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信息技术课教学的主要目的就是让学生去了解计算机文化、初步掌握一些计算机基本知识及技能,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信息意识和创新意识,有效地培养学生对信息的收集、处理、应用和传输的能力以及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在教学中我努力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充分提高信息技术课的教学效果,受到了一致好评,我是从以下几点做起的:
1 师生演示
信息技术课不同于其他学科,除了学生自主探究外,必须运用多媒体网络教室进行演示,以确定习题的正确步骤以及操作方法。我在课上,对于一些带有共性的问题及时进行精确演示。有时还找学生进行演示,让同学们判断他做法的正确与否,极大的调动了学生的兴趣。
2 强化练习
学生要熟练使用计算机,仅靠教师的讲授和演示是远远不够的,必须通过大量的实践练习,才能掌握操作技能和技巧。每节课我都充分备课,对于同一题型准备适当练习。在练习过程中加强督导,组织小组互相检测,保证练习正确率。每教学一项新内容,就及时让学生进行定量的练习,这样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巩固所学的新课内容,熟练掌握操作要点,提高学习效果。
3 有效利用网络
信息社会,在网上"冲浪"已经成为一种时尚。在计算机教学中,网络为学生提供了更为广阔的信息知识环境。学生可以通过上网获得丰富的信息知识。我认为不能因为网络有一些不健康的东西,就禁止学生接触网络,而应该引导他们趋利避害。例如在学习word、ppt、photoshop等课程时,我就要求他们从网上下载喜欢的图片或文字内容等,丰富自己的练习内容。
4 任务驱动
"任务驱动"的教学方法指在整个教学过程,以完成一个个具体的任务为线索,把教学内容巧妙地隐含在每个任务之中。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完成一个个任务逐步掌握所学的知识与技能。每节课我都会根据课程重点、难点给学生布置几个任务。让他们先尝试自己完成,完成不了的可以同学讨论或在课本中找到答案,最后再师生共同完成任务展示。
5 分组教学
在计算机上机操作时,学生会经常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如果教师一一解答操作,不仅教师感到忙碌、时间紧迫,而且还限制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得不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分组教学可以避免诸多弊端,提高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我根据上课班级人数划分均等的几个小组,挑选能力强,有责任感的同学担任组长,布置好任务后,可以进行小组讨论,小组成员间要互相帮助。另外,小组还要把完成任务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归纳出来,这样老师讲课时就可以有的放矢,大家都会的问题就不用讲了,免得浪费时间。小组之间还可以进行比赛,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竞争意识。
6 利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
信息技术课的最终目的就是培养学生利用信息工具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这种能力的培养关键在于教师潜移默化地引导。作为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并进一步引导他们利用信息技术,解决所遇到的问题。例如:汶川地震后,各班要求办报纸,我就让同学们上网搜集材料,利用word应用软件及学过的相关知识,设计版面,作出了很多精美的报纸。现在很多家庭开展了消费记账活动,学了excel后我就让同学们做家长的好帮手,用电子表格计算每月的收入和支出,既快捷又准确。这些实际运用不仅有利于学生灵活掌握所学过的知识,还能使学生认识到信息技术的优越性,增强了信息意识。
7 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评价方式
在实际教学中,我根据所学内容不同,采取了不同的评价方式来考察学生的学习情况。例如:在教学"画图"软件后,我采取了"作品展示,开放式评价"的方法,由其他学生一起来打分评价。 由于所教班级人数比较多,对于一些操作性比较强的课程,难以逐个检测,我就利用考试系统,单项评分,然后纠错。对于一些理论知识,我常常开展小组竞赛,看哪组回答出来的多,对优胜小组给以奖励。总之,信息技术学科由于其实践性及应用性强的特点决定了在教学中必须采取相应的、灵活多样的评价方式,才能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精神。
以上是我在初中信息技术课教学中运用过的教学方法,有效的提高了教学效果,但是还有一些不足,我以后会再接再厉,努力完善,不断改进,争取达到更好的效果。
1 师生演示
信息技术课不同于其他学科,除了学生自主探究外,必须运用多媒体网络教室进行演示,以确定习题的正确步骤以及操作方法。我在课上,对于一些带有共性的问题及时进行精确演示。有时还找学生进行演示,让同学们判断他做法的正确与否,极大的调动了学生的兴趣。
2 强化练习
学生要熟练使用计算机,仅靠教师的讲授和演示是远远不够的,必须通过大量的实践练习,才能掌握操作技能和技巧。每节课我都充分备课,对于同一题型准备适当练习。在练习过程中加强督导,组织小组互相检测,保证练习正确率。每教学一项新内容,就及时让学生进行定量的练习,这样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巩固所学的新课内容,熟练掌握操作要点,提高学习效果。
3 有效利用网络
信息社会,在网上"冲浪"已经成为一种时尚。在计算机教学中,网络为学生提供了更为广阔的信息知识环境。学生可以通过上网获得丰富的信息知识。我认为不能因为网络有一些不健康的东西,就禁止学生接触网络,而应该引导他们趋利避害。例如在学习word、ppt、photoshop等课程时,我就要求他们从网上下载喜欢的图片或文字内容等,丰富自己的练习内容。
4 任务驱动
"任务驱动"的教学方法指在整个教学过程,以完成一个个具体的任务为线索,把教学内容巧妙地隐含在每个任务之中。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完成一个个任务逐步掌握所学的知识与技能。每节课我都会根据课程重点、难点给学生布置几个任务。让他们先尝试自己完成,完成不了的可以同学讨论或在课本中找到答案,最后再师生共同完成任务展示。
5 分组教学
在计算机上机操作时,学生会经常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如果教师一一解答操作,不仅教师感到忙碌、时间紧迫,而且还限制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得不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分组教学可以避免诸多弊端,提高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我根据上课班级人数划分均等的几个小组,挑选能力强,有责任感的同学担任组长,布置好任务后,可以进行小组讨论,小组成员间要互相帮助。另外,小组还要把完成任务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归纳出来,这样老师讲课时就可以有的放矢,大家都会的问题就不用讲了,免得浪费时间。小组之间还可以进行比赛,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竞争意识。
6 利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
信息技术课的最终目的就是培养学生利用信息工具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这种能力的培养关键在于教师潜移默化地引导。作为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并进一步引导他们利用信息技术,解决所遇到的问题。例如:汶川地震后,各班要求办报纸,我就让同学们上网搜集材料,利用word应用软件及学过的相关知识,设计版面,作出了很多精美的报纸。现在很多家庭开展了消费记账活动,学了excel后我就让同学们做家长的好帮手,用电子表格计算每月的收入和支出,既快捷又准确。这些实际运用不仅有利于学生灵活掌握所学过的知识,还能使学生认识到信息技术的优越性,增强了信息意识。
7 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评价方式
在实际教学中,我根据所学内容不同,采取了不同的评价方式来考察学生的学习情况。例如:在教学"画图"软件后,我采取了"作品展示,开放式评价"的方法,由其他学生一起来打分评价。 由于所教班级人数比较多,对于一些操作性比较强的课程,难以逐个检测,我就利用考试系统,单项评分,然后纠错。对于一些理论知识,我常常开展小组竞赛,看哪组回答出来的多,对优胜小组给以奖励。总之,信息技术学科由于其实践性及应用性强的特点决定了在教学中必须采取相应的、灵活多样的评价方式,才能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精神。
以上是我在初中信息技术课教学中运用过的教学方法,有效的提高了教学效果,但是还有一些不足,我以后会再接再厉,努力完善,不断改进,争取达到更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