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民间有这样一种说法:“秋天到,胃病闹”。秋季的气候正处于“阳消阴长”的过渡阶段,每逢秋凉时节,一些原来患有胃病的人常易复发。秋日里哪些因素容易引发肠胃不适?天气转凉后怎样预防胃肠道疾病?粗粮养胃又有哪些讲究?本刊记者采访相关专家助您打响秋季“保胃战”。
“秋天到,胃病闹”?
民间有这样一种说法:“秋天到,胃病闹”。秋季的气候正处于“阳消阴长”的过渡阶段,立秋至处暑,天气以湿热并重为特点,故有“秋老虎”之说;“白露”过后,雨水渐少,天气干燥,昼热夜凉,气候寒热多变,稍有不慎,容易伤风感冒,许多旧病也易复发,故又被称为“多事之秋”。
现代人生活忙碌,压力过大,生活作息不正常;吃得太快或太油腻,饮食结构不合理;轻信药物保健之说,吃了太多药物……以上种种因素往往引来肠胃不适。每逢秋凉时节,一些原来患有胃病的人常易复发。
近日,记者从山东省千佛山医院消化内科了解到,在门、急诊就医的胃肠道疾病患者有增多的趋势,主要集中在胃肠功能紊乱、消化道溃疡、消化道出血等症。据该院消化内科主任医师陈自平介绍,每到秋季,人体受到寒冷刺激后,交感神经兴奋,一方面致使甲状腺素、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增多,体内新陈代谢旺盛,热量增加;另一方面又促使皮肤血管收缩,减少散热,以帮助人体御寒。
激素分泌增多对溃疡病等胃部疾患大为不利。如果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增多,可使胃黏膜的血管收缩,血液供应减少,这时的消化功能减弱;而甲状腺素分泌增多则可使基础代谢旺盛,食量增加,又加重了胃的负担。这一系列变化,常常导致胃病的发生或复发,严重的可引发消化道出血。
秋日里的“养胃经”
近年来有研究表明,胃、十二指肠溃疡等胃部疾病与人的情绪密切相关,因此,陈自平教授提醒大家要注意工作调节,不要给自己太多压力,保持心情愉快、情绪稳定,防止过度疲劳。
胃病患者的饮食应以温软淡素为宜,做到少吃多餐、定时定量。同时,还应注意进食时细嚼慢咽,以利于消化吸收。切忌暴饮暴食。相对而言,引起胃肠道疾病的食品主要有肉类、蛋奶类、豆制品、鱼虾、糕点等。
陈自平指出,由于这些污染食物的致病菌不分解蛋白质,被污染的食品通常没有感官性状的变化,容易被忽视。可是如果进食了这些有毒食物,在6到12小时后病人常有恶心、呕吐、腹痛和腹泻症状。很多生的食物也可能带有致病菌,进食未经彻底煮熟的海鲜如虾、蟹、蚝等或进食未经洗净的蔬菜水果等易引发胃肠道疾病。
此外,陈教授提醒,一般胃痛时,如果症状和平时无甚两样,可以服用一些常用的抑制胃酸分泌类的药物,若服用一星期至10天不见好转或者有症状加重现象,就应该及时去医院检查,以免贻误病情。而慢性消化性溃疡患者若发现有头晕、心慌、大便发黑、明显乏力等现象时,应立即去医院,这可能是消化道出血征兆,医治不及时会有性命之虞。
胃病、胃溃疡及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还应避免药物刺激。临床实践证明,某些中西药物的刺激,可使溃疡面扩大,病情加重,甚至引起出血等。因此,必须严格遵照医嘱服用强的松、地塞米松、阿司匹林、保泰松、消炎痛、防风、羌活、独活等对胃黏膜有强烈刺激性的药物。如因病需要服用这些药物时,应饭后服用,或同时加用治疗胃病的药物。
粗粮吃错也惹“祸”
五谷杂粮是最好的基础食物,也是最便宜的能量来源。秋季多吃粗粮,有利于预防相关慢性病的发生。近年来,粗粮有益健康的观念已深入人心,然而,并不是所有人都能理解吃粗粮的精髓所在。粗粮究竟怎样吃才健康?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建议,每天最好能吃50~100克粗粮。健康成年人每天吃的量占主食总量的1/3比较合适。陈自平告诉记者,粗粮吃得少,起不到预防慢性病等多种保健作用。但粗粮含有较多的膳食纤维和植酸,长期大量食用,会影响人体对钙、铁等矿物质的吸收,还会降低人体免疫力。
