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活动与幼儿园综合教育融合的有效策

来源 :幼儿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nsik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区域活动是幼儿在一定的游戏环境中,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以快乐和满足为目的,自由选择、自主展开、自由交流的积极主动的活动过程。这一过程是幼儿兴趣得到发展,需要得到满足,天性自主表露,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充分发挥和人格健全发展的过程。基于此,我园倡导体验、实践、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创设了探究性的区域学习课程。那么如何有效利用区角,有效地促进幼儿富有个性的成长呢?
  
  一、区域活动与集体活动相融合,满足幼儿需要
  
  我们将集体教学中需要认知、操作的部分放到区域中,集体教学活动中的情感教育部分融合后放到情感区,这样我们将传统的区域分为三大区域活动:认知性活动、操作性活动和情感性活动。认知是操作的基础,认知性的区域创设主要通过幼儿、家长和教师共同收集资料来完成。操作性区域活动,是幼儿在操作过程中,获得相关的知识经验,与自己的认知结构相对接,并在尝试解决困难的过程中完成知识建构的过程。操作性区域活动的模式是激发兴趣→讨论假设 →探索实验→讨论总结。情节性区域活动以及带有情节性游戏活动的开展,丰富了幼儿的情感体验,其模式是了解需要→创设环境→情景感知→体验操作→满足需求。在实施过程中,这几种形式的区域活动没有很明显的分割,只是经过这样的区分,教师在创设区域的过程中有了明确的目标依据和操作模式。
  
  二、区域活动与主题活动相融合,促进优化发展
  
  教师对区域的创设过程中,针对班级幼儿的年龄特点,将他们一学期所有的课程内容进行整合,选择幼儿感兴趣的内容,采用主题教学,所有的区域围绕主题创设,将认知、情感等教育融为一体,彻底改变了区域创设的模式。实践证明这样的区域创设更加灵活,便于幼儿操作和学习,让能力不同的幼儿可以在不同的区域中寻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活动,促进幼儿在原有基础上优化发展。
  例如小班“过大年”的区域主题活动,我们在捕捉了幼儿的兴趣后,从“贺卡店”区域的创设开始,逐渐深入,引出了相关的操作区域“服装加工厂”、“鞭炮作坊”、“糖果店”、“灯笼铺”、“冷冻食品加工厂”等,在“娃娃家”的创设中也紧密围绕“过年”的情景开展,使得区域活动的内容与主题教学内容融合,区域活动内容逐层展开。
  在这个区域主题的创设中,第一层次是“贺卡店”,这完全是取决于幼儿的兴趣。在节日到来时,我们结合“节日”主题活动送给幼儿每人一张贺卡,没想到引出了幼儿很多的讨论,于是我们紧扣幼儿的兴趣开始了收集和调查。在这个区域中,幼儿和家长共同收集不同的贺卡,教师和幼儿利用收集来的贺卡布置了区域,通过调查让幼儿了解中国“春节”的相关信息,于是生成出了第二层次操作的区域活动内容。这个大的区域紧紧围绕“准备年货”开展,同时根据幼儿的差异,为他们提供了不同的活动,但不管是什么样的活动,幼儿都能感觉到自己是在准备“年货”,能力强的幼儿可以选择“灯笼铺”、“鞭炮作坊”,能力弱的幼儿可以选择“冷冻食品加工厂”、“糖果店”。区域内容的升华,具体表现在“娃娃家”中,前面的区域中“准备的年货”(灯笼、冷冻食品等)为“娃娃家”活动的幼儿提供了“充足的年货货源”,使得他们的游戏情节变得丰富起来,也使得所有的区域融合了起来。幼儿在这样的区域活动环境中主动学习,快乐学习,彻底改变了传统教学的模式,教师的指导变得轻松,并且更有针对性。
  
