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赤色在中国的色彩观念中一直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在中国传统建筑中赤色的大面积使用更使其成为了中式传统建筑中的一个重要文化符号。本文通过分析赤色文化,探究赤色在中国传统建筑与现代建筑中的应用与发展。
关键词:赤色;中国传统建筑;中国现代建筑;应用与发展
中图分类号:TU1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0)21-0-02
1 中国传统颜色中的赤色文化
1.1 五色观中的赤色
五色观是中国特有的色彩审美理论,贯穿了中华5000年的美术发展历史,到现在仍在被使用。色彩观念最初诞生于旧石器时代,人们通过生活实践产生了对天地自然的憧憬及崇拜,并认识到了青、赤、黄、白、黑这5种本色[1]。五色观最早期的理论基础源自《周礼·考工记》:“南方谓之赤。赤与黑相次也。青与赤谓之文,赤与白谓之章,火以圜,山以章。”[2]此时赤色代表南方,人们将五色同5种方位联系在一起形成了最朴素的五色观。五色观审美的真正樹立是在五行学说确立之后,随后阴阳融合及五行生胜的理论进一步完善了五色观。这一时期的赤色代表南方和火,同时在五行中与木和土相联系。两汉时期,以董仲舒为代表的儒家学说得到确立,此时具有严格的尊卑等级制度的礼制文化在皇权的推行下成为了主流的意识形态。受这一时期文化的影响,五色观被打上了深深的儒礼的等级烙印。此时的五色已经被同“五行”“阴阳”“五方四时”及“五方正色”的思想联系在了一起,赤色也不再仅指其本色,而是被赋予了众多的文化内涵,具有十分浓厚的民族特色[3]。
1.2 中国人的尚红文化
中国人的尚红文化自古以来就存在,赤色是人类最早认识的颜色,构成了人们最早的审美,在人们的认识中也有“通神”的特性。赤色的历史可以追溯到3万年前,考古学家在一个岩窟里发现了3万年前人类使用赤色颜料制作的岩画,这是人类能够发现的人类最早使用色彩的痕迹。在两万五千年前的旧石器时代晚期,山顶洞人使用红色染就饰品,使它们更加美丽。在古人们安葬同伴时举行的仪式中,发现了他们会使用赤铁矿的粉末撒在尸骨周围。在7000年前的河姆渡文化遗址中曾出土一个朱红色的碗。在新石器时代岩画和彩陶文化鼎盛的时期,出现了大量用红色和黑色颜料绘制的岩画和彩陶[4]。到了夏商周时期,赤色已经得到了十分普遍的使用,大量出现在人们的建筑、服饰及器具上。赤色在人们的认知中也有双面性,既象征吉祥与神圣,也象征血腥暴力与革命反抗。现在赤色依旧为中国人民所喜爱,成为了中国特有的文化符号。
2 赤色在中国传统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2.1 赤色在建筑设计历史中的变迁
在周朝以前,没有形成完整的色彩和建筑体系,那时人们使用赤色的颜料作为房屋的装饰,注重的是使用材料本身的色彩[5]。到了周朝,人们开始崇尚红色并拥有了五色观的色彩理论体系,对颜色的使用严格遵守“五方正色”的色彩理论。人们在重要的建筑物上涂上丹粉及朱漆,防止木构筑物腐坏,在美化建筑的同时也表示了该建筑高贵的地位[6]。秦汉时期崇尚以红、黑为主的大气之风。秦朝尚黑,但在建筑色彩的使用上是否也都为黑色,无据可考。如果根据在秦始皇陵中发现的朱红色地面及大都为红色的秦朝立柱进行推断,秦朝建筑中红色的使用应该也占比颇大。汉朝整体尚红,是赤色使用最多的朝代,在描述汉朝宫室的有关文献中可以了解到,汉朝的宫廷建筑大多是红色,建筑的柱、枋、门、窗及庭园地面都会施以朱红,并在斗拱、梁架等地施以彩绘。
