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本文从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教育思想中的“新”、“活”、“爱”等基本原则入手,以一名新教师的视野,对实际教育教学工作展开思考,并运用到实践中,从而迅速完成身份转换,建立和谐良好的师生关系,打造热烈的课堂等。
关键词: 陶行知 爱 活 新
作为我国现代教育史上著名教育家的陶行知,他的思想光环到了今天仍未褪色,其教育思想和教育实践具有明显的价值指向和时代特色,对当代中国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具有可贵的借鉴价值。以“爱”、“活”、“新”为基本原则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重要特征,他意在改变传统教育的陈旧、死板和冷漠风气;他以“实践”为导向,以“爱”为内核,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真正做到用爱与智慧引领学生前行。
这个秋天,是我从教生涯的第一年,作为一名新上任的班主任,在怎样迅速完成身份转换、建立和谐良好的师生关系、实现热烈的教学互动课堂等问题上,我曾反复思量。七年级孩子具备特殊性:他们刚刚离开了充满稚语与欢颜的童年,步入了一个“中小衔接”的关键时期,有了“中考”这一指路标,责任与压力开始慢慢加重,同时生理和心理也在悄然发生改变,老师对他们的要求提高了,不再是依赖手把手地“教”而转向更自主地“学”;他们毕竟只是孩子,仍然未脱天真,尚需要有效引导。尤其是对于一名新教师而言,尚需不断丰富不断学习。当我见到这群可爱的花朵后,暗暗告诉自己,一定要谨记陶行知先生的“新、活、爱”的基本原则,在教行合一中,顺利引领他们实现快乐学习、快乐过渡,实现共同成长。
然而,想象中的美好很快便被打碎,仅仅在开学第二天,学生就没有完成我交代的打扫班级清洁区的任务而导致班级扣分,我的愤怒、委屈不言而喻:作为一名新教师,我自然希望兢兢业业,努力圆满完成各项工作,为了迎接新学期,大到班级工作的规划、班级文化的设计,小到书本的发放、桌椅的整理都力图亲力亲为、事事争先,却在刚刚开始工作便遭到不顺,这不管是对于班级形象的建立还是班主任的工作能力的展现似乎都留下了不好的印象,满腔的怒火似乎像岩浆一样就要喷薄而出。我急匆匆走进教室,准备大声训斥一场,可当看到学生还像小学那样,双手端正地叠放在桌面整齐地坐好,用那一双双清澈明亮的眼眸,带着好奇、天真看着我时,我想到这些就是要在我手中成长起来的第一批花朵。陶行知先生的教育理念强调教师能够从只重视知识与技能转到同时重视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从单纯注重教学转到注重学习方式的改变和优化上。刚刚离开小学校园的七年级新生,可能还没意识到,老师不会再像之前,每一件事都会手把手地带领他们,而是被赋予更强的自主性。比如扫地事件,在任务分发下去后他们便要学会自己分配、安排,在一次次的类似训练中,能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提高搜集和处理信息、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学会分析和解决问题,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用创造性的教育理念,实现对人的终极关怀,培养出具有创造性的全面发展的人才,使他们全面和谐发展。按照这个理念,我做了三件事:
一、以“爱”包容,真诚道歉
走上讲台的我,看着这些学生,清了清嗓子,对他们真诚地说:“同学们,老师向你们道个歉!”看着他们疑惑的眼神,我再缓缓道出事情的原委:“今天下午有一次卫生检查,老师没有布置清楚你们的劳动任务,安排人员时也没有落实到位,导致你们都不知道自己该做什么,结果我们的班级被扣了分数,这次是老师的失误,向你们道歉,这次因为老师被扣了分数,是老师的不对!我相信后面咱们班一定会走在前列的!”学生似乎有点不敢相信地看着我,怎么这个老师会跟学生道歉?被扣了分数难道不生气?我看到那几个被要求打扫卫生的学生不好意思地红了脸,他们真诚地站起来说:“老师,请原谅我们,是我们的不对,下次一定会打扫干净的!”真诚的道歉和微笑是建立师生关系的桥梁,这样他们心头会开出互相理解的花。
二、以“活”思索,发挥想象,自己动手
为了让学生迅速建立起对新班级、新集体的归属感,我开设一堂主题班会“七年一班是我家”,让每个孩子参与到班级名称、班级规定和班服的设计中,尽情发挥想象力,让思维活跃起来。学生的参与感非常强,尤其是对于班服设计,大家畅所欲言,各抒己见,拿起画笔加入对图案的设计。对于这些,我做到真正放手将决策权交给他们,并引导他们在往后的班级事务中,都拥有自主意识,从“手把手”到开始“放权”,这是引领他们实现自我成长的第一步。对于一名中学生来讲,就是要学会强化自我管理意识和决策能力。新教育理念与传统教育理念的最大区别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不管是在课堂上还是日常行为规范上,我认为都应如此,这是我作为一名新班主任的积极尝试。
三、以“新”入手,打造别样课堂
在初步引导孩子们规范行为之后,回归到教学仍是不变的主旨。大学的那一年,也是一个秋天,老师曾带着我们走到学校的后山,在满山红叶的围绕中席地而坐,一起大声读海子的诗、一起动情讨论,为我的求学生涯留下最浓墨重彩的一笔。我想把这种快乐传递给学生,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在教学第四课《安恩与奶牛》时,我来了一次“师生角色互换”,让学生走上讲台充当讲解者,适时展开一场“我和动物朋友”的故事分享会,为安恩的故事排一场小话剧……种种举措使学生开始揭开神秘的中学学习面纱,最大限度地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顺利做好“中小模式”的过渡,营造民主、轻松、创新、和谐的学习氛围,实现师生的良性互动和有机整合。
