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当前推进新课程实验的过程中,教学是课程的实施过程,要提高课程实施水平,必须促进教师教育观念、教育方式、教学行为的变化,促进教师素质的提高。
一、 教师应转变教学方式
教学过程应该是师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当前课程改革的根本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以学生发展为本,注重全面素质的提高,其中一个显著特征就是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改变原有的单纯接受式的学习方式,建立和形成旨在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体性的探究式学习方式。在新课程中,教与学的关系应该是互教互学,彼此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教师不仅是教学过程的控制者,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教学内容的制定者和学生学习的评判者,他还帮助学生学会思考、学会学习。在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的前提下,师生双方互相交流、互相沟通、互相补充。在这个过程中,师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知识与经验,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达到教学相长与共同进步。同时,教师教学应重过程轻结论。教学过程是为了达到教学目的或获得所需结论而必须经历的活动程序。教学过程中要学生掌握正确的结论是教学的重要目标。但如果只作为唯一的目标,结论没通过这一系列的质疑、判断、比较、选择以及相应的分析、综合概括等认知过程,或者多种观点的碰撞、论争和比较后得到,就很难发挥学生的个性,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认知的积极性。如某教师在课堂上原计划用10分钟时间完成一个知识点,可是在教学活动中出现了学生的探究欲望,学生纷纷质疑。这时,教师为了求得整个认知过程的完整,延长教学活动时间,并引导学生在活动中深化对问题的理解。再如课程改革中的语文教材,注重我国悠久的文化积淀的体现,重视语文特有的文学性,更注重对学生文化的积累、感染、熏陶,把语文从浓厚的政治说教中解脱出来。如果在教育过程中,只重视结论,不重视过程,就可能导致学生丧失审美情趣,更不要说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培养学生的健康个性、健全的人格。在某种情况下,一堂课的不完整,正是为了求得一个学习过程的完整,求得学生真正有效地学习。
二、 师生关系应平等、民主、友爱
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师生关系应该是平等、民主、友爱的关系。美国心理学家罗曼斯认为:成功的教学依赖于一种真诚的理解和信任的师生关系,信赖于一种自由的、独立的、主动的探索心态,学生才敢想敢说,积极思考,敢于质疑,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获得知识,体验情感,规范行为,获得人格的发展。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把学生看做具有平等人格的人,尊重每一位学生做人的尊严和价值,尊重他的感受、思想与意愿。要学会欣赏、赞赏他们独特的见解、微小的成绩、大胆的质疑,努力用开放、探索的态度来组织教学活动,给予学生参与的自由和选择机会等。必须努力创设民主宽松的环境,提倡“科学的看,科学的说,科学的听,科学的动”。少一点板着面孔训人,多一点互相交流的信息和情感,多一点人情味,让学生在民主平等的互动中得到发展。这种同学型的师生关系的确立是放下对学生行为的控制心理,纠正对学生人格的藐视态度,向学生开放自己的心理空间,从而赢得学生的信任和爱戴。
三、 教师应创造性地运用教材
过去,教师教学的出发点是教材,教学的组织过程也是尽量忠实于教材,教师想方设法引导学生去适应教材的规定,使学生在接受知识的过程中,处于被动地位。而新课程体现出教学中本来就有的那些不确定性。教育目标与教学结果的不确定性,教学内容的不确定性,如课程的综合性加大,教材、教参的答案不确定,为教师留下较大的余地;教学方法与教学过程的不确定性,教师有更大的自主性,更为灵活地选择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中教师可支配的因素增多,教学的多样性、变动性要求教师做一个决策者,而不再是执行者。在这种课程环境下,教师具有创造新形式、新内容的空间。新课程中一些实践性的教学情境,对教师是一种强大的激励力量,教师可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实践经验等创造性地运用教材,在教学过程中做到因材施教,并使自己在这个过程中得到提升和完善。
四、 对学生的评价应从鉴定式转向发展性评价
传统的教育评价是静态的、功利的,它把完整的教育活动评价体系简化为单一的“终结性评价”,以学生的考试成绩作为鉴别学生优劣的标准。新一轮课程改革强调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师不断提高、课程不断发展的评价体系。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用发展的眼光去评价学生,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提高。教师要注重学生个体的过去和现在的比较,看重学生成绩和素质的提高,而不是简单地分等排序。承认人与人发展存在的差异,从这些差异的分析中去发掘适合个人发展的教育方法,达到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求知欲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五、 教师自身水平应不断提高
