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教父》三部曲在叙事结构和人物塑造上均以家庭因素为核心,家庭主题元素在《教父》系列影片中的重要作用就在于对黑帮影片暴力色彩的消减,这也是《教父》系列影片能够获得很多观众认同的重要原因。《教父》系列影片在叙事和人物塑造上采取家庭化的策略是和科波拉的意大利裔移民的文化背景有关。
[关键词] 《教父》 黑帮 家庭 暴力
科波拉在谈到《教父》时说道:“如果有人认为这部影片宣扬了暴力, 那绝非出自我的本意。事实上, 影片里只有极少的真正暴力场面, 而且非常短暂。”[1] 而《教父》的家庭化处理又淡化了那部分“极少的暴力”。柯里昂家族的犯罪活动是合情合理的,他们是被逼无奈的,他们完全是出于保护家庭的需要。柯里昂家族谋杀的都是那些罪有应得的人,没有一个无辜的人被杀,这是柯里昂家族的法律。而且所有的谋杀都不是由柯里昂家族挑起的,在三部影片里,柯里昂家族完全是处于自卫和反击的位置。迈克清洗五大家族,因为他们支持毒品、谋害父亲、杀死长兄,迈克如果不采取暴力手段,就是坐以待毙,他的家人也会因为他的不行动而受难。第二部的故事是由罗斯谋杀迈克引起的,第三部是敌人破坏迈克的收购计划还杀死了他的好朋友汤姆马西诺,总之,每次迈克的犯罪活动都是有借口的,都是复仇。老教父维托对穷人是和善的,他愿意帮生活拮据的寡妇出面向房东求情、替她付房租,但他毫不迟疑地杀了向自己和自己朋友收取保护费的恶霸。与柯里昂家庭对立的敌人是些欺压穷苦人的恶棍,是些卖毒品给孩子的混蛋,是些穷凶极恶地杀死无辜者的匪徒,他们为了达到目的杀死迈克无辜的妻子、朋友、女儿。因此,尽管迈克也是施暴者,但是他获得了观众的同情和认可。“影片用‘复仇’这一人类自古以来的社会心理遮蔽了暴力的非合法性与可能带来的牺牲和沉痛的社会问题,渲染的是复仇所带来的快感。”[2] 后来的很多黑帮影片也将家庭因素融入犯罪活动,这大大起到了减弱主角反派面目的作用,使他们获得观众的同情,他们不是一批眼里只有钱财的冷酷匪徒,他们有普通人的情感。相反,那些以合法性身份出现的警察等等倒是一些贪财、违法的人渣。例如《赌城风云》和《美国黑帮》明显是按照《教父》的模式塑造人物形象的,尽管它们不是以家庭为影片主题。作为黑帮电影史上另一部巨著的《美国往事》虽然没有明显地采用家庭的叙事策略,但是“面条”和他的几个兄弟们之间的感情也构成了一个隐性的家庭意义场,我们可以把他们之间的情义看作是一个家庭里的四个兄弟之间的感情。黑帮电影中揉入家庭因子不只限于美国影片,香港导演吴宇森的《英雄本色》也侧重讲述了黑帮人物对弟弟和朋友的情谊。
柯里昂家族的犯罪合理性不只是体现在人物形象和柯里昂家族被动的犯罪位置上。犯罪的合理化还通过家庭聚会等温情场面占据影片较多比例来转移观众对犯罪活动的关注。可以说,《教父》系列影片是在讲述家庭故事时穿插了少量的调节影片节奏的暴力犯罪情节。《教父》三部曲里大量的场景是家庭成员之间聚会和处理事务的生活化情境,而直接的、血腥的杀人犯罪活动并没有占据大部分的比例,所以观众看完影片后留下的是家人之间团结、关爱的印象,对那些表现得不是很凶残的杀人场面的记忆不是很深刻。《教父》系列影片是表现有关柯里昂家庭事务的影片,这才是影片重点所在。总之,家庭因素的融入使得这三部电影有别于一般的黑帮影片,它很好地起到了弱化犯罪非法性的作用。两代柯里昂教父也因为作为家庭的和黑帮分子的双重身份而魅力无限,获得了观众的认可和同情,尽管这些并非导演科波拉的本意。
