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公益环保行动实现社区环保“三个转变”

来源 :先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So0osjo0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推进垃圾分类,关键是要加强科学管理、形成长效机制、推动习惯养成”。邛崃市全力打造“小背篼”公益服务品牌,以“一社区一主题”的形式,在幸福崃道沿线重点选择10个村(社区)开展“小背篼”公益行环保主题活动,倡导“减少白色垃圾,增加绿色环保”生活方式,努力实现社区环保“三个转变”。
  创新三项机制,变被动等待分类为主动收集分类
  为解决社区环保参与意识不足、渠道不宽的问题,邛崃市通过建立运维、激励、教育三项机制,鼓励社区居民、外来游客由“被动”等待分类向“主动”收集分类转变。
  建立长效运维机制。发挥成都市邛崃社区发展基金会的“引擎”作用,重点资助“小背篼”公益行活动,调动各类主体参与社区公益服务,让本土社会组织和专业社工进入,激活社区、社工、社会组织“三社联动”;试点开展“企社”结对,围绕党组织互联、扶贫帮困、公益共享、文化互融开展系列共建活动,进一步深化全国社区治理和服务创新实验区建设工作。
  建立积分激励机制。梳理、整合社区结对共建单位、驻社区机关企事业单位等社区各类资源,构建共享资源清单,建立长效有序的激励机制。其中,针对本地社区居民,将完成垃圾分类次数、参加环境教育活动次数与积分挂钩,一定数量积分可兑换相应的物品或服务;针对外来游客,以“服务换积分、积分换体验”的形式,鼓励其通过参加环境保护亲子体验活动获得积分,再以积分兑换体验,如椒兰山房汉服体验等。
  建立教育引导机制。开展“小垃圾,大变身”专题工作坊、“聚青年之智,话环境保护”创意小沙龙,以主题讲座+实地体验+座谈沙龙的形式,结合地域特色文化挖掘、古镇打造、茶产业发展,倡导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绿色生活方式;开展废旧纸箱“变废为宝DIY”等技能培训,减少垃圾产生增量,共护社区美好环境。
  聚焦三个重点,变“少数”参与为“全民”参与
  为解决社区环保参与度低、多元力量发挥不够的问题,邛崃市通过聚焦资源共享、多元参与、制度保障三项重点,调动各类主体协同共治,确保社区环保“少数”参与向“全民”参与转变。
  聚焦多类资源共享。结合全市全国社区治理和服务创新实验区创建,开展“现状大调研、需求大调查、点子大征集”等活动,收集社区环保公益服务需求和问题,建立社区环保公益服务“2+5+1”清单,构建环保公益服务需求与供给长效互动格局;借环保专家之“智”、成都奥北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等环保企业之“技”、润叶社工等专业社会组织之“力”,常态化实现环保公益资源的互联互通。
  聚焦多元主体参与。充分发动社区居民、驻区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等共同组建环境卫士小分队,并组织环保专业人士对环境卫士小分队开展环保理念、垃圾分类等专业知识培训,引导其在本社区内开展环境保护、垃圾分类宣传等工作,减少白色垃圾投放的同时提升社区居民环保意识。
  聚焦多项制度保障。将社区环保行为准则融入小区自治章程,引导社区居民、驻区机关企事业单位、游客等,共同参与制定社区环境卫生和生态保护公约,绘制公约形象墙,积极倡导环境保护理念,营造多元力量共同爱护社区环境的良好氛围。
  实施三项工程,变“垃圾处理”为“减白增绿”
  为倡导“绿色发展”理念,促進社区人居环境整体提升,邛崃市通过实施“社区微更新”、“垃圾智慧回收站”推广、“绿化提升”三项工程,促进粗放型的“垃圾处理”向多样化的“减白增绿”转变。
  实施“社区微更新”工程。针对幸福崃道周边社区绿化面积少、垃圾桶分布少、居民参与度低等问题,发动社区居民、驻区机关企事业单位、游客等多元力量共同参与到周边闲置地块等社区环境的微更新中,参与到绿化地带植被品种、围栏样式的确定中,参与到垃圾桶的样式设计与摆放位置、数量的确定中,营造人人争当美丽家园建设者的良好氛围。
  实施“垃圾智慧回收站”推广工程。总结高埂镇无人值守“垃圾智慧回收站”运营经验,在全市推广建立“垃圾智慧回收站”,组织开展“垃圾分类,生活美味”等系列活动,鼓励社区居民、外来游客将可回收利用的物品投放至“垃圾智慧回收站”,逐步提升垃圾分类智慧化水平。
  实施“绿化提升”工程。采用“小手拉大手”的方式,组织社区居民家庭开展“小树苗成长计划”“绘植物成长日记,念食物来之不易”等系列活动,亲身体验植树、农耕,记录植物成长过程,参与绿地景观打造,整体实现社区绿化提升。
其他文献
自2017年9月全市城乡社区发展治理大会召开以来,成都高新区按照“城市有变化、市民有感受、社会有认同”的目标,坚持党建引领,不断对标先进,紧密围绕成都高新区“一区四园”特征和六种社区类型形态,坚持“分区施策、分类治理”,坚持将社区发展治理与四大产业功能区建设深度融合,以全域开展三年示范创建为核心抓手,以做优做强街乡为中心机制,开拓创新、真抓实干,不断探索建设高品质和谐宜居生活社区的“成都高新模式”