与磅礴大气的秦汉不同,隋唐的风格是雍容华贵的。汉朝之后皇室不再崇尚赤色,而改为崇尚黄色,但唐朝的木构筑上如殿阁的檐柱、枋楣、椽、栱等表面依旧会涂刷赭色或红色,并大多在木构筑物上施以彩绘。外墙的颜色沿用了南北时期施以赭色或红色的做法,在前殿的地面中也会使用红色。到了宋代,风格有了与唐朝极为不同的改变,宋朝建筑的风格大多是精致典雅,在颜色的使用上不再追求华丽的色彩而偏爱青、绿为主的冷色调,基本上不使用红色,只偶尔在木构筑上通涂土黄或土红。到了清朝,色彩的等级制度更加严苛,金黄和朱红成为了皇室专用的颜色。宫廷建筑以红、黄二色为主色调,红色主要应用于门墙及油饰[7]。
2.2 宫廷建筑中赤色的应用
纵观中国的色彩体系,赤色一直处于色彩等级的上层,因此赤色的使用一直都有严格的等级规定,几乎只允许在宫廷建筑中使用。而对现今保存最完整的大规模红色宫廷建筑群紫禁城进行分析,基本可以了解赤色在宫廷建筑中的应用。
紫禁城作为明清两代的皇城宫殿,可以说是建筑色彩运用方面的代表。建筑整体以金、黄色为主,在金黄色的琉璃瓦下,屋檐下成排的廊柱、门窗与墙面都以红色为主色,再以青、绿两色作为点缀装饰,将对比设色运用到了极致,使整个皇城威严而又富丽堂皇。该建筑在赤色的使用上严格地遵循了五行规律与五色观的色彩理论。在五行中土居中央,而土代表的黄色被皇家定为了最尊贵的颜色,因此故宫的琉璃瓦全呈金黄色,代表皇帝至高无上的权力。而在“五行生胜”学说中,“木生火,火生土”,与黄色相搭配的就是火色即赤色,也因当时的建筑大多为木结构,所以常将木构筑涂以朱漆以生胜木。(如图1)
2.3 民居建筑中的赤色
民居建筑中赤色通常不会被大面积使用,而是作为点缀的装饰,在赤色的明度、饱和度等方面也会与正红色加以区分,根据不同地域的自然环境、生活方式、文化背景,人们对建筑色彩的使用也有所不同[8]。例如北京四合院中一些住宅的院门、门窗、廊柱、梁枋大木等处会涂上红色,在门窗处贴红对联、挂红灯笼等用红色装饰表达喜庆吉祥的方法也十分常见[9]。与汉族相似,维吾尔族的民居建筑中也喜爱用红色进行装饰。在维吾尔族的宗教信仰中信仰火神,因此多使用象征火的红色,寓意向火神祈求财富与幸福,同时也希望驱赶邪恶[10]。民间的赤色建筑中,红砖房是令人耳目一新的风景。例如福建泉州的红砖房,其最初建造的原因是该地特产的黏土中含有大量的三氧化二铁,烧出的大多是红砖,进而衍生出了该地特有的红砖文化。 3 赤色在中国现代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3.1 现代赤色建筑
建筑中有不少十分出色的赤色建筑,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有上海世博会中国馆、重庆国泰艺术馆、武汉汉秀剧院、凤阳花鼓楼、北京红剧场等。这些建筑都是以赤色为主体,或在建筑整体上覆以红色的灯光。在现代的各种仿古建筑中,赤色也被大量使用[11]。
以中国馆为例,作为上海世博会的展览用馆,中国馆在整体的建筑色彩上使用了红色[12]。成倒梯形的红色斗拱状的外观由上至下、由浅至深,由7种相近的红色组合而成。在不同的阳光照射及灯光映射下会产生不同的视觉效果,同时也避免人们长期处于红色环境产生焦躁不安的感觉[13]。除了红色斗拱的概念,此建筑还加入了红色印章的元素,在每个突出的长方体剖面都有篆体呈方形印章状的纹路[14]。中国馆作为向世界宣传中国精神文化的一座建筑,赤色的使用使其更加吸睛,同时也更好地展现出中国的传统精神文化,这也是赤色在现代建筑中新的应用尝试[15]。
3.2 赤色在现代建筑装饰中的应用
建筑的装饰色彩可以分为两个部分,内部和外部。从色彩心理学来讲,大面积使用赤色会使人感觉温暖,同时也会使人感到焦躁不安,因此在现代建筑装饰色彩设计中赤色的使用要讲究色彩的搭配。
