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西藏作为一个经济欠发达地区,教育发展十分重要。目前西藏教育体系并不完整,还存在着诸多问题,是制约西藏教育发展的瓶颈。教育是社会各项事业发展的动力,而小学教育是基础之基础。目前西藏教师量少质差,学校管理松散无序,学生旷课、辍学严重,是今天西藏小学教育的一个普遍现象。造成这一局面的主要原因有一下几点:第一,教育经费分配不公平,严重阻碍了农村教师坚持教育的顺利进行。第二,教师紧缺,师资队伍素质偏低,导致很多课程不能按教育大纲开齐。第三,农牧民的思想意识很不上形势,认识不到学习与脱贫致富之间的利益关系。第四,牧民群众家庭贫困也是造成学生辍学的主要原因。如何发挥课堂教学评价的导向功能,把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进一步导入素质教育的轨道?这是一个值得广大教师和教学研究人员探讨的问题。针对素质教育的要求和课堂教学的现状,对当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价谈一点自己的体会。
一、评教学思想
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面向全体学生,使他们在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地、生动活泼地、主动地得到发展”就成了衡量课堂教学优化与否的标准。与之相应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就必须考虑如下几个方面。
1、如何理解“全面素质”
小学数学教育的目的是什么?是学习数学知识吗?是发展数学能力吗?当然,这些都是,但还不够,因为数学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在于促进人的发展,在于提高人的素质。人的素质的提高可以表现在不同的方面,数学教育在提高人的素质方面的作用,则表现在以下3个不同层次:①理解和掌握教学大纲和教材所规定的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②在①的基础上发展数学能力;③在②的基础上,注重形成良好的精神品格,能促使学生世界观和方法论的转变,促使学生思维方式与观念的变化。
2、如何理解“面向全体”
面向少数尖子学生,还是面向全体学生,这是是否实施素质教育的分水岭。面向全体,就意味着承认差异,因材施教。对学校和教师而言,就是要对每个学生负责,使所有学生都具备必要的数学素养,努力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对他们现有水平来说是最大可能的发展。不仅要致力于绝大多数中等水平的学生,还要使那些在数学方面学有余力的学生脱颖而出,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学有所得,达到基本要求。
3、如何理解“让学生主动发展”
把握素质教育的主体性这一基本特点,让学生主动发展,是落实素质教育的切入口。按照“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的原理,在实施素质教育中,只有始终把学生当作主体对待,才能使他们积极地接受教育,才能使全面素质转化为学生的内部素质。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必须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的主体积极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而不是让学生被动地、机械地接受知识。
二、评改革、创新意识
要在课堂教学中落实素质教育,真正发挥主渠道的作用,转变观念是前提,因为教育现代化的核心是观念的现代化,尤其是教育价值观的现代化。
1、整体意识
就一门学科而言,要在课堂中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也必须着眼于整体,有整体意识。首先在教学目标的制定和把握上必须跳出认知技能的框框,注重目标的整体性和全面性。目前有许多课只注重完成一些认知性的目标,甚至只重视应付考试的知识,忽视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在小学阶段有许多课的教学,如果仅仅停留在完成认知性目标的话,是非常简单的。
2、应用意识
数学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数学的应用也已渗透到社会的方方面面。但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很少讲知识的来源和实际应用,学生的应用意识淡薄。即使是应用题教学,也缺少了“应用味”。绝大多数都是凑好数据编好题型直接塞给学生的。学生做了千百道应用题,还是只会按类型解题,不懂得怎么应用。既不知道数据从哪里来,又不知道解决某个问题需要哪些数据、怎样获得数据。很多学生只在课堂内、考试时感到数学有用。而走出课堂,离开考场,几乎感觉不到数学的存在。在课堂教学中必须积极倡导应用意识,根据教育目标,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有目的地培养一种应用数学的欲望和意识,尽可能地让学生了解数学知识来源于生产和生活实践,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特别强调,数学在实际中的应用,培养学生自觉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评教学方法
教师是否依据学生情况和学科特点、课型等,实施有效的教学策略。
评教师的教法是否有益于学生的思维,引发学生产生认识冲突,教师是否与学生一道化解难点,突出重点,揭示规律,总结方法。
评教师的教学机智,重点观察其对偶发事件的处理艺术。
评教学特色。一堂有特色的课凝聚了从教者的大量心血,闪烁了教师个人独特的艺术光芒,甚至可能孕育出教学理念的创新火化。
