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公示语是给公众在公众场合看的文字语言,是人们生活中最常见的实用语言,是一种公开和面对公众的,以达到某种交际目的的特殊文体。随着国际间交流的加强,其翻译对提高我国的国际形象有着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从认知的角度,基于关联理论和认知语境理论,分析汉语公示语英译的语用失误,以便更加准确地对汉语公示语进行英译,更好地促进人们之间交流。
关键词:汉语公示语;翻译;关联理论;认知语境;语用失误
作者简介:杨哲雨(1992.6-),女,汉族,河南周口人,湖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硕士在读,研究方向:英语与英语教学。
[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8)-15--02
公示语在我们生活中应用广泛,几乎随处可见,例如路标、广告牌、商店招牌、公共场所的宣传语、旅游简介等等。公示语还是国际化都市、国际旅游目的地语言环境、人文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公示语在公众生活中的重要意义,对公示语的错误翻译会导致不良后果。纵观以前学者对汉语公示语的翻译,主要是从语言层面、语言语用层面和社会语言层面进行分析的。但以往的研究忽略人的认知功能,对语用的理解存在任意性和笼统性,这也是本篇文章的研究意义所在。
1、汉语公示语
作为一种特殊的应用文体,公示语是出现在公共场所,为了方便公众而出示的展示性文字。由于表达空间有限,有些标志还以图形或符号为主,要求表达简洁。汉语公示语的特征包括语言文字特征和社会语用特征,前者指公示语语言上要求醒目、短小精悍、語义明确等,后者指公示语有一定的社会交际意图,用于提醒、警示人们的行为活动等。此外,汉语公示语用途广泛,涉及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其具体的句法表征主要为:祈使句、名词和名词短语、动词和动词短语、成语等等。就公示语的功能而言,主要有指示性、提示性、限制性、禁止性、服务社会等多方面的功能。[1]
2、关联理论和认知语境
关联理论和认知语境是认知语用学的重要理论,其原则和方法对促进说话者和听话者之间的交流有重大作用。
2.1关联理论
关联理论最早由Sperker 和 Wilson 于1986年提出,是认知语言学的基础理论之一。关联理论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阐述会话理论,提出语言交际是一个认知过程,必须依靠推理思维来进行的观念,并建立了关联原则,希望依靠这一原则说明自然话语理解中的诸种语用现象。[4]这对克服以往语用理论的笼统性和任意性有着重大的作用。关联理论认为,要确定交际者的暗含意义,就要寻找话语和语境之间的最佳关联,即对方话语同语境假设的最佳关联,通过认知推断出语境暗含,最终取得语境效果,达到交际的成功。语境效果好,推理时所付出的努力就小,关联性就强;语境效果差,推理所付出的努力就大,关联性减弱。[3]
2.2 认知语境
认知语境是社会心理性质的。传统意义的语境包括范围很广,涉及到语言的上下文、话题、说话方式、人际关系、人对世界的知识、文化社会等。而认知语言学家让主观的认知统揽全局,把语境对话语的制约看成是与交际者的智力、性格、情感、信念、意图等相互作用的结果,客观的语境因素只有通过人的认知才能对话语的生成和理解产生作用,因而提出了认知语境的概念。认知语境认为理解话语要看语境,而语境在语用中形成假设,通过心理认知的过程,形成新的语境,从而揭示话语明说的内容和暗含的内容。
在言语交际过程中,影响话语理解的正是构成语境的这些假设,即语境假设或认知假设,而不是具体的情景因素。为了系统准确地分析语言所隐含的意义,我们必须对具体的语境结构化,认知化,从而达到语言交际的目的。
3.语用失误的原因
依据关联理论,我们可以把翻译看作一种交际活动,我们所说的翻译的精确度实际上就是关联。[6]译者从原交际者明示的交际行为中寻找最佳关联性,再把这种关联性传递给客体,也就是说译者把自己的理解传送给客体。就汉语公示语的英译而言,在翻译的时候,译者充分利用自己对英汉语语言知识和文化的认知,对具体的语境进行结构化,形成认知假设,即语境假设。由于认知环境因人而异,每个人对同一话语有不同的推理,因而会得出不同的语境假设,因而有时会出现一定程度的语用失误。本文主要从译者对认知语境的忽略和译者错误的语境假设两个方面来分析汉语公示语在英译时的语用失误。