建筑色彩具有建筑标识和功能分区的属性[16],因此赤色通常会使用在商场或餐饮行业[17],它可以有效刺激顾客的食欲和购买欲。建筑的色彩要与该建筑所属地的自然特征和文化习俗相搭配[18]。在室内的装饰色彩中,赤色通常用作主色、配色及点缀色,如红木家具在室内装饰中的使用,不仅可以使室内装饰呈现中国风,还能够有效点缀室内的色彩[19]。
4 结语
赤色是中国传统颜色中最受人们喜爱、最具有代表性的颜色,亦是人类最早使用的颜色。它在历史的长河中经受各种文化的洗礼,具有非常深厚的文化内涵。在中国传统建筑中,赤色是皇城建筑的常用色,结束了封建统治后,没有了色彩等级观念,用色可以更加自由大胆,但同时建筑色彩也缺少了一些原有的文化内涵。充分理解和继承赤色在传统建筑中的使用规则及其背后的文化内涵,有助于在现代建造出更加严谨、精美的仿古建筑,同时也对中国传统建筑的修复工作有一定的助益。在现代建筑对赤色的使用中,可以利用赤色的民俗文化及象征文化,并尝试将赤色与新的材料结合使用,尝试新的色彩搭配,使之产生不同的肌理与色彩感受。应该将赤色与新的理念融合,进行新的尝试,并传承其具有的优秀文化内涵,将历史悠久的赤色更多地应用到建筑设计中。
参考文献:
[1] 程瑶,张慎成.略论中华传统“五色观”[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6,37(03):181-182.
[2] 陈仲先,姚彬彬.《考工记·画缋》中的“五色审美观”[J].安徽文学,2006(8):91-92.
[3] 宋建明.寻找历史碎片,拼接我国传统色彩文化残留的背景——试论中国传统色彩观念成因[J].装饰,2008(02):66-72.
[4] 王碧洋,朱宇婷.论南京地铁三号线《红楼梦》主题壁画设计[J].大众文艺,2019(20):99-100.
[5] 李鹏程,曹磊,窦逗.商业综合体屋顶绿化设计方法研究[J].大众文艺,2019(23):71-72.
[6] 陈思,马子龙,曹磊.网师园的空间景观与环境行为探究[J].绿色科技,2012(09):1-5.
[7] 赵婧,曹磊.明清无梁殿建筑装饰特色研究[J].兰台世界,2015(03):146-147.
[8] 李星怡,曹磊,窦逗.景观一体化设计实践与研究[J].大众文艺,2018(19):125-126.
[9] 宋昱萱,曹磊.商业街景观规划中城市文脉的延续[J].美与时代(城市版),2016(06):40-41.
[10] 季优铭,朱宇婷.南京地铁站壁画艺术风格研究[J].大众文艺,2019(20):94-95.
[11] 于琪,曹磊.基于“生态城市”理念的居住区景观设计可行性研究[J].美术教育研究,2018(23):103-104+112.
[12] 卜华成,徐英,曹磊.国内工业遗址改造案例研究及启示[J].大众文艺,2018(19):144-145.
[13]张冬冬,曹磊.在家具设计中传统手工艺对个性化定制的影响[J].艺术科技,2016,29(06):269.
[14] 丁凡倬,郝凯利,薛晨,等.陈之有意 设之成境——室内陈设艺术刍议[J].大众文艺,2019(14):126-127.
[15] 张秋实,曹磊.虚拟现实技术在文化遺产建筑设计中的运用[J].电视技术,2018(10):142-146.
[16] 成明,朱宇婷.植物造景分析——以水花园为例[J].美术教育研究,2019(12):62-64+67.
[17] 卜华成,于琪,曹磊.新式茶饮门店空间设计中的风格应用研究[J].家具与室内装饰,2019(09):114-115.
[18] 刘思宇,曹磊,窦逗.城市家具规划设计实践与研究[J].大众文艺,2018(21):65-66.
[19] 郁添渊,曹磊.探索新中式风格在室内设计的应用——以居住空间室内设计为例[J].家具与室内装饰,2018(12):92-93.
