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消费思想是陈云经济思想的组成部分,陈云同志一直重视消费在国民经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他的消费思想有其丰富内涵,主要强调正视人民多样性的消费需求,正确论述了生产与消费的关系,提倡理性消费。现阶段,消费在我国经济增长中起主要拉動作用,研究陈云的消费思有助于形成以人民为中心的消费观;追求综合平衡的生产以满足消费;引导人民形成节俭理性的消费行为,减少政府在财政支出上不必要的浪费。
关键词:陈云;消费思想;主要内涵;当代价值
经济学上经常把“投资、消费、出口”比喻为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形象地说明了经济增长的动力。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的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就由以前的投资为主转变为居民消费为主,消费在我经济增长中的地位越来越高,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重要。2020年初,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中国第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同比下降了6.8%,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同比上涨了4.9%。如何让国内经济运行回到正常轨道,如何有效刺激内需以拉动经济增长,成为当下的经济热点。面对新形势新挑战,要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行伟大斗争,恢复国内经济运行,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就要更加注重社会经济生活中的消费领域。不论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消费的论述,还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历史经验,都表明消费是社会再生产中的重要一个环节,是社会经济、战略发展中的重要问题,是我们现在急需研究深入的问题。
研究消费领域中的问题,可以回溯我国经济发展中各位经济学家和马克思主义者的经济思想,本文主要研究陈云的消费思想,探究其消费思想的主要内涵与启示。按照消费思想史的划分,陈云的消费思想贯穿了三个时段,第一个时段是革命时期,这时期共产党还在根据地内探索经济建设,没有建立整体的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体系,消费思想也不太成熟;第二个时段是建国初期借鉴苏联模式,进行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建设,消费思想体现为明显的计划性消费特点。第三个时段是以改革开放为标志的我国经济改革引入了市场经济,此时的消费思想逐渐脱离原有计划经济的色彩和特点。虽然陈云经历了革命时期和两次不同的经济体制时期,但其消费思想的精髓是相同的,挖掘其消费思想对当今我国的消费问题有启示意义。
一、陈云消费思想的内涵体系
(一)总体内涵:消费是国民经济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消费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之一,也是我国经济工作的重点之一。陈云在建国初期,就明确了消费的地位,指出消费也是国民经济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做好消费工作的重要性远远超过重工业,它直接影响到党和人民群众的关系。当时国家经济建设的重心在重工业,党内许多党员干部就认为重工业才是真正发挥自身作用的部门,不重视商业和轻工业的工作。针对这种情况,陈云就在《倾听各方意见,改进工作方法》这篇讲话中指出,“商业、轻工业、农业直接面向广大人民群众,人民固然关心重工业,但最后还是要消费。”直接点明了部分党员干部不正确的思想和工作态度,也从侧面申明了消费也是经济建设中重要的一环,商业、轻工业和农业是消费的供给端,不仅仅是提供满足人民需求的消费品,重工业的发展也需要消费资料,忽视这三个部门的发展,会导致国民经济比例失衡,影响经济持续发展。
(二)价值立场:满足人民多样化的消费需求
人民立场始终贯穿了陈云的消费思想,他不仅提出要重视人民的消费需求,还能根据国情的发展,强调人民需求的多样性,坚持多样化的生产以满足人民各式各样的消费需求。