3.1语用失误
语用失误是由Thomas提出的,指表达不合适或者表达方式不妥、不合目的语习惯等导致不能取得预期效果的语用、文化错误,而不是来自语言本身的语法错误等方面的问题。[5]以往对语用失误的研究大部分都是从跨文化交际的角度进行阐述的,而且这些研究大都注重文化层面,忽视了人的认知能力。而后认知语用学提出了关联理论和认知语境的观点,认为交际双方的活动和语境假设有关,如果双方对语境有不同的假设,或忽略语境隐含的意义,就会导致不同程度的语用失误。本篇文章是把翻译看作一种交际活动,译者要寻找和语境假设之间的最佳关联,利用认知推断出隐含意义;如果译者对语境作出了错误的假设或忽略了相关的语境,就会在翻译时造成语用失误,达不到语言交际的真正目的。
3.2译者对认知语境的忽略
认知语境对话语理解起着决定性作用。[2]在翻译的过程中,如果译者忽略了听者的认知语境,他的翻译很可能会偏离原目标语言的真正意图;同样,读者也会很难理解译文的真正含义,因为读者在理解译者所给出的信息时,读者的认知语境会影响其对话语的认知。就汉语公示语的英译而言,在进行英语翻译的时候,译者要尽可能和对方的认知语境取得最佳关联,作出正确的语境假设,充分利用自己的认知,对话语中的隐含意义作出较为准确的推断,这样才能更好地取得语境效果,达到交际成功。为了更好地理解关联原则和认知语境在汉语公示语翻译中的重要作用,下面我们看几个例子: 1)此路不通。
*There is no Way for This Road.
Blocked
2)当心触电。
*Be Careful with Touching the Electricity.
Ware Live Wire
3)外人止步。
* Outsiders Stop.
Staff Members Only
4)收费站。
* Fee Station.
Toll Gate
從上面四个例子中我们可以看到,在翻译过程中,如果忽视了对对方认知语境的理解,就很容易造成语用失误。例句1中,在英语语言国家的人们的认知里,“blocked”这个词本身就是“此路不通”的意思,如果译者在翻译的过程中忽视了这个认知语境,那么就很容易造成误解。例句2中,“当心触电”在汉语中是小心电缆和电源,以免造成人身伤害,所以在译成英语的时候,应充分考虑英语国家人们的认知及其对语境作出的假设。如果翻译成“Be Careful with Touching the Electricity”,在对方的认知里,“touching electricity”不在他们的认知语境里,与汉语中的“小心触电”是完全不同的两个认知概念,所以译成“Ware Live Wire”更为合适。例句3中“外人止步”是某一个部门或者机构针对除了本公司以外的人而言的,在英语语言国家的人们的认知里,“outsiders”并没有翻译出原语言想表达的意思,而且,从“Outsiders Stop”中交际对方也无法理解原句想表达的隐含的意义。例句4中,在西方国家的认知里,“toll”这个词本身就是“道路或桥梁的通行费”的意思,因此,在交际活动中,他们对此所作出的语境假设的时候,大脑中联想到的也是“toll”这个词,所以,“Fee Station”这个表达不在对方关于“收费站”这个认知语境中,因而也无法理解“Fee Station”的真正含义。
3.3 译者对认知语境错误的假设
根据关联理论和认知语境,我们可以把翻译看成一种交际活动。在交际的过程中,译者需要对读者的认知资源和认知能力进行假设和推测,从而以此为依据,选择合适的表达方式或结构来进行翻译,以便读者能更好地理解会话中隐含的意思。另一方面,读者也可以根据译者所提供的语境假设和他们自身的认知结构和知识去理解话语的含义。因此,认知语境在话语理解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4]在翻译过程中,读者将译者提供的语境假设和存在其大脑中的语境假设相结合并推测出新信息所隐含的意义。但由于每个人的成长环境、经历不同,其储存于大脑中的认知结构和所构成的语境假设也是有所差异的,在翻译的过程中有时会造成语用失误。比如:
1)即修即取。
*Instant Repairs and Taking.
Instant Repairs.
2)专卖啤酒、烈酒。
*Sell Beers and Hot Wine Only.
Licensed to Sell Beers and Spirits
3)请向后拉。
* Please Pull Behind.
