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63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1-0208-02
一、观察背景
分析近年南京市的中考和区域内的各类检测考试,发现学生在答题过程中出现了一些相似的问题,归结起来有如下几种:
1、基础知识掌握不牢
物理的基本概念和规律,在平时的学习中一味的死记硬背,不求甚解,不注意概念中的关键词、特定条件等,不能灵活运用所学的物理知识与物理规律,导致解题时出现判断失误。
2、探究能力欠缺
物理是一门以观察、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许多物理知识是通过观察实验总结和推理得来。而部分老师直接讲授物理概念和规律,讲授理解,重结果轻过程,忽略了对学生观察能力、实验探究能力、分析综合能力、概括能力的培养。导致在答题时答案不严密、表述不准确。
3、审题能力不强
审题是学生答题的关键。有些学生平时学习中粗心大意,特别是一些常见的基础题和训练多次的熟悉题目,在解答时受到“思维定势”的影响,自恃胸有成竹,审题时一目十行,未看清题意或遗漏了题中的某个条件而失误。
4、答题不规范
不按物理规范格式答题,在计算题中无公式、无代入数据过程、计算结果无单位等;错别字时有发生;作图不规范;部分学生无法用物理专业术语来描述物理现象或规律。
我以为研究学生答题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再回到课堂观察教师的教,与老师们一道寻找解决问题的有效策略,对于提高物理课堂教学效率,将会产生积极的作用。
二、课堂观察及分析
(一) 在新课导入环节培养学生答题能力
1、个例观察
我校陈老师:在“电流的磁场”新课导入时,借助演示实验,层层设疑,导入新课。设计的问题如下:
师:通过前面的学习,请同学们回忆磁场的基本性质是什么?(答:对放入其中的磁体有磁力的作用。)
师:(引导)也就是说磁体受到磁力的作用,它的周围就有磁场存在。
师:(做奥斯特实验,边做边提出下列问题)导线未通电时,观察导线旁的小磁针北极所指方位。通电后,小磁针的北极会转动吗?断电后,小磁针的北极如何转动?请描述你在本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答:通电后小磁针北极转动,断电后,小磁针北极又回到原来所指方位)
师:这一现象说明了什么?(答:小磁针受到磁场力的作用)
师:由此可见,奥斯特实验证明了什么?(答:电流周围存在磁场。)
师:改变导线的电流方向,小磁针北极指向是否改变?这又说明了什么?(答:电流周围的磁场方向与电流方向有关。)
师:(引导学生将电流的磁场与磁体周围的磁场进行比较,分析、归纳,从而使学生理解并建立起电流的磁场概念。)
陈老师这样的引入不仅关注了学生旧知,而且通过演示实验引起学生的兴趣,使学生更好地进入学习的兴奋状态。通过实验层层设问,让学生观察有方向,思考有时间,答问有权力,如果学生由于观察不仔细出现回答不了的问题或回答错误,教师可以及时引导、纠正。这样的课堂教学将物理知识带入讨论之中,既培养了学生观察能力,也培养了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是培养学生答题能力非常有效的方式。
接下来老师再将“如图所示,若改变通电导线中电流的方向,则小磁针的转动方向将_______,这说明电流的_______方向跟通电导线中电流的方向有关。”试题让学生过手,即时应用,发现学生答对率很高。因为答案“转动”“磁场”都包含在陈老师的课堂提问中,由于是通过学生自己的观察获得的体验和认识,记忆深刻,学生回答起来也比较容易。所以加强课堂中演示实验导入,设计恰当的问题引领学生主动观察实验,分析现象,找原因,这样才能让学生在课堂中直观感受物理知识,应用物理知识来解释生活中的现象,而不至于死记硬背,从而提高学生的答题能力。
2、区域观察(资料来源于区课题组课堂统计)
3、分析
从新课导入环节情况分析,老师们设计了多样化的课堂导入使学生自觉地参与课堂教学过程。但在课堂观察中我们发现部分教师在导入过程中,预设方面思考的多,生成的方面思考的少,在实验观察中有些老师提出的问题不明确;有些老师的演示实验在课前没有经过多次试验而造成在课堂中出现问题,从而出现不知如何面对的情况;有些问题提出后没有给学生留下思考时间,造成只有极个别学生答问的情况,甚至教师只能自问自答,这些不仅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造成学生在答题时表现出“无法用物理术语准确表达”的结果,学生答题能力由此欠缺。
