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立德”为我国古代所谓“三不朽”之一,《左传》载有“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意思是,人生最高的境界是立德有德、实现道德理想,其次是事业追求、建功立业,再次是有知识有思想、著书立说。这三者是人生不朽的表现。把“立德”摆在第一位,是因为万事从做人开始。“立德树人”也几乎是我国历代教育共同遵循的理念。
现在,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对“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教育理念的深化,指明了今后教育改革发展的方向。为什么学生在校教育近20年,走上社会仍存在不良行为?我们作为教育工作者应该从中吸取哪些经验教训,从而提高德育的成效?我认为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轻言教,重身教
为人师表,言传身教,对学生来讲其影響效应是在一个不自觉的过程当中完成的,他不需要教育者刻意去做些什么,就是一些我们毫不在意的、经常被我们所忽略的日常生活。为人师表,在某种程度上来讲就是我们的一言一行给学生施加的一种不自觉的暗示作用。在校园中,在学生的视野下,我们时常会看到这样一些以教师为主角的情景。镜头一:正在教学楼与办公楼之间走着,一口浓痰吐到地上,然后用脚使劲地蹭几下;或者紧走几步,将嘴对准铁栅缝,把痰吐到下水道里。镜头二:义正词严地痛斥学生不遵守校纪班规,自己在开教研组会、备课组等无行政约束力的会议时,经常迟到,甚至旷会。镜头三:为迎接上级检查,不惜弄虚作假,只讲形式的轰轰烈烈,不管内容是否属实。
作为一名以德育人的教育者,为人师表是我们首先应该注意的,不能够像前面所讲的那样“其身不正,偏要正人”。作为教师,确切来讲,身教的作用远远大于言教,上海市建平中学的做法就非常好:开学第一天,全校的中层以上领导全部集中在校门口,见到学生或家长都主动问好,并躬身施礼。这样,还用天天讲礼仪吗?学生再次见到教师或领导怎能不问好施礼呢?我们教师要求学生怎么做,教师就应该做在先,做学生的表率。
二、轻全面,重合适
以下这个故事,大家应该并不陌生。1978年,75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在巴黎聚会。人们对于诺贝尔奖获得者非常崇敬,有个记者问其中一位:“在您的一生里,您认为最重要的东西是在哪所大学、哪所实验室里学到的呢?“这位白发苍苍的诺贝尔奖获得者平静地回答:“是在幼儿园。”记者感到非常惊奇,又问道:“为什么是在幼儿园呢?您认为您在幼儿园里学到了什么呢?”
诺贝尔奖获得者微笑着回答:“在幼儿园里,我学会了很多很多。比如,把自己的东西分一半给小伙伴们;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要拿;东西要放整齐;饭前要洗手;午饭后要休息;做了错事要表示歉意;学习要多思考,要仔细观察大自然。我认为,我学到的全部东西就是这些。”所有在场的人对这位诺贝尔奖获得者的回答报以热烈的掌声。儿童期是人格陶冶最重要的时期。孩子在幼儿园的生活是快乐的,没有学习压力,只重在培养良好的习惯,正因为教育目标的合适,正因为有了这良好的习惯,给这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带来了成功。
孩子到了入学年龄,进入学校,有了学习压力,我们的德育要提倡合适,不能想到什么就给学生,这样结果是什么都没给学生。冯恩洪校长告诉我们,德育要注重内容的基础性,要掌握规范,学会负责。规范包含五个方面:第一对人讲礼仪;第二对人讲礼貌;第三学习讲勤奋;第四回家讲孝顺;第五社会讲公德。规范简洁明了,目标明确,易操作,易实现。
三、轻说教,重体验
