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宫灯被看作喜庆吉祥之物,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符号。洛阳宫灯历史悠久,洛阳民间制作宫灯也极为普遍。然而,如今,洛阳宫灯也面临着“那人易寻,宫灯不再”的尴尬局面。
千年闪烁,洛阳宫灯
洛阳宫灯历史悠久,相传东汉光武帝刘秀统一天下,建都于洛阳,为了庆贺,在宫廷里张灯结彩,大摆宴席。盏盏宫灯,各呈艳姿。后来,宫灯制作技术逐渐传入民间,宫灯之名由此而生。
隋炀帝大业元年正月十五,在洛阳陈设百戏,遍布宫灯,饮宴畅游,全城张灯结彩,半月不息。隋唐之后,每逢元宵佳节,家家彩灯高挂,处处明灯璀璨,人人提灯漫游,盏盏争奇斗艳。这种风俗传至全国,波及海外,洛阳宫灯盛极一时。
唐朝时,洛阳为东都,灯节时间定为三天,这三天内,家家灯光,处处烟花,无论男女老少都尽情游玩。元稹《灯影诗》曰“洛阳昼夜无车马,漫挂红纱满树头。见说平时灯影里,玄宗潜伴太真游。”宋朝时洛阳灯节的时间更长,制灯形状也越来越多,各种奇思妙想被匠人融入到制灯中,真是琳琅满目,光耀天下。到清代,洛阳宫灯仍很盛行。洛阳老城人李文林,成为一代名师,所作宫灯,年产万余盏,远销各地。慈禧太后途径洛阳时,很喜欢他做的宫灯,赏赐了他一枚铜牌,李家从此名声大振。此外,杜、朱、王、赵、孙等几家宫灯也很有名气。
洛阳宫灯品种繁多,达数百种,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庆典时,天安门城楼上的宫灯就是由洛阳老城南关名匠所制,中南海怀仁堂也挂有洛阳宫灯。新中国成立后,政府鼓励群众恢复和发展传统手工艺制品,宫灯制作得到了较大发展。
道道工序,严谨复杂
旧时洛阳宫灯并不像现在所见的几乎清一色的红灯。传统的洛阳宫灯,除了一些具有特定的用途外,红颜色的很少,绝大多数为白绢或白纱做面。用白是为了最大限度地发挥宫灯作为照明工具的实用性,而且灯面上的题字也看得更清楚。
洛阳宫灯在品种上分为四大类:张合架纱绸宫灯,拼装架方型彩绘宫灯,拼装架多角彩绘宫灯和玩灯、花灯类。
张合架纱绸宫灯主要用于门厅装饰,拼装架方型和多角彩绘宫灯呈方形,主要用以观赏,骨架由木头做成,能拆能卸,收藏十分方便,骨架用木有胡桃木、椴木、杨木等,也有富贵人家用红木、紫檀木的。向前镂空的花牙为求变化,多用高密度的木料制成,用手工磨光,不但防潮,而且有种柔和自然的光泽,且经久耐用。
方形宫灯灯架有透雕花边,灯面讲究写字画画,一般由当地名人动笔,字写古今诗词,画作山水花鸟。造型端庄、稳重,与中国古建筑艺术相得益彰。
玩灯、花灯、纸灯类多为灯节中儿童提灯游玩所用,灯型多样,五彩缤纷,有固定型,有活动型,有操纵变换型。常见的有猴灯、羊抵角灯、走马灯等。
洛阳宫灯制作工艺极其复杂,共有72道工序,主要分为破蔑、制作、连接、粘贴,包括挖竹篾、洗竹竿、钻座眼等,每一道工序都要靠手工完成。宫灯制作的用料也极其讲究,灯架只用洛宁城外的竹山所产的竹子才适合,因为竹山的竹子柔韧性刚好,年久也不生虫;灯笼身上的绸子,要从杭州买来,要上等桑蚕丝,晶莹透亮,放上几十年依旧通透;粘的胶需要工匠根据竹灯架绷得松紧来自己熬制,火候掌握非常重要,不然就容易开裂;扎灯笼的手劲、力道也要恰到好处。
