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我们从小学一年级就开始学习数学,由浅入深、由易到难,数学的学习有利于帮助锻炼小学生的思维能力,开发其大脑的灵敏度,也对小学生自身逻辑判断能力的塑造很有效果,从而促进孩子的全方面发展。但是数学的学习并不是很容易,它需要学生学会独立思考,并且有较好的记忆力,这样才能自如地运用课堂上数学老师所讲的知识,从而发现数学的奥秘,渐渐地爱上数学这门学科。基于此,对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融合进行研究,仅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数学;信息技术;有效融合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44-066
引言
《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指出:建设覆盖城乡各级各类学校的教育信息化体系,促进优质教育资源普及共享,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融合是构建高效课堂的重要途径和提升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手段。
一、小学数学教学现状
小学数学是义务教育的一门重要学科,它是为学生后续学习打基础的,它蕴含着许多与高等数学相通的数学思想方法。与其他课程相比,小学数学具有抽象性和逻辑严密性,因此对小学生的理解能力要求更高。我们传统的教学方式是教师讲、学生听,这种教学方式有存在的必要性,也有其弊端。老师占用的时间太多,这种比较枯燥、单一的教学方法,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不高,教学质量提不上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来看,小学生集中注意力的时间不应该超过10分钟,所以教师应该利用这高效的10分钟,运用信息技术把抽象的知识转换的比较直观形象的知识,大大的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因此,运用信息技术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从而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是研究的热点问题。
二、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一)利用信息技术化抽象为具体,直观展示数学思维
小学数学教学中,数据模型及公式是教学的难点,抽象的推理学生难以理解。在教学中,我们可以依托信息技术将抽象的公式动态化、具体化,直观展示推导过程,加深学生对公式的理解和记忆,真正做到触类旁通。如在教学《圆柱的认识》时,学生对公式V=S×h公式不能好好运用,究其原因是对公式本质的不理解。因此,在教学时,我运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圆柱体的全方位、多视角立体动态图,并借此将圆柱体以帧数分解的方式,充分还原其向长方体转变的过程。动态化、具体化的过程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学生学习轻松、愉快,加深了对公式的理解,优化了教学效果。
(二)准确把握教学切入点
教师在小学数学相关知识点的教学中,适合信息技术运用的切入点有很多,而切入点不同,教学效果和学生的课堂体验完全不同。这就要求教师准确把握切入点,切入方式,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通过各种信息的综合利用方式和多媒体技术,实现知识的介绍、阐述、知识分类、归纳和总结的教学活动,把知识点通过信息手段明确讲解给学生。例如:在“长方体知识和正方体知识”的教学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方向应该首先关注面、边、顶点这一部分的关键和核心部分。因此,为了进一步加强學生对这一系列知识点的掌握,我们可以先考虑增加它的趣味性。长方体、正方体可以用相关的计算机软件将其分割拼接成动画游戏,将面、边、顶点三个核心知识点的教学融入到动画游戏中。可以根据知识点设计不同的层次,每个层次都有相应的认知按钮,学生可以自己完成。学生在边游戏边学习,寓教于乐,加深了对知识和经验的掌握。
(三)分类型练习,全方位提高
数学知识就分几个类型,我们一个类型一个类型的练习,才能全方位的提高学生的学习。引入信息技术后,教师可以利用网络提供的题库,为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不同类型、不同难度的作业。此外,还可以通过网络交流工具联系家长,让家长参与到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在新课程的理念下,要充分地发挥现代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作用,必须明确信息技术的教学优势和意义,合理地运用现代的信息技术,与教学内容进行有效的整合,提高课堂教学的趣味性与灵活性,从而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四)借助信息技术实现多样化教学、并合理安排训练
老师在开展实际小学数学教学活动的时候,想要有效地提升学生学习的效率,就需要老师充分将课堂的时间利用起来。提升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认知,而老师将数学知识和信息技术有效结合在一起进行教学,不但能够有效实现数学教学的多样化,而且能够有效地提升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这对老师打造高效的教学课堂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结束语
总而言之,老师想要有效地提升小学数学的教学效率,就要认识到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课堂上的优势,并根据数学教材的内容以及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实际情况,科学地将信息技术引入到实际的小学数学课堂上。并且,老师要借助信息技术直观性的优势,将复杂抽象的数学知识更形象具体地呈现在学生的眼前,以此有效地降低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难度。
参考文献
[1]陈丽容.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探究[J].当代家庭教育,2019(33):62.
