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拉克之战,是终结还是序幕

来源 :丝绸之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y2m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些历史事件的过程的确惊人地相似。
  13世纪,整个西亚混乱无序,“山中老人”与其党羽肆无忌惮地从事暗杀活动,以此为手段谋取利益,壮大势力。西亚地区的王公贵族个个惊惧万分,惟恐灾祸降临己身。为清除这股邪恶势力,获得社会的安定和人身的安全,他们派代表向当时亚欧大陆最强大的力量蒙古人求助。1256年,成吉思汗的孙子旭烈兀应邀率大军开进西亚,是为蒙古人第三次西征。在进攻“山中老人”总部阿穆特堡(位于今伊朗北部)之前,旭烈兀曾要求在巴格达的阿拔斯王朝末代哈里发派兵予以协助,但哈里发不予理会。待攻破阿穆特堡,处死“山中老人”及其党羽后,旭烈兀的蒙古大军的兵锋指向巴格达,他要终结哈里发无能而又腐朽的统治。旭烈兀向哈里发发出了最后通牒,令其拆毁外城,自动投降。哈里发予以拒绝,并声称“哈里发乃宇宙之中心,若杀害哈里发整个宇宙即陷于混乱”。旭烈兀不听其危言耸听,命令大军攻破巴格达,结束了延续500余年的阿拔斯王朝。
   历史进入21世纪,美国遭受了本·拉登策划的史无前例的袭击。作为现今政治、经济、军事、科技首屈一指的超级大国,美国在世界各地几乎异口同声的反恐声中,派军队进入阿富汗,清剿以本·拉登为首的恐怖分子,结束了阿富汗军阀混战的局面,但惟有在巴格达的萨达姆等为数甚少的人时时发出不和之音。终于待美军彻底击溃塔利班,并在阿富汗建立起一个统一政权后,布什把进攻的矛头指向巴格达,要求萨达姆自动放弃政权。萨达姆坚决予以拒绝,并宣称美军胆敢来犯,定要将其消灭于沙漠之中。3月20日,战争打响,美军正式入侵伊拉克,仅仅经过20多天战斗,出人意料地轻松攻占了巴格达,萨达姆24年的统治瞬间土崩瓦解。
  一个是旭烈兀,一个是布什,都是各个时代最强大力量的代表者;一个是哈里发,一个是试图称霸中东的萨达姆,都是巴格达专制的统治者。两场战争的起因都与恐怖主义有关,两场战争的目标都无一例外地指向了巴格达,而且胜利来得都相当突然。这是历史的必然结果,还是历史的偶然巧合?
  战争的后果是否会一样呢?当年旭烈兀攻占巴格达后,建立了伊尔汗国(1258~1353),给西亚带来了近100年的稳定与和平。伊尔汗国的大多数汗王都以开放和宽容的心态治理国家,使得当地经济迅速发展,贸易交往日益活跃,文化也随之繁荣,出现了鲁米和萨迪等杰出的诗人和《史集》这样珍贵的史学巨著(鲁米的诗作在今日美国极为畅销,他被称为最受欢的诗人;萨迪有诗集《蔷薇园》,纽约联合国总部大楼上有其名句“亚当子孙皆兄弟,造物之初本一体”)。旭烈兀对西亚的占领实为游牧民族对农耕民族的征服,落后民族反被其所征服的先进民族的文化所征服,这是世界历史的常有现象。蒙古人进入西亚,迅速被当地文化和民族所同化,到1295年,合赞汗皈信了伊斯兰教,并宣布了伊斯兰教为国教,蒙古人的固有的文化特征开始消失在当地古老的文明之中。