评教学手段的使用。先进的教学手段不仅操作规范,而却要有效发挥还需作艺术的加工,而语言艺术最关键,组织艺术和调控艺术是重要内容。教学艺术博大精深,内涵丰富,评价此点,能看出教师的基本功与发展潜力。
总之,我认为评价一节课既看学生,又看老师。看学生是看学生是否积极参与、是否体验、感受、经历数学学习过程,学生在课堂中学会了什么?得到哪些有助于自身发展的能力;看老师是否关注每一位学生,尊重每一位学生,是否有利与学生愉悦地进行学习交流、是否对学生进行有效性指导、是否为学生提供优秀的学习资源和学习方法,是否为学生创设有利于学生思考、探索的空间。
一、评教学思想
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面向全体学生,使他们在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地、生动活泼地、主动地得到发展”就成了衡量课堂教学优化与否的标准。与之相应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就必须考虑如下几个方面。
1、如何理解“全面素质”
小学数学教育的目的是什么?是学习数学知识吗?是发展数学能力吗?当然,这些都是,但还不够,因为数学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在于促进人的发展,在于提高人的素质。人的素质的提高可以表现在不同的方面,数学教育在提高人的素质方面的作用,则表现在以下3个不同层次:①理解和掌握教学大纲和教材所规定的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②在①的基础上发展数学能力;③在②的基础上,注重形成良好的精神品格,能促使学生世界观和方法论的转变,促使学生思维方式与观念的变化。
2、如何理解“面向全体”
面向少数尖子学生,还是面向全体学生,这是是否实施素质教育的分水岭。面向全体,就意味着承认差异,因材施教。对学校和教师而言,就是要对每个学生负责,使所有学生都具备必要的数学素养,努力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对他们现有水平来说是最大可能的发展。不仅要致力于绝大多数中等水平的学生,还要使那些在数学方面学有余力的学生脱颖而出,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学有所得,达到基本要求。
3、如何理解“让学生主动发展”
把握素质教育的主体性这一基本特点,让学生主动发展,是落实素质教育的切入口。按照“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的原理,在实施素质教育中,只有始终把学生当作主体对待,才能使他们积极地接受教育,才能使全面素质转化为学生的内部素质。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必须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的主体积极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而不是让学生被动地、机械地接受知识。
二、评改革、创新意识
要在课堂教学中落实素质教育,真正发挥主渠道的作用,转变观念是前提,因为教育现代化的核心是观念的现代化,尤其是教育价值观的现代化。
1、整体意识
就一门学科而言,要在课堂中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也必须着眼于整体,有整体意识。首先在教学目标的制定和把握上必须跳出认知技能的框框,注重目标的整体性和全面性。目前有许多课只注重完成一些认知性的目标,甚至只重视应付考试的知识,忽视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在小学阶段有许多课的教学,如果仅仅停留在完成认知性目标的话,是非常简单的。
2、应用意识
数学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数学的应用也已渗透到社会的方方面面。但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很少讲知识的来源和实际应用,学生的应用意识淡薄。即使是应用题教学,也缺少了“应用味”。绝大多数都是凑好数据编好题型直接塞给学生的。学生做了千百道应用题,还是只会按类型解题,不懂得怎么应用。既不知道数据从哪里来,又不知道解决某个问题需要哪些数据、怎样获得数据。很多学生只在课堂内、考试时感到数学有用。而走出课堂,离开考场,几乎感觉不到数学的存在。在课堂教学中必须积极倡导应用意识,根据教育目标,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有目的地培养一种应用数学的欲望和意识,尽可能地让学生了解数学知识来源于生产和生活实践,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特别强调,数学在实际中的应用,培养学生自觉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评教学方法
教师是否依据学生情况和学科特点、课型等,实施有效的教学策略。
评教师的教法是否有益于学生的思维,引发学生产生认识冲突,教师是否与学生一道化解难点,突出重点,揭示规律,总结方法。
评教师的教学机智,重点观察其对偶发事件的处理艺术。
评教学特色。一堂有特色的课凝聚了从教者的大量心血,闪烁了教师个人独特的艺术光芒,甚至可能孕育出教学理念的创新火化。
评教学手段的使用。先进的教学手段不仅操作规范,而却要有效发挥还需作艺术的加工,而语言艺术最关键,组织艺术和调控艺术是重要内容。教学艺术博大精深,内涵丰富,评价此点,能看出教师的基本功与发展潜力。
总之,我认为评价一节课既看学生,又看老师。看学生是看学生是否积极参与、是否体验、感受、经历数学学习过程,学生在课堂中学会了什么?得到哪些有助于自身发展的能力;看老师是否关注每一位学生,尊重每一位学生,是否有利与学生愉悦地进行学习交流、是否对学生进行有效性指导、是否为学生提供优秀的学习资源和学习方法,是否为学生创设有利于学生思考、探索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