查问卷中学生提出的最多的也是最有深度的问题,即“第二十三段,‘或许,这也并不仅是婚姻问题’,那么是什么问题造成的?”“母亲为什么不反抗?不再婚?”大多数学生想到是因为婆婆反对,所以无法再婚,最多想到因为封建思想的压迫。
  我向学生陈述了我的看法:母亲并不快活,她也需要关心与爱,也需要一个自己的空间,子女们却丝毫未意识到这一点,这一切不是通过再婚就可以解决的。母亲要面对传统思想对人的束缚,更要面对“文革”混乱的现实,母亲又怎么可能反抗呢?在几千年传统文化的积淀之下,她从小就被灌输要顺从忍耐,相夫教子、做贤妻良母是女人的最高理想,谁告诉过她要追求属于自己的生活?要反抗命运拥有自我?就算她有反抗意识,她又能反抗得了吗?一个弱女子,她能反抗几千年来腐朽没落压抑人性尤其是摧残践踏女性的传统文化吗?她能反抗文革乱世维护自己的尊严捍卫自己的权利吗?能够反抗批判这一切的是现今的我们!
  如果我们今天还不懂得反思批判传统文化的糟粕,不懂得推动社会向合理的人性化的方向发展,那么,许多悲剧就会一再上演,很多女人就会重蹈母亲的覆辙。推动文化改良与社会变革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不仅仅为我们的母亲,这是我希望学生通过课堂学习最终能明白的。这一部分是我先前的公开课所没有的,之所以有这样的内容是因为受学生问题的启发,是学生的提问促使我去深入思考,由此可见,探究教学起点,不仅能提高课堂效率,也能促使教师深入研读教材,潜心思考,真正是做到了教学相长。
  最后,根据变易图式的类合性(generalization),引导学生思考:作者用心感受思考生活,写出了有关母亲题材的最不一样的作品,关于母亲,我们又有怎样的感受思考呢?我把自己的一段真实的生活经历告诉学生,告诉他们我发现了母亲的色彩,母亲们颜色是黑色的,我把由这个经历写成的小诗展示给学生,作为结束语。
  吟罢小诗,学生们报以热烈的掌声。正是因为有了意识的改变,才促使我针对学情,深入思考,才有了这样的教学设计,课堂效率也才得以进一步提高,收到事半功倍之效。我真切感受到了科研课题对教学实践的巨大的提升作用。
  “一院奇花春有主,连宵风雨不须愁。”沿着教科研的引领,教学之路必定会峰回路转,柳暗花明!
其他文献
摘要:扎鲁特旗蒙古族实验小学民族文化传承和发展研究,是探索民族地区学校民族文化教育传承模式,实现蒙古族文化保护和传承的迫切需要。学校通过民族地区中小学蒙古族文化的本土器乐教育、本土美术教育、本土音乐舞蹈教育、本土体育教育和本土手工教育活动等形式的研究,初步探索了学校教育的“传承传统、融合现代、敢为人先”的办学理念,使民族文化有了存活的土壤,有效地的促进了本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关键词:民族地区;
期刊
学生在面试中时常碰壁,是由于传统的教学方法,影响了学生知识应用能力和职业能力的形成。笔者在《办公自动化》课程中使用项目式教学法进行了实践探索,并提出改进教学效果的建议。  一、《办公自动化》在学生实际应用中出现的问题和分析  顶岗实习前夕,学生参加各种文员面试,考官问的大都是《办公自动化》课程曾经学过的知识,学生却一脸茫然,有些直接摇头表示不会,有些支支吾吾说不清楚,作为专业老师,我在旁边听着很是
期刊
作文是对学生综合知识和能力的考查,它是学生最不喜欢寫的作业,也是教师语文教学的难点。在素质教育的浪潮中,小学语文课程目标指出:教师要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调动学生观察思考和练笔的积极性。为了达到这个目标,经过作文教学的不断尝试和努力,我认为小学生作文能力的培养应该从低年级抓起。如何实施呢?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一、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养成阅读习惯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把阅读当作一种兴趣、休
期刊
教育现代化不是一个新话题。但当党的十八大提出,2020年基本實现教育现代化时,我们需要深入思考,今天的教育现代化意味着什么?  一、教育现代化  教育现代化就是用现代先进教育思想和科学技术武装人们,使教育思想观念,教育内容、方法与手段以及校舍与设备逐步提高到现代的世界先进水平,培养出适应参与国际经济竞争和综合国力竞争的新型劳动者和高素质人才的过程。  事实上,教育现代化是一个国家教育发展的较高水平
期刊
光阴荏苒,岁月如梭,转眼我省高中新课程改革实施将近十年。回首2007,新课程改革的号角犹响耳畔,当看到福建高考语文考试大纲中将文学经典名著和文化经典名著阅读列为考查内容,我振奋,我雀跃。因为,这是一盏灯,重燃了语文教育与学习远离荒芜的希望;这是一把锄头,翻开了语文教育与学习回归本然的泥土。作为语文教师,我深知语文是民族文化的载体,引导学生重视优秀文化遗产的传承,促进学生坚持开展有益的课外阅读,全面
期刊
近年来学生自杀、出走的事件屡见报端,证明了在校学生承受来自学业、家庭乃至社会各方面的心理压力,已达到不平衡状态甚至是不健康状态,也说明了学生在学校的健教中得到的心理健康知识是远远不能满足其需求的。班主任是学校德育工作最直接的承担者,应当将心理健康教育引入班级管理,引入课堂教学,利用班主任工作优势,做好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导师,有利于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  小学阶段是人生成长的黄金时期,是打基础和造就
期刊
作文是语文的重点和难点。在作文实践中,老师们常常为学生的作文内容干瘪、贫乏无味、词不达意、思维混乱而伤透脑筋;学生则为无话可说,无材料可写或无处着手感到头痛。这些问题的存在,促使老师们必须不断地探索提高学生作文能力的有效途径,以消除学生怕写作文的心理因素。我认为,提高小学生作文能力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围绕每单元训练中心--以“读”促写  如果说“说”是写的基础,那么阅读是作文的关键,教师通
期刊
教学评价是教学活动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科学的评价体系是实现课程目标的重要保障,它对教与学的活动有着巨大的导向作用。评价的目的是全面考察学生状况,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评价也是老师反思和改进教学的有力手段。  由于受升学率至上的传统价值观的支配,传统的数学评价主要表现在:一是评价方式单一,均为笔试,一卷定音。二是评价只重结果。不重知识迁移,产生以及推理过程。三是评价缺乏主体
期刊
俞敏洪说:人的生活方式有两种:一种是像草一样活着,你尽管活着,每年还在成长,但是你毕竟是一棵草,你吸收雨露阳光,但是长不大……所以,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选择第二种活着的方式——像树一样活着,像树一样成长……活着是美丽的风景,死了依然是栋梁之才,活着死了都有用。这就是俞敏洪广为流传的“树草理论”。这也是我非常喜欢的理论,一直奉为经典。  一、We will hew out of the mountai
期刊
我从毕业到现在已经十三年了,当班主任也度过了十三个年头了。在我当班主任的这些年来,我虚心学习,不继总结经验,希望自己成为一名优秀、成功的班主任。班主任,是班级工作的领导者,组织者和实施者。作为班主任,每天面对的,是多少双渴求知识的眼睛;每天接触的,是几十颗等待滋润的心灵。如何让这一双双的眼睛充满智慧之光?怎样使这一颗颗心灵健康成长?这不仅需要班主任具有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更需要班主任具备一定的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