翻阅陈云的早期文献,不难看出在革命时期,陈云就一直强调了正视人民需求的重要性。最早在1939年,陈云就在《巩固党和加强群众工作》中指出,“共产党人是主张改善民生的……愈是多注意群众各方面生活之尽可能的改善,他们参加抗日的积极性就愈会提高”。革命时期以陈云为首的党中央,就已经聚焦人民的生活水平,包括注重改善人民的消费生活,为后来的消费思想奠定了基础和树立了价值观。在建国以后,特别是三大改造完成以后,生产力得到了一定的解放,陈云再次重申重视人民消费生活的重要性,尤其是批评了三大改造过程中出现的只看重生产和利润,忽视人民消费的情况,他指出“在我国出现的决不会是资本主义市场,而是适合于人民需要的社会主义的市场”。这样将人民生活需要抬高到了区分资本主义市场和社会主义市场的标准,可见陈云对人民消费需求的重视程度。
在经历了社会主义改造高潮后,陈云在经济工作中也没有放弃他的人民观,甚至基于当时改造商业、手工业和农业中的实际问题提出了反思,提出要把市场搞活以适应人民多样性的需求。他明确提出,之前节制资本的手段有助于国家对手商业进行改造,起到过积极作用,但在三大改造完成以后,过多的节制资本就会带来消极因素,给生产带来限制。人民在经历了新中国成立和三大改造后,国家经济稍显起色,人民手中的余钱多了,消费需求不再满足于以往的生活必需品,必须要重视这种转变,并及时作出反应。陈云接着提出,“目前,办工业、办商业、办手工业,都要为消费者服务,为消费者打算,为消费者便利着想,要生产适合人民市场需要的商品”“大工厂需要有小工厂配合,否则人民的多样性需求无法满足”。可见,他不仅看到了人民需求多样性的问题,还切实提出了解决问题可行的方法,人民立场不仅是他消费思想的重要特征,也是陈云消费思想一以贯之的原则。
(三)实践路径:进行综合平衡的经济建设
消费与生产是政治经济学中密不可分的两个重要环节,正确处理两者之间的关系既是陈云消费思想的重要内容,也是满足人民消费需求和生产消费需求的实践路径。为了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使生产和消费这两个部类能够顺利进行交换循环,陈云提出在经济建设的过程中,要使各个部门之间相互配合,协调发展,进行综合平衡的经济建设。陈云的综合平衡思想不仅仅是局限于工业,综合平衡体现在各个方面,比如说处理中央与地方的关系,重点与一般的关系,市场、农业、协作等。在这里,我们重点讨论的是社会再生产过程中两大部类的综合平衡。 综合平衡就是要研究比例关系。比例是客观存在,问题在于我们是不是自觉地去研究、认识。综合平衡和按比例发展是陈云经济思想中一大亮点,也是消费思想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建国后,基于当时的基本国情,面对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陈云强调各部门必须按比例发展,要处理好民生与建设的关系,既要发展,也要提高商品的供应能力。综合平衡和按比例发展是具有前瞻性和科学性的想法,不论是在计划经济主导的时代还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代,按比例发展国民经济都是最快的发展速度,国民经济达到了综合平衡,经济整体运行平稳,就能够更好地满足人民的消费需求,有效提高人民消费水平;斯大林也在著作中讲到,有计划按比例地发展国民经济是十分重要的,对于苏联建设社会主义经济的经验,我们可以取其精华,運用到我国经济建设发展中。国民经济要按照合理的比例关系发展,否则会出现混乱和失衡的现象。而合理的比例关系并不是凭空而来的,也不是从书本中生搬硬套出来的,必须要从我国的经济现状和过去的经验中寻找,这体现了按比例发展思想的科学性。在1956年,陈云就基于当时国情,响应毛泽东《论十大关系》的核心思想,提出重工业投资还是要占多数,但是轻工业和农业必须要适当增加了;煤、电、运输等行业也要增加发展比例,不然跟不上国民经济发展脚步。事实证明轻工业、农业和煤电运输等行业发展比例的适当增加,不仅保障了当时人民的基本生活,满足了人民的消费需求,也为重工业的发展提供了消耗资料。
(四)观念导向:节俭的消费观
陈云消费思想中还有一大宝藏——节俭的消费观念。勤俭节约一直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消费观念和消费行为中的铺张浪费是十分不可取的。陈云一直坚持勤俭节约的消费观,还强调了政府消费也要反对铺张浪费。在解放战争时期,陈云主动申请去东北开展经济建设工作,在了解了东北的基本情况后,陈云在中央东北局高级干部会议上作 报告,指出东北负责经济建设的干部要“精于业务,提倡节约,最大的浪费在财经工作中、工作管理中。”“讲节约,要首先在财政部门中提出来,用钱要有财政预算。”在政府、财政部门要带头提倡节约,这个良好的作风和想法一致延续到建国前,1949 年 8 月,他在上海财经会议的总结《目前财经工作中应注意的问题》中,强调各地财委与财经工作者眼光要放在发展经济上,要注意节省开支,节流很重要。这为新中国开各项经济工作提出了规范。在完成三大改造后,陈云还特意在第二届全国政协的第三次会议上作关于增产节约的问题,强调增产节约是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方法,还具体指出了增产节约的途径,要求包括政府在内的单位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增产节约。
