宽容为怀,攻心为上

来源 :学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ntaaa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宽容是教育形势发展的迫切需要
  把“宽容”带进课堂,是我市教育局开展的“六进”课堂活动的一项内容。它是在新的教育理念的指导下,根据新的教育形势提出来的。
  世界上许多著名的教育家都认为,近些年来师生关系紧张恶化已成为一些国家教学的社会特征。1993年,美国发生了一起女生携枪谋杀英语教师的暴力事件。2002年12月27日,我国安徽淮南矿业集团新庄孜矿第三小学,发生了班主任李蕴英强迫九名年仅十一二岁的四年级小学生用小刀当众刮脸,直到流血为主的侵权事件。此类事件,在世界上屡见不鲜。这引起了世界广大教育专家的关注,他们都承认,“师生合作是在教育现代化进程中丢失了的宝贵精神,并疾呼要把它找回来。”把“宽容”带进课堂,在这种背景下提出来,是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的。
  二、宽容是操纵后进生人心的高超战术
  我国古代兵书上说过,擒贼擒王,攻人攻心。孔明七威孟優就是战例之一。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有时候,宽容和饶恕,比严厉的批评能产生更大的震慑力。”这种欲擒故纵,攻人攻心的方法为何能产生这样大的力量呢?心理学的原理认为,宽容将学生作为发展中的主体,强调了学生的自我意识,尊重了学生的人格,教师对学生所犯错误的宽恕,使学生内心里引起了较大的震动,使他们自我发现自我调节控制,从而产生了悔改错误实现自我的决心和力量。通过多次的反省和自律,学生就能从错误走向正确。
  有的教师在师生关系中,只是片面地強调学生的素质低,纪律性差的问题,担心教师的宽容会被学生视为懦弱无能,使学生得寸进尺助长不良的风气。象“刮脸事件”所在学校有的教师就是这种看法。其实,就是一种误解。虽然眼下的确有些学生无知,任性粗野甚至横行霸道。要转化他们的思想确非一件容易的事情。商家说得好:“要吃蜂蜜,千万别踢翻蜂窝。”我们对学生的宽容,是为了寻找更有成效的教育方式和方法,而不是放任自流。虽然由宽容所产生的教育效果有时来得很缓慢或不显著,但这是由于学生思想内心变化的过程,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学生的自我发现和调控的能力也存在着个体差异性等原则造成的,而并不是教师宽容的过错。因为宽容是一种爱。“感人心者莫外乎情。”只要“精诚之至”必然“金石为开”。
  三、要宽容,就要全面发展地辩证地看待学生
  与其说宽容学生是师德的要求,不如说宽容是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对教育的要求,作为学生,尤其是小学生,他们的年龄、阅历、知识和认识能力,辨别是非的能力等总是有限的。这正是他们有异于大人们的童心童性、童声稚气的表现。许多教师们看来不可思议的事情,在他们看来则是合情合理的。不明白这点,就是未真正了解学生,就是还未是合格的教师。假如无视学生的这些情况,硬是要以“大人之心度小人之腹”,以自己的主观愿望来看待学生,要求学生,那么,你面前的学生将会一无是处,你将会由于仅看到了学生的不足而失望、厌烦、苦恼而愠怒。这么一来,你笑从何来,宽容从何说起?
