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讨不同的麻醉方法用于髋关节置换术的临床效果,以供参考。
方法:将2009年6月至2012年5月在我院接受髋关节置换术的97例患者纳入本研究,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组。术中对照组采用腰硬联合麻醉,实验组采用全身麻醉。对比两组在麻醉效果和术后并发症方面的差异性。
结果:对比两组麻醉效果发现,组间差异统计学分析后认为无意义(P>0.05)。与对照组对比,我们发现实验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较高,组间差异经统计学分析后认为有意义(P<0.05)。
结论:腰硬联合麻醉和全身麻醉用于髋关节置换术具有满意的麻醉效果,其中腰硬联合麻醉术后并发症更少,今后可将其作为髋关节置换术的首选麻醉方案进行推广应用。
关键词:腰硬联合麻醉全身麻醉髋关节置换术麻醉效果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4.01.212
【中图分类号】R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1-0154-01
近年来随着高分子生物材料和人工假体技术的不断发展,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在临床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在治疗髋关节外伤、疾病等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术中良好的麻醉效果是保证手术顺利进行、减轻患者痛苦的关键[1]。我院探讨了腰硬联合麻醉和全身麻醉两种麻醉方式用于髋关节置换术的麻醉效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将2009年6月至2012年5月在我院接受髋关节置换术的97例患者纳入本研究,均有明确的外伤史,经X线片、CT等影像学检查确诊为股骨颈骨折。研究对象ASA分级为Ⅰ~Ⅱ级,并剔除合并严重心、肺、肝、肾功能不全、凝血机能异常、控制不良的高血压、糖尿病、神经或精神系统疾病、妊娠期女性、未成年人等患者。
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48例,其中男性患者30例,女性患者18例;年龄53~75岁,平均年龄(62.40±5.28)岁;体重50~78kg,平均体重(63.53±4.77)kg;受伤至手术时间1~7d,平均时间(4.73±1.02)d;Garden分型包括Ⅱ型35例、Ⅳ型13例;致伤原因包括车祸伤38例、摔倒伤6例、高处坠落伤4例。
实验组49例,其中男性患者29例,女性患者20例;年龄50~76岁,平均年龄(62.58±5.66)岁;体重52~80kg,平均体重(63.75±4.83)kg;受伤至手术时间1~8d,平均时间(4.68±1.14)d;Garden分型包括Ⅱ型32例、Ⅳ型17例;致伤原因包括车祸伤37例、摔倒伤9例、高处坠落伤3例。
对比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发现其在性别、年龄、体重、受伤至手术时间、骨折类型、致伤原因等方面,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具有良好的可比性。
1.2麻醉方法。术中对照组采用腰硬联合麻醉。取左侧卧位,于L3~4间隙穿刺。穿刺成功后向蛛网膜下间隙注入0.75%布比卡因2ml与10%葡萄糖注射液1ml混合溶液,输注完毕后留置硬膜外导管。术中酌情追加硬膜外局麻药物[2]。
实验组采用全身麻醉,开放静脉通道后依次静脉推注丙泊酚1.0mg/kg,瑞芬太尼1.0μg/kg,维库溴铵0.2mg/kg进行麻醉诱导。采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连接麻醉机控制呼吸,气管插管后保持潮气量8~10ml/kg,呼吸频率12次/min。术中持续泵入丙泊酚、瑞芬太尼,间断注射维库溴胺[3]。
1.3评价指标。显效:麻醉镇痛效果理想,肌肉完全松弛,牵拉后无疼痛感,可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
有效:麻醉镇痛效果良好,牵拉肌肉时出现轻微不适感,但可保证手术顺利进行。
无效:麻醉镇痛效果不佳,牵拉肌肉时反应明显,无法保证术野充分暴露,需追加麻醉药物用量[4]。
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4数据处理。本次研究中所涉及的有关数据均录入SPSS17.0统计学软件,计数资料以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P<0.05时认为组间差异结果在统计学上有意义。
2结果
2.1麻醉效果。对比两组麻醉效果发现,组间差异统计学分析后认为无意义(P>0.05)。详细数据如表1所示。
2.2术后并发症。与对照组对比,我们发现实验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较高,组间差异经统计学分析后认为有意义(P<0.05)。详细数据如表2所示。
