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案是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有效途径,是“减负增效”的抓手,是当前中学教学改革的热点,也是一线教师教学模式研究的方向。
语文 学案导学 设计
一、对导学案的认识
1、导学案的定义
“导学案”是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养成和学习获得,克服教与学的分离而设计的以特定教学内容为载体的师生主体性交往活动的方案。“导学案导学”是以导学案为载体,“导学”为手段,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一种教学模式。其操作要领主要体现为先学后教、问题教学、导学导练、当堂达标。
2、导学案的意义
通过导学案的编制,可以给学生搭建一个发挥主导作用的有效平台,为学生提供依托教材轻松地做到自主学习的具体方案,让学生在其指导下,发挥个人创造力,发扬集体协作精神,提高教学成绩,改变往日学生被动学习的局面,以主人翁的身份投入到学习中去。通过导学案编制研究,不仅可以使教师引领学生“读、思、议、做”,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帮助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高效的实施学生的主体作用,全面实现高效课堂教学。
二、初中语文的导学案设计的原则
1、主体性原则。
教师在编写导学案时要转变以前的教学思想,导学案的设计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注重培养和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2、探索性原则。
新课程理念下的语文教学注重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能力,因此,导学案的设计要有利于学生进行探索学习,让学生在问题的探索和解决过程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3、启发性原则。
导学案问题的设计要具有启发性,有些比较难点的问题我们还可以加入一点提示,一步步引导学生,从而使学生理解重点语句的深刻含义,把握课文的深层主旨。提升学生学习的能力。
4、生活化原则
尽可能地引导学生将课堂知识与现实生活相联系。根据语文的学科特色,在导学案设计中,应根据所学教材内容,将现实生活中与之相关的现象引入课堂。引导学生运用所学去分析实际生活中的语文问题与现象,以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运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明白“生活即语文,生活处处有语文”。
三、初中语文的导学案设计的策略
1、明确目标
要做好教学设计,首先必须明确教学目标,即明确“你要将学生带到哪里去?教学目标是教学的根本指向和核心任务,是教学设计的关键。在确定教学目标时要关注:
整体性——注意这部分内容在整个中(小)学阶段中的联系,以达到教学的连贯性。正确处理好近期目标与远期目标的关系
全面性——新课程对教学目标提出了新的要求,“三维”目标在关注知识的结果的同时,更注重对过程目标的关注和对学习者——学生的关注,目标更加人文化,更关注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以及在学习中的经历、感受和体验。
现实性——确定教学目标时,应当注意它与所授课任务的实质性联系,以避免目标空洞、无法落实。每一节课中,知识、技能、情感三方面可以各自单独写成一条,也可两两合在一起写成一条,或是三三合写成一条。目标写大了、写多了,脱离了实际情况,在本节课内根本就完不成。目标写小了、写少了,在本节课里教给学生的知识、能力太少,知识的密度信息量不够。目标写偏了、写远了,说明没有把握好教材,对教材的理解和认识不到位。
2、理清教与学之间的关系,梳理知识结构体系,使学生能够明确意识到新旧知识之间的相互联系,提供相关知识介绍和实践应用情况的介绍,促进学生从多方面、多角度进行知识体系的主动建构,促使学生认识到所学知识本身的价值;或者通过创设一种特定的学习和问题情景,使学生意识到所学知识在解决具体问题时的作用和价值。实现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原则,努力给学生提供更多的自学、自问、自做、自练的方法和机会,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增强对学习的兴趣。
3、注重课内探究问题设计
导学案的问题设计要有深度,还要循序渐进,特别是一些篇幅较长的课文,纲举目张地设问更显教师的智慧。笔者认为,课内问题的设计要有统摄性、层次性、艺术性:
1)、统摄性。
问题要能够统率全文,一个问题的提出不仅能抓住文章的重点、中心,而且具有提纲挈领的作用。在语文教学中,有些语文教师处处设疑,步步提问,提出的问题漫无边际,随意性很大。导学案,不可能把课堂上要提出的问题一一设计出来。笔者觉得导学案设计的问题不在多而在于“精”。“精”就体现在问题设计的统摄性上。
2)、针对性。
语文课堂设计的问题要有针对性,你设计的这个问题,要解决什么问题,达到什么目的,应当做到心中有数。任何一篇导学案设计都是建立在有明确的教学目标的基础上的,问题的设计应该针对教学目标提出,每一个教学目标应该设计一个主要的问题,必要时可以把主问题分解成若干个小问题。如果设计的问题缺乏针对性,那么创设的情景材料只是一种摆设,难以培养学生对材料的捕捉、分析、理解、运用和整合的能力。
3)、艺术性。
好奇心人皆有之,同样一个问题老是“旧调重弹”,将会令学生感到乏味,如果变换一下角度,使之新颖奇特,那么学生就会兴趣盎然。
教师在导学案中设计的问题不仅要考虑提问形式的灵活多样,还要考虑提问内容的新颖有趣,真正做到提问的形式与内容的和谐统一,使课堂提问达到艺术化境界。
4、以学定教
以学生的自学情况作为教学的起点展开教学。因此,教师在课前批改导学案的过程中,掌握学生完成导学案的情况,分析其预习情况,根据学生对课文把握的整体情况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和时间分配。教师再根据学生具体的预习情况、自己的教学风格与思路对导学案内容有所取舍。其他老师编写的导学案不一定完全适合自己的学生,有时也不符合自己的教学思路,所以要对导学案的内容进行取舍,进行二次备课,纳入自己的教学思路,这样完整的导学案才算真正完成。