(二) 在概念和规律建立环节培养学生的答题能力
1、 个例观察
案例1
蒋老师:在教学“导体的电阻是导体本身的性质”这一概念时,蒋老师创设了这样的教学程序:呈现问题→认知冲突→交流讨论→设计实验→矫正前概念→建立概念→应用概念
师:既然同学们猜想电阻的大小与导体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及温度有关,怎样用实验验证电阻与长度之间的关系?(答:可用相同横截面积,相同温度的合金丝,观察长度不同时电阻是否相同)
师:怎样用实验验证电阻与横截面积之间的关系?(答:可用相同长度,相同温度的合金丝,观察横截面积不同时电阻是否相同)
师:研究电阻与材料、电阻与温度之间的关系呢?(答:也用相同的方法)
师:这几种方法有什么特点?(答:都采用了控制变量法)
经过如此一系列的问题,学生已经抽象出共同点,在教师的点拨下,学生运用控制变量法自主设计实验进行探究,得出了导体电阻的大小与导体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及温度的定性关系。
师:导体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及温度是加之于导体的外部条件呢?还是导体本身的特征呢?(答:导体自身的特征) 师:也就是说,导体的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与外加的电压及流过的电流均无关。(将清晰的概念教给学生)
当学生初步形成概念后,蒋老师又及时地给学生运用概念的机会,将一道相关中考题简化后抛给学生,让学生将抽象的概念“返回”到日常生活的物理现象中去。使他们在运用概念联系实际或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加深和巩固对物理概念的理解,提高答题能力。
问题的设置为学生提供了互补情境,然后让学生基于这一情境自主建构问题,引起知识结构的顺应—-质的变化,并寻求问题的答案,这对培养学生的科学意识和质疑能力是大有裨益的。
在接下来的电学基本规律——欧姆定律的学习中,蒋老师要求学生运用欧姆定律计算出细铁丝在U=1.5V,I=0.3A时的电阻以及U=3V时的电流。在学生读题时,老师引导:
(1)抓住关键字词,分析题中关键词是 “加在其两端的电压”。(2)悟出言外之意,细铁丝是定值电阻,在电压和电流改变时,阻值也不变化。然后再追问下去,要求细铁丝的电阻,是否知道了加在它两端的“电压”和流过铅笔的“电流”,在读题中使思考进一步深入。(3)将关键文字转化为直观电路图,养成把抽象的文字表述内容、关键的信息转化为具体直观图示的能力,呈现分析问题的思维路径,从而帮助学生提高阅读题目的领悟能力和准确运用规律分析问题的答题能力。(4)将关键文字转化为符号公式,将关键文字用笔勾划出来,标上已知和待测物理量的符号,再根据物理量选择恰当的公式。
反复体验、回应、强化的结果使学生巩固和深化了“导体的电阻是导体本身的性质”这一概念,牢牢地记住了R=U/I这个变形式只能用来计算电阻,而不能决定电阻的大小。至此,“导体的电阻是导体本身的性质”这一概念,通过实验的探究、规律的验证,已经深植于学生的心田,既培养了学生的联想、迁移能力,还训练了学生的评价、综合能力,实现了知识与方法、智慧的共同生长,将学生答题能力的培养贯穿在了教学的各个环节。
(三)在课堂反馈环节培养学生答题能力
课堂反馈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这里所指的课堂反馈主要是指课堂练习设计及讲评。反馈环节是帮助学生理解、消化、巩固知识和形成技能技巧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在该环节中,教师要精心选择和设计习题,具有典型性,以便能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达到强化已学知识的目的。
练习的讲评(资料来源于区课题组课堂统计)
三、培养学生答题能力的对策
(一)采用多样化的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设计有趣的演示实验,多开设分组实验,教学中让学生思考讨论的气氛更加浓厚,多互动,多学生的质疑,多教师的让位。这样创设的多样化的教学氛围让学生掌握主动权,提高学生的参与度,激发学生兴趣。