3讨论
髋关节置换术是下肢手术,在解除关节疼痛、改善关节功能方面效果较好。腰硬联合麻醉具有起效迅速、阻滞完善、麻醉药物用量少等特点。在髋关节置换术中起到良好的肌松作用,可充分暴露术野,有利于完成深部组织处理,减少邻近组织损伤和出血,利于术后伤口愈合。此外留置硬膜外导管便于术后进行硬膜外镇痛处理,充分发挥了腰麻和硬膜外麻醉的双重优势[5]。
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的年龄一般较大,常合并各种基础性疾病。患者对手术和麻醉的耐受能力较差。气管插管全身麻醉效果确切,但麻醉时间较长,不利于恢复。气管插管对喉头、气管产生机械性刺激,易引起血液动力学指标的剧烈波动。心肌缺血、术后肺不张、肺部感染、深静脉血栓、肺栓塞等并发症的风险较大。
腰硬联合麻醉可产生交感神经阻滞作用,一定程度上扩张下肢血管,增加血流量。局麻药物对血栓形成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抑制血小板激活所致的血液高凝状态。术后硬膜外镇痛泵的使用有助于患者早期运动,从而减少下肢静脉栓塞的发生[6]。
本次研究结果表明:腰硬联合麻醉和全身麻醉用于髋关节置换术具有满意的麻醉效果,其中腰硬联合麻醉术后并发症更少,今后可将其作为髋关节置换术的首选麻醉方案进行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任培才.髋关节置换者实施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效果的评价[J].中国实用医药,2013,8(8):39~40
[2]蒋旭.全麻和腰硬联合麻醉用于髋关节置换术的临床比较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2,10(17):7~8
[3]赵燕敏,牟俊英,刘川鄂.全麻和腰硬联合麻醉用于髋关节置换术的临床效果观察[J].中国医药导报,2013,10(1):90~91
[4]张雪峰.腰-硬联合麻醉与硬膜外麻醉在老年髋关节置换术中的临床对比研究[J].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12,23(8):957~958
[5]刘立莉.腰硬联合麻醉在高龄人工髋关节置换手术中的应用[J].生物骨科材料与临床研究2009,6(1):37~38
[6]李祥福.硬膜外麻醉与腰硬联合麻醉用于高龄患者髋部骨科手术的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1,19(11):1388
方法:将2009年6月至2012年5月在我院接受髋关节置换术的97例患者纳入本研究,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组。术中对照组采用腰硬联合麻醉,实验组采用全身麻醉。对比两组在麻醉效果和术后并发症方面的差异性。
结果:对比两组麻醉效果发现,组间差异统计学分析后认为无意义(P>0.05)。与对照组对比,我们发现实验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较高,组间差异经统计学分析后认为有意义(P<0.05)。
结论:腰硬联合麻醉和全身麻醉用于髋关节置换术具有满意的麻醉效果,其中腰硬联合麻醉术后并发症更少,今后可将其作为髋关节置换术的首选麻醉方案进行推广应用。
关键词:腰硬联合麻醉全身麻醉髋关节置换术麻醉效果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4.01.212
【中图分类号】R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1-0154-01
近年来随着高分子生物材料和人工假体技术的不断发展,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在临床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在治疗髋关节外伤、疾病等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术中良好的麻醉效果是保证手术顺利进行、减轻患者痛苦的关键[1]。我院探讨了腰硬联合麻醉和全身麻醉两种麻醉方式用于髋关节置换术的麻醉效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将2009年6月至2012年5月在我院接受髋关节置换术的97例患者纳入本研究,均有明确的外伤史,经X线片、CT等影像学检查确诊为股骨颈骨折。研究对象ASA分级为Ⅰ~Ⅱ级,并剔除合并严重心、肺、肝、肾功能不全、凝血机能异常、控制不良的高血压、糖尿病、神经或精神系统疾病、妊娠期女性、未成年人等患者。
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48例,其中男性患者30例,女性患者18例;年龄53~75岁,平均年龄(62.40±5.28)岁;体重50~78kg,平均体重(63.53±4.77)kg;受伤至手术时间1~7d,平均时间(4.73±1.02)d;Garden分型包括Ⅱ型35例、Ⅳ型13例;致伤原因包括车祸伤38例、摔倒伤6例、高处坠落伤4例。