作者简介:孔露(2000—),女,山东菏泽人,本科在读,研究方向:环境设计。
指导老师:曹磊(1979—),男,江苏南京人,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环境设计。
朱宇婷(1992—),女,江苏南京人,硕士,助理实验师,研究方向:环境设计。
关键词:赤色;中国传统建筑;中国现代建筑;应用与发展
中图分类号:TU1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0)21-0-02
1 中国传统颜色中的赤色文化
1.1 五色观中的赤色
五色观是中国特有的色彩审美理论,贯穿了中华5000年的美术发展历史,到现在仍在被使用。色彩观念最初诞生于旧石器时代,人们通过生活实践产生了对天地自然的憧憬及崇拜,并认识到了青、赤、黄、白、黑这5种本色[1]。五色观最早期的理论基础源自《周礼·考工记》:“南方谓之赤。赤与黑相次也。青与赤谓之文,赤与白谓之章,火以圜,山以章。”[2]此时赤色代表南方,人们将五色同5种方位联系在一起形成了最朴素的五色观。五色观审美的真正樹立是在五行学说确立之后,随后阴阳融合及五行生胜的理论进一步完善了五色观。这一时期的赤色代表南方和火,同时在五行中与木和土相联系。两汉时期,以董仲舒为代表的儒家学说得到确立,此时具有严格的尊卑等级制度的礼制文化在皇权的推行下成为了主流的意识形态。受这一时期文化的影响,五色观被打上了深深的儒礼的等级烙印。此时的五色已经被同“五行”“阴阳”“五方四时”及“五方正色”的思想联系在了一起,赤色也不再仅指其本色,而是被赋予了众多的文化内涵,具有十分浓厚的民族特色[3]。
1.2 中国人的尚红文化
中国人的尚红文化自古以来就存在,赤色是人类最早认识的颜色,构成了人们最早的审美,在人们的认识中也有“通神”的特性。赤色的历史可以追溯到3万年前,考古学家在一个岩窟里发现了3万年前人类使用赤色颜料制作的岩画,这是人类能够发现的人类最早使用色彩的痕迹。在两万五千年前的旧石器时代晚期,山顶洞人使用红色染就饰品,使它们更加美丽。在古人们安葬同伴时举行的仪式中,发现了他们会使用赤铁矿的粉末撒在尸骨周围。在7000年前的河姆渡文化遗址中曾出土一个朱红色的碗。在新石器时代岩画和彩陶文化鼎盛的时期,出现了大量用红色和黑色颜料绘制的岩画和彩陶[4]。到了夏商周时期,赤色已经得到了十分普遍的使用,大量出现在人们的建筑、服饰及器具上。赤色在人们的认知中也有双面性,既象征吉祥与神圣,也象征血腥暴力与革命反抗。现在赤色依旧为中国人民所喜爱,成为了中国特有的文化符号。
2 赤色在中国传统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2.1 赤色在建筑设计历史中的变迁
在周朝以前,没有形成完整的色彩和建筑体系,那时人们使用赤色的颜料作为房屋的装饰,注重的是使用材料本身的色彩[5]。到了周朝,人们开始崇尚红色并拥有了五色观的色彩理论体系,对颜色的使用严格遵守“五方正色”的色彩理论。人们在重要的建筑物上涂上丹粉及朱漆,防止木构筑物腐坏,在美化建筑的同时也表示了该建筑高贵的地位[6]。秦汉时期崇尚以红、黑为主的大气之风。秦朝尚黑,但在建筑色彩的使用上是否也都为黑色,无据可考。如果根据在秦始皇陵中发现的朱红色地面及大都为红色的秦朝立柱进行推断,秦朝建筑中红色的使用应该也占比颇大。汉朝整体尚红,是赤色使用最多的朝代,在描述汉朝宫室的有关文献中可以了解到,汉朝的宫廷建筑大多是红色,建筑的柱、枋、门、窗及庭园地面都会施以朱红,并在斗拱、梁架等地施以彩绘。