语文 学案导学 设计
一、对导学案的认识
1、导学案的定义
“导学案”是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养成和学习获得,克服教与学的分离而设计的以特定教学内容为载体的师生主体性交往活动的方案。“导学案导学”是以导学案为载体,“导学”为手段,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一种教学模式。其操作要领主要体现为先学后教、问题教学、导学导练、当堂达标。
2、导学案的意义
通过导学案的编制,可以给学生搭建一个发挥主导作用的有效平台,为学生提供依托教材轻松地做到自主学习的具体方案,让学生在其指导下,发挥个人创造力,发扬集体协作精神,提高教学成绩,改变往日学生被动学习的局面,以主人翁的身份投入到学习中去。通过导学案编制研究,不仅可以使教师引领学生“读、思、议、做”,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帮助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高效的实施学生的主体作用,全面实现高效课堂教学。
二、初中语文的导学案设计的原则
1、主体性原则。
教师在编写导学案时要转变以前的教学思想,导学案的设计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注重培养和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2、探索性原则。
新课程理念下的语文教学注重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能力,因此,导学案的设计要有利于学生进行探索学习,让学生在问题的探索和解决过程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3、启发性原则。
导学案问题的设计要具有启发性,有些比较难点的问题我们还可以加入一点提示,一步步引导学生,从而使学生理解重点语句的深刻含义,把握课文的深层主旨。提升学生学习的能力。
4、生活化原则
尽可能地引导学生将课堂知识与现实生活相联系。根据语文的学科特色,在导学案设计中,应根据所学教材内容,将现实生活中与之相关的现象引入课堂。引导学生运用所学去分析实际生活中的语文问题与现象,以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运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明白“生活即语文,生活处处有语文”。
三、初中语文的导学案设计的策略
1、明确目标
要做好教学设计,首先必须明确教学目标,即明确“你要将学生带到哪里去?教学目标是教学的根本指向和核心任务,是教学设计的关键。在确定教学目标时要关注:
整体性——注意这部分内容在整个中(小)学阶段中的联系,以达到教学的连贯性。正确处理好近期目标与远期目标的关系
全面性——新课程对教学目标提出了新的要求,“三维”目标在关注知识的结果的同时,更注重对过程目标的关注和对学习者——学生的关注,目标更加人文化,更关注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以及在学习中的经历、感受和体验。
现实性——确定教学目标时,应当注意它与所授课任务的实质性联系,以避免目标空洞、无法落实。每一节课中,知识、技能、情感三方面可以各自单独写成一条,也可两两合在一起写成一条,或是三三合写成一条。目标写大了、写多了,脱离了实际情况,在本节课内根本就完不成。目标写小了、写少了,在本节课里教给学生的知识、能力太少,知识的密度信息量不够。目标写偏了、写远了,说明没有把握好教材,对教材的理解和认识不到位。
2、理清教与学之间的关系,梳理知识结构体系,使学生能够明确意识到新旧知识之间的相互联系,提供相关知识介绍和实践应用情况的介绍,促进学生从多方面、多角度进行知识体系的主动建构,促使学生认识到所学知识本身的价值;或者通过创设一种特定的学习和问题情景,使学生意识到所学知识在解决具体问题时的作用和价值。实现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原则,努力给学生提供更多的自学、自问、自做、自练的方法和机会,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增强对学习的兴趣。
3、注重课内探究问题设计
导学案的问题设计要有深度,还要循序渐进,特别是一些篇幅较长的课文,纲举目张地设问更显教师的智慧。笔者认为,课内问题的设计要有统摄性、层次性、艺术性:
1)、统摄性。
问题要能够统率全文,一个问题的提出不仅能抓住文章的重点、中心,而且具有提纲挈领的作用。在语文教学中,有些语文教师处处设疑,步步提问,提出的问题漫无边际,随意性很大。导学案,不可能把课堂上要提出的问题一一设计出来。笔者觉得导学案设计的问题不在多而在于“精”。“精”就体现在问题设计的统摄性上。
2)、针对性。
语文课堂设计的问题要有针对性,你设计的这个问题,要解决什么问题,达到什么目的,应当做到心中有数。任何一篇导学案设计都是建立在有明确的教学目标的基础上的,问题的设计应该针对教学目标提出,每一个教学目标应该设计一个主要的问题,必要时可以把主问题分解成若干个小问题。如果设计的问题缺乏针对性,那么创设的情景材料只是一种摆设,难以培养学生对材料的捕捉、分析、理解、运用和整合的能力。
3)、艺术性。
好奇心人皆有之,同样一个问题老是“旧调重弹”,将会令学生感到乏味,如果变换一下角度,使之新颖奇特,那么学生就会兴趣盎然。
教师在导学案中设计的问题不仅要考虑提问形式的灵活多样,还要考虑提问内容的新颖有趣,真正做到提问的形式与内容的和谐统一,使课堂提问达到艺术化境界。
4、以学定教
以学生的自学情况作为教学的起点展开教学。因此,教师在课前批改导学案的过程中,掌握学生完成导学案的情况,分析其预习情况,根据学生对课文把握的整体情况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和时间分配。教师再根据学生具体的预习情况、自己的教学风格与思路对导学案内容有所取舍。其他老师编写的导学案不一定完全适合自己的学生,有时也不符合自己的教学思路,所以要对导学案的内容进行取舍,进行二次备课,纳入自己的教学思路,这样完整的导学案才算真正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