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提高中学生写作能力

来源 :教育周报·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q_sk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达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本文笔者将针对中学生在写作过程中的常见问题:无材可取、无章可依、无语可表、无法修改,相应地给出建议,阅读作为积累素材的重要途径,训练作为提升写作能力必不可少的方式,将在本文重要阐释。
  关键词:中学生 语文 写作 阅读 观察 仿写 表达 斟酌 修改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达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在中学生语文学习的过程中,写作作为一个重点和难点,本文将针对学生在写作时无材可取、无章可依、无语可表、无法修改的问题提出建议。
  一、广泛阅读,细心观察
  阅读是理解与吸收,是写作的基础。部分中学生作文空洞无物,归根结底是写作时缺乏素材。古人有云:“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一篇好文章不单单只是辞藻华丽,更在于内容的丰富充实,这便需要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一点一滴的积累。叶圣陶曾在《国文教学的两个基本概念》一文中谈到:“然而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倾吐能否合于法度,显然与吸收有密切的关系。单说写作程度如何如何是没有根的,要有根,就得追问那比较难捉摸的阅读程度。”可见阅读是写作的基础。
  阅读分为课本阅读与课外阅读,泛读与精读。中学生的阅读量应该远远超过课本容量,因此我会推荐学生课外阅读中外名著、优秀作文、翻看有关怎样写作的杂志、报刊、论著等书籍,学生以泛读拓展知识与见识,以精读积累佳句与人物素材。在教学中,我又刻意从以下方面对学生进行强化训练:①纳段入篇,明地位。②初读语段,知大意。③精读语段,顺关系。④赏析佳句,学语言。写作素材不应仅限于书本,更应来源于生活。这就要求学生细心观察体会生活,生活中每天都会发生很多事情,要求学生多问自己几个为什么,学会观察、感受进而去发现、认识事情的本质,并积累下自己感触颇深的人或事。中学生需要学会积累书本和生活中的素材,将这些素材分门别类的整理到积累本上,在回顾中感悟与收获。同时,我也鼓励学生之间相互分享、介绍各自积累的素材。通过互相学习,进而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
  二、善于仿写,乐于表达
  中学生必须学会学以致用,学会灵活运用整理本中的素材。仅凭积累只能让学生感知语言、文学的魅力,却终究无法将其内化为自己的写作能力,学会仿写积累的佳句,学习它的精美的句式或是优美的表达,学生可以在自己平时写作时有意练习或者直接在积累的佳句下仿写以提高自己语言的表达能力。
  每日记日记固然是一个提高写作能力的方法,但是这会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我鼓励学生写随笔,短短几句即可。这样既不会让写作成为学生的负担,反而会促进学生积极观察身边的小事,学会细心体会与反思。日复一日,学生不仅开始乐于表达,其写作能力也会逐渐提高,达到写作的真正目的:认识世界、认识自我。
  此前讲述的仅仅只是写作的一部分,真正的作文毋庸置疑应当是一篇完整的文章,一篇完整的文章除了精妙的句式、丰富的内涵,自然也离不开文章精巧的布局,正如记叙文可以通过记叙的顺序将其分为顺叙、倒叙、插叙、补叙;一篇文章的结尾可以分为自然收束式、首尾呼应式、卒章显志式、名言警句式、抒情议论式。因此我一个月会布置两篇大作文,鼓励学生在作文中运用自己积累的素材来丰富文章的内容,同时训练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谋篇布局能力。
  三、反复斟酌,学会修改
  作文之道在于先求其通,再求其美。因此俗语有云:“好文章是改出来的。”修改作为作文写作的最后一环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文章的修改可以从多个方面入手,从最基本的表达是否有误,到语言是否优美、素材是否恰当、结构是否巧妙,再到立意是否深远,都值得学生反复地阅读,反复地斟酌。在教学中,我要求学生对于自己平时的作文先自己修改,上交的文章需要看到学生自己改动的痕迹,改后再在同学之间相互传阅与修改,既方便学生发现自身写作的问题,又促进学生之间相互学习,提高作文的修改能力;最后再交于我给出相应的评价与建议。每学期在期中和期末会有两次作文讲评课,以学生平时的作文作为范例,我会针对不同的层次,选出优秀作文和极差作文进行重点点评,分别给出相应的阶段性提升建议。
  写作是表达思想、抒发情感的重要途径,学生在阅读与观察中积累,开拓知识、增长见识;在表达中认识世界、认识自己;在修改中美化辞藻、完善结构。自由是作文的生命,让学生敞开心扉,拥抱自己的天空,抒发感情,写出个性。通过写作,让中学生从现实走向未来,从未知走向已知。
  参考文献:
  (1)《語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7月第1版,第17页
  (2)《国文教学的两个基本概念》:叶圣陶著
