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目的 从对于中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的错误认识、中药产生不良反应的原因、如何减少和避免中药不良反应等探讨中药安全性有关问题,为中药安全性问题的研究提供参考。方法 从近年来国内外发生的一系列中药安全性事件出发,分析影响中药安全性的因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结论 影响中药安全性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必须从加大中药安全性知识宣传、加强中药安全性基础研究等方面着手工作,以减少或避免中药安全性事件的发生。
[关键词]中药安全性;事件;不良反应;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R28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3)09-0092-01
中药是我国传统医学的瑰宝,为临床治疗疾病和祖国医学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巨大贡献。但是随着人们自我药疗保健意识的提高,片面强调“药食同源”传统的观念认为“中药无毒副作用”可以长期使用,导致中药应用不良反应时有发生,有的甚至危及生命。因此应该引起医务工作者足够的重视,以保证人们对中药应用的安全。
1 单味中药应用
用药不对症:如人参,俗称补药之王,常常用来补元气,治疗虚证,特别是气虚证,若用药不对症,可导致低血钾、四肢抽搐、眩晕、头痛、心悸、失眠、咽痛、恶露不绝等。
自我药疗:艾条熏炙可致过敏、熏处奇痒、潮红、水肿、水泡,重者心悸、胸闷、气急;板蓝根长期内服可致食欲减退、体瘦、神疲少动、腹泻、腹痛、腹胀、呕吐等;何首乌内服可致双膝酸痛、高热、过敏性皮疹;胖大海泡服可致流产、尿血、小腹胀痛;番泻叶泡服可致急性尿潴留,长期服用致依赖性,内服致癫痫样发作、四肢抽搐、神志不清、口吐白沫。?
民间食用:河豚食用致中毒,轻者出现腹痛、恶心、呕吐、头晕、胸闷、乏力、四肢与口唇麻木等;重者死亡。灰菜食用致小儿重症光敏性皮炎;苦杏仁:服食致恶心、呕吐、腹泻、头昏、心悸、呼吸困难等。
保健:西洋参煎服出现出现全身片状荨麻疹样过敏反应(水泡),久服致脾阳虚衰、食少、腹胀、恶寒怕冷、心悸、气短;冬虫夏草过量服用致过敏,引起肾功能恶化、心包炎、心律失常、头痛、烦躁、面部红斑;甲鱼食用致过敏性休克,原肝病症状加重,头晕、心悸、胸闷气短、恶心呕吐等。
误作它用:莽草子误作八角茴香,烹调食用致中毒,出现上腹灼痛,头痛头晕,胸闷气急,恶心呕吐,四肢麻木,流涎,多汗,惊厥,呼吸困难,瞳孔缩小,昏迷,尿潴留;广豆根误作北豆根预防感冒用汤剂且用量大致中毒,出现头痛、腹痛、恶心呕吐、心跳加快等;天仙子误作地肤子用致莨菪碱类中毒死亡。
2 中药单方制剂应用
中药单方注射剂较多出现不良反应,其中过敏反应最为常见。?
其原因可能与注射剂本身纯度不够或病人过敏体质有关。如:鱼腥草注射液、板蓝根注射液、柴胡注射液、仙鹤草注射液、丹参注射液、穿心莲注射液等发生过敏反应频率较高。此外,如苦木注射液、天麻注射液、大青叶注射液、毛冬青注射液、蚯蚓注射液等也有过敏反应发生的报道。
3 中药复方制剂应用
每一种中药都有几种成分,而中药复方制剂成分更复杂,有效成分和毒性成分互相制约,当进入人体后又由于人体生理和病理状态的不同而发生各种变化,在治疗疾病同时,产生各种不良反应:①含朱砂、雄黄的品种。朱砂成分含硫化汞,雄黄成分含硫化砷,毒性较强,主要出现心、肝、肾脏损害的不良反应。例如:牛黄解毒片、牛黄解毒丸、六神丸(水丸)、天王补心丸、安宫牛黄丸等。②含川乌、草乌、生半夏的品种。川乌、草乌、生半夏含有毒成分,其毒性对神经系统和心血管系统最敏感,常导致心律失常。例如:小活络丸、藿香正气水等。③含蟾酥的品种。?蟾酥是一种动物蛋白,对人体有较强的致敏性,此外蟾酥毒素有强心作用和刺激胃肠作用,中毒常会出现消化系统、造血系统的不良反应。例如:六神丸(水丸)、喉症丸(水丸)等。④含有易引起过敏的中药的品种。例如:复方威灵仙注射液因含威灵仙,茵栀黄注射液因含大黄、栀子,羚翘解毒丸因含金银花、牛蒡子,安神补心丹(水丸)因含丹参均可出现过敏反应。⑤含有西药成分。如感冒片,因含扑热息痛可引起支气管痉挛、皮疹、过敏,过量时可引起血小板減少及肝脏损害;感冒通片,因含有双氯灭痛可导致肾毒性。此外,维C银翘片会引起荨麻疹,复方大青叶片会引起固定药疹,小儿速效感冒片会引起急性肾衰等。