与磅礴大气的秦汉不同,隋唐的风格是雍容华贵的。汉朝之后皇室不再崇尚赤色,而改为崇尚黄色,但唐朝的木构筑上如殿阁的檐柱、枋楣、椽、栱等表面依旧会涂刷赭色或红色,并大多在木构筑物上施以彩绘。外墙的颜色沿用了南北时期施以赭色或红色的做法,在前殿的地面中也会使用红色。到了宋代,风格有了与唐朝极为不同的改变,宋朝建筑的风格大多是精致典雅,在颜色的使用上不再追求华丽的色彩而偏爱青、绿为主的冷色调,基本上不使用红色,只偶尔在木构筑上通涂土黄或土红。到了清朝,色彩的等级制度更加严苛,金黄和朱红成为了皇室专用的颜色。宫廷建筑以红、黄二色为主色调,红色主要应用于门墙及油饰[7]。
2.2 宫廷建筑中赤色的应用
纵观中国的色彩体系,赤色一直处于色彩等级的上层,因此赤色的使用一直都有严格的等级规定,几乎只允许在宫廷建筑中使用。而对现今保存最完整的大规模红色宫廷建筑群紫禁城进行分析,基本可以了解赤色在宫廷建筑中的应用。
紫禁城作为明清两代的皇城宫殿,可以说是建筑色彩运用方面的代表。建筑整体以金、黄色为主,在金黄色的琉璃瓦下,屋檐下成排的廊柱、门窗与墙面都以红色为主色,再以青、绿两色作为点缀装饰,将对比设色运用到了极致,使整个皇城威严而又富丽堂皇。该建筑在赤色的使用上严格地遵循了五行规律与五色观的色彩理论。在五行中土居中央,而土代表的黄色被皇家定为了最尊贵的颜色,因此故宫的琉璃瓦全呈金黄色,代表皇帝至高无上的权力。而在“五行生胜”学说中,“木生火,火生土”,与黄色相搭配的就是火色即赤色,也因当时的建筑大多为木结构,所以常将木构筑涂以朱漆以生胜木。(如图1)
2.3 民居建筑中的赤色
民居建筑中赤色通常不会被大面积使用,而是作为点缀的装饰,在赤色的明度、饱和度等方面也会与正红色加以区分,根据不同地域的自然环境、生活方式、文化背景,人们对建筑色彩的使用也有所不同[8]。例如北京四合院中一些住宅的院门、门窗、廊柱、梁枋大木等处会涂上红色,在门窗处贴红对联、挂红灯笼等用红色装饰表达喜庆吉祥的方法也十分常见[9]。与汉族相似,维吾尔族的民居建筑中也喜爱用红色进行装饰。在维吾尔族的宗教信仰中信仰火神,因此多使用象征火的红色,寓意向火神祈求财富与幸福,同时也希望驱赶邪恶[10]。民间的赤色建筑中,红砖房是令人耳目一新的风景。例如福建泉州的红砖房,其最初建造的原因是该地特产的黏土中含有大量的三氧化二铁,烧出的大多是红砖,进而衍生出了该地特有的红砖文化。 3 赤色在中国现代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3.1 现代赤色建筑
建筑中有不少十分出色的赤色建筑,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有上海世博会中国馆、重庆国泰艺术馆、武汉汉秀剧院、凤阳花鼓楼、北京红剧场等。这些建筑都是以赤色为主体,或在建筑整体上覆以红色的灯光。在现代的各种仿古建筑中,赤色也被大量使用[11]。
以中国馆为例,作为上海世博会的展览用馆,中国馆在整体的建筑色彩上使用了红色[12]。成倒梯形的红色斗拱状的外观由上至下、由浅至深,由7种相近的红色组合而成。在不同的阳光照射及灯光映射下会产生不同的视觉效果,同时也避免人们长期处于红色环境产生焦躁不安的感觉[13]。除了红色斗拱的概念,此建筑还加入了红色印章的元素,在每个突出的长方体剖面都有篆体呈方形印章状的纹路[14]。中国馆作为向世界宣传中国精神文化的一座建筑,赤色的使用使其更加吸睛,同时也更好地展现出中国的传统精神文化,这也是赤色在现代建筑中新的应用尝试[15]。
3.2 赤色在现代建筑装饰中的应用
建筑的装饰色彩可以分为两个部分,内部和外部。从色彩心理学来讲,大面积使用赤色会使人感觉温暖,同时也会使人感到焦躁不安,因此在现代建筑装饰色彩设计中赤色的使用要讲究色彩的搭配。
建筑色彩具有建筑标识和功能分区的属性[16],因此赤色通常会使用在商场或餐饮行业[17],它可以有效刺激顾客的食欲和购买欲。建筑的色彩要与该建筑所属地的自然特征和文化习俗相搭配[18]。在室内的装饰色彩中,赤色通常用作主色、配色及点缀色,如红木家具在室内装饰中的使用,不仅可以使室内装饰呈现中国风,还能够有效点缀室内的色彩[19]。
4 结语