  现在,美国军队占领了巴格达,是否能给伊拉克人民同样带来持久的和平,是否会顺利建立一个享有权威的中央政权,伊拉克是否会恢复过去的经济繁荣和文化昌盛?美军侵占伊拉克,是当今惟一的超级大国对一个弱小国家的征服,也是西方文明对伊斯兰文明的侵袭。文明在世界上的分布反映了各种实力的制衡,西方文明作为强势文明,咄咄逼人,铺天盖地弥漫于全球,对每一种文明都发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伊斯兰文明作为弱小文明只能被动应战,不免遭受诸多的挫折与失败。当然,美军占领伊拉克,不会像蒙古人攻占巴格达那样被当地文明所同化,布什总统的继任者也更不会像旭烈兀的子孙那样改信伊斯兰教,相反,美军的目标是要以自己的意愿与标准改造伊拉克 ,使其成为中东除以色列之外的又一个特洛伊木马。自诩为救世主和解放者的美国是否会如愿呢?国际著名的政治学家塞缪尔·亨廷顿,自1993年在《外交》夏季号上提出引起巨大争议的“文明冲突论”已整整10年。在他看来,冷战后,文明已取代国家成为国际社会冲突的主体,冲突的根源不再源于经济利益的争夺和意识形态的分歧 ,而在于文明形态的差异,伊斯兰文明已成为当前西方文明的最大威胁。无论国际学界对这种论点进行多么严厉的批评,但不可否认,伊斯兰文明与西方文明之间毕竟存在巨大的差异,而异质的文明相遇时必然要产生冲突。问题只在于是否只有碰撞而没有交流,只有冲突而无融合,能否用一种文明彻底取代另一种文明,一个民族是否会把自己的传统忘得一干二净,心甘情愿地去接受另一种文明盛气凌人的施舍?美国对伊拉克的进攻已加剧了伊斯兰世界对其已有的仇恨,虽然说美军入侵伊拉克的原因主要不在于伊斯兰文明与西方文明间的冲突,但伊拉克战争本身无疑将必然加深两种文明的矛盾与猜忌。十字军东侵的创痛仍留存在穆斯林的心灵深处,美英联军的炮火不合时宜地加深了这种历史的隔阂和对立。合赞汗因其对当地伊斯兰尊重而受到后人的敬仰,布什能否赢得同样的理解与尊重呢?或许,伊拉克之战不是终结,而是一出更加惊心动魄的戏剧的序幕。
  
其他文献
利用简单的工具及物理因素(如光、温度、热能、放射能等)来防治害虫的方法,称为物理机械防治。物理机械防治的措施简单实用,操作容易,见效快,可作为害虫大发生时的一种应急措施
上庄位于甘肃省兰州市东南35公里,榆中县城南,是祁连山东延的余脉,与兴隆山相邻,常年山清水秀,风景优美,是兰州附近的著名旅游区。  社火源于古代消灾、驱疫、祈福、盼丰收、庆太平的民间宗教礼仪。在陇东大地,社火活动广泛流行,从陇东的秧歌,兰州的“太平鼓舞”到武威的攻鼓子,张掖的“顶碗舞”等等,不一而足,而上庄社火与甘肃省其他地区的社火相比,别具特色,引人注目。  按上庄当地传统习俗,凌晨5点前后由德
“山花烂漫千百度,姹紫嫣红万里情。”四月的裕民县春意渐浓,繁花吐芳,第十届“新疆裕民山花节”在裕民县即将拉开帷幕。  裕民县蕴藏着丰富的生态旅游资源,素有“亚欧中心万花园”之称。为深入持久打好“旅游升温战”,加快裕民县旅游资源开发,今年,裕民县将举办以“草原氧吧花样裕民”为主题的第十届“新疆裕民山花节”,全方位塑造裕民“绿色、生态、自然、和谐、发展”的旅游新形象。  据了解,4月23日在裕民县赛马
早上,迟到的中学生拿个夹麻辣豆腐皮的饼边吃边往学校跑着,机关的女职员唇边轻啜着即开即饮的一袋鲜奶打开电脑,习惯了甜点的南方游客满世界找喝早茶的茶楼,老张掖人洗漱完了却直想吃一碗臊面和二两包子。  吃一碗臊面佐二两包子,成了张掖人的最爱。有河西走廊盛产优质的小麦磨成的面粉,有心灵手巧的婆姨,精心摸意擀面调汤,为人处世的哲学要从这平常的劳作中演绎,也算是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的直接体现,老张掖人把臊面当作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