后继无人,面临困境
历史悠久的洛阳宫灯,和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一样,面临着后继乏人的尴尬局面。
洛阳市老城区八角楼,是当地最繁华的地方,附近鼎新路4号院一栋昏暗的老房子里,阳光从南侧的窗口探进屋内。墙边,一位老者手握篾刀麻利地劈开竹筒,然后将搁在膝盖上的竹条一下一下轻快地刮成篾条,再用双手捏着篾条的两端,弯折,试试弹性、张力……小煤炉小火熬着胶水,已经用了百年的木钻子——全是旧时模样。
84岁的王福信,是洛阳远近闻名的宫灯艺人,也是如今洛阳唯一一个制作手工宫灯的老人,王家宫灯是洛阳唯一一个流传至今不息不灭的宫灯世家。
王家世代做宫灯,已有两百多年历史。新中国成立初期,还专门成立了洛阳宫灯厂,制作宫灯送往北京天安门和故宫。如今,会手工制作宫灯的老艺人,洛阳仅剩王福信一个人。他房间里,都是古旧的宫灯式样。白色宫灯是唐朝的样式,多用在老式住宅的大门前,灯上有主人家的姓氏;红色宫灯是明朝的样式,这种宫灯多出现在婚礼或年庆等喜庆的场合;黄色宫灯是清代的样式,尺寸不大,多为读书人放在桌面上当台灯用的。
如今,王福信老人的孩子们,都有着自己的工作,没人愿意做这种出力不挣钱的事。
老屋里留下王福信一人,继续做他未完成的“子母灯”,用老钻子一点一点地钻孔。王福信始终不愿用机械。在他看来,那样做出来的灯,没有了竹子的清冽和蚕丝的温润,终究失去了几分灵气。随着他右手的起伏,百年老钻在轻声讲述着一个古老的传奇光影故事,只是这个故事不知道还能讲述多久。
编辑 钟健 [email protected]
千年闪烁,洛阳宫灯
洛阳宫灯历史悠久,相传东汉光武帝刘秀统一天下,建都于洛阳,为了庆贺,在宫廷里张灯结彩,大摆宴席。盏盏宫灯,各呈艳姿。后来,宫灯制作技术逐渐传入民间,宫灯之名由此而生。
隋炀帝大业元年正月十五,在洛阳陈设百戏,遍布宫灯,饮宴畅游,全城张灯结彩,半月不息。隋唐之后,每逢元宵佳节,家家彩灯高挂,处处明灯璀璨,人人提灯漫游,盏盏争奇斗艳。这种风俗传至全国,波及海外,洛阳宫灯盛极一时。
唐朝时,洛阳为东都,灯节时间定为三天,这三天内,家家灯光,处处烟花,无论男女老少都尽情游玩。元稹《灯影诗》曰“洛阳昼夜无车马,漫挂红纱满树头。见说平时灯影里,玄宗潜伴太真游。”宋朝时洛阳灯节的时间更长,制灯形状也越来越多,各种奇思妙想被匠人融入到制灯中,真是琳琅满目,光耀天下。到清代,洛阳宫灯仍很盛行。洛阳老城人李文林,成为一代名师,所作宫灯,年产万余盏,远销各地。慈禧太后途径洛阳时,很喜欢他做的宫灯,赏赐了他一枚铜牌,李家从此名声大振。此外,杜、朱、王、赵、孙等几家宫灯也很有名气。
洛阳宫灯品种繁多,达数百种,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庆典时,天安门城楼上的宫灯就是由洛阳老城南关名匠所制,中南海怀仁堂也挂有洛阳宫灯。新中国成立后,政府鼓励群众恢复和发展传统手工艺制品,宫灯制作得到了较大发展。
道道工序,严谨复杂