(二)加强基础知识学习构建完整知识体系
学生学好基础知识,理解每个知识点及其之间的内在联系,这是提高答题能力的前提。教学中我们应注意通过探究使学生把握物理概念和规律的得来过程,通过小结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通过复习使所学知识得以升华沉淀。
(三)创设实验环境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
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成为课堂教学重要组织部分,探究能力包括了观察能力、实验操作和设计能力、数据处理能力等。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是在实验活动中逐步形成和发展的,应不断地在教学过程中渗透,有计划、有重点的强化实验探究能力训练,长此下去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一定会有相应的提高。
(四)巧设课堂提问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
对学生进行物理语言训练,培养口头表达能力,是物理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在教学中,指导学生认真阅读课本,深入分析思考,从课本学会说理的方法和技巧。教师还要善于利用演示实验和分组实验,帮助学生理解物理现象和规律的同时,采用问答方式,启发学生思维,使学生在回答问题时,提高物理语言的表达能力。
(五)渗透规范答题于平常的课堂教学之中
抓规范答题,应从学生的书写、计算题解题格式、作图题画图规范、机器阅卷中书写范围等进行指导。要提高学生规范答题能力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有许多老师喜欢在中考前做一次详细的规范答题的讲解,这是很不明智的,要想使学生在考试当中尽量不在答题技术上失分,最好的办法是在平时的教学中把这项工作做好。
一、观察背景
分析近年南京市的中考和区域内的各类检测考试,发现学生在答题过程中出现了一些相似的问题,归结起来有如下几种:
1、基础知识掌握不牢
物理的基本概念和规律,在平时的学习中一味的死记硬背,不求甚解,不注意概念中的关键词、特定条件等,不能灵活运用所学的物理知识与物理规律,导致解题时出现判断失误。
2、探究能力欠缺
物理是一门以观察、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许多物理知识是通过观察实验总结和推理得来。而部分老师直接讲授物理概念和规律,讲授理解,重结果轻过程,忽略了对学生观察能力、实验探究能力、分析综合能力、概括能力的培养。导致在答题时答案不严密、表述不准确。
3、审题能力不强
审题是学生答题的关键。有些学生平时学习中粗心大意,特别是一些常见的基础题和训练多次的熟悉题目,在解答时受到“思维定势”的影响,自恃胸有成竹,审题时一目十行,未看清题意或遗漏了题中的某个条件而失误。
4、答题不规范
不按物理规范格式答题,在计算题中无公式、无代入数据过程、计算结果无单位等;错别字时有发生;作图不规范;部分学生无法用物理专业术语来描述物理现象或规律。
我以为研究学生答题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再回到课堂观察教师的教,与老师们一道寻找解决问题的有效策略,对于提高物理课堂教学效率,将会产生积极的作用。
二、课堂观察及分析
(一) 在新课导入环节培养学生答题能力
1、个例观察
我校陈老师:在“电流的磁场”新课导入时,借助演示实验,层层设疑,导入新课。设计的问题如下:
师:通过前面的学习,请同学们回忆磁场的基本性质是什么?(答:对放入其中的磁体有磁力的作用。)
师:(引导)也就是说磁体受到磁力的作用,它的周围就有磁场存在。
师:(做奥斯特实验,边做边提出下列问题)导线未通电时,观察导线旁的小磁针北极所指方位。通电后,小磁针的北极会转动吗?断电后,小磁针的北极如何转动?请描述你在本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答:通电后小磁针北极转动,断电后,小磁针北极又回到原来所指方位)