Pull
4)太平门。
*Safe Door.
Emergency Door
例1中,在读者的认知语境里,“Instant Repairs”就可以推断出译者想表达的原文的意思,因为“instant”在他们的认知语境里就包括了“修完了就可以立即拿走”的意思了。例2中,就“专卖”而言,英语国家的人们对此有特定的认知,即“license”,而“only”这个词不能使他们做出正确的假设,同样,“烈酒”这个词也是如此,如果译者对“spirits”的理解只限于用于人的话,那么就会对读者的认知语境形成错误的假设。例3中,在英语国家人们的认知里,“pull”的意思是“move sth especially towards oneself by using force”,所以,它本身就包含了“向后”的意思。例4中,首先译者要对“太平门”有一个正确的语境假设,它指的是“供火灾时向外逃离用的门或通道”,即“紧急通道”,然后,译者再充分调动自己的认知能力,寻找读者认知语境中对此作出的可能的假设,进而选择合适的表达进行翻译,因而用了“emergency”这个词。
4.总结
本文主要从认知的角度分析了汉语公示语英译的语用失误。基于认知语用学中的关联理论和认知语境知识,我们可以把翻译看作一种交际活动,交际双方对彼此言语活动作出的语境假设关联度越密切,语境效果就越好,交际的目的也就越成功。经过分析,我们从两个方面总结了汉语公示语英译时语用失误的原因,即:译者对读者认知语境的忽略和译者对读者认知语境作出的错误假设,这也是我们以后在翻译此类文本时所需要注意的问题。本研究就汉语公示语的英译而言,具体分析了其中的认知语用失误,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同时,这对于其他文本的翻译也提供了一个视角,比如从认知的角度研究文学作品的翻译、汉语谚语、歇后语的翻译等。
参考文献:
[1]蒋小义.汉语公示语英译误译的语用分析[D].西华大学. 2011.4.
[2]李可贞,刘杰秀.语用失误的认知语境研究[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7.9(5).
[3]孟建钢.关联理论对翻译标准的解释力[J].中国科技翻译.2001.2(1).
[4]王建国. 关联理论与翻译研究[M].中国出版集团.2009.5.
[5]于秋,黄小明.汉语公示语英译的语用失误分析[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2006.9(3).
[6]赵彦春.关联理论对翻译的解释力[J].现代外语.1999(3).
关键词:汉语公示语;翻译;关联理论;认知语境;语用失误
作者简介:杨哲雨(1992.6-),女,汉族,河南周口人,湖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硕士在读,研究方向:英语与英语教学。
[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8)-15--02
公示语在我们生活中应用广泛,几乎随处可见,例如路标、广告牌、商店招牌、公共场所的宣传语、旅游简介等等。公示语还是国际化都市、国际旅游目的地语言环境、人文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公示语在公众生活中的重要意义,对公示语的错误翻译会导致不良后果。纵观以前学者对汉语公示语的翻译,主要是从语言层面、语言语用层面和社会语言层面进行分析的。但以往的研究忽略人的认知功能,对语用的理解存在任意性和笼统性,这也是本篇文章的研究意义所在。
1、汉语公示语
作为一种特殊的应用文体,公示语是出现在公共场所,为了方便公众而出示的展示性文字。由于表达空间有限,有些标志还以图形或符号为主,要求表达简洁。汉语公示语的特征包括语言文字特征和社会语用特征,前者指公示语语言上要求醒目、短小精悍、語义明确等,后者指公示语有一定的社会交际意图,用于提醒、警示人们的行为活动等。此外,汉语公示语用途广泛,涉及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其具体的句法表征主要为:祈使句、名词和名词短语、动词和动词短语、成语等等。就公示语的功能而言,主要有指示性、提示性、限制性、禁止性、服务社会等多方面的功能。[1]