红豆、绿豆和黑米等颜色深的粗粮多含有丰富的抗氧化成分,能帮助人体清除自由基,抵抗衰老。市民在家中用高压锅烹调能避免食物接触过多氧气,对于保存粗粮中宝贵的抗氧化成分,如多酚类物质是非常有利的。国外研究也证实,蒸煮会让豆子的抗氧化能力有所下降,然而用高压锅来烹调豆子,在相同软烂程度下,能减少抗氧化物质的损失。
此外,应该根据自身的体质来选择粗粮。体质较热者可多吃绿豆、荞麦等寒凉滋润的杂粮;寒性体质者则应选择高粱、红小豆、糯米等偏温热杂粮;而对于老年人、消化系统尚未发育完善的儿童或者是免疫力较低的妇女人群,由于消化吸收功能弱,吃太多粗粮会增加胃肠负担,还会妨碍其他营养素的吸收和利用,这类人群除了可选择小米、大黄米等易消化的粗粮,并适当减少吃粗粮的量,还可以通过改进烹调方法来提高吸收率,如把粥煮软烂黏糊、粗粮磨粉等。
■链接
秋季养胃食疗方
花生小米粥
原料:小米50克,花生仁50克,红小豆30克,桂花糖、冰糖各适量。
做法:1、将小米、花生仁、红小豆放入清水中浸泡4小时,然后淘洗干净,待用;2、锅中注入适量清水,加入花生仁、红小豆煮沸后,改用小火煮30分钟;3、放入小米,煮至米烂,花生仁、红小豆酥软,再加入冰糖、桂花糖即可。
功效:小米味甘咸,有清热解渴、健胃除湿、和胃安眠等功效,内热者及脾胃虚弱者更适合食用它。
瘦肉蘑菇汤
原料:鲜蘑菇100克,瘦猪肉100克,花生油、食盐。
做法:将蘑菇、猪肉洗净,都切片,放入砂锅中,加入清水适量煮汤,待汤浓、肉熟后,加入花生油食盐、味精调味即可。
功效:汤浓肉香,有健脾益肾、护胃养胃之功效。
党参鳙鱼汤
原料:1500克新鲜鳙鱼,30克党参,适量的料酒、食盐、大葱、生姜、草果、陈皮、桂皮、植物油、鸡汤。
做法:首先准备一个纱布袋,将党参、草果、陈皮、桂皮、姜用清水洗净,然后再装进纱布袋中。接着处理干净鳙鱼,去除内脏洗净,往锅里加适量的油,将鱼稍微煎一下。再往煲里加适量的鸡汤,然后把药包、葱、料酒、食盐和鱼都放进去煮即可。
每天食用1到3次,每1次150到200毫升,可佐餐食用。
功效:扶脾养胃、补中益气。
胡椒炖猪肚
原料:1个猪肚、100克胡椒。
做法:首先将猪肚洗净,然后把胡椒放进猪肚当中,接着拿线将猪肚缝起来,然后再将猪肚放进砂锅中,加适量的水煮熟即可。煮好之后,将猪肚捞出,然后把缝起的线剪开,将里面的胡椒倒出来,将猪肚切成条或者是块状,食用猪肚,喝汤。
功效:调养肠胃,肠胃状况不佳的人可食用。
“秋天到,胃病闹”?
民间有这样一种说法:“秋天到,胃病闹”。秋季的气候正处于“阳消阴长”的过渡阶段,立秋至处暑,天气以湿热并重为特点,故有“秋老虎”之说;“白露”过后,雨水渐少,天气干燥,昼热夜凉,气候寒热多变,稍有不慎,容易伤风感冒,许多旧病也易复发,故又被称为“多事之秋”。
现代人生活忙碌,压力过大,生活作息不正常;吃得太快或太油腻,饮食结构不合理;轻信药物保健之说,吃了太多药物……以上种种因素往往引来肠胃不适。每逢秋凉时节,一些原来患有胃病的人常易复发。
近日,记者从山东省千佛山医院消化内科了解到,在门、急诊就医的胃肠道疾病患者有增多的趋势,主要集中在胃肠功能紊乱、消化道溃疡、消化道出血等症。据该院消化内科主任医师陈自平介绍,每到秋季,人体受到寒冷刺激后,交感神经兴奋,一方面致使甲状腺素、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增多,体内新陈代谢旺盛,热量增加;另一方面又促使皮肤血管收缩,减少散热,以帮助人体御寒。
激素分泌增多对溃疡病等胃部疾患大为不利。如果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增多,可使胃黏膜的血管收缩,血液供应减少,这时的消化功能减弱;而甲状腺素分泌增多则可使基础代谢旺盛,食量增加,又加重了胃的负担。这一系列变化,常常导致胃病的发生或复发,严重的可引发消化道出血。
秋日里的“养胃经”
近年来有研究表明,胃、十二指肠溃疡等胃部疾病与人的情绪密切相关,因此,陈自平教授提醒大家要注意工作调节,不要给自己太多压力,保持心情愉快、情绪稳定,防止过度疲劳。
胃病患者的饮食应以温软淡素为宜,做到少吃多餐、定时定量。同时,还应注意进食时细嚼慢咽,以利于消化吸收。切忌暴饮暴食。相对而言,引起胃肠道疾病的食品主要有肉类、蛋奶类、豆制品、鱼虾、糕点等。
