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化学是培养学生探究兴趣的最佳学科.因此,我充分利用这一优势,深刻挖掘教材的探究性学习因素,以小范围、小课题的探究活动为主,在探究性学习方面做了一些有益的尝试.
一、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探究欲望
质疑是思维的导火索,是学习的内驱力,它可以使学生的求知欲由潜伏状态转入被激活状态.随着探究性学习的进一步推进,教师应逐步引导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培养强烈的问题意识.问题意识一旦被唤起,则会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愿望,激发学生探索、创造和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对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迸发出的问题,要大胆鼓励,如果合适,也可作为研究课题引导学生探究.
二、分析疑问,提出假设,设计方案并动手探究
教师在设置情境激发起学生探究欲后,应引导学生通过分析、比较、综合和类推不断地提出假设进行推理,从各个不同的角度分析类比,提出比较合理的假设,然后进一步进行探究.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时,教师可辅设若干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问题,放手让学生动脑思考,动口讨论,动手实验,独自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依据化学学科的特点,化学的探究性学习多为实验型的,所以教师要给学生提供充分的化学活动机会,并切实指导学生进行探究活动.对课堂教学中的探究性学习,一般由教师引导学生即时设计实验方案探究,甚至根据学生实际,由教师提出学生能理解的实验方案,再由学生动手探究.至于课堂之外的探究活动,则完全可由学生搜集资料,自行设计实验方案并动手探究.在探究活动中,教师一定要加强指导,并由学生亲自动手完成实验,让学生在实验过程中探究,在探究中不断发现问题,掌握知识,逐步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三、选择好探究性学习的内容
1.从教材中选择内容.新教材中几乎每一单元都安排了探究活动内容,其中探究活动具体给出了研究内容,让学生联系社会或生产生活实际,通过亲身体验进行学习.例如,在讲“二氧化碳的性质及用途”时,教师可要求学生从不同环境中取空气样品,并设计实验探究哪些地方的二氧化碳含量相对较高.在这个探究活动中,我不仅让学生按教材提示的方法收集空气样品加以探究,而且启发学生设计不同的取样方法和检验方法.学生通过思考和小组讨论,设计出多种方法,真正锻炼了学生的能力.这样的探究活动教材很多,教师不仅要利用,而且要注重引导.教材中往往给出材料、思路,要求学生在课上或课外完成,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
2.从拓宽知识面选择内容.由于课程标准、教材内容等方面的限制,教材中很多内容不可能过分地展开和延伸,但根据教学实际,对于利用相同原理和有关知识能够解决的问题,教师有意识地引导或设计探究题目,无疑是一种很好的做法.如教材安排学生动手探究铁生锈的条件,教师在引导学生理解实验设计的原理后,出示生锈的铜器,让学生通过查阅资料,了解铜锈的成分,探究铜制品生锈的条件,这样的活动能有效地巩固学生已经获得的知识和研究方法,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3.从习题中选择内容.有的习题属于开放性习题,问题具有发散性,答案也不固定,学生可以在不同的经验和能力水平提出自己的思路和方法,进而培养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如学习碱的性质时,我根据习题给学生设计了一个探究性问题,请同学们设计实验,通过观察到明显的现象,说明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发生了化学反应.学生充分运用自己的思维能力,集思广益,设计出多种合理方案,这些活动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参与精神,运用他们学到的化学知识和原理,使其感受到掌握知识、运用知识的巨大作用,并且在亲身参与的活动中,不断地巩固知识,增进能力.
4.从化学应用中选择内容.新课程理念强调化学知识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使化学更加贴近自然和社会,并且要求增强用化学的意识,学会分析问题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因此,教师可充分利用化学在生活实际中的应用,选择内容进行探究性学习.例如,在学习了“二氧化碳的性质和制取”后,我带领学生自制汽水,学生通过查阅资料,弄明白汽水中产生二氧化碳的原理,以及改善汽水口感的方法,并亲自制取,学生感受到化学知识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了学生学好化学的决心和勇气.化学学科的特点决定了化学探究性学习的课题来源非常广泛,教师只要善于紧密联系生活实际,认真研究新课程标准提供的情景材料,深挖教材内容,以身边物质为切入点,一定能为探究性学习找到信息源.例如,在学习“酸的性质”时,酸能使指示剂变色,我引导学生对酸中的哪种粒子使指示剂变色进行探究学习,通过探究,教给学生一种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学习“碱的性质”时,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没有任何现象,我请学生设计实验证明两者确实发生了反应.这样的探究题目,能很好地巩固知识,培养学生的能力.
