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解决问题策略对小学数学教育来说是一种新式的教学方法。解决问题策略不但能够有效提高学生上课学习的学习效率,还能锻炼学生对数学问题的思考与分析,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至关重要。本文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小学数学 解决问题能力 有效策略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不再是“教给”学生知识的过程,而应该是鼓励和引导学生自己去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学会解决问题,获取数学知识。由此,在小学数学“问题解决”的教学中,实施有效的教学策略,显得十分重要。下面就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谈谈小学数学“问题解决”教学的一些有效策略。
一、激发学生对于数学的浓厚兴趣和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培养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生对于数学的初印象,应该是数字和公式这些比较抽象的方面,所以,促使学生主動了解数学的魅力,使他们产生兴趣,从而主动积极地去学习数学,是教师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小学生这个群体又比较在意他人对他们的评价,针对这一特性,在课堂中对学生进行适当的鼓励,可以使他们产生自信心和自豪感,可以投入到跟同学的这种互动学习中,并且一起得到回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需要创造出更多的思考问题的方法和解题技巧,不断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和效率,结合学生自身情况,充分开发学生的学习能力,鼓励学生主动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意愿。这样一方面能使学生更加自信,积极主动的去独立解决问题;另一方面,也能使课堂更加生动,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
二、教师要重视对学生审题能力的培养
审题是解决问题的基础和先导。审题能力是小学数学学习中的一项重要能力,指学生通过对题目的观察,了解题目里的信息,理解各条件之间的关系,帮助正确解答数学问题的各种主观条件的总和。首先学生要有良好的读题习惯,如学生在有几个数字集中在一起的时候经常会出现看错数字,还有类似大猴子摘了36个桃子,比小猴子多摘了7个桃子。小猴子摘了几个桃子?有学生出现36+7=43(个)。没有仔细审题,造成思维定式,看到多就去加。新课改越来越强调数学与生活实际的联系,大多题目是以图文结合的形式,学生很难去寻找有效的数学信息。有个别题文字看起来较多,如红红和爸爸妈妈坐高铁从广州去贵州旅游,每张车票266元,回来还是坐同样票价的高铁,这次旅行买高铁票一共花了多少钱?总有学生没有仔细看清楚题目,所以在平时教学中:一是要求学生养成在题目中做标注的习惯,可以圈一圈,划出重点,哪些词是重点字眼;二是提醒学生养成观察的习惯,观察各个信息与问题之间的联系;三是学会用图示题的习惯。数学学习讲究数形结合,如能把题目中的文字、符号转换成直观图形,对问题的理解自然更清晰。所以我们一定要先审好题明确题目要求再选择合适的算法,提高解决问题的正确率。
三、指导解决问题的方法,引导学生学会解决问题
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关键是注意指导学生掌握合适的解决问题的方法。一方面,学生在面临具体的问题时,首先需要学会有计划、有步骤地对问题进行思考,从而合理地解决问题。在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的基础上,还要注意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这一点在苏教版教材的编写和教学中得到了高度重视。除此以外,我以为,在解决问题的教学中,还要着眼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首先,教师应注意鼓励学生的直觉思维。直觉思维是创造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许多科学家认为他们的发明创造是来自突然的启发或从非理性思考的预感中得到帮助的。培根也曾说过,人类是主要凭借机遇或直觉而不是逻辑创造了科学和艺术。例如,有这样一道题目:小华和小明都买了一本100页的故事书,小华每天看这本书的1/10,小明每天看20页。问谁先看完这本故事书?不少学生读完题目就会直觉地推断是小明先看完这本故事书。教师应该允许学生利用已有知识经验,凭借直觉去解决问题。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列出算式进行验证。其次,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教师应当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因此,教师要经常性地提问:还有没有其他的解决方法?还有没有更好的解决方法?即使有的方法不一定正确,不一定很合理,教师也不要急于否定,而要耐心地启发和引导,帮助学生找到正确、合理的方法,保护学生的创新意识。
四、引导反思评价,优化解决策略
课堂教学中,“解决问题”教学的目的不仅仅是解决一个或几个问题的本身,还要注意解决问题后的回顾学习、反思、总结,发展学生的思维。所以在教学中应让学生在解决问题后反思解决问题的整个过程以及运用的策略和方法,使之得到不断加强并获得成功的情感体验。评价对激励学生参与活动、提高学习质量、提高动手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对学生小组合作成果的展示和评价的过程其实也是提高学生认识的过程、互相交流的过程。对于好的要多鼓励表扬,发现的问题要及时纠正,教学中要求学生学会分析自己解题途径是否简捷、推理是否严谨。有效地评价问题解决的成果,有助于学生发展性成长,能促使学生真正地提高。教师对不积极探究解决问题策略的学生,要及时加以引导和纠正,提出批评和明确改正措施,进而提高学生的主体意识,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让成功的学生增强自信,让未成功的学生得到鞭策,让有创新意识的学生得到发挥,以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