道德行为是知、情、意、行的合一,向学生传授理想信念、人生观、道德观等知识是必要的,但是更重要的是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德育要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和感悟,在体验和感悟中产生道德情感,进而形成道德意志,然后形成自觉的道德行为。比如,抓孝顺教育。可以开展“妇女节亲情暖人心”的德美系列主题活动。第一星期负重体验怀孕的艰辛,第二星期为妈妈洗一次脚或为妈妈做一道菜或点心。此外,每位学生还要为妈妈唱一首歌颂母亲的歌曲,请妈妈回忆并记录“我们”成长过程中妈妈经历过的最痛苦、最艰难的一件事,完成《妈妈的回忆》及自己的体验,然后妈妈写下自己的感受,与孩子彼此交流。通过这系列活动激发孩子们对母亲的爱,真诚地向母亲表达自己的爱,让学生们在活动中尊敬长辈,学会做人,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感。又如讲公德教育,给学生出示两份文字材料:一份是1994年广岛亚运会闭幕式结束后,6万人的体育场竟然没有发现一片垃圾。次日,全球数家报纸惊呼:“可怕”的日本民族。一份是中央文明办和国家旅游局公布了从网上征集的10类“中国公民出国(境)旅游常见不文明行为”:乱丢垃圾,坐公交车抢座,排队插队……引发学生比较、思考,谈其感受,这样的教育方法一旦触动到学生的心灵,无须说教,效果会十分明显。
四、轻结果,重方法
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论的知识,我们进行德育时不能只用严格的规范去约束学生,或者用威严去逼迫学生改变,只注重外律,而轻内修,这样的教育只能管一时,问题的实质会被掩盖,总有一天仍会爆发。比如针对很多小学生沉迷上网现象,如果我们只是严令禁止或进行说教,孩子可能一时有所好转,暂时少接触网络,但并没真正地了解网络,一旦家长有所放松,便会出现反弹现象,甚至因为禁锢太多而变本加厉。怎样能真正触动学生,是他们自发意识到沉迷网络的危害?我们可以组织学生辩论:小学生上网好不好?事先让学生上网或从书籍中查阅资料,了解相关案例,详细占有资料,这样在学生辩论时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充分发表各自的意见。当然结论并不重要,主要是为了让学生养成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浅入深的思维习惯,提高学生互相交流相互分享的意识,培养团队合作的精神,增强集体荣誉感,当然更进一步了解孩子们对网络世界的想法,帮助孩子更好地去认识网络,利用网络,健康成长,一举多得。
教师的工作就是奉献,让我们站在新的历史高度,在教育、教学的工作实践中,用高标准的师德观念,规范自身的行为,提高自身的素质,从而提高德育的时代性和实效性。
(责编 唐琳娜)
现在,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对“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教育理念的深化,指明了今后教育改革发展的方向。为什么学生在校教育近20年,走上社会仍存在不良行为?我们作为教育工作者应该从中吸取哪些经验教训,从而提高德育的成效?我认为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轻言教,重身教
为人师表,言传身教,对学生来讲其影響效应是在一个不自觉的过程当中完成的,他不需要教育者刻意去做些什么,就是一些我们毫不在意的、经常被我们所忽略的日常生活。为人师表,在某种程度上来讲就是我们的一言一行给学生施加的一种不自觉的暗示作用。在校园中,在学生的视野下,我们时常会看到这样一些以教师为主角的情景。镜头一:正在教学楼与办公楼之间走着,一口浓痰吐到地上,然后用脚使劲地蹭几下;或者紧走几步,将嘴对准铁栅缝,把痰吐到下水道里。镜头二:义正词严地痛斥学生不遵守校纪班规,自己在开教研组会、备课组等无行政约束力的会议时,经常迟到,甚至旷会。镜头三:为迎接上级检查,不惜弄虚作假,只讲形式的轰轰烈烈,不管内容是否属实。
作为一名以德育人的教育者,为人师表是我们首先应该注意的,不能够像前面所讲的那样“其身不正,偏要正人”。作为教师,确切来讲,身教的作用远远大于言教,上海市建平中学的做法就非常好:开学第一天,全校的中层以上领导全部集中在校门口,见到学生或家长都主动问好,并躬身施礼。这样,还用天天讲礼仪吗?学生再次见到教师或领导怎能不问好施礼呢?我们教师要求学生怎么做,教师就应该做在先,做学生的表率。
二、轻全面,重合适
以下这个故事,大家应该并不陌生。1978年,75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在巴黎聚会。人们对于诺贝尔奖获得者非常崇敬,有个记者问其中一位:“在您的一生里,您认为最重要的东西是在哪所大学、哪所实验室里学到的呢?“这位白发苍苍的诺贝尔奖获得者平静地回答:“是在幼儿园。”记者感到非常惊奇,又问道:“为什么是在幼儿园呢?您认为您在幼儿园里学到了什么呢?”