  三、区域活动与生活融合,拓展课程空间
  
  生活化的课程充分调动了幼儿活动的积极性,他们在活动中用心体验,寻找出解决问题的策略。在这样的区域活动中,幼儿主动探索,积极创新,愉快合作。在生活化的区域活动课程实施中,教师从幼儿的角度选择切入点。例如“生日挂历”实质上是从“认识日历”的活动演变而来,我们从幼儿的角度思考他们在什么时候需要日历,会对日历上的什么东西感兴趣。我们通过观察,发现幼儿非常喜欢过生日,很喜欢告诉别人自己的生日。我们以此为切入口,让幼儿进行生日调查,在日历中给自己和同伴的生日作标记,制作生日挂历,将自己认为很重要的日子绘制成自己的小画册。在开展这一区域课程时,孩子们主动采访同伴,学习看日历和挂历,研究自己怎么会有两个生日,日历上怎么会有红色和黑色等。
  突破传统统一标准式的目标制定,根据幼儿发展水平,制定层级课程目标。在以往的集体教学活动中,教师依据幼儿整体发展水平制定统一的教学目标,而在区域化课程中,幼儿选择不同层次的区域,在活动中也有着自己的发展水平,幼儿存在着较大的差异,用以往统一的标准要求每一个幼儿,会忽视孩子间的差异性,也使区域活动失去了优势,教师的指导浮于表面。因此,我们将活动的目标要求分为递进式的三个层次,为每个幼儿确定相近的目标,使每名幼儿都获得发展。
  例如区域探索活动“和图形宝宝做游戏”中,活动目标:能在不同的物品中找出与图形相应的物品;能说出圆形、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的基本特征;能排除干扰,在各种图形中找出相同的图形。
  教师在活动中仔细观察记录,找到最适宜的目标,从而为教师对幼儿个体的评价提供依据。通过一段时间的观察,教师会发现幼儿的差异,并给予幼儿恰当的指导。
  突破传统备课模式,变方案设计为活动预测与对策。区域化课程中教师的备课与传统集体教育有了很大的区别。在集体教学过程中,教师事先设计好活动过程,在实施过程中教师围绕设计好的环节开展活动。而在区域化课程中教师是先和幼儿共同创设区域,提供丰富的材料,让幼儿在自主的操作中学习、发展,幼儿活动是完全自主的,是不以教师的意志为转移的,教师只能预先设想幼儿在活动中有可能出现什么情况,教师该如何指导。因此我们将以前的教学过程设计变成了活动预测与对策。在活动过程中,教师能根据幼儿的活动情况找到与之相对应的发展目标,采取适当的指导策略,同时也因为教师对幼儿行为的预测,使教师能从容面对活动中的突发现象。例如以下一则活动预设与活动策略:
  在“各种各样的纸”的区域创设中,我们将区域划分为四大区域,和幼儿共同收集了18种纸。
  (一)预设总目标
  1. 在收集纸的过程中,了解不同种类的纸,知道造纸术是中国的四大发明之一,激发幼儿的民族自豪感;
  2. 积极探究发现不同的纸有不同的性质以及它们的作用也是各不相同的;
  3. 在活动过程中,培养幼儿的合作精神,探究精神,能随着活动的深入,不断提出自己的见解;
  4. 珍惜用纸,树立幼儿的环保意识。
  (二)“环保区”目标
  一级目标:了解纸的制作过程,知道造纸术是中国的四大发明之一,激发幼儿的民族自豪感。
  二级目标:知道纸是可以循环使用的,学会珍惜的使用纸,树立幼儿的环保意识。
  三级目标:利用废旧纸及纸制品进行创作;体验废物利用的乐趣。
  (三)活动预测
  1. 幼儿了解纸的制作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不按步骤进行操作、对制作纸的步骤模糊的问题。
  2.幼儿在制作纸浆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对泡纸时间、泡什么样的废纸、在搅拌机内将废纸搅拌成什么状态、纸浆和水的比例、制作再造纸和纸浆制品所需要的纸浆浓度的问题。
  3.利用各种废旧的纸制品进行再创作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幼儿在选择废旧的纸制品制作时容易受到同伴的影响,幼儿在用废旧的纸制品制作时不知如何爱惜用纸。
  (四)活动策略
  1.针对问题一:教师引导时,通过让幼儿回忆参观情景、看图片或听同伴介绍、演示的方法了解制作纸的过程。
  2.针对问题二:教师引导时,给幼儿提供多个泡纸浆的桶,让幼儿泡不同的纸浆,让他们运用不同的泡好的纸进行搅拌,用手去接触纸浆,感知纸浆的粘稠,教师可实际操作演示和幼儿共同讨论探究。
  3.针对问题三:教师引导时,可以让幼儿先讨论,先想象,并提供一些废旧纸制品制作的书籍让幼儿学习,鼓励幼儿进行与别人不一样的创作。对爱惜用纸的问题需要教师不断的提醒,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还必须融合在一日生活的每一个环节,帮助幼儿形成良好的习惯。
  幼儿园的所有活动都是学前的启蒙教育,启蒙的过程中渗透了幼儿探究兴趣及创新能力的培养。教师要让幼儿想自己所想的,做自己想做的,说自己想说的,玩自己想玩的,动手操作,动脑思考,在实践中获得经验的积累和情感的满足,才会有创造的萌发。教师应当创造环境,提供材料,给幼儿提供更多的操作、实践和体验的机会,用孩子的心去布置区域,用孩子的情去参与活动,让平凡的角落萌发不平凡的创造力。
其他文献