在工作过程中陈云非常讲求简约,一直反对各种“形式主义”。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为解决经济困局,陈云曾4次回家乡做调查,既不要干部专门陪同,也不让安排专车等候。他始终坚持“不迎不送,不请不到”的规矩,从来不要当地党政主要负责人迎来送往,有事才请到他下榻的住所谈工作,不请就不要他们来。陈云在生活中也十分简朴。据曾在他手下工作的孙晓村回忆,陈云在中财委工作时期,常在一个小饭厅吃饭,生活非常简朴。孙晓村在中财委近四年,从未见过陈云大吃大喝的场面,也未见办公室有什么讲究的设备,豪华的气派。这些都表明,陈云一直以身作则,贯彻节俭的消费观,反对铺张浪费。
二、陈云消费思想的当代价值
(一)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消费观
陈云消费思想中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立场,是我们现在还有未来都要坚持的,陈云消费思想中的正视人民消费需求和满足人民多样化的消费需求,在当今也有了新的内涵。
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消费观,这不仅突显了马克思主义的鲜明品格,也是当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将以人民为中心的观点贯彻、执行到国家层面的宏观消费布局中,是马克思主义人民性特征的突显,也是中国共产党初心和使命的彰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精髓在于重视公民权利与保障,这种精髓要求政府站在人民的立场上,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尚不完善和公平的地方进行修正和弥补。消费是市场经济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市场上的消费供给和消费环境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人们的消费行为,完全依靠市场手段来调节,市场主体难免会受趋利性和滞后性的影响,无法满足人民多样性的消费需求,这时候需要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消费观,这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长远稳健发展的要求。
当下,关注人民的消费动态和倾向尤为重要。近几年来,消费在我国经济增长中的贡献率一直呈上升趋势,面对疫情给我国经济增长带来的打击,激发国内消费需求成为后疫情时代经济工作的重点。这也要求政府和消费供给端树立人民观,从人民的真正需求出发,为人民提供相应的产品。在疫情期间,人们的健康安全意识增长,对线上精神文化的需求也增加,这将是未来一段时间人们消费的趋势,应该引起政府和消费供给端的重视。
(二)重视经济建设中的综合平衡
经济建设中的综合平衡思想,有着深厚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渊源,在吸取我国经济建设的实践经验的基础上不断深化,是陈云消费思想的精髓,也是我们当今开展经济建设要一直坚持的原则。
综合平衡思想在我国的发展大概经历了萌芽(20世纪40年代到1955年)、形成(1956—1977年)、发展(1978—1992年)和创新(1993—至今)这四个阶段,它最早是由陈云提出来的,后经毛泽东和薄一波等人的补充完善,逐渐成型。综合平衡思想自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来,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方法论原则之一,渗透在经济工作的方方面面。进入新时代以来,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变,综合平衡思想愈发凸显,如何解决新时代经济发展中的不平衡已经成为时代课题。新冠疫情给社会总体消费行为带来的转变趋势以及暴露社会中生产与消费脱钩的现象,也值得人们深思。总的来说,经济发展决定消费,影响着消费的方方面面,坚持用综合平衡思想处理新时代经济工做和社会发展中的不平衡,才能有效提高居民的消费水平,释放居民的消费潜力。 (三)在社会上形成节俭理性的消费观念