诺贝尔奖获得者微笑着回答:“在幼儿园里,我学会了很多很多。比如,把自己的东西分一半给小伙伴们;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要拿;东西要放整齐;饭前要洗手;午饭后要休息;做了错事要表示歉意;学习要多思考,要仔细观察大自然。我认为,我学到的全部东西就是这些。”所有在场的人对这位诺贝尔奖获得者的回答报以热烈的掌声。儿童期是人格陶冶最重要的时期。孩子在幼儿园的生活是快乐的,没有学习压力,只重在培养良好的习惯,正因为教育目标的合适,正因为有了这良好的习惯,给这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带来了成功。
孩子到了入学年龄,进入学校,有了学习压力,我们的德育要提倡合适,不能想到什么就给学生,这样结果是什么都没给学生。冯恩洪校长告诉我们,德育要注重内容的基础性,要掌握规范,学会负责。规范包含五个方面:第一对人讲礼仪;第二对人讲礼貌;第三学习讲勤奋;第四回家讲孝顺;第五社会讲公德。规范简洁明了,目标明确,易操作,易实现。
三、轻说教,重体验
道德行为是知、情、意、行的合一,向学生传授理想信念、人生观、道德观等知识是必要的,但是更重要的是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德育要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和感悟,在体验和感悟中产生道德情感,进而形成道德意志,然后形成自觉的道德行为。比如,抓孝顺教育。可以开展“妇女节亲情暖人心”的德美系列主题活动。第一星期负重体验怀孕的艰辛,第二星期为妈妈洗一次脚或为妈妈做一道菜或点心。此外,每位学生还要为妈妈唱一首歌颂母亲的歌曲,请妈妈回忆并记录“我们”成长过程中妈妈经历过的最痛苦、最艰难的一件事,完成《妈妈的回忆》及自己的体验,然后妈妈写下自己的感受,与孩子彼此交流。通过这系列活动激发孩子们对母亲的爱,真诚地向母亲表达自己的爱,让学生们在活动中尊敬长辈,学会做人,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感。又如讲公德教育,给学生出示两份文字材料:一份是1994年广岛亚运会闭幕式结束后,6万人的体育场竟然没有发现一片垃圾。次日,全球数家报纸惊呼:“可怕”的日本民族。一份是中央文明办和国家旅游局公布了从网上征集的10类“中国公民出国(境)旅游常见不文明行为”:乱丢垃圾,坐公交车抢座,排队插队……引发学生比较、思考,谈其感受,这样的教育方法一旦触动到学生的心灵,无须说教,效果会十分明显。
四、轻结果,重方法
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论的知识,我们进行德育时不能只用严格的规范去约束学生,或者用威严去逼迫学生改变,只注重外律,而轻内修,这样的教育只能管一时,问题的实质会被掩盖,总有一天仍会爆发。比如针对很多小学生沉迷上网现象,如果我们只是严令禁止或进行说教,孩子可能一时有所好转,暂时少接触网络,但并没真正地了解网络,一旦家长有所放松,便会出现反弹现象,甚至因为禁锢太多而变本加厉。怎样能真正触动学生,是他们自发意识到沉迷网络的危害?我们可以组织学生辩论:小学生上网好不好?事先让学生上网或从书籍中查阅资料,了解相关案例,详细占有资料,这样在学生辩论时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充分发表各自的意见。当然结论并不重要,主要是为了让学生养成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浅入深的思维习惯,提高学生互相交流相互分享的意识,培养团队合作的精神,增强集体荣誉感,当然更进一步了解孩子们对网络世界的想法,帮助孩子更好地去认识网络,利用网络,健康成长,一举多得。
教师的工作就是奉献,让我们站在新的历史高度,在教育、教学的工作实践中,用高标准的师德观念,规范自身的行为,提高自身的素质,从而提高德育的时代性和实效性。
(责编 唐琳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