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我的亲密“备机”

来源 :摄影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caihong1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一名摄影记者,不论是拍摄突发事件,还是日常新闻,大多数情况下“一机一镜”或者“一机多镜”满足不了工作需求,“备机”是必需的。在选择“备机”时,有人偏爱使用同款相机,比如佳能EOS-1Dx或者尼康D4S这样的专业相机;有人偏爱携带一台专业单反相机加一台准专业单反相机,或者一台专业单反相机加一台微单TM/无反相机。而对我而言,最亲密的工作备机则是手机。
  不过,很多人对手机摄影的态度过于严肃了,喜欢拿手机照片和专业相机拍出的照片做比较,却忘了手机摄影的初衷—随时随地记录和分享。而我喜欢的,正是在手机里2000像素见方的感光元件上,专业与业余打破了隔阂,大师和菜鸟可以平等对话。
  定格新闻现场的好帮手
  我是一名新华社常驻中东地区的摄影记者,从2013年9月至今,我带着手机去过所有工作过的新闻现场,发现手机似乎可以摆脱单反相机“拖油瓶”的标签。某些情况下,比如在冲突事件中、贫民窟里、长途跋涉后,反而会因为小巧和便捷的特点成为拍摄的主力。
  其中,最令我难忘的是2013年底经历的一起埃及骚乱。前一晚还畅想在穆斯林国家度过“平安夜”的奇妙场景,第二天一早我就被“曼苏拉市安全部门大楼被炸,造成15人死亡、过百人受伤”的消息叫醒。驱车三个小时抵达事发现场,我闻到建筑废墟上的烟灰扬起,看到情绪激动的民众在附近聚集,听到声讨“穆兄会”的口号声此起彼伏。很快,人潮涌动,朝着市中心最宽的马路挺进。游行,这是自2011年以来,埃及民众表达情绪最直接的方式。
  在冲突地区工作的报道摄影师都知道“十分钟守则”,即在短时间内完成拍摄工作,不等待、不恋战。但是,刚到埃及不久,我缺乏经验,容易被刺激场面冲昏头脑,忘我地跟拍游行队伍。直至距我不到50米的人群中爆发出一股黑烟,我才意识到这场游行终将酿成暴力事件—民众点燃了一辆媒体用车,开始将情绪发泄到人群中的记者身上。
  外国人面孔和单反相机自然是此时最惹眼的元素,我身边的青年开始用阿拉伯语向我质问。片刻后,我将相机放入背包,拿出手机,指指身边同样拿着手机拍摄的本地人,青年的态度瞬间发生转变,就像面对一位放下武器的士兵一样,“降者不杀”。在意识到危险,准备撤离后,我用手机拍下这一刻的画面(图02),随后消失在人群中。这张照片后来获得了2014 美国手机摄影奖MPA(Mobile Photography Awards)新闻摄影类第一名,也让我第一次感受到手机在突发事件现场对摄影记者的重要价值。
  2014年6月,我与同事一起报道叙利亚七年一度的总统选举。我们来到尚有反对派与政府军交战的城市霍姆斯。一路上,政府军士兵一方面保护我们的安全,另一方面监督我们的采访内容。每当我将镜头对准在战争中损毁的建筑和武器时,总会得到士兵“善意”的提醒:“你们是来报道大选的。”
  霍姆斯老城是受损最严重的地区之一,我们借着想采访位于一座用作投票站的教堂为由,得以一睹老城风貌。然而,用专业设备拍摄这样的场面显然会引起身边士兵的警惕。当我放下“长枪短炮”,掏出手机拍摄时,他们对于我的警惕放松多了,甚至提出合影留念的要求。趁着间隙,我站在一处十字路口,用手机拍摄到一名刚完成投票的居民,走过受损严重的楼房(图03)。他萎靡的背影和建筑间深邃的街道,诉说着一场似乎结束遥遥无期的战事。
  用手机照片帮助新闻当事人