《教父》三部曲的叙事和人物塑造采取家庭化策略和导演的个人性格有着巨大的关系。科波拉是一名意大利裔美国人,他具有一般意大利人热爱家庭的品质。“作为意大利人,我深受地中海文化的熏陶,所以我非常爱我的家人。我们也曾有过不愉快,就像其他家庭那样,但是我的心一直属于我的家人。以前是我的父母、兄弟姐妹,现在是我的妻子和孩子。”[3] 一定程度上,我们可以在迈克·柯里昂身上看到的是导演科波拉的影子。同时这也具有深刻的社会根源,美国是一个移民国家,一段时间里意大利裔移民在美国社会里受歧视和压迫,于是黑手党成为了团结和保护这些意大利人的一个组织、一个大家庭。在他们眼里主流社会的法律不能保护他们,黑手党犯罪的方式就是保护自己的合法手段。我们看到《教父》里的柯里昂家族不是罪恶的,老教父为受迫害的穷人出面求情、付房租,报复欺负意大利人子女而没有受到法律制裁的人,迈克也致力于保护家庭,柯里昂家族是正义的一方。在其它一些黑帮影片里,意大利裔人的圈子就是一个大家庭,非意大利裔的帮派分子是不能进入这个“家族”核心层的,这一点在斯科塞斯的《好家伙》里就有表现。后来斯科塞斯拍摄的《纽约黑帮》讲述爱尔兰移民初到美国受到的歧视与压迫,和《教父》一样,这部电影也不仅仅是讲述一个动人的故事,它们都反映了一个时期内的社会历史文化。《教父》是黑帮电影历程中具有开拓性意义的作品。
一言以蔽之,《教父》系列影片首先是家庭故事影片,其次才是黑帮犯罪片。
注释
[1][美]罗·约翰逊:《科波拉和他的<教父>》,陈梅译,《世界电影》,1980,02.
[2]陈旭光 苏涛等 著:《美国电影经典》,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75页。
[3]张小莫:《人人都想我拍黑帮电影 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访谈》,《世界电影之窗》,2008,03.
作者简介
黄伟芬(1991— ),女,汉,西北民族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广告学专业,主要研究方向:广告美学及传播理论。
[关键词] 《教父》 黑帮 家庭 暴力
科波拉在谈到《教父》时说道:“如果有人认为这部影片宣扬了暴力, 那绝非出自我的本意。事实上, 影片里只有极少的真正暴力场面, 而且非常短暂。”[1] 而《教父》的家庭化处理又淡化了那部分“极少的暴力”。柯里昂家族的犯罪活动是合情合理的,他们是被逼无奈的,他们完全是出于保护家庭的需要。柯里昂家族谋杀的都是那些罪有应得的人,没有一个无辜的人被杀,这是柯里昂家族的法律。而且所有的谋杀都不是由柯里昂家族挑起的,在三部影片里,柯里昂家族完全是处于自卫和反击的位置。迈克清洗五大家族,因为他们支持毒品、谋害父亲、杀死长兄,迈克如果不采取暴力手段,就是坐以待毙,他的家人也会因为他的不行动而受难。第二部的故事是由罗斯谋杀迈克引起的,第三部是敌人破坏迈克的收购计划还杀死了他的好朋友汤姆马西诺,总之,每次迈克的犯罪活动都是有借口的,都是复仇。老教父维托对穷人是和善的,他愿意帮生活拮据的寡妇出面向房东求情、替她付房租,但他毫不迟疑地杀了向自己和自己朋友收取保护费的恶霸。与柯里昂家庭对立的敌人是些欺压穷苦人的恶棍,是些卖毒品给孩子的混蛋,是些穷凶极恶地杀死无辜者的匪徒,他们为了达到目的杀死迈克无辜的妻子、朋友、女儿。因此,尽管迈克也是施暴者,但是他获得了观众的同情和认可。“影片用‘复仇’这一人类自古以来的社会心理遮蔽了暴力的非合法性与可能带来的牺牲和沉痛的社会问题,渲染的是复仇所带来的快感。”[2] 后来的很多黑帮影片也将家庭因素融入犯罪活动,这大大起到了减弱主角反派面目的作用,使他们获得观众的同情,他们不是一批眼里只有钱财的冷酷匪徒,他们有普通人的情感。相反,那些以合法性身份出现的警察等等倒是一些贪财、违法的人渣。例如《赌城风云》和《美国黑帮》明显是按照《教父》的模式塑造人物形象的,尽管它们不是以家庭为影片主题。作为黑帮电影史上另一部巨著的《美国往事》虽然没有明显地采用家庭的叙事策略,但是“面条”和他的几个兄弟们之间的感情也构成了一个隐性的家庭意义场,我们可以把他们之间的情义看作是一个家庭里的四个兄弟之间的感情。黑帮电影中揉入家庭因子不只限于美国影片,香港导演吴宇森的《英雄本色》也侧重讲述了黑帮人物对弟弟和朋友的情谊。