4 中西药合用
不合理的中西联合用药,有时也会引起不良反应甚至危及生命。①含有机酸的中药及其制剂。例如:乌梅、山楂、山茱萸及六味地黄丸、乌梅丸、保和丸与磺胺类药物合用,在酸性尿液中会加重尿结晶的形成,或引起血尿;山楂、乌梅等能酸化药液,使利褔平、阿司匹林等酸性药物吸收增加,从而加重肾的负担。②含朱砂的中成药。例如:朱砂安神丸、紫血丹、七厘散、苏合香丸等与溴化钾(钠)、碘化钾(钠)等西药同服,可产生具有毒性的溴化汞或碘化汞,引起赤痢样大便,导致药源性肠炎。③中药川乌、草乌、附子及含有这类药材和生物碱的中成药。例如:小活络丸、三七片、延胡索止痛片等与链霉素、庆大霉素及卡那霉素等药物合用,会增强对听觉神经的毒性,产生耳鸣、耳聋。④中药酊剂和药酒。如国公酒、风湿骨痛酒,与水合氯醛合用能产生有毒的醇合三氯乙醛,严重者可以致死。⑤斑蝥、朱砂等中药与抗菌药、解热止痛药合用,可引起消化道损害甚至胃肠道出血及穿孔。⑥虎杖、密陀僧与抗菌药物头孢菌素、异烟肼、利福平合用;苍耳子、雷公藤与抗癫痫药苯妥英钠、卡马西平合用,都会加重肝脏损害。
综上所述,应正确认识中药应用的安全性,积极宣传中药不良反应知识,正确、合理使用中药,加强中药不良反应监测工作等,使中药这一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在保障人民健康事业上发挥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陈信云.中药学[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8.
[2] 冯国旗.中西药注射剂配伍变化[M].北京: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200.
[关键词]中药安全性;事件;不良反应;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R28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3)09-0092-01
中药是我国传统医学的瑰宝,为临床治疗疾病和祖国医学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巨大贡献。但是随着人们自我药疗保健意识的提高,片面强调“药食同源”传统的观念认为“中药无毒副作用”可以长期使用,导致中药应用不良反应时有发生,有的甚至危及生命。因此应该引起医务工作者足够的重视,以保证人们对中药应用的安全。
1 单味中药应用
用药不对症:如人参,俗称补药之王,常常用来补元气,治疗虚证,特别是气虚证,若用药不对症,可导致低血钾、四肢抽搐、眩晕、头痛、心悸、失眠、咽痛、恶露不绝等。
自我药疗:艾条熏炙可致过敏、熏处奇痒、潮红、水肿、水泡,重者心悸、胸闷、气急;板蓝根长期内服可致食欲减退、体瘦、神疲少动、腹泻、腹痛、腹胀、呕吐等;何首乌内服可致双膝酸痛、高热、过敏性皮疹;胖大海泡服可致流产、尿血、小腹胀痛;番泻叶泡服可致急性尿潴留,长期服用致依赖性,内服致癫痫样发作、四肢抽搐、神志不清、口吐白沫。?
民间食用:河豚食用致中毒,轻者出现腹痛、恶心、呕吐、头晕、胸闷、乏力、四肢与口唇麻木等;重者死亡。灰菜食用致小儿重症光敏性皮炎;苦杏仁:服食致恶心、呕吐、腹泻、头昏、心悸、呼吸困难等。
保健:西洋参煎服出现出现全身片状荨麻疹样过敏反应(水泡),久服致脾阳虚衰、食少、腹胀、恶寒怕冷、心悸、气短;冬虫夏草过量服用致过敏,引起肾功能恶化、心包炎、心律失常、头痛、烦躁、面部红斑;甲鱼食用致过敏性休克,原肝病症状加重,头晕、心悸、胸闷气短、恶心呕吐等。
误作它用:莽草子误作八角茴香,烹调食用致中毒,出现上腹灼痛,头痛头晕,胸闷气急,恶心呕吐,四肢麻木,流涎,多汗,惊厥,呼吸困难,瞳孔缩小,昏迷,尿潴留;广豆根误作北豆根预防感冒用汤剂且用量大致中毒,出现头痛、腹痛、恶心呕吐、心跳加快等;天仙子误作地肤子用致莨菪碱类中毒死亡。
2 中药单方制剂应用
中药单方注射剂较多出现不良反应,其中过敏反应最为常见。?