随着基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幼儿教育已逐步融入课程综合化的潮流,在艺术教育领域也出现了要求改变学科本位,打破学科界限,寻求融合的发展趋势。陈鹤琴先生的“整个教学法”即“把儿童所应该学习的东西整个地、有系统地去教儿童”,联系我园艺术教育的现状,提出“艺术教育与幼儿一日活动整合”的思路,把一日生活看作是一个教育整体,倡导艺术教育向儿童的经验和生活回归,将艺术教育的目标、内容较自然地融入幼儿的一日活动当
期刊
摘要  通过对现状的调查考察,认为实施托幼一体化是切实可行的。自2003年起逐步开展“托幼一体化”实践,对农村学前一体化教育作了有益的尝试,积累了可贵的经验,为全面推进农村托幼一体化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为更全面、有效地提升学前教育科学管理一体化的水平和早期教育服务水准,要进一步研究探索全区域、全方位、深层次推进0-6岁学前教育一体化的发展策略和科学运行机制。  关键词  农村托幼一体化早期教育师资融
期刊
设计意图  在进行《我会玩》主题的第四个子主题《玩的安全》时,孩子们结合自己的经验谈到了许多面对突发事件的处理办法,而且很有兴趣将这些经验与同伴共同分享。但在分享的过程中,孩子们只能简单地描述处理的办法。如何让孩子们将零碎的经验总结成有序的应急方案,并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将它们表述出来,成为好听的故事呢?在大班,我们开展了《红袋鼠》系列故事会活动,让小朋友从故事中懂得许多道理,掌握自救的方法,本次活动
期刊
活动区作为幼儿园的一种教育载体,它与集体教学相比,具有很大的优势。它为培养幼儿的自主性学习、生成性学习提供了很好的机会。自主、生成学习能力也正是现代幼儿应具备的两项重要的学习能力。  通常的活动区是在教室的某个区域或者是幼儿园的专用教室开展,老师组织一日活动中,对活动区里的活动不重视。这是一种教育契机的流失。教师要保证活动区时间,充分挖掘活动区这一教育载体的能源,发挥其作用,促进幼儿的发展。由此,
期刊
“纲要”中指出:游戏是幼儿园的基本活动。区域游戏是幼儿特别喜爱的活动,任何幼儿都离不开游戏,创没一个良好的游戏环境对幼儿的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那么作为游戏的领导者,我们该如何为幼儿创设一个宽松的富有情感色彩的心理环境呢?    一、在游戏中增强幼儿的自信心    区域游戏是一种富于变化的游戏,游戏中有些孩子往往由于主观需要和客观现实的矛盾而产生心理冲突,从而表现得消极、被动、胆小、成就愿望低,
期刊
在幼儿园听课和观摩音乐教学活动中,教师在让幼儿演唱歌曲前常常这样对孩子们说:“小朋友,等会要有表情地唱”或“我看看谁最有表情”;小朋友唱完后老师就问小朋友:刚才唱歌时谁最有表情啊?于是小朋友就说:XX小朋友最有表情。老师又问:他的表情怎么样?小朋友说:“很好呀,他一直都是笑笑的。”于是老师也表扬这位小朋友:“你真棒,做得很好”。长期下去我们的音乐教育活动就会失去它应有的教育魅力。《纲要》指出:“发
期刊
摘要 在音乐优美的旋律和宽松的氛围中,幼儿会用自己独特的方式来表现他们内心的感受。借助这种宽松和谐的氛围,这份积极愉悦的心情,幼儿能大胆尝试,敢于挑战,同时也为幼儿之间的交往提供了机会。音乐游戏对提高幼儿的交往能力很有帮助,一个成功的音乐游戏的设计和教师的语言对幼儿交往能力的提高也是占重要地位的。  关键字 音乐游戏 交往能力 表情语言 特点    一、如何提高幼儿的交往能力    (一)成人为孩
期刊
家园共育,是指幼儿园和家庭都把自己当作促进幼儿发展的主体,双方积极主动地相互支持,密切配合,通过双向互动,共同促进幼儿素质的全面提高。新颁布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在“组织与实施”部分中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我们在《纲要》精神指导下通过各种有效的途径使幼儿园与家庭建立了一种合作、互补的关系,
期刊
摘要  家乡特殊的人文环境和浓厚的文化底蕴更是最珍贵的教育资源。我园以幼儿农民画教学为特色,以大胆的想象、夸张的手法、艳丽的色彩来再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本土文化是我们美术教育的丰富源泉,从幼儿身边最熟悉的环境中挖掘有效的教育资源,是我们优化美术教学的重要手段:首先,感受家乡文化,丰富视觉表象;其次,走进社区生活,挖掘美术资源;第三,收集自然材料,拓展美术形式。  关键词本土文化美术资源美术形式自
期刊
在贯彻落实《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过程中,我市的农村幼儿园在面临着教育经费少、设备条件差、教师数量少、专业水平低等诸多困难的情况下,积极努力、不等不靠,立足于“自我发展”这一基本点,客观分析农村幼儿园的实际情况,用《纲要》先进的教育理念指导教育改革,以通过幼教人自身努力能改变的问题为突破口,在优化农村幼儿园一日活动方面做了有益的探索。    一、城乡结对,优势互补    城市幼儿园在办园条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