总之,解决问题的策略有许多类型,它们之间相辅相成,既有联系也有区别。教学中教师应该结合生活实际,选择典型的事例,教会学生思考和分析的方法。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时代赋予教育的新使命,要让学生真正体会到学习数学的实用性和趣味性,快乐地学习数学。
【关键词】 小学数学 解决问题能力 有效策略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不再是“教给”学生知识的过程,而应该是鼓励和引导学生自己去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学会解决问题,获取数学知识。由此,在小学数学“问题解决”的教学中,实施有效的教学策略,显得十分重要。下面就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谈谈小学数学“问题解决”教学的一些有效策略。
一、激发学生对于数学的浓厚兴趣和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培养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生对于数学的初印象,应该是数字和公式这些比较抽象的方面,所以,促使学生主動了解数学的魅力,使他们产生兴趣,从而主动积极地去学习数学,是教师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小学生这个群体又比较在意他人对他们的评价,针对这一特性,在课堂中对学生进行适当的鼓励,可以使他们产生自信心和自豪感,可以投入到跟同学的这种互动学习中,并且一起得到回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需要创造出更多的思考问题的方法和解题技巧,不断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和效率,结合学生自身情况,充分开发学生的学习能力,鼓励学生主动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意愿。这样一方面能使学生更加自信,积极主动的去独立解决问题;另一方面,也能使课堂更加生动,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
二、教师要重视对学生审题能力的培养
审题是解决问题的基础和先导。审题能力是小学数学学习中的一项重要能力,指学生通过对题目的观察,了解题目里的信息,理解各条件之间的关系,帮助正确解答数学问题的各种主观条件的总和。首先学生要有良好的读题习惯,如学生在有几个数字集中在一起的时候经常会出现看错数字,还有类似大猴子摘了36个桃子,比小猴子多摘了7个桃子。小猴子摘了几个桃子?有学生出现36+7=43(个)。没有仔细审题,造成思维定式,看到多就去加。新课改越来越强调数学与生活实际的联系,大多题目是以图文结合的形式,学生很难去寻找有效的数学信息。有个别题文字看起来较多,如红红和爸爸妈妈坐高铁从广州去贵州旅游,每张车票266元,回来还是坐同样票价的高铁,这次旅行买高铁票一共花了多少钱?总有学生没有仔细看清楚题目,所以在平时教学中:一是要求学生养成在题目中做标注的习惯,可以圈一圈,划出重点,哪些词是重点字眼;二是提醒学生养成观察的习惯,观察各个信息与问题之间的联系;三是学会用图示题的习惯。数学学习讲究数形结合,如能把题目中的文字、符号转换成直观图形,对问题的理解自然更清晰。所以我们一定要先审好题明确题目要求再选择合适的算法,提高解决问题的正确率。
三、指导解决问题的方法,引导学生学会解决问题
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关键是注意指导学生掌握合适的解决问题的方法。一方面,学生在面临具体的问题时,首先需要学会有计划、有步骤地对问题进行思考,从而合理地解决问题。在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的基础上,还要注意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这一点在苏教版教材的编写和教学中得到了高度重视。除此以外,我以为,在解决问题的教学中,还要着眼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首先,教师应注意鼓励学生的直觉思维。直觉思维是创造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许多科学家认为他们的发明创造是来自突然的启发或从非理性思考的预感中得到帮助的。培根也曾说过,人类是主要凭借机遇或直觉而不是逻辑创造了科学和艺术。例如,有这样一道题目:小华和小明都买了一本100页的故事书,小华每天看这本书的1/10,小明每天看20页。问谁先看完这本故事书?不少学生读完题目就会直觉地推断是小明先看完这本故事书。教师应该允许学生利用已有知识经验,凭借直觉去解决问题。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列出算式进行验证。其次,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教师应当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因此,教师要经常性地提问:还有没有其他的解决方法?还有没有更好的解决方法?即使有的方法不一定正确,不一定很合理,教师也不要急于否定,而要耐心地启发和引导,帮助学生找到正确、合理的方法,保护学生的创新意识。
四、引导反思评价,优化解决策略
课堂教学中,“解决问题”教学的目的不仅仅是解决一个或几个问题的本身,还要注意解决问题后的回顾学习、反思、总结,发展学生的思维。所以在教学中应让学生在解决问题后反思解决问题的整个过程以及运用的策略和方法,使之得到不断加强并获得成功的情感体验。评价对激励学生参与活动、提高学习质量、提高动手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对学生小组合作成果的展示和评价的过程其实也是提高学生认识的过程、互相交流的过程。对于好的要多鼓励表扬,发现的问题要及时纠正,教学中要求学生学会分析自己解题途径是否简捷、推理是否严谨。有效地评价问题解决的成果,有助于学生发展性成长,能促使学生真正地提高。教师对不积极探究解决问题策略的学生,要及时加以引导和纠正,提出批评和明确改正措施,进而提高学生的主体意识,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让成功的学生增强自信,让未成功的学生得到鞭策,让有创新意识的学生得到发挥,以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
总之,解决问题的策略有许多类型,它们之间相辅相成,既有联系也有区别。教学中教师应该结合生活实际,选择典型的事例,教会学生思考和分析的方法。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时代赋予教育的新使命,要让学生真正体会到学习数学的实用性和趣味性,快乐地学习数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