其他文献
摘要:我国开设小学英语课程已经有16年的历程,一线城市可能更早,而在大部分农村学校也都有十年以上。《义务教育阶段英语课程标准》指出在六年级毕业时学生的英语水平应到达二级目标。在读写方面,大部分学生都能到达要求,但是在听说方面,尤其是口语方面存在很多问题。特别是农村小学生,因各方面的原因,在口语交流方面面临着更严峻的挑战。本文从赣中A县农村小学生在英语课堂上表现出来的口语错误着手,分析其错误根源,对
期刊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因此在语文学习过程中我们应尽可能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积极学习,主动探究,鼓励学生带着自己的知识、经验、思考、灵感和兴致参与到其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力。  “识字”教学是低年级教学中的重要一环,如何在教学中让孩子们发现汉字的规律、感知识字的乐趣,是这几年我在识字教学中
期刊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人们越来越关注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甚至高效性,越来越关注学生的当下需要和可持续发展。然而,如今的数学课堂上,我发现,有些课堂,教学内容披上形式化的外衣,一味追求学生感官的“刺激”,一味追求课堂气氛的“热闹”,致使学生在课上兴奋有余,而真正的数学思考不足,课后模模糊糊甚至一无所知;有些课堂,教学远离学生的生活实际,教学活动单一,教学方法简单,教师喋喋不休的讲授,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
期刊
随着生活的科技化信息化,小学生的课余生活越来越单调。课余的时间,不是看电视,玩游戏就是不停的玩手机。对生活的阅历越来越浅显。更何况现在的家长也挺忙的,特别是农村孩子的父母,一年中在家的时间很少,节日回来也忙于走亲串友,根本没时间顾及孩子,更不用说带孩子游玩,沟通沟通感情了。孩子们的写作怎么办,创作灵感从哪里来,只有靠老师引导他们走进生活走进社会。去感受去触摸生活,去亲近大自然,让生活成为写作的源头
期刊
高效课堂学生的主要学习方式是小组学习,小组成员分工不同,小组学习过程中学生的角色培养十分重要。如何进行小组学习的角色培养呢?我主持的课题组是这样进行的。  第一步要通过问卷调查,得到了每个学生的第一手资料,对学生在组内的角色期望进行分析。  第二步对学生进行细致化的培训,进行角色分工的学习培训。先让学生明白学习小组是学生开展竞争学习、合作学习、快乐学习的阵地,是促进学生学会学习、学会交往的重要组织
期刊
班主任工作,就在于班主任用个人的魅力征服学生,用自己的热情感染学生,用高尚的品格影响学生,用平和的心态呵护学生。有一句话这样说:班主任在,学生能做好,是一个基本合格的班主任;班主任不在,学生能做好,是一个优秀的班主任;班主任在,学生不能做好,则是一个失败的班主任。在这二十几年的班主任工作中,我一直不断思考,勤勤恳恳,兢兢业业,朝着优秀班主任努力。  一、加强心理疏导  根据各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我
期刊
英语是一种拼音文字,单词是该语言的基础。熟练地掌握单词是学好英语必需的步骤。同时英语的语法,特别是动词的时态、语态以及在句子中的不同形式,与汉语有很大的区别。英语语法学习从理论讲是程序性知识的学习,仅靠记忆无法达到良好的效果。还必須要求学生具有良好的思维能力,在陈述性知识向程序性知识过渡的过程中,需要学习者必须高度集中注意力并很下功夫。下面是一些学好英语的基本方法。  一、坚持听说训练,加深巩固单
期刊
中学地理课要走出以往落后的教学形式,作为当今的教育工作者,只有积极投身到这一变革中去,改革传统教学观念、教学模式,了解新的思想观念,掌握新的技术,使自己迅速具备和确立信息时代的文化价值观念,并能把它们熟练合理的运用于教学实践活动当中。在地理学科教学中运用计算机辅助教学已经成为一种必然,它的探索与发展,也成为了地理教学改革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此,我就信息技术在地理教学中的运用说说我的几点感受。 
期刊
生物学科是一门自然科学,生物教学中多媒体技术的使用,丰富了课堂教学的表现形式和内涵,有利于学生建立生命规律与生命现象之间的联系,形成视听综合感官作用,变抽象的生物学问题具体化;枯燥的生物学知识趣味化;复杂的生命过程简单化,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一、多媒体课件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课件能够形象地展示知识的内容和结构,特别是能够形象地演示某些难以理解的微觀教学内容,突出重点,突破
期刊
“万事开头难”,对于学生来说,初写议论文更难,我从教二十多年的经验告诉我,写议论文最好的起步方式就是模仿。在这个讲究创新的年代,讲“模仿”似乎有一点“倒行逆施”的嫌疑,但是利用例文引路,让老师在进行作文教学时,不再是空洞无物的理论说教,降低了指导难度,同时还能促进读写结合,更能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能将学生认为的“苦差事”变为“甜饽饽”。像这样一举多得的教学模式,我们为什么弃之不用呢?  对于初学议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