陈自平指出,由于这些污染食物的致病菌不分解蛋白质,被污染的食品通常没有感官性状的变化,容易被忽视。可是如果进食了这些有毒食物,在6到12小时后病人常有恶心、呕吐、腹痛和腹泻症状。很多生的食物也可能带有致病菌,进食未经彻底煮熟的海鲜如虾、蟹、蚝等或进食未经洗净的蔬菜水果等易引发胃肠道疾病。
此外,陈教授提醒,一般胃痛时,如果症状和平时无甚两样,可以服用一些常用的抑制胃酸分泌类的药物,若服用一星期至10天不见好转或者有症状加重现象,就应该及时去医院检查,以免贻误病情。而慢性消化性溃疡患者若发现有头晕、心慌、大便发黑、明显乏力等现象时,应立即去医院,这可能是消化道出血征兆,医治不及时会有性命之虞。
胃病、胃溃疡及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还应避免药物刺激。临床实践证明,某些中西药物的刺激,可使溃疡面扩大,病情加重,甚至引起出血等。因此,必须严格遵照医嘱服用强的松、地塞米松、阿司匹林、保泰松、消炎痛、防风、羌活、独活等对胃黏膜有强烈刺激性的药物。如因病需要服用这些药物时,应饭后服用,或同时加用治疗胃病的药物。
粗粮吃错也惹“祸”
五谷杂粮是最好的基础食物,也是最便宜的能量来源。秋季多吃粗粮,有利于预防相关慢性病的发生。近年来,粗粮有益健康的观念已深入人心,然而,并不是所有人都能理解吃粗粮的精髓所在。粗粮究竟怎样吃才健康?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建议,每天最好能吃50~100克粗粮。健康成年人每天吃的量占主食总量的1/3比较合适。陈自平告诉记者,粗粮吃得少,起不到预防慢性病等多种保健作用。但粗粮含有较多的膳食纤维和植酸,长期大量食用,会影响人体对钙、铁等矿物质的吸收,还会降低人体免疫力。
红豆、绿豆和黑米等颜色深的粗粮多含有丰富的抗氧化成分,能帮助人体清除自由基,抵抗衰老。市民在家中用高压锅烹调能避免食物接触过多氧气,对于保存粗粮中宝贵的抗氧化成分,如多酚类物质是非常有利的。国外研究也证实,蒸煮会让豆子的抗氧化能力有所下降,然而用高压锅来烹调豆子,在相同软烂程度下,能减少抗氧化物质的损失。
此外,应该根据自身的体质来选择粗粮。体质较热者可多吃绿豆、荞麦等寒凉滋润的杂粮;寒性体质者则应选择高粱、红小豆、糯米等偏温热杂粮;而对于老年人、消化系统尚未发育完善的儿童或者是免疫力较低的妇女人群,由于消化吸收功能弱,吃太多粗粮会增加胃肠负担,还会妨碍其他营养素的吸收和利用,这类人群除了可选择小米、大黄米等易消化的粗粮,并适当减少吃粗粮的量,还可以通过改进烹调方法来提高吸收率,如把粥煮软烂黏糊、粗粮磨粉等。
■链接
秋季养胃食疗方
花生小米粥
原料:小米50克,花生仁50克,红小豆30克,桂花糖、冰糖各适量。
做法:1、将小米、花生仁、红小豆放入清水中浸泡4小时,然后淘洗干净,待用;2、锅中注入适量清水,加入花生仁、红小豆煮沸后,改用小火煮30分钟;3、放入小米,煮至米烂,花生仁、红小豆酥软,再加入冰糖、桂花糖即可。
功效:小米味甘咸,有清热解渴、健胃除湿、和胃安眠等功效,内热者及脾胃虚弱者更适合食用它。
瘦肉蘑菇汤
原料:鲜蘑菇100克,瘦猪肉100克,花生油、食盐。
做法:将蘑菇、猪肉洗净,都切片,放入砂锅中,加入清水适量煮汤,待汤浓、肉熟后,加入花生油食盐、味精调味即可。
功效:汤浓肉香,有健脾益肾、护胃养胃之功效。
党参鳙鱼汤
原料:1500克新鲜鳙鱼,30克党参,适量的料酒、食盐、大葱、生姜、草果、陈皮、桂皮、植物油、鸡汤。
做法:首先准备一个纱布袋,将党参、草果、陈皮、桂皮、姜用清水洗净,然后再装进纱布袋中。接着处理干净鳙鱼,去除内脏洗净,往锅里加适量的油,将鱼稍微煎一下。再往煲里加适量的鸡汤,然后把药包、葱、料酒、食盐和鱼都放进去煮即可。
每天食用1到3次,每1次150到200毫升,可佐餐食用。
功效:扶脾养胃、补中益气。
胡椒炖猪肚
原料:1个猪肚、100克胡椒。
做法:首先将猪肚洗净,然后把胡椒放进猪肚当中,接着拿线将猪肚缝起来,然后再将猪肚放进砂锅中,加适量的水煮熟即可。煮好之后,将猪肚捞出,然后把缝起的线剪开,将里面的胡椒倒出来,将猪肚切成条或者是块状,食用猪肚,喝汤。
功效:调养肠胃,肠胃状况不佳的人可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