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是素质教育对学校和教师提出的要求,作业设计时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要步骤,是小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巩固和拓展的重要途径。基于此,本文分析了目前小学中高年级数学作业设计的问题,并通过案例分析对数学作业分层设计的实施过程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小学中高年级;小学数学;作业分层设计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充分认识到每个学生都具有不同的数学基础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在小学数学中进行分组分层教学刻不容缓,对学生要做到因材施教,对处于不同层次的学生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设计不同的作业习题,从而使各个层次的学生都得到了充分的进步。
1 当前小学中高年级数学作业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1.1 数学教师的教学观念陈旧
人们的思维方式因为时代的发展和进步在不断地发生变化,如今,社会上对素质教育越来越重视,在小学数学教学领域,教师的传统教学模式也受到了极大的冲击,所以,为了推进素质教育的发展,数学教师的教学理念就要做出相应的改变,注重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对于数学学习的兴趣,关注每一位学生个体在数学学习中的情况,进行有层次的教学设计,不能一概而论。
1.2 没有重视学生的个性化差异
大多数教师都在教学中采用的都是板书式教学法,让学生将教师写在黑板上的东西都记录下来,这种传统的教学方式忽视了学生个体的差异性,没有做到素质教育中要求的“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此外,教师要深刻的了解到每个学生的认知能力是不同的,学习数学的基础也是不同的,对于不同学习基础的学生,数学教师就要制定不同的教学方法,达到因材施教的目标。作业是教学设计中非常重要的一环,但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并没有注重数学作业布置的分层,而是用同样的作业和标准来要求每一个学生,使学生得不到针对性的练习,不利于学生数学能力的整体提升。
2 小学中高年级数学作业分层设计的有效措施
2.1 根据学生的个人特点进行学生分层
作业是一种有目的且具有指导性的教学活动,教师在进行作业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学生不同的数学基础和思维能力,设计不同层次和类型的习题,是每一位学生都能获得最大的提升,实行作业分层的前提是将学生进行分层,具体的分层方式如下。
首先教师可以利用调查问卷和测试等了解学生在数学学习方面的差异,根据本班的实际教学情况将学生分为A、B、C三个层次。其中,A层次的学生具有较高的数学基础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于知识的接受理解能力较强,能够在有困难的部分进行自主探究;B层次学生的数学基础略低于A层次的学生,他们在学数学习方面的上进心不强,数学成绩不稳定,但具有极大的学习潜力;C层次为知识接受能力较差,在解决正常难度的作业中会感到困难的学生。在第一次分层之后,教师要让学生明确所处的层次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会根据学生的作业的完成情况及完成质量进行调整,如C层次学生的作业质量能够达到B层次学生的水平就可以升级到B层次,同样B层次的学生也可以通过努力升入A层次,这样的动态分层方式,可以营造出一个良性的竞争氛围,使学生对数学学习具有进取心。
2.2 在教学设计中重视作业分层
通过对学生的分层,教师也掌握了各个层次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学习特点,所以在进行作业设计时,要有针对性的进行习题的布置。可以为A层次的学生布置一些开放性的、思维拓展性的题目,增强他们对于有一定难度的习题的挑战性,消除了他们对数学学习的惰性;对于B层次的学生而言,一些难度稍低的习题的设置是必不可少的,而对于层次的学生,教师在进行作业布置时,要设计较多的基础巩固训练题,加强学生对数学基础理论的学习和应用。
