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编者按:高考作文,历来都是热点,考生要考,成人也多想一试身手。这些不同年龄、阅历、知识水平的作者的写作备具其趣,可以拓展学生读者的写作思路。因此,我刊特设“真题大家写”栏目,邀请几位一线教师及知名作家一同试笔。他们的视野跳出了考生的范畴,因而可以展现更丰富的精神内涵,体现更饱满的人文热情。
正如站在人生新起点的我们需要梳理如何面对未来的问题一样,我们的“浙江精神”也需要厘清承继发展的问题。
浙江,省以江名,浙水流深,注定了它的文化底蕴里流动着水的灵动智慧。我们提倡与时俱进的“浙江精神”,仍然需要从这种灵动的文化底蕴里汲取思想智慧,温润而行,砥砺奋进。
魏徵说:“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
而打通“浙江精神”在文化思想上的传承关系,进而在精神层面加以辨析,则莫若水。
浙水流深,若耶溪、苕溪、楠溪江、富春江,流淌的都是自然之美,人文基因。
若耶溪“诗文辉映”,“万山苍翠色,两溪清浅流”;苕溪“山水清远”,“水逶迤而清深,山连属而秀拔”;楠溪“水长而美”,“舟子不知人未起,载将残梦上清溪”。倘若“浙江精神”之中,丢失了这种自然之美和人文之韵,与时俱进的意义就显得寡淡了许多。
浙江精神,源远流长,它的“血脉之中”,应该始终流淌着代代相传的这种人文基因。“浙江”之所以区别于别的地方,成为“浙江”,正是因为这种人文基因。
因为这样的自然之美,“金山银山,就是绿水青山”,这样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声音,首先从浙江响起。
因为这样的人文基因,“五水共治”,这样具有惠及未来、意义深远的民心工程,一定会在浙江出现。
这绝不是偶然!
浙水流深,先有姚江,才有了后来的姚江学派,先有瓯江,才有了后来的永嘉学派。浙水流深,流淌着的都是智慧和思想。它们在浙江大地上,孕育着务实、知行合一、经世致用等思想。
王阳明认为,只有把“知”(认识)和“行”(实践)统一起来,才能称得上“善”,而“上善若水”;叶水心觉得,“物之所在,道则在焉”,提倡事功之学,则“实干兴邦”。他们的这种思想,为后来“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勇立潮头”的浙江精神的形成,提供了渊源。要想发掘“浙江精神”更深的精神价值,我们仍然需要回到这两个人的思想里。
王阳明认为“格物致知”只是借助外物,只有“知行合一”才能通达天下。知中有行,行中有知,知行必须一体。浙江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之一,也一定需要知行一体,不可偏废。叶水心提倡“功利之学”,但把“功利”和“义理”结合,认为“既无功利,則道义者乃无用之虚语”。“浙江精神”,应该学习他的这种务实精神,引导大家处理好新时代的“义利”关系。
浙水流深,浙江因水而名、因水而兴、因水而美。“浙江精神”,也一定会在这种灵动的文化底蕴滋养下,汲取智慧,完善发展,继续“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勇立潮头”,书写更多的传奇故事。
因为历史总是一脉相承,而精神也会薪火相续的。
正如站在人生新起点的我们需要梳理如何面对未来的问题一样,我们的“浙江精神”也需要厘清承继发展的问题。
浙江,省以江名,浙水流深,注定了它的文化底蕴里流动着水的灵动智慧。我们提倡与时俱进的“浙江精神”,仍然需要从这种灵动的文化底蕴里汲取思想智慧,温润而行,砥砺奋进。
魏徵说:“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
而打通“浙江精神”在文化思想上的传承关系,进而在精神层面加以辨析,则莫若水。
浙水流深,若耶溪、苕溪、楠溪江、富春江,流淌的都是自然之美,人文基因。
若耶溪“诗文辉映”,“万山苍翠色,两溪清浅流”;苕溪“山水清远”,“水逶迤而清深,山连属而秀拔”;楠溪“水长而美”,“舟子不知人未起,载将残梦上清溪”。倘若“浙江精神”之中,丢失了这种自然之美和人文之韵,与时俱进的意义就显得寡淡了许多。
浙江精神,源远流长,它的“血脉之中”,应该始终流淌着代代相传的这种人文基因。“浙江”之所以区别于别的地方,成为“浙江”,正是因为这种人文基因。
因为这样的自然之美,“金山银山,就是绿水青山”,这样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声音,首先从浙江响起。
因为这样的人文基因,“五水共治”,这样具有惠及未来、意义深远的民心工程,一定会在浙江出现。
这绝不是偶然!
浙水流深,先有姚江,才有了后来的姚江学派,先有瓯江,才有了后来的永嘉学派。浙水流深,流淌着的都是智慧和思想。它们在浙江大地上,孕育着务实、知行合一、经世致用等思想。
王阳明认为,只有把“知”(认识)和“行”(实践)统一起来,才能称得上“善”,而“上善若水”;叶水心觉得,“物之所在,道则在焉”,提倡事功之学,则“实干兴邦”。他们的这种思想,为后来“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勇立潮头”的浙江精神的形成,提供了渊源。要想发掘“浙江精神”更深的精神价值,我们仍然需要回到这两个人的思想里。
王阳明认为“格物致知”只是借助外物,只有“知行合一”才能通达天下。知中有行,行中有知,知行必须一体。浙江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之一,也一定需要知行一体,不可偏废。叶水心提倡“功利之学”,但把“功利”和“义理”结合,认为“既无功利,則道义者乃无用之虚语”。“浙江精神”,应该学习他的这种务实精神,引导大家处理好新时代的“义利”关系。
浙水流深,浙江因水而名、因水而兴、因水而美。“浙江精神”,也一定会在这种灵动的文化底蕴滋养下,汲取智慧,完善发展,继续“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勇立潮头”,书写更多的传奇故事。
因为历史总是一脉相承,而精神也会薪火相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