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境导语是一座桥

来源 :湖北教育·教育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szr11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创设情境,是指用形象的语言或其它手段把某个场合的情形和景象描绘或再现出来,让学生经过联想和想象,获得生动鲜明的感受。情境创设就像一座桥,连通学生的人生体验和文本内容。教师怎样巧设情境呢?
  一、用多媒体创设情境
  苏霍姆林斯基主张让学生“带着一种高涨的激动的情绪从事学习和思考”。阅读教学中,教师适时、适当地运用多媒体,能激发学生的情感,让他们处于亢奋的学习状态,自觉地与作者进行心灵交流,从中受到熏陶和启发。
  《三峡》是苏教版七年级上册的一篇文言文,学生理解有一定的难度。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让他们主动地探究课文,教师课前下载了一段解说三峡风光的影片。课中,陡峭的山峰、湍急的江水、精彩的解说,一下子吸引了学生。教师问学生:“看了长江三峡的美景,你有什么感受呢?”学生纷纷发表看法,有的甚至用课文中的语言来回答。于是,教师趁势引入课文:“是啊,美丽的三峡吸引了古往今来无数的文人墨客,他们挥毫泼墨尽情描绘,留下了很多优美的篇章。北魏著名的地理学家、散文家郦道元的《三峡》是其中的精品。让我们随着作者的笔端,去畅游风光旖旎的长江三峡吧!”
  影片直观地展示出了文中的部分景物;解说词和学生的回答中,已包含了文中的部分内容。有了这样的直观感受,学生学习起来就容易多了。
  二、用语言创设情境
  心理学指出,具有学习兴趣的学生,会把学习看成是内心的满足,不是当作负担。阅读文本之前,教师用与文本内容相关的语言激发学生的兴趣,引起学生的联想,能使他们带着愉悦的心情学习。
  教学苏教版八年级下册第20课《窗》时,教师这样导入:“早晨,我们打开窗,能感受到晨风依依,看到花红柳绿;中午,我们打开窗,能沐浴温暖的阳光,感受自然的恩赐;傍晚,我们打开窗,能享受晚风习习,感受火树银花的绚丽。打开心灵之窗会发现什么呢?我们一起走进《窗》去看看。”见到窗这个词,学生很容易想到现实中的门窗,但这篇小小说写的是心灵之窗。这就需要教师架一道桥梁,把现实中的窗和心灵之窗联系起来。
  理解小小说,关键是要把握主题,而这需要理性的思考。利用语言创设情境,先调动学生的形象思维,再转入理性的思考,有利于学生准确地理解文章的主题。
  三、用音乐创设情境
  音乐能陶冶人的情操,激发人的美好情感,使人身心感到愉悦。导语设计中,教师充分发挥音乐的作用,能让学生沉浸到文本的氛围中,感知作者的情感。
  苏教版七年级上册冰心的《母亲》《纸船》,意象特征和阎维文演唱的歌曲《母亲》很近似。上课时,教师先播放歌曲,优美而略带忧伤的旋律一下子吸引住了学生。一段唱完,和着优美的音乐,教师饱含感情地朗读这两首诗。那一刻,我真切地感觉到师生、文本的情感产生了共鸣。
  设计导语是一门学问。教师精心构思、巧妙设计,使导语具有形象美、情感美、悬念美,这样能收到先声夺人的教学效果。
其他文献
从兴发教学的视角来看,有效的语文教学显示为引导学生大量泛读,好读书,不求甚解:有效的数学教学显示为引导学生超前学习并让学生建立"高观点下的初等数学"的感觉:效的外语教学显
电子政务作为现代信息技术的集中体现,可以提高政府的行政效率,增加政府工作的透明度,改善政府与公民的交流方式.电子政务在实现资源共享的同时,可以从根本上规范政府行为,有
中国已经成为世界贸易组织的成员,有义务接受世界贸易组织的法律,而我国的司法制度存在着许多问题,尤其在司法独立方面与WTO很不适应.为此,我们必须进行改革,确保法院法律地
对部分省份农民家庭进行了实地调查问卷,分析了在新农村联建中遇到的主要困难、住房情况、日常开支变化、文化习俗以及联建后的生活来源,并对联建的主要筹资来源进行了调查,
中小型公共图书馆的社会地位非常重要.在发展中国特色先进文化的新形势下,中小型公共图书馆必须与时俱进、改革创新.首先,馆舍的布局要合理化和人性化,馆藏要遵循实用化和方
在教育学视域中,道德叙事是教育者通过口头等方式,借助对具体事物的描述或者对寓言、神话、历史典故等事件的叙述,发掘出其中所蕴含的深刻的道德思想和价值观念,提高并完善受教育
在当今传媒业竞争激烈的态势下,媒体战略策划的得当与否决定着自身的兴衰存亡.这就要求媒体市场定位策划,必须考察和实现受众需求;媒体内容定位策划,要注重培养核心竞争力;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