其原因可能与注射剂本身纯度不够或病人过敏体质有关。如:鱼腥草注射液、板蓝根注射液、柴胡注射液、仙鹤草注射液、丹参注射液、穿心莲注射液等发生过敏反应频率较高。此外,如苦木注射液、天麻注射液、大青叶注射液、毛冬青注射液、蚯蚓注射液等也有过敏反应发生的报道。
3 中药复方制剂应用
每一种中药都有几种成分,而中药复方制剂成分更复杂,有效成分和毒性成分互相制约,当进入人体后又由于人体生理和病理状态的不同而发生各种变化,在治疗疾病同时,产生各种不良反应:①含朱砂、雄黄的品种。朱砂成分含硫化汞,雄黄成分含硫化砷,毒性较强,主要出现心、肝、肾脏损害的不良反应。例如:牛黄解毒片、牛黄解毒丸、六神丸(水丸)、天王补心丸、安宫牛黄丸等。②含川乌、草乌、生半夏的品种。川乌、草乌、生半夏含有毒成分,其毒性对神经系统和心血管系统最敏感,常导致心律失常。例如:小活络丸、藿香正气水等。③含蟾酥的品种。?蟾酥是一种动物蛋白,对人体有较强的致敏性,此外蟾酥毒素有强心作用和刺激胃肠作用,中毒常会出现消化系统、造血系统的不良反应。例如:六神丸(水丸)、喉症丸(水丸)等。④含有易引起过敏的中药的品种。例如:复方威灵仙注射液因含威灵仙,茵栀黄注射液因含大黄、栀子,羚翘解毒丸因含金银花、牛蒡子,安神补心丹(水丸)因含丹参均可出现过敏反应。⑤含有西药成分。如感冒片,因含扑热息痛可引起支气管痉挛、皮疹、过敏,过量时可引起血小板減少及肝脏损害;感冒通片,因含有双氯灭痛可导致肾毒性。此外,维C银翘片会引起荨麻疹,复方大青叶片会引起固定药疹,小儿速效感冒片会引起急性肾衰等。
4 中西药合用
不合理的中西联合用药,有时也会引起不良反应甚至危及生命。①含有机酸的中药及其制剂。例如:乌梅、山楂、山茱萸及六味地黄丸、乌梅丸、保和丸与磺胺类药物合用,在酸性尿液中会加重尿结晶的形成,或引起血尿;山楂、乌梅等能酸化药液,使利褔平、阿司匹林等酸性药物吸收增加,从而加重肾的负担。②含朱砂的中成药。例如:朱砂安神丸、紫血丹、七厘散、苏合香丸等与溴化钾(钠)、碘化钾(钠)等西药同服,可产生具有毒性的溴化汞或碘化汞,引起赤痢样大便,导致药源性肠炎。③中药川乌、草乌、附子及含有这类药材和生物碱的中成药。例如:小活络丸、三七片、延胡索止痛片等与链霉素、庆大霉素及卡那霉素等药物合用,会增强对听觉神经的毒性,产生耳鸣、耳聋。④中药酊剂和药酒。如国公酒、风湿骨痛酒,与水合氯醛合用能产生有毒的醇合三氯乙醛,严重者可以致死。⑤斑蝥、朱砂等中药与抗菌药、解热止痛药合用,可引起消化道损害甚至胃肠道出血及穿孔。⑥虎杖、密陀僧与抗菌药物头孢菌素、异烟肼、利福平合用;苍耳子、雷公藤与抗癫痫药苯妥英钠、卡马西平合用,都会加重肝脏损害。
综上所述,应正确认识中药应用的安全性,积极宣传中药不良反应知识,正确、合理使用中药,加强中药不良反应监测工作等,使中药这一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在保障人民健康事业上发挥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陈信云.中药学[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8.
[2] 冯国旗.中西药注射剂配伍变化[M].北京: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