柯里昂家族的犯罪合理性不只是体现在人物形象和柯里昂家族被动的犯罪位置上。犯罪的合理化还通过家庭聚会等温情场面占据影片较多比例来转移观众对犯罪活动的关注。可以说,《教父》系列影片是在讲述家庭故事时穿插了少量的调节影片节奏的暴力犯罪情节。《教父》三部曲里大量的场景是家庭成员之间聚会和处理事务的生活化情境,而直接的、血腥的杀人犯罪活动并没有占据大部分的比例,所以观众看完影片后留下的是家人之间团结、关爱的印象,对那些表现得不是很凶残的杀人场面的记忆不是很深刻。《教父》系列影片是表现有关柯里昂家庭事务的影片,这才是影片重点所在。总之,家庭因素的融入使得这三部电影有别于一般的黑帮影片,它很好地起到了弱化犯罪非法性的作用。两代柯里昂教父也因为作为家庭的和黑帮分子的双重身份而魅力无限,获得了观众的认可和同情,尽管这些并非导演科波拉的本意。
《教父》三部曲的叙事和人物塑造采取家庭化策略和导演的个人性格有着巨大的关系。科波拉是一名意大利裔美国人,他具有一般意大利人热爱家庭的品质。“作为意大利人,我深受地中海文化的熏陶,所以我非常爱我的家人。我们也曾有过不愉快,就像其他家庭那样,但是我的心一直属于我的家人。以前是我的父母、兄弟姐妹,现在是我的妻子和孩子。”[3] 一定程度上,我们可以在迈克·柯里昂身上看到的是导演科波拉的影子。同时这也具有深刻的社会根源,美国是一个移民国家,一段时间里意大利裔移民在美国社会里受歧视和压迫,于是黑手党成为了团结和保护这些意大利人的一个组织、一个大家庭。在他们眼里主流社会的法律不能保护他们,黑手党犯罪的方式就是保护自己的合法手段。我们看到《教父》里的柯里昂家族不是罪恶的,老教父为受迫害的穷人出面求情、付房租,报复欺负意大利人子女而没有受到法律制裁的人,迈克也致力于保护家庭,柯里昂家族是正义的一方。在其它一些黑帮影片里,意大利裔人的圈子就是一个大家庭,非意大利裔的帮派分子是不能进入这个“家族”核心层的,这一点在斯科塞斯的《好家伙》里就有表现。后来斯科塞斯拍摄的《纽约黑帮》讲述爱尔兰移民初到美国受到的歧视与压迫,和《教父》一样,这部电影也不仅仅是讲述一个动人的故事,它们都反映了一个时期内的社会历史文化。《教父》是黑帮电影历程中具有开拓性意义的作品。
一言以蔽之,《教父》系列影片首先是家庭故事影片,其次才是黑帮犯罪片。
注释
[1][美]罗·约翰逊:《科波拉和他的<教父>》,陈梅译,《世界电影》,1980,02.
[2]陈旭光 苏涛等 著:《美国电影经典》,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75页。
[3]张小莫:《人人都想我拍黑帮电影 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访谈》,《世界电影之窗》,2008,03.
作者简介
黄伟芬(1991— ),女,汉,西北民族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广告学专业,主要研究方向:广告美学及传播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