陈云消费思想中节俭理性的观念在当代依然有价值。从行为主体来看,一方面,可以根据这次疫情降低了消费者消费信心和未来预期,从而在消费过程中更加理性成熟这一事实和趋向,结合陈云消费思想中节俭理性的消费观,进一步引导人们树立、巩固理性消费观,减少铺张浪费;另一方面,也要在政府的消费行为中进一步宣扬节俭的消费观,尤其是这次疫情给我国经济增长带来的打击,政府也要注意在管理、决策工作中造成不必要的浪费,比如说可以“做出全年的财政预算表,交给财政部审查,原则上多退少补,但补是万不得已的。”
中国的改革开放经历了几十年的风雨历程。在这期间,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国家经济迅猛发展、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生活水平极大提高,然而与此同时浪费现象如野草般日益滋生,令人触目惊心。在这次疫情的冲击下,人们对未来收入预期和消费倾向普遍下降,消费行为也会更加理性节俭,可以在社会上继续推行节俭理性、有品质的消费观,杜绝铺张浪费的行为。
政府的消费行为也值得关注。在反腐行动和出台八项规定之前,就存在不少公款吃喝、地方政府大搞“面子工程”的事情,浪费了许多资源。十八大以来,政府和官员行为得到了约束和改善,浪费行为也在逐渐减少。新冠肺炎疫情一来,就对政府的消费行为提出了新的挑战,政府需要在以往节约的基础上更加节俭。陈云消费思想中节俭的消费观或许对政府有所启发,可以参照解放战争时期记录财政的方法,务必使每一分钱都花在刀刃上。即使疫情对经济的影响下降,经济恢复正常的增长速度,政府也应当一直坚持节俭的消费观,减少管理、决策上的失误和浪费。
参考文献
[1] 陈云文集(第一卷)[M], 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643,644.
[2] 陈云文集(第二卷)[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54.
[3] 陈云文集(第三卷)[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99,459.
[4] 陳云文选(第一卷)[M],北京:人民人民出版社,1995:159.
[5] 陈云文选(第二卷)[M], 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18.
[6] 陈云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人民出版社,1995:12,56.
[7] 斯大林选集(下卷)[M], 北京:人民人民出版社,1979:554.
[8] 陈云的节俭和简约[J].新长征,2014(03):35.
作者简介:陈孟林(1998),女,汉,安徽合肥,硕士在读,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当代中国。
关键词:陈云;消费思想;主要内涵;当代价值
经济学上经常把“投资、消费、出口”比喻为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形象地说明了经济增长的动力。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的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就由以前的投资为主转变为居民消费为主,消费在我经济增长中的地位越来越高,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重要。2020年初,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中国第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同比下降了6.8%,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同比上涨了4.9%。如何让国内经济运行回到正常轨道,如何有效刺激内需以拉动经济增长,成为当下的经济热点。面对新形势新挑战,要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行伟大斗争,恢复国内经济运行,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就要更加注重社会经济生活中的消费领域。不论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消费的论述,还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历史经验,都表明消费是社会再生产中的重要一个环节,是社会经济、战略发展中的重要问题,是我们现在急需研究深入的问题。