春华秋实伴成长,在陶行知先生教育理念光辉的映衬下,我抱着坚定的信念,用真善美播种,希望在今后的每一天,都与学生共同成长。
关键词: 陶行知 爱 活 新
作为我国现代教育史上著名教育家的陶行知,他的思想光环到了今天仍未褪色,其教育思想和教育实践具有明显的价值指向和时代特色,对当代中国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具有可贵的借鉴价值。以“爱”、“活”、“新”为基本原则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重要特征,他意在改变传统教育的陈旧、死板和冷漠风气;他以“实践”为导向,以“爱”为内核,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真正做到用爱与智慧引领学生前行。
这个秋天,是我从教生涯的第一年,作为一名新上任的班主任,在怎样迅速完成身份转换、建立和谐良好的师生关系、实现热烈的教学互动课堂等问题上,我曾反复思量。七年级孩子具备特殊性:他们刚刚离开了充满稚语与欢颜的童年,步入了一个“中小衔接”的关键时期,有了“中考”这一指路标,责任与压力开始慢慢加重,同时生理和心理也在悄然发生改变,老师对他们的要求提高了,不再是依赖手把手地“教”而转向更自主地“学”;他们毕竟只是孩子,仍然未脱天真,尚需要有效引导。尤其是对于一名新教师而言,尚需不断丰富不断学习。当我见到这群可爱的花朵后,暗暗告诉自己,一定要谨记陶行知先生的“新、活、爱”的基本原则,在教行合一中,顺利引领他们实现快乐学习、快乐过渡,实现共同成长。
然而,想象中的美好很快便被打碎,仅仅在开学第二天,学生就没有完成我交代的打扫班级清洁区的任务而导致班级扣分,我的愤怒、委屈不言而喻:作为一名新教师,我自然希望兢兢业业,努力圆满完成各项工作,为了迎接新学期,大到班级工作的规划、班级文化的设计,小到书本的发放、桌椅的整理都力图亲力亲为、事事争先,却在刚刚开始工作便遭到不顺,这不管是对于班级形象的建立还是班主任的工作能力的展现似乎都留下了不好的印象,满腔的怒火似乎像岩浆一样就要喷薄而出。我急匆匆走进教室,准备大声训斥一场,可当看到学生还像小学那样,双手端正地叠放在桌面整齐地坐好,用那一双双清澈明亮的眼眸,带着好奇、天真看着我时,我想到这些就是要在我手中成长起来的第一批花朵。陶行知先生的教育理念强调教师能够从只重视知识与技能转到同时重视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从单纯注重教学转到注重学习方式的改变和优化上。刚刚离开小学校园的七年级新生,可能还没意识到,老师不会再像之前,每一件事都会手把手地带领他们,而是被赋予更强的自主性。比如扫地事件,在任务分发下去后他们便要学会自己分配、安排,在一次次的类似训练中,能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提高搜集和处理信息、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学会分析和解决问题,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用创造性的教育理念,实现对人的终极关怀,培养出具有创造性的全面发展的人才,使他们全面和谐发展。按照这个理念,我做了三件事:
一、以“爱”包容,真诚道歉
走上讲台的我,看着这些学生,清了清嗓子,对他们真诚地说:“同学们,老师向你们道个歉!”看着他们疑惑的眼神,我再缓缓道出事情的原委:“今天下午有一次卫生检查,老师没有布置清楚你们的劳动任务,安排人员时也没有落实到位,导致你们都不知道自己该做什么,结果我们的班级被扣了分数,这次是老师的失误,向你们道歉,这次因为老师被扣了分数,是老师的不对!我相信后面咱们班一定会走在前列的!”学生似乎有点不敢相信地看着我,怎么这个老师会跟学生道歉?被扣了分数难道不生气?我看到那几个被要求打扫卫生的学生不好意思地红了脸,他们真诚地站起来说:“老师,请原谅我们,是我们的不对,下次一定会打扫干净的!”真诚的道歉和微笑是建立师生关系的桥梁,这样他们心头会开出互相理解的花。
二、以“活”思索,发挥想象,自己动手
为了让学生迅速建立起对新班级、新集体的归属感,我开设一堂主题班会“七年一班是我家”,让每个孩子参与到班级名称、班级规定和班服的设计中,尽情发挥想象力,让思维活跃起来。学生的参与感非常强,尤其是对于班服设计,大家畅所欲言,各抒己见,拿起画笔加入对图案的设计。对于这些,我做到真正放手将决策权交给他们,并引导他们在往后的班级事务中,都拥有自主意识,从“手把手”到开始“放权”,这是引领他们实现自我成长的第一步。对于一名中学生来讲,就是要学会强化自我管理意识和决策能力。新教育理念与传统教育理念的最大区别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不管是在课堂上还是日常行为规范上,我认为都应如此,这是我作为一名新班主任的积极尝试。
三、以“新”入手,打造别样课堂
在初步引导孩子们规范行为之后,回归到教学仍是不变的主旨。大学的那一年,也是一个秋天,老师曾带着我们走到学校的后山,在满山红叶的围绕中席地而坐,一起大声读海子的诗、一起动情讨论,为我的求学生涯留下最浓墨重彩的一笔。我想把这种快乐传递给学生,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在教学第四课《安恩与奶牛》时,我来了一次“师生角色互换”,让学生走上讲台充当讲解者,适时展开一场“我和动物朋友”的故事分享会,为安恩的故事排一场小话剧……种种举措使学生开始揭开神秘的中学学习面纱,最大限度地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顺利做好“中小模式”的过渡,营造民主、轻松、创新、和谐的学习氛围,实现师生的良性互动和有机整合。
春华秋实伴成长,在陶行知先生教育理念光辉的映衬下,我抱着坚定的信念,用真善美播种,希望在今后的每一天,都与学生共同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