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绘画是幼儿表达自我想法、感受和发现的一种方式。成人看不懂幼儿的画,最根本的原因在于习惯用自身的眼光去“看”画,忽略了用耳朵去倾听、用心去理解幼儿作品表达的内容。只有每位教师和家长都能放慢脚步,静听幼儿“说画”,幼儿才会因快乐而画画,才会让画画成为他们内心世界的纯真反映。
在组织一次小班绘画活动“小白兔”中,甜甜引起了我的注意:她画得很认真,連自己的小手上也画上了线条。再看画面,线条很是丰富,最中央的线条部分尤其突出,像马路又像楼梯,可没有主人公兔子。在她抬头张望的时候,我问:“小兔子在哪里呢?”她看了看画面,说了一句“在这里呢”,便在画纸右边上下两个连接的小圆上添画了两个耳朵,随后添画了表情,在大圆上添画上腿,一只小兔子便立刻在纷杂的线条中活灵活现了。甜甜自豪地拿起她的杰作给我看。
我猜想,这只小兔子是要过马路,还是要爬楼呢?于是就问:“你的小兔子是要去干吗呢?”“老师,我的小兔子要去摘苹果。”她的回答着实让我惊讶,我疑惑地问:“中间的是什么?苹果在哪里呢?”“这是梯子,好踩着摘苹果。”她边说边在画面的左边又添画了几个绿色带着长枝的圆苹果。“无树怎么长果呀?”我引导着说:“苹果长在什么地方,为什么这么矮?”她不紧不慢地指着画面说:“我不想让苹果长在树上,那里太高了,小兔子踩着梯子去摘会摔倒的。”甜甜好像突然又想起了什么,她在画面的左边画了一道绿色的竖线,又画上一道绿色横线与梯子连起来,然后喜滋滋地看着自己的画作,看来是大功告成了。
“这两道线是什么呢?”我好奇地问。她很认真地边指线边解释道:“这(竖线)是树,这(横线)是绑梯子的绳子,梯子绑在树上就不会乱跑了,小兔子就不会摔下来了。”我朝着她竖起大拇指赞赏道:“你真有爱心,想得很周到,苹果长得又矮,梯子又牢固,这样小兔子摘苹果真的会很安全了。”在与甜甜交流过程中,我的脑子里突然出现一个想法,在作品的背后,是不是还会有她没有说出的故事?我试探地问道:“甜甜你踩梯子摘过苹果吗?发生什么事情了吗?”她的眼睛瞪得圆圆的直点头,说道:“对呀,我在奶奶家摘苹果的时候,苹果太高了,我踩的梯子没有绑,把我摔了下来,可疼了。”
我恍然大悟,这就是甜甜的生活经验再现,大梯子、绑梯子的线、没有长在树上的苹果——这些被她突出夸大,画中稚嫩的线条、形象在她的讲述过程中“活”了起来,这才是孩子自己的声音啊。生活就是教育的现场,那次被摔的生活经验已经深刻地烙印在了甜甜心里,并被她迁移到自己的画作中。孩子的绘画内容源于其生活经验的积累,也许是他们听过的故事,也许是曾经拥有过的想象。所以我们需要耐心倾听,不要妄加评论。当一幅画配上幼儿的语言解释,能传达出他们的内心感受,就是一幅“好”的作品。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指出:“幼儿独特的笔触往往蕴含着丰富的想象和情感。”从看不懂到读懂孩子的绘画故事,这一过程让我深深反思:孩子的每一幅作品都会有一个充满灵性的故事。作为教师,在绘画活动中,我们不能只在乎孩子绘画技能的习得,不能以成人的审美标准自觉高明地对孩子的作品进行诱导、猜测、评价,而应按照《指南》精神,用充满童真的心去静静欣赏孩子们绘出的线条、色彩,耐心倾听孩子对自己作品的畅想与解读,从而进行适时引导。只有这样,孩子才能绘出自己的生活体验、绘出自己的情感、绘出自己的灵性。
在组织一次小班绘画活动“小白兔”中,甜甜引起了我的注意:她画得很认真,連自己的小手上也画上了线条。再看画面,线条很是丰富,最中央的线条部分尤其突出,像马路又像楼梯,可没有主人公兔子。在她抬头张望的时候,我问:“小兔子在哪里呢?”她看了看画面,说了一句“在这里呢”,便在画纸右边上下两个连接的小圆上添画了两个耳朵,随后添画了表情,在大圆上添画上腿,一只小兔子便立刻在纷杂的线条中活灵活现了。甜甜自豪地拿起她的杰作给我看。
我猜想,这只小兔子是要过马路,还是要爬楼呢?于是就问:“你的小兔子是要去干吗呢?”“老师,我的小兔子要去摘苹果。”她的回答着实让我惊讶,我疑惑地问:“中间的是什么?苹果在哪里呢?”“这是梯子,好踩着摘苹果。”她边说边在画面的左边又添画了几个绿色带着长枝的圆苹果。“无树怎么长果呀?”我引导着说:“苹果长在什么地方,为什么这么矮?”她不紧不慢地指着画面说:“我不想让苹果长在树上,那里太高了,小兔子踩着梯子去摘会摔倒的。”甜甜好像突然又想起了什么,她在画面的左边画了一道绿色的竖线,又画上一道绿色横线与梯子连起来,然后喜滋滋地看着自己的画作,看来是大功告成了。
“这两道线是什么呢?”我好奇地问。她很认真地边指线边解释道:“这(竖线)是树,这(横线)是绑梯子的绳子,梯子绑在树上就不会乱跑了,小兔子就不会摔下来了。”我朝着她竖起大拇指赞赏道:“你真有爱心,想得很周到,苹果长得又矮,梯子又牢固,这样小兔子摘苹果真的会很安全了。”在与甜甜交流过程中,我的脑子里突然出现一个想法,在作品的背后,是不是还会有她没有说出的故事?我试探地问道:“甜甜你踩梯子摘过苹果吗?发生什么事情了吗?”她的眼睛瞪得圆圆的直点头,说道:“对呀,我在奶奶家摘苹果的时候,苹果太高了,我踩的梯子没有绑,把我摔了下来,可疼了。”
我恍然大悟,这就是甜甜的生活经验再现,大梯子、绑梯子的线、没有长在树上的苹果——这些被她突出夸大,画中稚嫩的线条、形象在她的讲述过程中“活”了起来,这才是孩子自己的声音啊。生活就是教育的现场,那次被摔的生活经验已经深刻地烙印在了甜甜心里,并被她迁移到自己的画作中。孩子的绘画内容源于其生活经验的积累,也许是他们听过的故事,也许是曾经拥有过的想象。所以我们需要耐心倾听,不要妄加评论。当一幅画配上幼儿的语言解释,能传达出他们的内心感受,就是一幅“好”的作品。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指出:“幼儿独特的笔触往往蕴含着丰富的想象和情感。”从看不懂到读懂孩子的绘画故事,这一过程让我深深反思:孩子的每一幅作品都会有一个充满灵性的故事。作为教师,在绘画活动中,我们不能只在乎孩子绘画技能的习得,不能以成人的审美标准自觉高明地对孩子的作品进行诱导、猜测、评价,而应按照《指南》精神,用充满童真的心去静静欣赏孩子们绘出的线条、色彩,耐心倾听孩子对自己作品的畅想与解读,从而进行适时引导。只有这样,孩子才能绘出自己的生活体验、绘出自己的情感、绘出自己的灵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