研究消费领域中的问题,可以回溯我国经济发展中各位经济学家和马克思主义者的经济思想,本文主要研究陈云的消费思想,探究其消费思想的主要内涵与启示。按照消费思想史的划分,陈云的消费思想贯穿了三个时段,第一个时段是革命时期,这时期共产党还在根据地内探索经济建设,没有建立整体的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体系,消费思想也不太成熟;第二个时段是建国初期借鉴苏联模式,进行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建设,消费思想体现为明显的计划性消费特点。第三个时段是以改革开放为标志的我国经济改革引入了市场经济,此时的消费思想逐渐脱离原有计划经济的色彩和特点。虽然陈云经历了革命时期和两次不同的经济体制时期,但其消费思想的精髓是相同的,挖掘其消费思想对当今我国的消费问题有启示意义。
一、陈云消费思想的内涵体系
(一)总体内涵:消费是国民经济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消费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之一,也是我国经济工作的重点之一。陈云在建国初期,就明确了消费的地位,指出消费也是国民经济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做好消费工作的重要性远远超过重工业,它直接影响到党和人民群众的关系。当时国家经济建设的重心在重工业,党内许多党员干部就认为重工业才是真正发挥自身作用的部门,不重视商业和轻工业的工作。针对这种情况,陈云就在《倾听各方意见,改进工作方法》这篇讲话中指出,“商业、轻工业、农业直接面向广大人民群众,人民固然关心重工业,但最后还是要消费。”直接点明了部分党员干部不正确的思想和工作态度,也从侧面申明了消费也是经济建设中重要的一环,商业、轻工业和农业是消费的供给端,不仅仅是提供满足人民需求的消费品,重工业的发展也需要消费资料,忽视这三个部门的发展,会导致国民经济比例失衡,影响经济持续发展。
(二)价值立场:满足人民多样化的消费需求
人民立场始终贯穿了陈云的消费思想,他不仅提出要重视人民的消费需求,还能根据国情的发展,强调人民需求的多样性,坚持多样化的生产以满足人民各式各样的消费需求。
翻阅陈云的早期文献,不难看出在革命时期,陈云就一直强调了正视人民需求的重要性。最早在1939年,陈云就在《巩固党和加强群众工作》中指出,“共产党人是主张改善民生的……愈是多注意群众各方面生活之尽可能的改善,他们参加抗日的积极性就愈会提高”。革命时期以陈云为首的党中央,就已经聚焦人民的生活水平,包括注重改善人民的消费生活,为后来的消费思想奠定了基础和树立了价值观。在建国以后,特别是三大改造完成以后,生产力得到了一定的解放,陈云再次重申重视人民消费生活的重要性,尤其是批评了三大改造过程中出现的只看重生产和利润,忽视人民消费的情况,他指出“在我国出现的决不会是资本主义市场,而是适合于人民需要的社会主义的市场”。这样将人民生活需要抬高到了区分资本主义市场和社会主义市场的标准,可见陈云对人民消费需求的重视程度。
在经历了社会主义改造高潮后,陈云在经济工作中也没有放弃他的人民观,甚至基于当时改造商业、手工业和农业中的实际问题提出了反思,提出要把市场搞活以适应人民多样性的需求。他明确提出,之前节制资本的手段有助于国家对手商业进行改造,起到过积极作用,但在三大改造完成以后,过多的节制资本就会带来消极因素,给生产带来限制。人民在经历了新中国成立和三大改造后,国家经济稍显起色,人民手中的余钱多了,消费需求不再满足于以往的生活必需品,必须要重视这种转变,并及时作出反应。陈云接着提出,“目前,办工业、办商业、办手工业,都要为消费者服务,为消费者打算,为消费者便利着想,要生产适合人民市场需要的商品”“大工厂需要有小工厂配合,否则人民的多样性需求无法满足”。可见,他不仅看到了人民需求多样性的问题,还切实提出了解决问题可行的方法,人民立场不仅是他消费思想的重要特征,也是陈云消费思想一以贯之的原则。
(三)实践路径:进行综合平衡的经济建设
消费与生产是政治经济学中密不可分的两个重要环节,正确处理两者之间的关系既是陈云消费思想的重要内容,也是满足人民消费需求和生产消费需求的实践路径。为了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使生产和消费这两个部类能够顺利进行交换循环,陈云提出在经济建设的过程中,要使各个部门之间相互配合,协调发展,进行综合平衡的经济建设。陈云的综合平衡思想不仅仅是局限于工业,综合平衡体现在各个方面,比如说处理中央与地方的关系,重点与一般的关系,市场、农业、协作等。在这里,我们重点讨论的是社会再生产过程中两大部类的综合平衡。 综合平衡就是要研究比例关系。比例是客观存在,问题在于我们是不是自觉地去研究、认识。综合平衡和按比例发展是陈云经济思想中一大亮点,也是消费思想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建国后,基于当时的基本国情,面对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陈云强调各部门必须按比例发展,要处理好民生与建设的关系,既要发展,也要提高商品的供应能力。