  知其心不能尊其性,明其情,迎其好,怒其借,引其思。没有了解学生,就谈不上尊重学生;没有尊重学生,没有理解学生,就谈不上对学生的过错给予宽容。
  品学兼优的学生,人见人爱,似乎没有什么宽容可言,但对于后进生,教师能否从“丑人”身上看出他的美来,能否对着他的丑和恶而笑口常开,这是衡量一个教师德和教学艺术水平的试金石。有丰富经验的教师总是深知学生脾性、知识水平、生活积累和求知方式等情况的。他们不仅看到孩子们的昨天和今天,还会看到孩子的明天,他不仅会看到差生身上的不足,还会看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因此,他们的教育的成效总是很显著的。
  前苏联的教育专家在《合作教育学》中提出:“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应该使每一个学生都感到自己的个性受到尊重,都能感受到教师本人对他的关怀。任何一名学生都不会因怀疑没有才能而受到侮辱。宽容学生,体现了教育教学面向全体,尊重学生个性和人格和热爱关怀学生的思想。因此,它是应该受到肯定和推崇的。
  四、要真正做到宽容,就要学会克制忍耐和退让
  宽容不仅需要教师有一个博大的胸襟和高尚的师德,还需要教师具有克制忍耐和退让的心理素质。
  临善而喜,见恶而怒,这是人类正常情感。而宽容则需要教师顺逆这种情感,理智地控制自己的感情,也就是自己受到伤害,委屈甚至侮辱时,能面对学生的“恶”,而心平气和,一笑了之。这正是一般人难以做到的事情,实际中有的人一遇伤害,便怒从心生,口不饶人,眉眺必报。因此,教师对学生的宽容不仅需要教师豁达的心胸,开朗的性格,还需要教师有一定的心理承受和控制能力。
  在这个问题上,本人是有较深的体会的。我是女人,也许是像人们所说的女人小心眼吧。开始工作时,本人常常抓住学生的一些过失不放,对那些差生总是唠叨,甚至奚落,并以苦口婆心诲人不倦来自慰。但这样做,在某些学生身上,教育效果总是体现不出来。失败的教训使我不断地寻找新的更有效的教育方法。在工作中,我发现了孩子们人虽小,可自尊心却很强,他们的忤逆心理很浓重。因此,如何保护孩子们的自尊心和人格,成为了我转化后进生思想的准则。例如,去年,本人负责的三(1)班有一名叫陈平的男生,他常迟到早退,找他谈话,他就借故溜掉;追问他为什么迟到,他不好气地说:“去踢毽”(“毽”与本人名字“健”同音),引得哄堂大笑。对此,我并不介意而是一笑了之。事后,我还亲近他,帮助他。后来,他向我承认了自己的错误,思想上有了很大的进步。
  可见,宽容学生,允许学生有一个改正错误的过程,常常会收到自己意想不到的教育效果。像上面所说的李蕴英老师,假如她能把学生为了看本班的同学们的演讲而被挤进了会议室的小事看到是孩子们的好奇心所致,并加以宽恕,那么,又何至于发生九名学生刮破了脸,伤透了心的事情呢?
  所以说,教师在教育工作中,特别是在转化后进生的思想工作中,必须宽容为怀,攻心为上。
其他文献
探究性教学是以培养学生永不满足、追求卓越、敢于创新的精神和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研究问题、从而解决问题的能力為基本目的。  以往的体育课堂教学是以教师为中心、教材为中心、课堂为中心;只强调统一教学目标、统一教材内容、统一教学进度、统一教学方法、统一考核标准。很少考虑体育学习的主体——学生的体育需要、体育基础与情感体验。然而现在新课标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就是要改变学生被动接受的学习方式,
期刊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仔细品读,在“秋天”的故事中,理解“母爱”的内涵。  过程与方法  2.反复诵读,在“怀念”的情意中,感受“爱母”的思绪。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3.回读思考,在“秋天的怀念”中,获得“好好活”的思考。  教学重点:在“秋天”的故事中,理解“母爱”的内涵。  教学难点:在“秋天的怀念”中,获得“好好活”的思考。  【教学步骤】  走进秋天——读出味道。  走出怀念
期刊