2.3 数学作业分层的案例分析
在教学了《长方体和正方体》這一课后,教师可以为C层次的学生设计基础巩固题,例如:一个长方体的纸盒的长、宽、高分别是8厘米、5厘米、4厘米,做这个纸盒需要多少平方厘米的纸?这个纸盒的体积是多少?在这一题中,直截了当的给出了计算长方体表面积和体积的全部条件,学生只需将数据代入公式,即可得出结果,使C层次的学生对概念及公式的记忆进一步加深。可以为B层次的学生设计能力提升题,例如:一个长方体纸盒的棱长总和是68厘米,长是8厘米、宽是5厘米、它的体积是多少?利用其中的棱长总和的问题,使B层次的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应用进一步加深。可以为A层次的学生设计拓展延伸题,例如:一个长方体纸盒的底面积是40平方厘米,底面周长是26厘米,它的表面积是184平方厘米,它的体积是多少?利用其中的一步步推导,培养A层次的学生数学思维的逻辑性。
这样分层的作业设计方式可以调动学生解决习题的积极性,避免学生对一成不变的数学作业感到单调、枯燥或者困难、抗拒,充分体现了数学教师对学生进行个性化的培养,使学生学习到有价值的、必需的数学,每个学生在数学学习上有不同的发展。
2.3 对学生的作业进行分层评价
在对学生的作业进行评价是,教师也可以采用分层评价的方式评出,给学生的作业分成三个等级,其中如果学生书写整洁,正确率高,或者较之前有较大的进步,教师可以对他的作业给予A等级,如果学生字迹潦草或错误率较高,教师对他的作业给予B等级,同时在旁边写下具有指导性的批语,给予学生鼓励,让学生了解自己的不足,并加以改正。这种分层评价的方式也是分层教育思想的一种具体表现。
3 结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中高年级进行数学作业分层设计对于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小学数学教师在实施作业分层设计前要先按数学基础和学习状态的不同对学生进行分层,再对有针对性的为每一层次的学生设计作业中的习题,最后还要对学生的作业进行分层次的评价,促进各个层次的学生都得到数学学习方面的充分发展。
参考文献:
[1] 马秀英.小学中高年级数学作业分层设计探析[J].才智,2020(08).
[2] 郭彩凤.小学中高年级数学作业分层设计思考与探索[J].课程教育研究,2019(23).
[3] 谢秀珍.核心素养下小学中高年级数学作业分层设计策略[J].学周刊,2019(16).
[4] 公会芹.核心素养下小学中高年级数学练习、作业分层设计策略初探[J].学周刊,2018(24).
(作者单位:广州市花都区狮岭镇新庄小学)
关键词:小学中高年级;小学数学;作业分层设计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充分认识到每个学生都具有不同的数学基础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在小学数学中进行分组分层教学刻不容缓,对学生要做到因材施教,对处于不同层次的学生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设计不同的作业习题,从而使各个层次的学生都得到了充分的进步。
1 当前小学中高年级数学作业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1.1 数学教师的教学观念陈旧
人们的思维方式因为时代的发展和进步在不断地发生变化,如今,社会上对素质教育越来越重视,在小学数学教学领域,教师的传统教学模式也受到了极大的冲击,所以,为了推进素质教育的发展,数学教师的教学理念就要做出相应的改变,注重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对于数学学习的兴趣,关注每一位学生个体在数学学习中的情况,进行有层次的教学设计,不能一概而论。
1.2 没有重视学生的个性化差异
大多数教师都在教学中采用的都是板书式教学法,让学生将教师写在黑板上的东西都记录下来,这种传统的教学方式忽视了学生个体的差异性,没有做到素质教育中要求的“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此外,教师要深刻的了解到每个学生的认知能力是不同的,学习数学的基础也是不同的,对于不同学习基础的学生,数学教师就要制定不同的教学方法,达到因材施教的目标。作业是教学设计中非常重要的一环,但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并没有注重数学作业布置的分层,而是用同样的作业和标准来要求每一个学生,使学生得不到针对性的练习,不利于学生数学能力的整体提升。