新课程一个显著的特点是知识面宽。它要求教师具有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又具备扎实、精深的专业知识,具备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能力。它对教师的知识与能力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和严峻的挑战,促使教师去奋发学习。
1. 新课程要求教师知识面宽。多年来教师往往只具备一门学科的知识结构,其他学科的知识掌握很少或根本不懂,这就不能适应新课程的需要。新课程的课程内容和课题研究往往涉及多门学科知识,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改善自己的知识结构,除本专业知识外,还应涉及其他学科,使自己成为综合型教师。
2. 新课程要求教师提高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能力。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现代信息技术越来越多地运用于教学之中,这就要求教师掌握信息技术这门新兴学科的知识与技能,并能很好地运用到自己的学科中去,使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机结合,改善教学环境与教学手段,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3. 新课程要求教师善于总结、学习和研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积累,善于分析,勤于总结,这就是研究。他认为,教师研究的方式有两种:一是个人研究,每个教师都有自己的创造性经验,写好教学日记,对一个较长时间的教学和教育过程进行概括分析,从具体事物中看出共性的东西。二是集体研究,成立研究小组,开展专题研究,举办研究讲座,交流研究成果。新课程要求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分析与反思,不断地总结经验、吸取教训。善于学习他人的或他校的先进经验,为我所用。新课程要求教师从“教书匠”成为研究者,使自己在不断地学习、总结中研究教育方法,研究教学课题,使自己的教育科研能力在研究中不断得到提升。“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在新课程的实施中,教师只有不断学习,才能与时俱进,才能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
新课程使教师面临挑战,新课程给教师带来了广阔的发展空间。教师要转变自己的观念,找准自己的位置,提高自己的素质,才能与新课程一起同行,随新课程的发展而发展。
一、 教师应转变教学方式
教学过程应该是师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当前课程改革的根本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以学生发展为本,注重全面素质的提高,其中一个显著特征就是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改变原有的单纯接受式的学习方式,建立和形成旨在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体性的探究式学习方式。在新课程中,教与学的关系应该是互教互学,彼此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教师不仅是教学过程的控制者,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教学内容的制定者和学生学习的评判者,他还帮助学生学会思考、学会学习。在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的前提下,师生双方互相交流、互相沟通、互相补充。在这个过程中,师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知识与经验,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达到教学相长与共同进步。同时,教师教学应重过程轻结论。教学过程是为了达到教学目的或获得所需结论而必须经历的活动程序。教学过程中要学生掌握正确的结论是教学的重要目标。但如果只作为唯一的目标,结论没通过这一系列的质疑、判断、比较、选择以及相应的分析、综合概括等认知过程,或者多种观点的碰撞、论争和比较后得到,就很难发挥学生的个性,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认知的积极性。如某教师在课堂上原计划用10分钟时间完成一个知识点,可是在教学活动中出现了学生的探究欲望,学生纷纷质疑。这时,教师为了求得整个认知过程的完整,延长教学活动时间,并引导学生在活动中深化对问题的理解。再如课程改革中的语文教材,注重我国悠久的文化积淀的体现,重视语文特有的文学性,更注重对学生文化的积累、感染、熏陶,把语文从浓厚的政治说教中解脱出来。如果在教育过程中,只重视结论,不重视过程,就可能导致学生丧失审美情趣,更不要说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培养学生的健康个性、健全的人格。在某种情况下,一堂课的不完整,正是为了求得一个学习过程的完整,求得学生真正有效地学习。
二、 师生关系应平等、民主、友爱