一直以来,我都坚决地认为教育事业是一个民族得以振兴的根本,是一个国家得以长足发展的保证。在18个春秋的教育旅程中,我越来越深切地感受到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无论我们的工作岗位多么平凡,工作头绪有多么复杂,工作要求有多么苛刻,我们都应该不遗余力地把自己手里的这份教育事业经营好,让我们的教育人生无愧于民族与国家的发展,无愧于我们工作之初的誓言,无愧于父老乡亲的期望,更无愧于自己的良心。那么要经营好我们的
期刊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肩负着21世纪祖国建设的大业。但是 当我们把期待的目光投向当代中小学生时,就会发现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大幅提高,导致人们的思想观念、价值观念也发生了重大变化,出现了许多令人担忧和困惑的现象。其中中小学生的消费观念,消费行为,更令人关注、思考。有些学生受到社會上的不良影响,在同学当中吃穿用互相攀比,讲究高档,沉迷手机上的游戏,花钱大手大脚,盲目消费。这种不良的消费观念和行为对
期刊
孩子是祖国的花朵,是祖国的希望,因为他们是那么的纯洁可爱。一个聚集了几十朵小花的班级是一座美丽的花园,在这个大花园里每一朵花,都有各自的秉性,每一朵花都有各自的色彩,他们期待着美丽的绽放。他们期待着芬芳的吐露,而作为班主任就成了守护这座花园的园丁,也和他们怀着同样的期待在默默工作、挥洒汗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培养一名合格有用的人才任务是艰巨的,而我们班主任时刻都在努力着。教书育人既道出了班主任工
期刊
一、善于赞赏  “大声夸奖,小声批评”,这句话说明了赞赏在班主任班级管理中是多么的重要。“良言一句三春暖”,赞赏别人容易引起别人的好感。这就要首先学会欣赏学生,欣赏学生的特点、长处,哪怕是一丁点微小的变化也要善于抓住,然后给予恰如其分的赞赏,这样就会赢得學生的好感,其实就是承认学生的表现,传递着班主任对他夸奖的信息,在这样情况下,学生就会从内心感到班主任对自己的喜欢,也由此产生对老师的亲近感。如果
期刊
我从2009年9月开始踏上特岗教师之旅,至今八年,一直坚守我的教师岗位,认真负责,勇挑重担,把精力都用在了教学和学生身上,看到所教学生学有收获,身心健康成长,我会非常开心,觉得当一个老师很自豪,很光荣。  2017年7月,我所教的九年级105班的学生们毕业了,我是105班的班主任和数学老师,这个班的学生是我从初一一直教到初三,在他们身上我付出了很多,我把他们当成自己的亲弟妹,不抛弃不放弃每一位学生
期刊
当今社会,小孩子的生活貌似幸福、快乐、自由,但对学习兴趣却越来越差,教学质量多年不见起色,农村学生的学习的两极分化越来越严重。现状令人担忧,小孩子的成长需要社会、学校、家长三方面配合才能够有希望,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啊!当今形式,农村里的家长不得不外出打工维持生计,把孩子你就交给年迈的父母来抚养,小孩子需要什么?就用所谓打工钱来满足孩子的欲望,认为那就是爱。父母双方外出打工,小孩留在乡镇或村屯学
期刊
一、设计理念  从学生习作困惑的视角指导作文,中年级学生习作感到困难的是没内容可写,主要原因是不善于在生活中捕捉写作素材,二是有了内容,不知从何下笔,主要原因是没有掌握具体的方法,因此本节指导课,要从内容入手,解决写什么的问题,解决怎么写的问题。同时在指导过程中,关注顺应学生的兴趣,发展学生语文素养,再现习作指导课个性有效。  二、教学目标  1.通过本次学习习作,使学生初步掌握用事例表现人物精神
期刊
每当看到一篇优美的文章,总是忍不住细细品读,总觉得不好好读读这样的文章会辱没了这些个好词好句子,古人不是有“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吗?可是,最近常常听孩子们朗读,发现一个个小脑袋晃头晃脑,读书如嚼蜡,声音倒是宏亮,却让人感觉“读者无心,听者劳心”。这样的朗读,读来有何意义呢?小学语文教学的目的,是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使学生具有初步的听说读写的能力,在听说读写的训练中,进行思想品德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