[2]闫建武.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读写算,2019(33):13.
[3]丁岚.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探讨[J].考试周刊,2019(94):64-65.
关键词:小学数学;信息技术;有效融合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44-066
引言
《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指出:建设覆盖城乡各级各类学校的教育信息化体系,促进优质教育资源普及共享,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融合是构建高效课堂的重要途径和提升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手段。
一、小学数学教学现状
小学数学是义务教育的一门重要学科,它是为学生后续学习打基础的,它蕴含着许多与高等数学相通的数学思想方法。与其他课程相比,小学数学具有抽象性和逻辑严密性,因此对小学生的理解能力要求更高。我们传统的教学方式是教师讲、学生听,这种教学方式有存在的必要性,也有其弊端。老师占用的时间太多,这种比较枯燥、单一的教学方法,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不高,教学质量提不上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来看,小学生集中注意力的时间不应该超过10分钟,所以教师应该利用这高效的10分钟,运用信息技术把抽象的知识转换的比较直观形象的知识,大大的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因此,运用信息技术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从而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是研究的热点问题。
二、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一)利用信息技术化抽象为具体,直观展示数学思维
小学数学教学中,数据模型及公式是教学的难点,抽象的推理学生难以理解。在教学中,我们可以依托信息技术将抽象的公式动态化、具体化,直观展示推导过程,加深学生对公式的理解和记忆,真正做到触类旁通。如在教学《圆柱的认识》时,学生对公式V=S×h公式不能好好运用,究其原因是对公式本质的不理解。因此,在教学时,我运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圆柱体的全方位、多视角立体动态图,并借此将圆柱体以帧数分解的方式,充分还原其向长方体转变的过程。动态化、具体化的过程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学生学习轻松、愉快,加深了对公式的理解,优化了教学效果。
(二)准确把握教学切入点
教师在小学数学相关知识点的教学中,适合信息技术运用的切入点有很多,而切入点不同,教学效果和学生的课堂体验完全不同。这就要求教师准确把握切入点,切入方式,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通过各种信息的综合利用方式和多媒体技术,实现知识的介绍、阐述、知识分类、归纳和总结的教学活动,把知识点通过信息手段明确讲解给学生。例如:在“长方体知识和正方体知识”的教学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方向应该首先关注面、边、顶点这一部分的关键和核心部分。因此,为了进一步加强學生对这一系列知识点的掌握,我们可以先考虑增加它的趣味性。长方体、正方体可以用相关的计算机软件将其分割拼接成动画游戏,将面、边、顶点三个核心知识点的教学融入到动画游戏中。可以根据知识点设计不同的层次,每个层次都有相应的认知按钮,学生可以自己完成。学生在边游戏边学习,寓教于乐,加深了对知识和经验的掌握。
(三)分类型练习,全方位提高
数学知识就分几个类型,我们一个类型一个类型的练习,才能全方位的提高学生的学习。引入信息技术后,教师可以利用网络提供的题库,为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不同类型、不同难度的作业。此外,还可以通过网络交流工具联系家长,让家长参与到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在新课程的理念下,要充分地发挥现代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作用,必须明确信息技术的教学优势和意义,合理地运用现代的信息技术,与教学内容进行有效的整合,提高课堂教学的趣味性与灵活性,从而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四)借助信息技术实现多样化教学、并合理安排训练
老师在开展实际小学数学教学活动的时候,想要有效地提升学生学习的效率,就需要老师充分将课堂的时间利用起来。提升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认知,而老师将数学知识和信息技术有效结合在一起进行教学,不但能够有效实现数学教学的多样化,而且能够有效地提升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这对老师打造高效的教学课堂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结束语
总而言之,老师想要有效地提升小学数学的教学效率,就要认识到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课堂上的优势,并根据数学教材的内容以及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实际情况,科学地将信息技术引入到实际的小学数学课堂上。并且,老师要借助信息技术直观性的优势,将复杂抽象的数学知识更形象具体地呈现在学生的眼前,以此有效地降低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难度。
参考文献
[1]陈丽容.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探究[J].当代家庭教育,2019(33):62.
[2]闫建武.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读写算,2019(33):13.
[3]丁岚.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探讨[J].考试周刊,2019(94):64-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