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假人民币偷换真人民币的行为如何定性

来源 :法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ky_xuk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案情】
   潘某是广西某县青年农民。2010年12月10日下午15时许,潘某开一辆小轿车到广西某县某乡某村一带的公路上时,看见该乡一位60多岁的农民韦某在路边行走,遂开车到韦某的身边停下,以车辆出现故障为由叫韦某帮忙推车起动。车子启动后潘某称要支付给韦某10元钱作为辛苦费,潘某拿一张面值为100元的人民币叫韦某找零钱给他。韦某从从口袋里掏出一沓19张面值都是100元的人民币称自己也没有零钱找还给潘某。潘某则以帮韦某找零钱为借口,从韦某手中拿下那沓钱,然后转身背着韦某,趁韦某不注意时,把韦某19张面值100元的人民币放进自己口袋内后,再用自己身上带有的28张面值100元假人民币中抽出14张给韦某,然后急忙上车开车离开。过了一会儿,韦某发现潘某给他的都是号码一样的14张假人民币后向警方报案。当日公安机关将潘某抓获归案。经人民银行鉴定,韦某的19张面值100元的人民币是真币,潘某持有的28张面值100元的人民币为假币。
   【争议】
   第一种观点认为,潘某用假人民币偷换他人真人民币1900元,是以虚构事实、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他人财物,其行为涉嫌诈骗罪,因诈骗罪数额较大的起点为2000元,其行为不构成诈骗罪。
   第二种观点认为,潘某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虚构事实骗取他人信任,采取秘密手段用假人民币偷换他人真人民币1900元,数额较大,其行为构成盗窃罪。潘某虚构、隐瞒事实行为的目的是为了用假人民币偷换被害人的真人民币,虚构、隐瞒事实只是盗窃的手段,虽然被害人基于错误认识,拿出19张1900元真人民币给潘某看,但主观上没有向潘某交付这沓钱的意思,其行为不符合詐骗罪的构成要件。
   第三种观点认为,潘某为非法占有他人1900元人民币,既采取了欺骗行为,又采取了窃取行为,两种行为分别涉嫌诈骗罪和盗窃罪。其中诈骗是手段,盗窃是目的,两者具有牵连犯关系,应以其中法定刑较高的盗窃罪定罪处罚。
   【探究】
   笔者同意第二意见,应当认定潘某的行为构成盗窃罪。
   诈骗罪是以虚构事实、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公私财物的行为。诈骗罪的几个要素:(1)采用诈骗方法,即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虚构事实是指捏造存在的事实,骗取被害人的信任。隐瞒真相是指对被害人掩盖客观上的事实,使被害人对事实产生错误认为。(2)使他人产生错误认识,也就是说,使对方认为将自己财物转移给行为人后得到更大的利益。(3)使他人基于错误处分财产。即表现为使财产的利益转移给行为人或者第三者的行为。(4)行为人获取财产或者财产性利益。行为人获取财或财产性利益是行为人实施诈骗行为的最终结果。
   盗窃罪是以秘密窃取的方法,将它人公私财物转移到自己或者第三人的控制之下而非法占有。盗窃罪中犯罪行为人是在受害人不知情成立牵连犯,按重罪吸收轻罪处罚。此外,潘某的行为还涉嫌非法持有假币罪,因非法持有假罪数额较大的起点为4000元,其行为不构成非法持有假币罪。的意志,即被害人是不愿让行为人取得财物的。盗窃行为中经常伴有欺诈性,因为通过欺诈可以掩盖盗窃行为,使其得以顺利的实施。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盗窃罪与诈骗罪的最大区别是基于受骗人是否基于认识错误而处分(交付)财产,即当事人是否自愿交付。处分行为具体解释是受害人对财产做出处分而失去占有的行为。一是受害人做出处分行为是意在失去占有的行为。二是受害人失去占有的财物是经过了受害人的处分。被害人如果没有处分行为,则构成盗窃罪。
   在本案中,潘某虽然实施了欺诈行为,让韦某自愿拿出真人民币1900元给潘某看,潘某则以假人民币偷换被害人的真人民币1900元,但潘某最终取得真人民币1900元的手段是乘韦某不备自行偷换,使得盗窃行为顺利得逞。潘某占有韦某的真人民币1900元不是因为韦某陷于错误认识而自愿交付于潘某,而是在没有防备情况下,被潘某乘机调包。被害人实质没有要处分自己财的意愿。潘某取得被害人的真人民币1900元是秘密窃取的结果,而不是被害人处分自己的真人民币1900元意思和行为的结果。因此潘某的行为应定盗窃罪而不是涉嫌诈骗罪。
   潘某的行为不属于牵连犯。所谓牵连犯罪必须是出于一个犯罪目的,实施数个犯罪行为,行为之间存在手段与目的或者原因与结果的牵连关系,分别触犯数个罪名的犯罪。构成牵连行为不能独立成罪,就不能成立牵连犯。在本案中,潘某的欺诈行为在整个犯罪过程中并没有起到关键的作用,不能单独构成诈骗罪。因此,潘某的行为不能成立牵连犯,按重罪吸收轻罪处罚。此外,潘某的行为还涉嫌非法持有假币罪,因非法持有假罪数额较大的起点为4000元,其行为不构成非法持有假币罪。
其他文献