实验组49例,其中男性患者29例,女性患者20例;年龄50~76岁,平均年龄(62.58±5.66)岁;体重52~80kg,平均体重(63.75±4.83)kg;受伤至手术时间1~8d,平均时间(4.68±1.14)d;Garden分型包括Ⅱ型32例、Ⅳ型17例;致伤原因包括车祸伤37例、摔倒伤9例、高处坠落伤3例。
对比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发现其在性别、年龄、体重、受伤至手术时间、骨折类型、致伤原因等方面,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具有良好的可比性。
1.2麻醉方法。术中对照组采用腰硬联合麻醉。取左侧卧位,于L3~4间隙穿刺。穿刺成功后向蛛网膜下间隙注入0.75%布比卡因2ml与10%葡萄糖注射液1ml混合溶液,输注完毕后留置硬膜外导管。术中酌情追加硬膜外局麻药物[2]。
实验组采用全身麻醉,开放静脉通道后依次静脉推注丙泊酚1.0mg/kg,瑞芬太尼1.0μg/kg,维库溴铵0.2mg/kg进行麻醉诱导。采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连接麻醉机控制呼吸,气管插管后保持潮气量8~10ml/kg,呼吸频率12次/min。术中持续泵入丙泊酚、瑞芬太尼,间断注射维库溴胺[3]。
1.3评价指标。显效:麻醉镇痛效果理想,肌肉完全松弛,牵拉后无疼痛感,可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
有效:麻醉镇痛效果良好,牵拉肌肉时出现轻微不适感,但可保证手术顺利进行。
无效:麻醉镇痛效果不佳,牵拉肌肉时反应明显,无法保证术野充分暴露,需追加麻醉药物用量[4]。
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4数据处理。本次研究中所涉及的有关数据均录入SPSS17.0统计学软件,计数资料以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P<0.05时认为组间差异结果在统计学上有意义。
2结果
2.1麻醉效果。对比两组麻醉效果发现,组间差异统计学分析后认为无意义(P>0.05)。详细数据如表1所示。
2.2术后并发症。与对照组对比,我们发现实验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较高,组间差异经统计学分析后认为有意义(P<0.05)。详细数据如表2所示。
3讨论
髋关节置换术是下肢手术,在解除关节疼痛、改善关节功能方面效果较好。腰硬联合麻醉具有起效迅速、阻滞完善、麻醉药物用量少等特点。在髋关节置换术中起到良好的肌松作用,可充分暴露术野,有利于完成深部组织处理,减少邻近组织损伤和出血,利于术后伤口愈合。此外留置硬膜外导管便于术后进行硬膜外镇痛处理,充分发挥了腰麻和硬膜外麻醉的双重优势[5]。
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的年龄一般较大,常合并各种基础性疾病。患者对手术和麻醉的耐受能力较差。气管插管全身麻醉效果确切,但麻醉时间较长,不利于恢复。气管插管对喉头、气管产生机械性刺激,易引起血液动力学指标的剧烈波动。心肌缺血、术后肺不张、肺部感染、深静脉血栓、肺栓塞等并发症的风险较大。
腰硬联合麻醉可产生交感神经阻滞作用,一定程度上扩张下肢血管,增加血流量。局麻药物对血栓形成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抑制血小板激活所致的血液高凝状态。术后硬膜外镇痛泵的使用有助于患者早期运动,从而减少下肢静脉栓塞的发生[6]。
本次研究结果表明:腰硬联合麻醉和全身麻醉用于髋关节置换术具有满意的麻醉效果,其中腰硬联合麻醉术后并发症更少,今后可将其作为髋关节置换术的首选麻醉方案进行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任培才.髋关节置换者实施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效果的评价[J].中国实用医药,2013,8(8):39~40
[2]蒋旭.全麻和腰硬联合麻醉用于髋关节置换术的临床比较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2,10(17):7~8
[3]赵燕敏,牟俊英,刘川鄂.全麻和腰硬联合麻醉用于髋关节置换术的临床效果观察[J].中国医药导报,2013,10(1):90~91
[4]张雪峰.腰-硬联合麻醉与硬膜外麻醉在老年髋关节置换术中的临床对比研究[J].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12,23(8):957~958
[5]刘立莉.腰硬联合麻醉在高龄人工髋关节置换手术中的应用[J].生物骨科材料与临床研究2009,6(1):37~38
[6]李祥福.硬膜外麻醉与腰硬联合麻醉用于高龄患者髋部骨科手术的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1,19(11):13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