  “法德尔岛”村是位于埃及尼罗河三角洲的一个难民村,村民主要是第四次中东战争从巴勒斯坦而来的战争难民的后裔。设身处地去想,难民,尤其是未成年的难民,对于镜头的情感是复杂的:一方面,他们像同龄人一样,对拍照这事好奇;另一方面,由于从小形成的自卑感,又惧怕镜头。所以,在难民村里面对单反相机的孩子总是躲躲闪闪。
  完成当天报道任务之后,我放下单反相机,拿起手机跟着孩子探索整个村子。而这些儿童难民也同样放下他们先前的拘束,我的拍摄变得轻松起来,手机成为眼睛的延伸,自由地纪录着。
  一名男孩儿从我身边跑过,向伙伴喊了话,大意似乎是说“快来看这个中国人!”我听不懂他说什么,但能感受到他的笑容很真诚。
  我拍下了小男孩的身影(图05),离开村子返回开罗的路上,将这张照片上传至Instagram个人账号,同时将另外一张照片在我所参与的Everyday Egypt(每日埃及)项目账号上发布,呼吁对难民村的关注。随后几天内,我在社交媒体上陆续收到其他摄影师跟进报道的资讯和好心人提供帮助的留言。我想,这也算自己对“有用的摄影”的一次实践吧。
  记录日常生活的好伙伴
  作为摄影记者,相机是赖以谋生的工具,也是“战斗的武器”。但在埃及摩西山,我第一次产生了丢下“武器”的念头。
  来埃及不登摩西山,就好像到中国不爬长城一样。然而,因为严峻的西奈半岛局势加上夜间徒步10小时的挑战,登顶膜拜先知摩西接受《十诫》的地方,还是令不少游客望而却步。
  2015年10月,我到摩西山拍摄,直到山脚下,我对行李做了最后精简,背包里留下一件厚衣、一些食物补给、一台装有14mm-24mm镜头的尼康D800相机和一部iPhone 6 Plus手机。漫漫长夜,我与一行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走在静谧的西奈山脉,耳边听到的只有脚步声、喘息声和心跳声。随着海拔上升,厚衣裹到身上;随着体力的消耗,食物和淡水也在减少,只有那台笨重的相机成为我身上唯一嫌弃的负重,很想就此作别。而事实是,登顶山头,朝日从山间呼之欲出,我与其他游客都兴奋地拿出手机拍摄壮美之景(图01),直到最后,相机也没派上用场。
  我在开罗生活的时间比在北京要久,若把她视为第二故乡,毫不矫情。不管外人对埃及的评价如何,她在我心中就是一个充满“生活气息”的地方。来过埃及的朋友都知道,埃及人对于相机有着天生的敏感,或忌讳,或热情,总之有点极端的程度。那么,一台手机就是记录埃及生活最好的工具,低调地拍摄,潇洒地分享,让人欲罢不能。
  现在,我已经养成了在工作和生活中轮流使用单反相机和手机拍摄的习惯。对我而言,手机让我对待摄影的态度更加活泼,在新闻现场也更加从容。无论在埃及,还是在世界其他地方,手机都是我的亲密“备机”。
其他文献
CM33是一只非常有趣的镜头,虽然它不专业,但却有非常多有意思的玩法。首先,它是一只33mm F2的小巧饼干头,采用6片5组的光学结构,采用优质的光学玻璃制作,且经过专业光学实验室的反复调校、设计,具有不错的画质。在镜筒的设计上,它也借鉴了LEICA SUMMICRON 50mm F2.0的结构,拥有不错的手感,同时它还具备不错的微距性能。更加有趣的是,这只镜头还有一项叫做“Mods”的功能,其镜
期刊
近日GoPro发布了用于Apple Watch的新应用,并宣布将在今年发布一款无人机卡玛(Karma)。  新版Apple Watch应用实现了对GoPro运动摄像机的远程控制功能,省去了用户额外购买遥控器的费用。并可实现预览拍摄、切换拍摄模式、开始/暂  停拍摄以及用“HiLight Tag”功能标记视频中精彩瞬间等新功能。用户还可以通过截取视频中的高清静态图片,将照片、视频及标记的精彩瞬间进行
期刊
什么是好的肖像照片?  艺术史学者理查德·布里连特(Richard Brilliant)的定义是,肖像应回答被摄对象自己的问题:“我看上去是什么样子?”“我是什么样子?”“我是谁?”  来自美国圣地亚哥的摄影师蒂姆·曼托安尼(Tim Mantoani),自2006年12月开始了他为期五年的摄影项目,拍摄158位知名摄影师与各自代表作在一起的肖像照片。而在摄影师纷纷弃用胶片,开始转向数字媒介之时,他