旧时洛阳宫灯并不像现在所见的几乎清一色的红灯。传统的洛阳宫灯,除了一些具有特定的用途外,红颜色的很少,绝大多数为白绢或白纱做面。用白是为了最大限度地发挥宫灯作为照明工具的实用性,而且灯面上的题字也看得更清楚。
洛阳宫灯在品种上分为四大类:张合架纱绸宫灯,拼装架方型彩绘宫灯,拼装架多角彩绘宫灯和玩灯、花灯类。
张合架纱绸宫灯主要用于门厅装饰,拼装架方型和多角彩绘宫灯呈方形,主要用以观赏,骨架由木头做成,能拆能卸,收藏十分方便,骨架用木有胡桃木、椴木、杨木等,也有富贵人家用红木、紫檀木的。向前镂空的花牙为求变化,多用高密度的木料制成,用手工磨光,不但防潮,而且有种柔和自然的光泽,且经久耐用。
方形宫灯灯架有透雕花边,灯面讲究写字画画,一般由当地名人动笔,字写古今诗词,画作山水花鸟。造型端庄、稳重,与中国古建筑艺术相得益彰。
玩灯、花灯、纸灯类多为灯节中儿童提灯游玩所用,灯型多样,五彩缤纷,有固定型,有活动型,有操纵变换型。常见的有猴灯、羊抵角灯、走马灯等。
洛阳宫灯制作工艺极其复杂,共有72道工序,主要分为破蔑、制作、连接、粘贴,包括挖竹篾、洗竹竿、钻座眼等,每一道工序都要靠手工完成。宫灯制作的用料也极其讲究,灯架只用洛宁城外的竹山所产的竹子才适合,因为竹山的竹子柔韧性刚好,年久也不生虫;灯笼身上的绸子,要从杭州买来,要上等桑蚕丝,晶莹透亮,放上几十年依旧通透;粘的胶需要工匠根据竹灯架绷得松紧来自己熬制,火候掌握非常重要,不然就容易开裂;扎灯笼的手劲、力道也要恰到好处。
后继无人,面临困境
历史悠久的洛阳宫灯,和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一样,面临着后继乏人的尴尬局面。
洛阳市老城区八角楼,是当地最繁华的地方,附近鼎新路4号院一栋昏暗的老房子里,阳光从南侧的窗口探进屋内。墙边,一位老者手握篾刀麻利地劈开竹筒,然后将搁在膝盖上的竹条一下一下轻快地刮成篾条,再用双手捏着篾条的两端,弯折,试试弹性、张力……小煤炉小火熬着胶水,已经用了百年的木钻子——全是旧时模样。
84岁的王福信,是洛阳远近闻名的宫灯艺人,也是如今洛阳唯一一个制作手工宫灯的老人,王家宫灯是洛阳唯一一个流传至今不息不灭的宫灯世家。
王家世代做宫灯,已有两百多年历史。新中国成立初期,还专门成立了洛阳宫灯厂,制作宫灯送往北京天安门和故宫。如今,会手工制作宫灯的老艺人,洛阳仅剩王福信一个人。他房间里,都是古旧的宫灯式样。白色宫灯是唐朝的样式,多用在老式住宅的大门前,灯上有主人家的姓氏;红色宫灯是明朝的样式,这种宫灯多出现在婚礼或年庆等喜庆的场合;黄色宫灯是清代的样式,尺寸不大,多为读书人放在桌面上当台灯用的。
如今,王福信老人的孩子们,都有着自己的工作,没人愿意做这种出力不挣钱的事。
老屋里留下王福信一人,继续做他未完成的“子母灯”,用老钻子一点一点地钻孔。王福信始终不愿用机械。在他看来,那样做出来的灯,没有了竹子的清冽和蚕丝的温润,终究失去了几分灵气。随着他右手的起伏,百年老钻在轻声讲述着一个古老的传奇光影故事,只是这个故事不知道还能讲述多久。
编辑 钟健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