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报道说,近年来联合国粮农组织的专家们正计划号召人类少吃肉、多吃昆虫,将昆虫作为肉类和鱼类的替代品。看到这个消息,很多人的第一反应就是“不可能”!其实,这并非不可能。
少吃肉、多吃虫,更环保
很多人可能想不到,昆虫与谷类、肉类一样具有极高的营养价值,可以给人体提供必需的蛋白质、脂肪酸、维生素和矿物质。
蛋白质是人体的必需营养素,谷类食物虽然也含有蛋白质,但其氨基酸组成与人体需求差异较大,满足人体需求的效率不高,通常被认为是“较差的蛋白质”。而猪、牛、羊、鸡、鸭等动物虽然含有“优质蛋白质”,但是其生产却要耗费更多的资源。相对而言,昆虫生产出 “优质蛋白质”所需要的食物,比牛少6倍,比羊少3倍,比猪和鸡少2倍。地球上70%的耕地和9%的淡水都用来饲养牲畜,而牲畜是全球 18%的温室气体的排放来源,但饲养昆虫却不需要如此浪费资源。昆虫养殖成本低、效益高,产生的温室气体也远低于家畜养殖。饲养常见食用昆虫所排放的甲烷比家畜少10倍,一氧化碳少300倍,氨气少400倍。“少吃肉,多吃虫”对“低碳环保”目标的实现也许比限制汽车的作用更大。
由此看来,人类如果将昆虫作为鱼类和肉类的替代品,不仅可以缓解粮食危机,还能减少温室效应。
人类吃虫历史悠久
其实,人类有很悠久的吃虫历史。早在公元前5世纪,非洲人就开始食用蝗虫,油炸蟋蟀至今仍是坦桑尼亚和津巴布韦居民的上等菜肴。曼谷有专门吃昆虫的“小吃一条街”,各种用蚂蚁、蝴蝶、蚕蛹制作的食物琳琅满目。日本人把螳螂、飞蛾和黄蜂当成美食。墨西哥是世界上屈指可数的食用昆虫大国,该国食用昆虫的种类多达303种。
中国从古至今也有食用昆虫的习俗,东北地区吃炸蚕蛹,山东人吃豆天峨幼虫,天津人吃蚂蚱,粤人视龙虱为珍品,川湘人习惯吃天牛,云南人则对蚂蚁感兴趣。1999年出版的《中国食用昆虫》记录了177种中国常见的食用昆虫。
当然,更多的人对吃昆虫存在心理障碍,总觉得昆虫是肮脏的、恶心的。人们抗拒昆虫的主要原因还是心理因素,实际上,很多吃过昆虫的人都说,昆虫的味道很美,胜似龙虾。既然我们能够享受蜗牛、青蛙和牡蛎的美味,为什么不可以尝试一下昆虫呢?