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师生关系应该是平等、民主、友爱的关系。美国心理学家罗曼斯认为:成功的教学依赖于一种真诚的理解和信任的师生关系,信赖于一种自由的、独立的、主动的探索心态,学生才敢想敢说,积极思考,敢于质疑,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获得知识,体验情感,规范行为,获得人格的发展。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把学生看做具有平等人格的人,尊重每一位学生做人的尊严和价值,尊重他的感受、思想与意愿。要学会欣赏、赞赏他们独特的见解、微小的成绩、大胆的质疑,努力用开放、探索的态度来组织教学活动,给予学生参与的自由和选择机会等。必须努力创设民主宽松的环境,提倡“科学的看,科学的说,科学的听,科学的动”。少一点板着面孔训人,多一点互相交流的信息和情感,多一点人情味,让学生在民主平等的互动中得到发展。这种同学型的师生关系的确立是放下对学生行为的控制心理,纠正对学生人格的藐视态度,向学生开放自己的心理空间,从而赢得学生的信任和爱戴。
三、 教师应创造性地运用教材
过去,教师教学的出发点是教材,教学的组织过程也是尽量忠实于教材,教师想方设法引导学生去适应教材的规定,使学生在接受知识的过程中,处于被动地位。而新课程体现出教学中本来就有的那些不确定性。教育目标与教学结果的不确定性,教学内容的不确定性,如课程的综合性加大,教材、教参的答案不确定,为教师留下较大的余地;教学方法与教学过程的不确定性,教师有更大的自主性,更为灵活地选择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中教师可支配的因素增多,教学的多样性、变动性要求教师做一个决策者,而不再是执行者。在这种课程环境下,教师具有创造新形式、新内容的空间。新课程中一些实践性的教学情境,对教师是一种强大的激励力量,教师可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实践经验等创造性地运用教材,在教学过程中做到因材施教,并使自己在这个过程中得到提升和完善。
四、 对学生的评价应从鉴定式转向发展性评价
传统的教育评价是静态的、功利的,它把完整的教育活动评价体系简化为单一的“终结性评价”,以学生的考试成绩作为鉴别学生优劣的标准。新一轮课程改革强调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师不断提高、课程不断发展的评价体系。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用发展的眼光去评价学生,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提高。教师要注重学生个体的过去和现在的比较,看重学生成绩和素质的提高,而不是简单地分等排序。承认人与人发展存在的差异,从这些差异的分析中去发掘适合个人发展的教育方法,达到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求知欲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五、 教师自身水平应不断提高
新课程一个显著的特点是知识面宽。它要求教师具有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又具备扎实、精深的专业知识,具备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能力。它对教师的知识与能力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和严峻的挑战,促使教师去奋发学习。
1. 新课程要求教师知识面宽。多年来教师往往只具备一门学科的知识结构,其他学科的知识掌握很少或根本不懂,这就不能适应新课程的需要。新课程的课程内容和课题研究往往涉及多门学科知识,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改善自己的知识结构,除本专业知识外,还应涉及其他学科,使自己成为综合型教师。
2. 新课程要求教师提高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能力。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现代信息技术越来越多地运用于教学之中,这就要求教师掌握信息技术这门新兴学科的知识与技能,并能很好地运用到自己的学科中去,使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机结合,改善教学环境与教学手段,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3. 新课程要求教师善于总结、学习和研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积累,善于分析,勤于总结,这就是研究。他认为,教师研究的方式有两种:一是个人研究,每个教师都有自己的创造性经验,写好教学日记,对一个较长时间的教学和教育过程进行概括分析,从具体事物中看出共性的东西。二是集体研究,成立研究小组,开展专题研究,举办研究讲座,交流研究成果。新课程要求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分析与反思,不断地总结经验、吸取教训。善于学习他人的或他校的先进经验,为我所用。新课程要求教师从“教书匠”成为研究者,使自己在不断地学习、总结中研究教育方法,研究教学课题,使自己的教育科研能力在研究中不断得到提升。“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在新课程的实施中,教师只有不断学习,才能与时俱进,才能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
新课程使教师面临挑战,新课程给教师带来了广阔的发展空间。教师要转变自己的观念,找准自己的位置,提高自己的素质,才能与新课程一起同行,随新课程的发展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