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巴塞尔姆用与经典童话故事《白雪公主》同名的后现代主义作品,宣告了童话时代的解体,他用看似同样结构的人物演绎出了现代社会庸俗不堪的生活,从对童话文本和主题两方面的解体对原始童话进行颠覆,并对后现代社会进行讽刺与反叛。
【关键词】童话原型 文本解体 主题解体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4.07.044
《白雪公主》作为童话世界中的经典,以其对儿童具有的教育意义而广为传承。当然,它具有两方面的优势:一、符合儿童幼小心灵对美丽事物的下意识的保护与爱恋;二、佐证了儿童父母所传达的美德教育:要有美好的心灵,做好事会有好报,做坏事会遭受惩罚。基于此,《白雪公主》童话故事于1937被美国迪士尼公司搬上了银幕,并大获成功。可是在影片上映三十周年后,美国的后现代主义小说家唐纳德·巴塞尔姆出版了《白雪公主》。他以尖利的笔触撕碎了关于《白雪公主》的所有美好,颠覆性的对白雪公主进行嘲弄,留下了满地废墟。
对比巴塞尔姆的《白雪公主》和格林兄弟的原著,会发现这并非只是一个现代社会的翻版,或是加入一些时髦的“现代”元素的故事。它只保留了童话的主要人物:白雪公主、七个小矮人还有王子。可是这些人物早就面目全非:“高高的黑发美人”的白雪公主像家庭主妇一般并且充满性欲色彩,制造东方婴儿食品并从事洗刷大楼业务的小矮人和自命高贵的失业者“王子”保罗,不断逃避解救白雪公主的责任……。巴塞尔姆的《白雪公主》宣布着童话时代的终结,童话中所蕴含的美好理想与劝诫在巴的笔下,被嘲弄被讽刺,戏耍为可悲的幻影。巴塞尔姆用《白雪公主》杀死了《白雪公主》,宣告了童话的解体。
一、童话文体的解体
巴塞尔姆不仅仅满足于对《白雪公主》人物和环境的颠覆,他在文体上也做出了大胆的尝试,没有故事的开始、高潮和结局,没有直接的线性结构。在作品中充满着各种各样的实验的写作手法:被当做数学图表画出来的白雪公主身上的美人痣、调查性问答的加入、离开故事叙述的无关评论、故意的错别字、不成句子的所谓句子,文法语言不通而又别有深意。《白雪公主》的情节故事被不断地打乱,插入毫不相关的清单、离题万里的评价、作者的介入等。故事不断地被离间,被这些无关紧要而且乏味的话语:
“保罗:这个家庭的朋友。
以前,保罗从未把白雪公主真正当一个女人看。”
像这样,许许多多或长或短的片段杂乱的组合起来,或是一两行或是几页,人物也在其中不断变化,没有一个主要的叙事者:得了性病的白雪公主然后是发了财的洗刷楼房的小矮人然后是保罗在厨房里孤芳自赏……情节的随意跳跃,完全不要过渡,没有时间顺序和因果关系。章节与章节之间断裂,文字与文字之间同样断裂:
“亨利让他的意念游移到他的腹股沟上。然后他让他的意念游移到她的腹股沟上。女孩子也有腹股沟吗?突起依然存在。奥利金疗法。那个选择依然存在。至少,那扇门还没有被关上。”
这是对童话文体的解构,“白雪公主”这个名字只是巴塞尔姆小说的外套,不管是什么样的童话在后现代的生活当中都难以实现,近乎幻觉,所以作者正是用文本的方式公然否决了童话的意义,这就是为了切断读者对小说的期待,让童话归为现实。
二、童话主题的解体