师:这一现象说明了什么?(答:小磁针受到磁场力的作用)
师:由此可见,奥斯特实验证明了什么?(答:电流周围存在磁场。)
师:改变导线的电流方向,小磁针北极指向是否改变?这又说明了什么?(答:电流周围的磁场方向与电流方向有关。)
师:(引导学生将电流的磁场与磁体周围的磁场进行比较,分析、归纳,从而使学生理解并建立起电流的磁场概念。)
陈老师这样的引入不仅关注了学生旧知,而且通过演示实验引起学生的兴趣,使学生更好地进入学习的兴奋状态。通过实验层层设问,让学生观察有方向,思考有时间,答问有权力,如果学生由于观察不仔细出现回答不了的问题或回答错误,教师可以及时引导、纠正。这样的课堂教学将物理知识带入讨论之中,既培养了学生观察能力,也培养了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是培养学生答题能力非常有效的方式。
接下来老师再将“如图所示,若改变通电导线中电流的方向,则小磁针的转动方向将_______,这说明电流的_______方向跟通电导线中电流的方向有关。”试题让学生过手,即时应用,发现学生答对率很高。因为答案“转动”“磁场”都包含在陈老师的课堂提问中,由于是通过学生自己的观察获得的体验和认识,记忆深刻,学生回答起来也比较容易。所以加强课堂中演示实验导入,设计恰当的问题引领学生主动观察实验,分析现象,找原因,这样才能让学生在课堂中直观感受物理知识,应用物理知识来解释生活中的现象,而不至于死记硬背,从而提高学生的答题能力。
2、区域观察(资料来源于区课题组课堂统计)
3、分析
从新课导入环节情况分析,老师们设计了多样化的课堂导入使学生自觉地参与课堂教学过程。但在课堂观察中我们发现部分教师在导入过程中,预设方面思考的多,生成的方面思考的少,在实验观察中有些老师提出的问题不明确;有些老师的演示实验在课前没有经过多次试验而造成在课堂中出现问题,从而出现不知如何面对的情况;有些问题提出后没有给学生留下思考时间,造成只有极个别学生答问的情况,甚至教师只能自问自答,这些不仅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造成学生在答题时表现出“无法用物理术语准确表达”的结果,学生答题能力由此欠缺。
(二) 在概念和规律建立环节培养学生的答题能力
1、 个例观察
案例1
蒋老师:在教学“导体的电阻是导体本身的性质”这一概念时,蒋老师创设了这样的教学程序:呈现问题→认知冲突→交流讨论→设计实验→矫正前概念→建立概念→应用概念
师:既然同学们猜想电阻的大小与导体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及温度有关,怎样用实验验证电阻与长度之间的关系?(答:可用相同横截面积,相同温度的合金丝,观察长度不同时电阻是否相同)
师:怎样用实验验证电阻与横截面积之间的关系?(答:可用相同长度,相同温度的合金丝,观察横截面积不同时电阻是否相同)
师:研究电阻与材料、电阻与温度之间的关系呢?(答:也用相同的方法)
师:这几种方法有什么特点?(答:都采用了控制变量法)
经过如此一系列的问题,学生已经抽象出共同点,在教师的点拨下,学生运用控制变量法自主设计实验进行探究,得出了导体电阻的大小与导体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及温度的定性关系。
师:导体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及温度是加之于导体的外部条件呢?还是导体本身的特征呢?(答:导体自身的特征) 师:也就是说,导体的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与外加的电压及流过的电流均无关。(将清晰的概念教给学生)
当学生初步形成概念后,蒋老师又及时地给学生运用概念的机会,将一道相关中考题简化后抛给学生,让学生将抽象的概念“返回”到日常生活的物理现象中去。使他们在运用概念联系实际或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加深和巩固对物理概念的理解,提高答题能力。
问题的设置为学生提供了互补情境,然后让学生基于这一情境自主建构问题,引起知识结构的顺应—-质的变化,并寻求问题的答案,这对培养学生的科学意识和质疑能力是大有裨益的。
在接下来的电学基本规律——欧姆定律的学习中,蒋老师要求学生运用欧姆定律计算出细铁丝在U=1.5V,I=0.3A时的电阻以及U=3V时的电流。在学生读题时,老师引导:
(1)抓住关键字词,分析题中关键词是 “加在其两端的电压”。(2)悟出言外之意,细铁丝是定值电阻,在电压和电流改变时,阻值也不变化。然后再追问下去,要求细铁丝的电阻,是否知道了加在它两端的“电压”和流过铅笔的“电流”,在读题中使思考进一步深入。(3)将关键文字转化为直观电路图,养成把抽象的文字表述内容、关键的信息转化为具体直观图示的能力,呈现分析问题的思维路径,从而帮助学生提高阅读题目的领悟能力和准确运用规律分析问题的答题能力。(4)将关键文字转化为符号公式,将关键文字用笔勾划出来,标上已知和待测物理量的符号,再根据物理量选择恰当的公式。
反复体验、回应、强化的结果使学生巩固和深化了“导体的电阻是导体本身的性质”这一概念,牢牢地记住了R=U/I这个变形式只能用来计算电阻,而不能决定电阻的大小。至此,“导体的电阻是导体本身的性质”这一概念,通过实验的探究、规律的验证,已经深植于学生的心田,既培养了学生的联想、迁移能力,还训练了学生的评价、综合能力,实现了知识与方法、智慧的共同生长,将学生答题能力的培养贯穿在了教学的各个环节。
(三)在课堂反馈环节培养学生答题能力
课堂反馈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这里所指的课堂反馈主要是指课堂练习设计及讲评。反馈环节是帮助学生理解、消化、巩固知识和形成技能技巧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在该环节中,教师要精心选择和设计习题,具有典型性,以便能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达到强化已学知识的目的。
练习的讲评(资料来源于区课题组课堂统计)
三、培养学生答题能力的对策
(一)采用多样化的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设计有趣的演示实验,多开设分组实验,教学中让学生思考讨论的气氛更加浓厚,多互动,多学生的质疑,多教师的让位。这样创设的多样化的教学氛围让学生掌握主动权,提高学生的参与度,激发学生兴趣。
(二)加强基础知识学习构建完整知识体系
学生学好基础知识,理解每个知识点及其之间的内在联系,这是提高答题能力的前提。教学中我们应注意通过探究使学生把握物理概念和规律的得来过程,通过小结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通过复习使所学知识得以升华沉淀。
(三)创设实验环境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
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成为课堂教学重要组织部分,探究能力包括了观察能力、实验操作和设计能力、数据处理能力等。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是在实验活动中逐步形成和发展的,应不断地在教学过程中渗透,有计划、有重点的强化实验探究能力训练,长此下去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一定会有相应的提高。
(四)巧设课堂提问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
对学生进行物理语言训练,培养口头表达能力,是物理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在教学中,指导学生认真阅读课本,深入分析思考,从课本学会说理的方法和技巧。教师还要善于利用演示实验和分组实验,帮助学生理解物理现象和规律的同时,采用问答方式,启发学生思维,使学生在回答问题时,提高物理语言的表达能力。
(五)渗透规范答题于平常的课堂教学之中
抓规范答题,应从学生的书写、计算题解题格式、作图题画图规范、机器阅卷中书写范围等进行指导。要提高学生规范答题能力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有许多老师喜欢在中考前做一次详细的规范答题的讲解,这是很不明智的,要想使学生在考试当中尽量不在答题技术上失分,最好的办法是在平时的教学中把这项工作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