2、关联理论和认知语境
关联理论和认知语境是认知语用学的重要理论,其原则和方法对促进说话者和听话者之间的交流有重大作用。
2.1关联理论
关联理论最早由Sperker 和 Wilson 于1986年提出,是认知语言学的基础理论之一。关联理论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阐述会话理论,提出语言交际是一个认知过程,必须依靠推理思维来进行的观念,并建立了关联原则,希望依靠这一原则说明自然话语理解中的诸种语用现象。[4]这对克服以往语用理论的笼统性和任意性有着重大的作用。关联理论认为,要确定交际者的暗含意义,就要寻找话语和语境之间的最佳关联,即对方话语同语境假设的最佳关联,通过认知推断出语境暗含,最终取得语境效果,达到交际的成功。语境效果好,推理时所付出的努力就小,关联性就强;语境效果差,推理所付出的努力就大,关联性减弱。[3]
2.2 认知语境
认知语境是社会心理性质的。传统意义的语境包括范围很广,涉及到语言的上下文、话题、说话方式、人际关系、人对世界的知识、文化社会等。而认知语言学家让主观的认知统揽全局,把语境对话语的制约看成是与交际者的智力、性格、情感、信念、意图等相互作用的结果,客观的语境因素只有通过人的认知才能对话语的生成和理解产生作用,因而提出了认知语境的概念。认知语境认为理解话语要看语境,而语境在语用中形成假设,通过心理认知的过程,形成新的语境,从而揭示话语明说的内容和暗含的内容。
在言语交际过程中,影响话语理解的正是构成语境的这些假设,即语境假设或认知假设,而不是具体的情景因素。为了系统准确地分析语言所隐含的意义,我们必须对具体的语境结构化,认知化,从而达到语言交际的目的。
3.语用失误的原因
依据关联理论,我们可以把翻译看作一种交际活动,我们所说的翻译的精确度实际上就是关联。[6]译者从原交际者明示的交际行为中寻找最佳关联性,再把这种关联性传递给客体,也就是说译者把自己的理解传送给客体。就汉语公示语的英译而言,在翻译的时候,译者充分利用自己对英汉语语言知识和文化的认知,对具体的语境进行结构化,形成认知假设,即语境假设。由于认知环境因人而异,每个人对同一话语有不同的推理,因而会得出不同的语境假设,因而有时会出现一定程度的语用失误。本文主要从译者对认知语境的忽略和译者错误的语境假设两个方面来分析汉语公示语在英译时的语用失误。
3.1语用失误
语用失误是由Thomas提出的,指表达不合适或者表达方式不妥、不合目的语习惯等导致不能取得预期效果的语用、文化错误,而不是来自语言本身的语法错误等方面的问题。[5]以往对语用失误的研究大部分都是从跨文化交际的角度进行阐述的,而且这些研究大都注重文化层面,忽视了人的认知能力。而后认知语用学提出了关联理论和认知语境的观点,认为交际双方的活动和语境假设有关,如果双方对语境有不同的假设,或忽略语境隐含的意义,就会导致不同程度的语用失误。本篇文章是把翻译看作一种交际活动,译者要寻找和语境假设之间的最佳关联,利用认知推断出隐含意义;如果译者对语境作出了错误的假设或忽略了相关的语境,就会在翻译时造成语用失误,达不到语言交际的真正目的。
3.2译者对认知语境的忽略
认知语境对话语理解起着决定性作用。[2]在翻译的过程中,如果译者忽略了听者的认知语境,他的翻译很可能会偏离原目标语言的真正意图;同样,读者也会很难理解译文的真正含义,因为读者在理解译者所给出的信息时,读者的认知语境会影响其对话语的认知。就汉语公示语的英译而言,在进行英语翻译的时候,译者要尽可能和对方的认知语境取得最佳关联,作出正确的语境假设,充分利用自己的认知,对话语中的隐含意义作出较为准确的推断,这样才能更好地取得语境效果,达到交际成功。为了更好地理解关联原则和认知语境在汉语公示语翻译中的重要作用,下面我们看几个例子: 1)此路不通。
*There is no Way for This Road.
Blocked
2)当心触电。
*Be Careful with Touching the Electricity.
Ware Live Wire
3)外人止步。
* Outsiders Stop.
Staff Members Only
4)收费站。
* Fee Station.