童话的主题一般为了道德说教,真诚善良才能使人变得美好可爱,才能使人经过艰难困苦的磨练后得偿所愿。在这样的说教之上,社会上的每一份子能在日常生活中使他们的语言、行为等符合社会道德要求。童话使社会行为之上的道德和价值的观念通过内化,潜移默化到孩子们的身上。然而,在巴塞尔姆的文章中,庸俗不堪的现代生活,根本无所谓幸福快乐,全是虚假和错误。在《白雪公主》中,那分不清脸庞的七个小矮人就是最为典型的代表。
小矮人中的克莱姆有这样的独白:“白雪公主在等我……当然她也在等比尔、休伯特、亨利、爱德华、凯文和丹,但我还是不禁会这么想。说一道万,她根本就是我的,尽管我知道他们每一个人都和我想法一样。”
这样的描写突显了小矮人所代表的男人们的千篇一律、缺乏个性,他们对白雪公主所谓的爱也是一样的庸俗不堪。这就是对现代文明社会中人与人关系的一种极大挖苦。白雪公主也说:“他们七个人加起来,大约只相当于两个真正的男人。”
对男人们的表述,作者用的是深刻的讽刺,“亨利提着装着西装的塑料袋走回家去。现在有必要去向她求爱,得到她,穿上这套干净的西装,把指甲一个个剪好,喝点能杀死我口中成百万细菌的东西,说些讨好的话,要机智,要活泼,要精神抖擞,要纠缠不休,还付给她一千美元,所有这一切都是为了安抚腹股沟的这个突起。看来代价不菲。
在巴塞尔姆笔下的这个亨利与原著中勇敢善良、聪明机智的小矮人形成了如此鲜明的对比,这里的亨利只是一个无耻的好色的登徒子。这种对主题的颠覆,在作者的笔下完全撕破了童话的最后一层温情的外衣。
白雪公主成了一个有些神经质的女性,不见了善良和美丽。小说中无所不在的后现代话语氛围,体现的就是巴塞尔姆创作的意图。这样就使所谓的“善”的说教完全走样了,变成了百无聊赖的讽刺的调侃。作者的意图就是展示所处社会的价值观和人生观的异化。对童话主题的解体,在六十年代的美国尤为盛行。究其原因是人们宗教与信仰衰退所引发的心灵的异化,科技进步物质富裕所带来的空虚与人们之间感情的缺失。这些是作者隐藏在文本中的深刻的反思。
【关键词】童话原型 文本解体 主题解体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4.07.044
《白雪公主》作为童话世界中的经典,以其对儿童具有的教育意义而广为传承。当然,它具有两方面的优势:一、符合儿童幼小心灵对美丽事物的下意识的保护与爱恋;二、佐证了儿童父母所传达的美德教育:要有美好的心灵,做好事会有好报,做坏事会遭受惩罚。基于此,《白雪公主》童话故事于1937被美国迪士尼公司搬上了银幕,并大获成功。可是在影片上映三十周年后,美国的后现代主义小说家唐纳德·巴塞尔姆出版了《白雪公主》。他以尖利的笔触撕碎了关于《白雪公主》的所有美好,颠覆性的对白雪公主进行嘲弄,留下了满地废墟。
对比巴塞尔姆的《白雪公主》和格林兄弟的原著,会发现这并非只是一个现代社会的翻版,或是加入一些时髦的“现代”元素的故事。它只保留了童话的主要人物:白雪公主、七个小矮人还有王子。可是这些人物早就面目全非:“高高的黑发美人”的白雪公主像家庭主妇一般并且充满性欲色彩,制造东方婴儿食品并从事洗刷大楼业务的小矮人和自命高贵的失业者“王子”保罗,不断逃避解救白雪公主的责任……。巴塞尔姆的《白雪公主》宣布着童话时代的终结,童话中所蕴含的美好理想与劝诫在巴的笔下,被嘲弄被讽刺,戏耍为可悲的幻影。巴塞尔姆用《白雪公主》杀死了《白雪公主》,宣告了童话的解体。
一、童话文体的解体