2 小学中高年级数学作业分层设计的有效措施
2.1 根据学生的个人特点进行学生分层
作业是一种有目的且具有指导性的教学活动,教师在进行作业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学生不同的数学基础和思维能力,设计不同层次和类型的习题,是每一位学生都能获得最大的提升,实行作业分层的前提是将学生进行分层,具体的分层方式如下。
首先教师可以利用调查问卷和测试等了解学生在数学学习方面的差异,根据本班的实际教学情况将学生分为A、B、C三个层次。其中,A层次的学生具有较高的数学基础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于知识的接受理解能力较强,能够在有困难的部分进行自主探究;B层次学生的数学基础略低于A层次的学生,他们在学数学习方面的上进心不强,数学成绩不稳定,但具有极大的学习潜力;C层次为知识接受能力较差,在解决正常难度的作业中会感到困难的学生。在第一次分层之后,教师要让学生明确所处的层次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会根据学生的作业的完成情况及完成质量进行调整,如C层次学生的作业质量能够达到B层次学生的水平就可以升级到B层次,同样B层次的学生也可以通过努力升入A层次,这样的动态分层方式,可以营造出一个良性的竞争氛围,使学生对数学学习具有进取心。
2.2 在教学设计中重视作业分层
通过对学生的分层,教师也掌握了各个层次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学习特点,所以在进行作业设计时,要有针对性的进行习题的布置。可以为A层次的学生布置一些开放性的、思维拓展性的题目,增强他们对于有一定难度的习题的挑战性,消除了他们对数学学习的惰性;对于B层次的学生而言,一些难度稍低的习题的设置是必不可少的,而对于层次的学生,教师在进行作业布置时,要设计较多的基础巩固训练题,加强学生对数学基础理论的学习和应用。
2.3 数学作业分层的案例分析
在教学了《长方体和正方体》這一课后,教师可以为C层次的学生设计基础巩固题,例如:一个长方体的纸盒的长、宽、高分别是8厘米、5厘米、4厘米,做这个纸盒需要多少平方厘米的纸?这个纸盒的体积是多少?在这一题中,直截了当的给出了计算长方体表面积和体积的全部条件,学生只需将数据代入公式,即可得出结果,使C层次的学生对概念及公式的记忆进一步加深。可以为B层次的学生设计能力提升题,例如:一个长方体纸盒的棱长总和是68厘米,长是8厘米、宽是5厘米、它的体积是多少?利用其中的棱长总和的问题,使B层次的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应用进一步加深。可以为A层次的学生设计拓展延伸题,例如:一个长方体纸盒的底面积是40平方厘米,底面周长是26厘米,它的表面积是184平方厘米,它的体积是多少?利用其中的一步步推导,培养A层次的学生数学思维的逻辑性。
这样分层的作业设计方式可以调动学生解决习题的积极性,避免学生对一成不变的数学作业感到单调、枯燥或者困难、抗拒,充分体现了数学教师对学生进行个性化的培养,使学生学习到有价值的、必需的数学,每个学生在数学学习上有不同的发展。
2.3 对学生的作业进行分层评价
在对学生的作业进行评价是,教师也可以采用分层评价的方式评出,给学生的作业分成三个等级,其中如果学生书写整洁,正确率高,或者较之前有较大的进步,教师可以对他的作业给予A等级,如果学生字迹潦草或错误率较高,教师对他的作业给予B等级,同时在旁边写下具有指导性的批语,给予学生鼓励,让学生了解自己的不足,并加以改正。这种分层评价的方式也是分层教育思想的一种具体表现。
3 结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中高年级进行数学作业分层设计对于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小学数学教师在实施作业分层设计前要先按数学基础和学习状态的不同对学生进行分层,再对有针对性的为每一层次的学生设计作业中的习题,最后还要对学生的作业进行分层次的评价,促进各个层次的学生都得到数学学习方面的充分发展。
参考文献:
[1] 马秀英.小学中高年级数学作业分层设计探析[J].才智,2020(08).
[2] 郭彩凤.小学中高年级数学作业分层设计思考与探索[J].课程教育研究,2019(23).
[3] 谢秀珍.核心素养下小学中高年级数学作业分层设计策略[J].学周刊,2019(16).
[4] 公会芹.核心素养下小学中高年级数学练习、作业分层设计策略初探[J].学周刊,2018(24).
(作者单位:广州市花都区狮岭镇新庄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