吃虫安全性需要考量
除了食用习惯以外,吃虫的安全性也是引起人们担忧的问题。人工养殖的昆虫由于条件受到严格控制,饲养过程中的饲料来自天然,一般没有细菌污染的问题,所以通常不使用抗生素,也不用任何化学药剂和添加剂。
植食性昆虫所带的病毒通常也只是在昆虫之间传播或者在寄主植物之间传播,不会突然跑到其他动物身上。而且,病毒对宿主有着严格的选择,即使把昆虫的病毒以及植物的病毒请到人体内,他它们也会因为生活不习惯,无从繁殖而死亡。这跟那些依赖于人类生存的昆虫可以传播人类病毒和病菌截然不同。
不过,病毒存在很强的变异能力,也不能排除它们“一时兴起”更换了寄主。一旦发生这种进化上的跳跃,新病毒对人类造成的威胁也是相当恐怖的。
昆虫家族已经在地球上生活了至少4亿年,漫长的进化历史赋予它们强悍的适应能力。如果能开发利用好这一宝库,对缓解人类的食品危机和温室效应都具有重要意义。如何养好虫、如何让人们吃好虫,可能会成为昆虫学家和食品学家都感兴趣的课题。
少吃肉、多吃虫,更环保
很多人可能想不到,昆虫与谷类、肉类一样具有极高的营养价值,可以给人体提供必需的蛋白质、脂肪酸、维生素和矿物质。
蛋白质是人体的必需营养素,谷类食物虽然也含有蛋白质,但其氨基酸组成与人体需求差异较大,满足人体需求的效率不高,通常被认为是“较差的蛋白质”。而猪、牛、羊、鸡、鸭等动物虽然含有“优质蛋白质”,但是其生产却要耗费更多的资源。相对而言,昆虫生产出 “优质蛋白质”所需要的食物,比牛少6倍,比羊少3倍,比猪和鸡少2倍。地球上70%的耕地和9%的淡水都用来饲养牲畜,而牲畜是全球 18%的温室气体的排放来源,但饲养昆虫却不需要如此浪费资源。昆虫养殖成本低、效益高,产生的温室气体也远低于家畜养殖。饲养常见食用昆虫所排放的甲烷比家畜少10倍,一氧化碳少300倍,氨气少400倍。“少吃肉,多吃虫”对“低碳环保”目标的实现也许比限制汽车的作用更大。
由此看来,人类如果将昆虫作为鱼类和肉类的替代品,不仅可以缓解粮食危机,还能减少温室效应。
人类吃虫历史悠久
其实,人类有很悠久的吃虫历史。早在公元前5世纪,非洲人就开始食用蝗虫,油炸蟋蟀至今仍是坦桑尼亚和津巴布韦居民的上等菜肴。曼谷有专门吃昆虫的“小吃一条街”,各种用蚂蚁、蝴蝶、蚕蛹制作的食物琳琅满目。日本人把螳螂、飞蛾和黄蜂当成美食。墨西哥是世界上屈指可数的食用昆虫大国,该国食用昆虫的种类多达303种。
中国从古至今也有食用昆虫的习俗,东北地区吃炸蚕蛹,山东人吃豆天峨幼虫,天津人吃蚂蚱,粤人视龙虱为珍品,川湘人习惯吃天牛,云南人则对蚂蚁感兴趣。1999年出版的《中国食用昆虫》记录了177种中国常见的食用昆虫。
当然,更多的人对吃昆虫存在心理障碍,总觉得昆虫是肮脏的、恶心的。人们抗拒昆虫的主要原因还是心理因素,实际上,很多吃过昆虫的人都说,昆虫的味道很美,胜似龙虾。既然我们能够享受蜗牛、青蛙和牡蛎的美味,为什么不可以尝试一下昆虫呢?
吃虫安全性需要考量
除了食用习惯以外,吃虫的安全性也是引起人们担忧的问题。人工养殖的昆虫由于条件受到严格控制,饲养过程中的饲料来自天然,一般没有细菌污染的问题,所以通常不使用抗生素,也不用任何化学药剂和添加剂。
植食性昆虫所带的病毒通常也只是在昆虫之间传播或者在寄主植物之间传播,不会突然跑到其他动物身上。而且,病毒对宿主有着严格的选择,即使把昆虫的病毒以及植物的病毒请到人体内,他它们也会因为生活不习惯,无从繁殖而死亡。这跟那些依赖于人类生存的昆虫可以传播人类病毒和病菌截然不同。
不过,病毒存在很强的变异能力,也不能排除它们“一时兴起”更换了寄主。一旦发生这种进化上的跳跃,新病毒对人类造成的威胁也是相当恐怖的。
昆虫家族已经在地球上生活了至少4亿年,漫长的进化历史赋予它们强悍的适应能力。如果能开发利用好这一宝库,对缓解人类的食品危机和温室效应都具有重要意义。如何养好虫、如何让人们吃好虫,可能会成为昆虫学家和食品学家都感兴趣的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