近年来,笔者所在的市因家庭矛盾引发命案案件突出,后果严重。2009年至2011年,市级检察院共受理此类案件12件12人,占受理案件总数的21%,这些案件中有11名妇女、3名儿童被杀。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构建和谐社会,必须以家庭和谐为基础,这些案件的发生既是社会矛盾深层次的反映,也是对家庭伦理道德严重挑战,笔者对这些案件的发案特点、原因进行分析,探讨预防对策,以期引起各级各部门及全社会的重视。   一
期刊
《刑法修正案(八)》在交通肇事罪后面增加一款危险驾驶罪,规定在道路上驾驶机动车追逐竞驶,情节恶劣的,或者在道路上醉酒驾驶机动车的行为构成犯罪,处拘役,并处罚金。我国《刑法修正案(八)》将醉驾入刑,引发了一系列的争议,醉驾究竟该不该入刑,目前尚存哪些缺陷以及如何完善等问题都是争议的焦点。在实践中,醉驾的情况形形色色,原因不一,是否不予区分一律定罪处罚,判断的标准是否合理,对于醉驾入刑的问题,作为一名
期刊
近日,广西壮族自治區蒙山县人大常委会主任杨铁庄一行到蒙山县检察院视察检察工作,专题听取了检察长李海清所作的《蒙山县检察院创建一级规范化检察室专题汇报》和蒙山县检察院开展预防职务犯罪工作情况专题汇报》,期间,观看了蒙山县职务犯罪预防教育基地,县人大主任杨铁庄对蒙山县检察院这2项工作给予了肯定。
期刊
摘 要:在当今社会迅速变革时期,培养提高广大公安民警职业心理素质,以适应日益复杂执法环境,提高警务工作效率成为一项重要任务。以拓展训练为主要形式的警察心理训练得到了大量运用,尽管取得一定的成效,但仍然存在某些认识误区与许多现实问题亟待解决,需要对其价值进行深入分析。   关键词:拓展训练;警察心理训练;价值思考   当前,在社会迅速变革背景下,公安民警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工作面临形势日趋严峻,执
期刊
摘 要:海上保险中被保险人的告知义务是一项法定义务。告知义务履行方式之“无限告知主义”和“询问回答主义”,体现了最大诚信原则在海上保险和陆上保险上运用程度的不同;判断“重要情况”的 “决定性影响标准”和“非决定性影响标准”,则体现出保险人与被保险人利益的博弈与均衡。我国《海商法》对被保险人未履行告知义务的法律后果区分了故意与非故意两种情形,赋予了保险人的合同解除权。但是《海商法》未就解除权的除斥期
期刊
摘 要:近年来,批捕部门办案人员在审查案卷时,时常会看到“另案处理”一词,但从案卷中却无法找到另案处理的犯罪嫌疑人的拘留证、讯问笔录及取保候审或监视居住决定书,案卷中也没有必要的解释。侦查机关究竟是如何另案处理的,检察机关无从知晓。目前,针对“另案处理”的法律含义及“另案处理”的规范适用,法律及司法解释等均未有明确规定,再加上检察机关对“另案处理”的监督弱化,导致实践中公安机关存在一定程度的适用“
期刊
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和社会矛盾凸现期,社会矛盾纠纷不断增多,刑事案件的类型更加多元,各类刑事案件数量不断增长,化解社会矛盾,构建和谐社会,是社会发展的重要任务。因此,检察机关“建立健全执法办案风险评估预警机制”,创建公诉环节案件风险评估的工作机制,调整思路,正确处理公诉职能与矛盾化解的关系,摸索一套切实可行的矛盾化解机制,达到每案必评估、风险早预警、预警有预案、矛盾早化解,最大
期刊
举报线索管理,是检察机关惩治腐败,及时、有效、规范地查处职务犯罪的一项基础性工作,也是公民行使检举、控告等基本民主权利的具体体现。近年来,检察机关通过“举报宣传周”、“检察长接待日”、等活动,增强了干部群众的法制观念,激发群众踊跃举报犯罪,为查处职务犯罪提供了大量的线索,职务犯罪查处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但另一方面,尽管也有一些关于线索管理的规定出台,由于缺乏一个完善而协调的线索管理体系,随着前期
期刊
人民检察院是国家法律监督机关,它通过行使检察权,监督法律实施,惩罚犯罪活动,保护国家安全、人民民主专政政权和社会主义制度,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保证国家法律的统一正确实施,在我国的社会发展和法治建设进程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和作用。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以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和通讯技术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得到了重大的发展,新技术的在当前政治、经济、思想以及文化等诸多社会层面得到了广泛的
期刊
今年2月15日至17日,长治市检察机关控告申诉业务暨工作会议在长治县召开,全市两级院分管控告申诉检察业务的检察长和全体控告申诉检察干警参加了此次培训。此次培训的一个重点和亮点就是心理学知识在处理涉检信访工作的运用。省院控告处副处长杨现超和省院申诉处正处级检查员邢昌根同志在培训中讲授到如何处理涉检信访、针对初访、重访、告急访、群体访等不同信访处理中均应根据信访人的不同心态分别予以处理,特别是此次培训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