Toll Gate
從上面四个例子中我们可以看到,在翻译过程中,如果忽视了对对方认知语境的理解,就很容易造成语用失误。例句1中,在英语语言国家的人们的认知里,“blocked”这个词本身就是“此路不通”的意思,如果译者在翻译的过程中忽视了这个认知语境,那么就很容易造成误解。例句2中,“当心触电”在汉语中是小心电缆和电源,以免造成人身伤害,所以在译成英语的时候,应充分考虑英语国家人们的认知及其对语境作出的假设。如果翻译成“Be Careful with Touching the Electricity”,在对方的认知里,“touching electricity”不在他们的认知语境里,与汉语中的“小心触电”是完全不同的两个认知概念,所以译成“Ware Live Wire”更为合适。例句3中“外人止步”是某一个部门或者机构针对除了本公司以外的人而言的,在英语语言国家的人们的认知里,“outsiders”并没有翻译出原语言想表达的意思,而且,从“Outsiders Stop”中交际对方也无法理解原句想表达的隐含的意义。例句4中,在西方国家的认知里,“toll”这个词本身就是“道路或桥梁的通行费”的意思,因此,在交际活动中,他们对此所作出的语境假设的时候,大脑中联想到的也是“toll”这个词,所以,“Fee Station”这个表达不在对方关于“收费站”这个认知语境中,因而也无法理解“Fee Station”的真正含义。
3.3 译者对认知语境错误的假设
根据关联理论和认知语境,我们可以把翻译看成一种交际活动。在交际的过程中,译者需要对读者的认知资源和认知能力进行假设和推测,从而以此为依据,选择合适的表达方式或结构来进行翻译,以便读者能更好地理解会话中隐含的意思。另一方面,读者也可以根据译者所提供的语境假设和他们自身的认知结构和知识去理解话语的含义。因此,认知语境在话语理解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4]在翻译过程中,读者将译者提供的语境假设和存在其大脑中的语境假设相结合并推测出新信息所隐含的意义。但由于每个人的成长环境、经历不同,其储存于大脑中的认知结构和所构成的语境假设也是有所差异的,在翻译的过程中有时会造成语用失误。比如:
1)即修即取。
*Instant Repairs and Taking.
Instant Repairs.
2)专卖啤酒、烈酒。
*Sell Beers and Hot Wine Only.
Licensed to Sell Beers and Spirits
3)请向后拉。
* Please Pull Behind.
Pull
4)太平门。
*Safe Door.
Emergency Door
例1中,在读者的认知语境里,“Instant Repairs”就可以推断出译者想表达的原文的意思,因为“instant”在他们的认知语境里就包括了“修完了就可以立即拿走”的意思了。例2中,就“专卖”而言,英语国家的人们对此有特定的认知,即“license”,而“only”这个词不能使他们做出正确的假设,同样,“烈酒”这个词也是如此,如果译者对“spirits”的理解只限于用于人的话,那么就会对读者的认知语境形成错误的假设。例3中,在英语国家人们的认知里,“pull”的意思是“move sth especially towards oneself by using force”,所以,它本身就包含了“向后”的意思。例4中,首先译者要对“太平门”有一个正确的语境假设,它指的是“供火灾时向外逃离用的门或通道”,即“紧急通道”,然后,译者再充分调动自己的认知能力,寻找读者认知语境中对此作出的可能的假设,进而选择合适的表达进行翻译,因而用了“emergency”这个词。
4.总结
本文主要从认知的角度分析了汉语公示语英译的语用失误。基于认知语用学中的关联理论和认知语境知识,我们可以把翻译看作一种交际活动,交际双方对彼此言语活动作出的语境假设关联度越密切,语境效果就越好,交际的目的也就越成功。经过分析,我们从两个方面总结了汉语公示语英译时语用失误的原因,即:译者对读者认知语境的忽略和译者对读者认知语境作出的错误假设,这也是我们以后在翻译此类文本时所需要注意的问题。本研究就汉语公示语的英译而言,具体分析了其中的认知语用失误,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同时,这对于其他文本的翻译也提供了一个视角,比如从认知的角度研究文学作品的翻译、汉语谚语、歇后语的翻译等。
参考文献:
[1]蒋小义.汉语公示语英译误译的语用分析[D].西华大学. 2011.4.
[2]李可贞,刘杰秀.语用失误的认知语境研究[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7.9(5).
[3]孟建钢.关联理论对翻译标准的解释力[J].中国科技翻译.2001.2(1).
[4]王建国. 关联理论与翻译研究[M].中国出版集团.2009.5.
[5]于秋,黄小明.汉语公示语英译的语用失误分析[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2006.9(3).
[6]赵彦春.关联理论对翻译的解释力[J].现代外语.19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