巴塞尔姆不仅仅满足于对《白雪公主》人物和环境的颠覆,他在文体上也做出了大胆的尝试,没有故事的开始、高潮和结局,没有直接的线性结构。在作品中充满着各种各样的实验的写作手法:被当做数学图表画出来的白雪公主身上的美人痣、调查性问答的加入、离开故事叙述的无关评论、故意的错别字、不成句子的所谓句子,文法语言不通而又别有深意。《白雪公主》的情节故事被不断地打乱,插入毫不相关的清单、离题万里的评价、作者的介入等。故事不断地被离间,被这些无关紧要而且乏味的话语:
“保罗:这个家庭的朋友。
以前,保罗从未把白雪公主真正当一个女人看。”
像这样,许许多多或长或短的片段杂乱的组合起来,或是一两行或是几页,人物也在其中不断变化,没有一个主要的叙事者:得了性病的白雪公主然后是发了财的洗刷楼房的小矮人然后是保罗在厨房里孤芳自赏……情节的随意跳跃,完全不要过渡,没有时间顺序和因果关系。章节与章节之间断裂,文字与文字之间同样断裂:
“亨利让他的意念游移到他的腹股沟上。然后他让他的意念游移到她的腹股沟上。女孩子也有腹股沟吗?突起依然存在。奥利金疗法。那个选择依然存在。至少,那扇门还没有被关上。”
这是对童话文体的解构,“白雪公主”这个名字只是巴塞尔姆小说的外套,不管是什么样的童话在后现代的生活当中都难以实现,近乎幻觉,所以作者正是用文本的方式公然否决了童话的意义,这就是为了切断读者对小说的期待,让童话归为现实。
二、童话主题的解体
童话的主题一般为了道德说教,真诚善良才能使人变得美好可爱,才能使人经过艰难困苦的磨练后得偿所愿。在这样的说教之上,社会上的每一份子能在日常生活中使他们的语言、行为等符合社会道德要求。童话使社会行为之上的道德和价值的观念通过内化,潜移默化到孩子们的身上。然而,在巴塞尔姆的文章中,庸俗不堪的现代生活,根本无所谓幸福快乐,全是虚假和错误。在《白雪公主》中,那分不清脸庞的七个小矮人就是最为典型的代表。
小矮人中的克莱姆有这样的独白:“白雪公主在等我……当然她也在等比尔、休伯特、亨利、爱德华、凯文和丹,但我还是不禁会这么想。说一道万,她根本就是我的,尽管我知道他们每一个人都和我想法一样。”
这样的描写突显了小矮人所代表的男人们的千篇一律、缺乏个性,他们对白雪公主所谓的爱也是一样的庸俗不堪。这就是对现代文明社会中人与人关系的一种极大挖苦。白雪公主也说:“他们七个人加起来,大约只相当于两个真正的男人。”
对男人们的表述,作者用的是深刻的讽刺,“亨利提着装着西装的塑料袋走回家去。现在有必要去向她求爱,得到她,穿上这套干净的西装,把指甲一个个剪好,喝点能杀死我口中成百万细菌的东西,说些讨好的话,要机智,要活泼,要精神抖擞,要纠缠不休,还付给她一千美元,所有这一切都是为了安抚腹股沟的这个突起。看来代价不菲。
在巴塞尔姆笔下的这个亨利与原著中勇敢善良、聪明机智的小矮人形成了如此鲜明的对比,这里的亨利只是一个无耻的好色的登徒子。这种对主题的颠覆,在作者的笔下完全撕破了童话的最后一层温情的外衣。
白雪公主成了一个有些神经质的女性,不见了善良和美丽。小说中无所不在的后现代话语氛围,体现的就是巴塞尔姆创作的意图。这样就使所谓的“善”的说教完全走样了,变成了百无聊赖的讽刺的调侃。作者的意图就是展示所处社会的价值观和人生观的异化。对童话主题的解体,在六十年代的美国尤为盛行。究其原因是人们宗教与信仰衰退所引发的心灵的异化,科技进步物质富裕所带来的空虚与人们之间感情的缺失。这些是作者隐藏在文本中的深刻的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