赤色是中国传统颜色中最受人们喜爱、最具有代表性的颜色,亦是人类最早使用的颜色。它在历史的长河中经受各种文化的洗礼,具有非常深厚的文化内涵。在中国传统建筑中,赤色是皇城建筑的常用色,结束了封建统治后,没有了色彩等级观念,用色可以更加自由大胆,但同时建筑色彩也缺少了一些原有的文化内涵。充分理解和继承赤色在传统建筑中的使用规则及其背后的文化内涵,有助于在现代建造出更加严谨、精美的仿古建筑,同时也对中国传统建筑的修复工作有一定的助益。在现代建筑对赤色的使用中,可以利用赤色的民俗文化及象征文化,并尝试将赤色与新的材料结合使用,尝试新的色彩搭配,使之产生不同的肌理与色彩感受。应该将赤色与新的理念融合,进行新的尝试,并传承其具有的优秀文化内涵,将历史悠久的赤色更多地应用到建筑设计中。
参考文献:
[1] 程瑶,张慎成.略论中华传统“五色观”[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6,37(03):181-182.
[2] 陈仲先,姚彬彬.《考工记·画缋》中的“五色审美观”[J].安徽文学,2006(8):91-92.
[3] 宋建明.寻找历史碎片,拼接我国传统色彩文化残留的背景——试论中国传统色彩观念成因[J].装饰,2008(02):66-72.
[4] 王碧洋,朱宇婷.论南京地铁三号线《红楼梦》主题壁画设计[J].大众文艺,2019(20):99-100.
[5] 李鹏程,曹磊,窦逗.商业综合体屋顶绿化设计方法研究[J].大众文艺,2019(23):71-72.
[6] 陈思,马子龙,曹磊.网师园的空间景观与环境行为探究[J].绿色科技,2012(09):1-5.
[7] 赵婧,曹磊.明清无梁殿建筑装饰特色研究[J].兰台世界,2015(03):146-147.
[8] 李星怡,曹磊,窦逗.景观一体化设计实践与研究[J].大众文艺,2018(19):125-126.
[9] 宋昱萱,曹磊.商业街景观规划中城市文脉的延续[J].美与时代(城市版),2016(06):40-41.
[10] 季优铭,朱宇婷.南京地铁站壁画艺术风格研究[J].大众文艺,2019(20):94-95.
[11] 于琪,曹磊.基于“生态城市”理念的居住区景观设计可行性研究[J].美术教育研究,2018(23):103-104+112.
[12] 卜华成,徐英,曹磊.国内工业遗址改造案例研究及启示[J].大众文艺,2018(19):144-145.
[13]张冬冬,曹磊.在家具设计中传统手工艺对个性化定制的影响[J].艺术科技,2016,29(06):269.
[14] 丁凡倬,郝凯利,薛晨,等.陈之有意 设之成境——室内陈设艺术刍议[J].大众文艺,2019(14):126-127.
[15] 张秋实,曹磊.虚拟现实技术在文化遺产建筑设计中的运用[J].电视技术,2018(10):142-146.
[16] 成明,朱宇婷.植物造景分析——以水花园为例[J].美术教育研究,2019(12):62-64+67.
[17] 卜华成,于琪,曹磊.新式茶饮门店空间设计中的风格应用研究[J].家具与室内装饰,2019(09):114-115.
[18] 刘思宇,曹磊,窦逗.城市家具规划设计实践与研究[J].大众文艺,2018(21):65-66.
[19] 郁添渊,曹磊.探索新中式风格在室内设计的应用——以居住空间室内设计为例[J].家具与室内装饰,2018(12):92-93.
作者简介:孔露(2000—),女,山东菏泽人,本科在读,研究方向:环境设计。
指导老师:曹磊(1979—),男,江苏南京人,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环境设计。
朱宇婷(1992—),女,江苏南京人,硕士,助理实验师,研究方向:环境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