综合平衡和按比例发展是具有前瞻性和科学性的想法,不论是在计划经济主导的时代还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代,按比例发展国民经济都是最快的发展速度,国民经济达到了综合平衡,经济整体运行平稳,就能够更好地满足人民的消费需求,有效提高人民消费水平;斯大林也在著作中讲到,有计划按比例地发展国民经济是十分重要的,对于苏联建设社会主义经济的经验,我们可以取其精华,運用到我国经济建设发展中。国民经济要按照合理的比例关系发展,否则会出现混乱和失衡的现象。而合理的比例关系并不是凭空而来的,也不是从书本中生搬硬套出来的,必须要从我国的经济现状和过去的经验中寻找,这体现了按比例发展思想的科学性。在1956年,陈云就基于当时国情,响应毛泽东《论十大关系》的核心思想,提出重工业投资还是要占多数,但是轻工业和农业必须要适当增加了;煤、电、运输等行业也要增加发展比例,不然跟不上国民经济发展脚步。事实证明轻工业、农业和煤电运输等行业发展比例的适当增加,不仅保障了当时人民的基本生活,满足了人民的消费需求,也为重工业的发展提供了消耗资料。
(四)观念导向:节俭的消费观
陈云消费思想中还有一大宝藏——节俭的消费观念。勤俭节约一直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消费观念和消费行为中的铺张浪费是十分不可取的。陈云一直坚持勤俭节约的消费观,还强调了政府消费也要反对铺张浪费。在解放战争时期,陈云主动申请去东北开展经济建设工作,在了解了东北的基本情况后,陈云在中央东北局高级干部会议上作 报告,指出东北负责经济建设的干部要“精于业务,提倡节约,最大的浪费在财经工作中、工作管理中。”“讲节约,要首先在财政部门中提出来,用钱要有财政预算。”在政府、财政部门要带头提倡节约,这个良好的作风和想法一致延续到建国前,1949 年 8 月,他在上海财经会议的总结《目前财经工作中应注意的问题》中,强调各地财委与财经工作者眼光要放在发展经济上,要注意节省开支,节流很重要。这为新中国开各项经济工作提出了规范。在完成三大改造后,陈云还特意在第二届全国政协的第三次会议上作关于增产节约的问题,强调增产节约是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方法,还具体指出了增产节约的途径,要求包括政府在内的单位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增产节约。
在工作过程中陈云非常讲求简约,一直反对各种“形式主义”。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为解决经济困局,陈云曾4次回家乡做调查,既不要干部专门陪同,也不让安排专车等候。他始终坚持“不迎不送,不请不到”的规矩,从来不要当地党政主要负责人迎来送往,有事才请到他下榻的住所谈工作,不请就不要他们来。陈云在生活中也十分简朴。据曾在他手下工作的孙晓村回忆,陈云在中财委工作时期,常在一个小饭厅吃饭,生活非常简朴。孙晓村在中财委近四年,从未见过陈云大吃大喝的场面,也未见办公室有什么讲究的设备,豪华的气派。这些都表明,陈云一直以身作则,贯彻节俭的消费观,反对铺张浪费。
二、陈云消费思想的当代价值
(一)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消费观
陈云消费思想中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立场,是我们现在还有未来都要坚持的,陈云消费思想中的正视人民消费需求和满足人民多样化的消费需求,在当今也有了新的内涵。
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消费观,这不仅突显了马克思主义的鲜明品格,也是当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将以人民为中心的观点贯彻、执行到国家层面的宏观消费布局中,是马克思主义人民性特征的突显,也是中国共产党初心和使命的彰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精髓在于重视公民权利与保障,这种精髓要求政府站在人民的立场上,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尚不完善和公平的地方进行修正和弥补。消费是市场经济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市场上的消费供给和消费环境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人们的消费行为,完全依靠市场手段来调节,市场主体难免会受趋利性和滞后性的影响,无法满足人民多样性的消费需求,这时候需要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消费观,这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长远稳健发展的要求。