期刊
差不多每个人小时候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当你出入某些场合,有人会突然说:“咦,你和你家里某个人长得多像呀,简直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  尽管听到这些话时总会感觉有点摸不着头脑,对于自己究竟与那位亲属有多像没个概念。但不可否认的是,我们每个人身上都存留着父母或家族其他成员的印记。无论发型、脸型、鼻子还是眼睛,那些由基因遗传而来的独门印记都会成为家族成员最醒目的标志。  那么,在同一个家族里,彼此究竟会有
期刊
何劲松也关注家族遗传基因对面貌以及家庭文化的影响。  与加拿大摄影师乌尔里克·柯莱特(Ulric Collette)不同的是,他的作品不着眼于通过对比让观者看到“像或不像”,而是试图为家庭成员描绘一个共同的“脸谱”,通过叠合的方式让读者感到,每幅作品中的这个人既像家族中的每个人,又不是其中的任何一个人。  让“神奇的1%”可见  《家族基因》是何劲松硕士毕业作品,不过,这并不是他最初的想法。接受了
期刊
编者:苏文(Thomas Sauvin)  假杂志摄影艺术书出版策划工作室,2015年  你会认为摆在你面前的八成是一盒“双喜”香烟。它的外包装正是双喜牌香烟盒,童叟无欺,如假包退。就连你打开香烟盒之后看到的也是足以乱真的香烟照片。直到你试图将里面的20支香烟抽出来时才发现,这是一本精致巧妙的摄影书。书中的照片是法国青年艺术家苏文从他的“北京银矿”中挑选编纂的。这个“银矿”是一个50万张逐年从北京
期刊
相机巨头佳能在此次CES上未推出任何重量级产品,传言中的E0S 1DX Mark II看来还要等一段时间。此次CES上推出的民用产品中值得一提的是SX 540HS大变焦比相机。  这台相机采用1/2.3英寸背照式CMOS感光元件,有效像素2000万,镜头等效变焦范围24-1200mm,变焦倍率高达50倍,配备了3英寸液晶屏和DIGIC 6图像处理器。价格约400美元,折合人民币2600元。
期刊
高山崖壁,皑皑白雪,一顶顶帐篷在飓风中摇曳,雪崩近在咫尺;玛尼堆(以石块和石板垒成的祭坛)上的经幡剧烈飘摆,登山者紧抓绳索,雪块不停从头顶砸来;几秒钟前还可以清晰可辨的山脉,瞬间就被大雾掩盖;救援直升机在不远处的空中盘旋,螺旋桨的轰鸣声仿佛预示着又一个生命的终结……  这是登山纪录片《云端有路》中的画面,“探路者”品牌联合创始人王静与她的夏尔巴向导Tashi在影片中讲述了他们一周内连登努子峰和珠峰
期刊
在摄影的世界里,亨利·卡蒂埃-布列松始终占据着独特位置。他是第一位在卢浮宫展出作品的摄影师;在特里亚德出版的著名论文选集里,他作为唯一的一位摄影师,与勃纳尔、马蒂斯和毕加索被共同纳入其中;恩斯特·贡布里希所著的权威性著作《艺术的故事》(The Story of Art)中登载的唯一一幅摄影图片就是布列松所摄;光圈出版社出版的“摄影史”系列丛书中的第一册通篇都是在介绍他。  数不清的奖项荣誉笼罩着布
期刊
“在现场”这个不定期栏目聚焦于摄影记者和独立报道摄影师在拍摄现场的所闻所感所悟。本期由新华社湖南分社摄影记者李尕带来他在2015年拍摄的“空心三部曲”,以及对“空心乡村”这一社会问题的观察。  虽然已跨入2016公历新年,但我更习惯将农历岁末当做辞旧迎新的节点。草木的枯荣、候鸟的归离、万物的轮回似乎更遵循中国人的传统时间刻度。包括中国人的年度大迁徙,也因相时而动被冠名“春运”。  每年除夕,我所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