期刊
2019年,青羊区委立足“中优”战略,以成都市委“国际化营商环境建设年”决策部署为战略指引,提出了“打造国际化营商环境标杆城区”的奋斗目标。青羊区纪委监委聚焦市委、区委重大决策部署要求,推出“清风护航行动”,以“正航向”“提航速”“续航程”为主要发力方向,充分发挥纪检监察机关组织协调、监督检查、惩处激励三项职能,在督促全区各职能部门与企业做到“亲而有为”“清而有度”的同时,也为入驻青羊的企业送去徐
期刊
2020年初以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对城市的发展造成巨大影响,特别是服务业的发展面临着较为严峻的形势。在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的背景下,提升街道商业活力成为经济快速复苏的重要抓手。打造宜人、有活力的街道空间,对于城市的经济繁荣和健康、可持续发展都有着重要意义。  在提升街道空间活力方面,成都2019年制定《成都市美丽宜居公园城市规划》,并编制《成都市公园城市街道一体化设计导则》,为提升街道公共空间活力提供
期刊
1日  省委常委、市委书记范锐平主持召开研究市委全会重要文稿专题会,苟正礼参加。  市委副書记、市长罗强出席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执委会第1次会议,谢瑞武、田蓉、刘守成、邓涛、刘筱柳、刘玉泉、王平江、刘旭光、曹俊杰、牛清报、敬静参加。  市委副书记、市长罗强赴成都天府新区走访慰问困难党员,刘任远参加。  市委副书记、市长罗强会见新疆广汇汽车董事长李建平,曹俊杰参加。  市委副书记、市长罗强主
期刊
秩序与活力是人类社会发展变迁的永恒动力,是社会发展治理追求的永恒主题。成都自古就是一座善治之城,从张仪筑城“立基高亢”到李冰治水“道法自然”,从文翁化蜀“礼仪兴焉”到诸葛治蜀“审时度势”,在“谋道”与“治城”的交互交融中成就了“天府之国”的繁荣富庶和独特文化。  今天的成都,已成长为服务人口超过2100万的国家中心城市,正大踏步迈向可持续发展的世界先进城市。深厚的筑城智慧、独特的城市特质和先进的生
期刊
作为建设美丽宜居公园城市的重要载体,社区是展现公园城市风貌的前沿窗口。坐拥摄影主题公园、当代摄影艺术馆、摄影特色街区,以及系列“网红”打卡地的新桥社区,按照“一社一站一街一馆一园”五大要素布局,努力探索形成了以摄影特色、公园社区为主的“社区+产业+生态+商旅”国际化社区发展新模式,不仅美出新高度,也让居民乐享“国际范”高品质社区生活。  促共建社区服务活起来  新桥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美,美在开放式的
期刊
“万里之行,始于此桥。”三国时期,诸葛亮送费祎出使东吴,在“万里桥”打卡,就此一别。“万里桥边多酒家,游人爱向谁家宿?”等到唐代诗人张籍来此打卡时,锦江边已是一幅水陆繁忙,商业兴盛的景象。游人往来、生意兴隆,究竟选择哪一酒家留宿成为当时“朋友圈”里的一种炫耀。  “身入黉门,天子门生。”到了清朝,战功赫赫的陕甘总督杨遇春告老还乡,其后人捐出私家宅院在此开办学堂。为此,衣着长衫、清秀俊雅的读书人来这
期刊
近年来,青白江区坚持党建引领,创新构建以基层党组织为核心、自治为基础、法治为保障、德治为先导的城乡社区治理机制,突出以“党建+”“分类+”“机制+”“项目+”为抓手,系统推动城市发展从工业逻辑回归人本逻辑、从生产导向转向生活导向,加快建设高品质和谐宜居生活社区,不断夯实“陆海联运枢纽、国际化青白江”的社区基础。  “党建+”,三大抓手强化核心引领  将党建引领贯穿社区发展治理始终,以规划、制度、组
期刊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社会治理的核心是人,重心在城乡社区、关键是体制创新。2017年9月,全市城乡社区发展治理大会召开以来,温江区以“发展+治理”为深远谋划、以“城市+乡村”为广阔载体、以“小区+社区”为细分空间,坚持党建引领城乡社区发展治理,强力破解“两空间一力量”市民痛点问题,奋力建设高品质和谐宜居生活社区,努力构建党建引领、同心共治的城乡社区发展治理良好格局。  扭住“小区空间”着力,破解“红线
期刊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着重研究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若干重大问题并作出决定,这在党的历史上是第一次,具有里程碑意义。省委十一届六次全会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对推进城乡基层治理制度创新和能力建设作出系统部署。成都作为国家中心城市、全省“主干”城市,抓好中央和省委决策部署的落地见实,理应尽到“主干”责任,发挥引领辐射带动作用。  近年来,成都坚持以习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