当下,关注人民的消费动态和倾向尤为重要。近几年来,消费在我国经济增长中的贡献率一直呈上升趋势,面对疫情给我国经济增长带来的打击,激发国内消费需求成为后疫情时代经济工作的重点。这也要求政府和消费供给端树立人民观,从人民的真正需求出发,为人民提供相应的产品。在疫情期间,人们的健康安全意识增长,对线上精神文化的需求也增加,这将是未来一段时间人们消费的趋势,应该引起政府和消费供给端的重视。
(二)重视经济建设中的综合平衡
经济建设中的综合平衡思想,有着深厚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渊源,在吸取我国经济建设的实践经验的基础上不断深化,是陈云消费思想的精髓,也是我们当今开展经济建设要一直坚持的原则。
综合平衡思想在我国的发展大概经历了萌芽(20世纪40年代到1955年)、形成(1956—1977年)、发展(1978—1992年)和创新(1993—至今)这四个阶段,它最早是由陈云提出来的,后经毛泽东和薄一波等人的补充完善,逐渐成型。综合平衡思想自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来,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方法论原则之一,渗透在经济工作的方方面面。进入新时代以来,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变,综合平衡思想愈发凸显,如何解决新时代经济发展中的不平衡已经成为时代课题。新冠疫情给社会总体消费行为带来的转变趋势以及暴露社会中生产与消费脱钩的现象,也值得人们深思。总的来说,经济发展决定消费,影响着消费的方方面面,坚持用综合平衡思想处理新时代经济工做和社会发展中的不平衡,才能有效提高居民的消费水平,释放居民的消费潜力。 (三)在社会上形成节俭理性的消费观念
陈云消费思想中节俭理性的观念在当代依然有价值。从行为主体来看,一方面,可以根据这次疫情降低了消费者消费信心和未来预期,从而在消费过程中更加理性成熟这一事实和趋向,结合陈云消费思想中节俭理性的消费观,进一步引导人们树立、巩固理性消费观,减少铺张浪费;另一方面,也要在政府的消费行为中进一步宣扬节俭的消费观,尤其是这次疫情给我国经济增长带来的打击,政府也要注意在管理、决策工作中造成不必要的浪费,比如说可以“做出全年的财政预算表,交给财政部审查,原则上多退少补,但补是万不得已的。”
中国的改革开放经历了几十年的风雨历程。在这期间,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国家经济迅猛发展、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生活水平极大提高,然而与此同时浪费现象如野草般日益滋生,令人触目惊心。在这次疫情的冲击下,人们对未来收入预期和消费倾向普遍下降,消费行为也会更加理性节俭,可以在社会上继续推行节俭理性、有品质的消费观,杜绝铺张浪费的行为。
政府的消费行为也值得关注。在反腐行动和出台八项规定之前,就存在不少公款吃喝、地方政府大搞“面子工程”的事情,浪费了许多资源。十八大以来,政府和官员行为得到了约束和改善,浪费行为也在逐渐减少。新冠肺炎疫情一来,就对政府的消费行为提出了新的挑战,政府需要在以往节约的基础上更加节俭。陈云消费思想中节俭的消费观或许对政府有所启发,可以参照解放战争时期记录财政的方法,务必使每一分钱都花在刀刃上。即使疫情对经济的影响下降,经济恢复正常的增长速度,政府也应当一直坚持节俭的消费观,减少管理、决策上的失误和浪费。
参考文献
[1] 陈云文集(第一卷)[M], 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643,644.
[2] 陈云文集(第二卷)[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54.
[3] 陈云文集(第三卷)[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99,459.
[4] 陳云文选(第一卷)[M],北京:人民人民出版社,1995:159.
[5] 陈云文选(第二卷)[M], 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18.
[6] 陈云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人民出版社,1995:12,56.
[7] 斯大林选集(下卷)[M], 北京:人民人民出版社,1979:554.
[8] 陈云的节俭和简约[J].新长征,2014(03):35.
作者简介:陈孟林(1998),女,汉,安徽合肥,硕士在读,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当代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