在实际的探究式教学中也存在许多问题,一是探究性学习的时间难以保证,二是学生的动手实验和验证不能保证,三是学生能力有较大欠缺,四是探究性学习常为少数学生的表演秀.学生不能普遍参与,教学效果可想而知.对此,我的做法是:由学校根据具体情况安排化学活动课,在一段教学之后,由教师提出有意义的探究课题,学生思考或者查阅资料后,在活动课上安排学生讨论,设计并展示方案,再加以实验验证,这样既保证了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又能从容组织探究活动,从而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一、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探究欲望
质疑是思维的导火索,是学习的内驱力,它可以使学生的求知欲由潜伏状态转入被激活状态.随着探究性学习的进一步推进,教师应逐步引导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培养强烈的问题意识.问题意识一旦被唤起,则会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愿望,激发学生探索、创造和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对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迸发出的问题,要大胆鼓励,如果合适,也可作为研究课题引导学生探究.
二、分析疑问,提出假设,设计方案并动手探究
教师在设置情境激发起学生探究欲后,应引导学生通过分析、比较、综合和类推不断地提出假设进行推理,从各个不同的角度分析类比,提出比较合理的假设,然后进一步进行探究.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时,教师可辅设若干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问题,放手让学生动脑思考,动口讨论,动手实验,独自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依据化学学科的特点,化学的探究性学习多为实验型的,所以教师要给学生提供充分的化学活动机会,并切实指导学生进行探究活动.对课堂教学中的探究性学习,一般由教师引导学生即时设计实验方案探究,甚至根据学生实际,由教师提出学生能理解的实验方案,再由学生动手探究.至于课堂之外的探究活动,则完全可由学生搜集资料,自行设计实验方案并动手探究.在探究活动中,教师一定要加强指导,并由学生亲自动手完成实验,让学生在实验过程中探究,在探究中不断发现问题,掌握知识,逐步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三、选择好探究性学习的内容
1.从教材中选择内容.新教材中几乎每一单元都安排了探究活动内容,其中探究活动具体给出了研究内容,让学生联系社会或生产生活实际,通过亲身体验进行学习.例如,在讲“二氧化碳的性质及用途”时,教师可要求学生从不同环境中取空气样品,并设计实验探究哪些地方的二氧化碳含量相对较高.在这个探究活动中,我不仅让学生按教材提示的方法收集空气样品加以探究,而且启发学生设计不同的取样方法和检验方法.学生通过思考和小组讨论,设计出多种方法,真正锻炼了学生的能力.这样的探究活动教材很多,教师不仅要利用,而且要注重引导.教材中往往给出材料、思路,要求学生在课上或课外完成,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
2.从拓宽知识面选择内容.由于课程标准、教材内容等方面的限制,教材中很多内容不可能过分地展开和延伸,但根据教学实际,对于利用相同原理和有关知识能够解决的问题,教师有意识地引导或设计探究题目,无疑是一种很好的做法.如教材安排学生动手探究铁生锈的条件,教师在引导学生理解实验设计的原理后,出示生锈的铜器,让学生通过查阅资料,了解铜锈的成分,探究铜制品生锈的条件,这样的活动能有效地巩固学生已经获得的知识和研究方法,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3.从习题中选择内容.有的习题属于开放性习题,问题具有发散性,答案也不固定,学生可以在不同的经验和能力水平提出自己的思路和方法,进而培养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如学习碱的性质时,我根据习题给学生设计了一个探究性问题,请同学们设计实验,通过观察到明显的现象,说明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发生了化学反应.学生充分运用自己的思维能力,集思广益,设计出多种合理方案,这些活动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参与精神,运用他们学到的化学知识和原理,使其感受到掌握知识、运用知识的巨大作用,并且在亲身参与的活动中,不断地巩固知识,增进能力.
4.从化学应用中选择内容.新课程理念强调化学知识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使化学更加贴近自然和社会,并且要求增强用化学的意识,学会分析问题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因此,教师可充分利用化学在生活实际中的应用,选择内容进行探究性学习.例如,在学习了“二氧化碳的性质和制取”后,我带领学生自制汽水,学生通过查阅资料,弄明白汽水中产生二氧化碳的原理,以及改善汽水口感的方法,并亲自制取,学生感受到化学知识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了学生学好化学的决心和勇气.化学学科的特点决定了化学探究性学习的课题来源非常广泛,教师只要善于紧密联系生活实际,认真研究新课程标准提供的情景材料,深挖教材内容,以身边物质为切入点,一定能为探究性学习找到信息源.例如,在学习“酸的性质”时,酸能使指示剂变色,我引导学生对酸中的哪种粒子使指示剂变色进行探究学习,通过探究,教给学生一种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学习“碱的性质”时,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没有任何现象,我请学生设计实验证明两者确实发生了反应.这样的探究题目,能很好地巩固知识,培养学生的能力.
在实际的探究式教学中也存在许多问题,一是探究性学习的时间难以保证,二是学生的动手实验和验证不能保证,三是学生能力有较大欠缺,四是探究性学习常为少数学生的表演秀.学生不能普遍参与,教学效果可想而知.对此,我的做法是:由学校根据具体情况安排化学活动课,在一段教学之后,由教师提出有意义的探究课题,学生思考或者查阅资料后,在活动课上安排学生讨论,设计并展示方案,再加以实验验证,这样既保证了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又能从容组织探究活动,从而收到了良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