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摘要:当今社会,世界各国的交流越来越频繁,不仅有商品的流通与交换,也有思想文化上的交流碰撞。外来文化给我国教育带来了一定的冲击,也带来了发展的机遇。多元文化教育活动形成于20世纪的60年代,如今已经具备成熟的理论体系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历史与社会学科是帮助学生了解历史、了解社会、了解世界的学科,具有浓厚的人文主义气息,尤为适合多元文化教育理念的渗透。本文将根据自己的教育实践经验和心得体会,简单介绍一下多元文化教育的核心内容和一些在初中历史课程中可以采取的的教学方法。
关键词:多元文化教育 历史教学 社会教学
历史是初中阶段的重要学科。学生通过历史课的学习,能够了解本国与世界的发展历史,对社会具有更加深刻的认识。还能够提高思维能力和辨别能力,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历史观,形成科学发展和和谐发展的观念。信息时代的到来,让全世界的交流越来越频繁,很多外来思想给我国的传统教育带来了冲击。对此,我国的历史教育要积极做出改变,遵循多元文化的教育理念,吸收外来文化当中的精华,摒弃外来文化当中的糟粕,制定全新的课程改革标准,更新教育理念,调整教育方法,吸收各国的优秀文化成果,改善我国的历史文化教育。
一.多元文化教育简述
多元文化教育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在美国发起的民权运动。民权运动在主张公民权利平等的同时,也提出了尊重各民族文化的观点。从教育的角度来说,就是要充分尊重各个民族的文化、风俗,要以客观观点评价各民族的发展历史。到现在,多元文化已经被各国专家学者重视,展开了相关研究,形成了严谨的教育理念体系。美国教育专家詹姆斯·A·班克斯认为:多元文化包含三方面内容——平等对待学生的教育思想、倡导学生平等的教育改革活动和遵循公平原则的教育过程。英国的教育专家詹姆斯·林奇认为:多元文化教育就是要在多民族的社会当中,开展满足所有民族需要的教育改革运动,帮助具有不同文化的多种民族和谐共处,互相尊重,共同提高。
根据以上专家学者的观点,和本人的教育体会,我认为多元文化教育的目标有:正确认识社会中各个民族文化之间的差异;从辩证的角度理解文化差异所导致的社会现象,并且进行解释;认同社会内部存在并且符合人类伦理观念和道德观念的其他价值观念;在与其他文化进行比较的同时,吸取其他文化当中的优点和长处,让自身取得进步。通过多元文化教育,学生不仅拓宽了视野,对其他文化的了解加深了,还能够培养学生对其他文化的尊重和自身的谦虚态度,以便学生能从其他文化或他人身上吸取优点,取得进步。
二.多元文化教育的核心内容
由于社会形势的变化,我国的教育发生了重大改革,新的课程标准随之产生,我国历史教材的编撰与历史教学工作的开展都遵循了新的课程改革标准。据本人对这一课程改革标准的解读,虽然没有明确提出“多元文化教育”这一概念,但是新课标的历史考试大纲当中明确规定了学生要运用批判、借鉴、引用的方式评论历史观点。这就体现了多元文化教育的教育理念,需要教师在初中历史的教育当中进行渗透。多元文化教育的核心内容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是掌握多元文化相关的历史知识。我国是一个汉族为主,多种少数民族共存的国家。在进行历史教育时,不仅要让学生了解汉族的文化历史,也要介绍其他少数民族的发展历程,给予各民族文化充分尊重。除了民族文化,地域文化也是一个重要方面。地域文化从地区空间分布的角度上出发,研究各个地区的发展历史,在生产方式上的相同与不同。教师在教授历史课程的时候,也要注意对各个地区的风俗习惯、文化现象的介绍,防止学生出现地域歧视之类的不健康心理。
然后是培养多元文化的相关技能。学生在了解多元文化的基础知识之后,能够认识到文化差异的形成原因,从而用来解释文化现象的不同。比如说教师通过讲解我国古代封建社会和西方城邦社会的差异,让学生思考社会体制差异的形成原因,引导学生认识到社会生产模式是社会体制的形成原因。通过不同文化的艺术内涵,带给学生不一样的感官体验,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另外,让学生对不同国家、地区、民族、群落的文化背景和风俗习惯有所了解,形成学生对不同文化的包容能力和对不同文化个体之间的交流沟通能力。
最后是形成基于多元文化的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对不同文化的了解,让学生能够了解世界各国的发展历史,将历史知识运用到解决当下的问题当中,构建共同发展的和谐未来。多元文化教育,不仅要让学生具备对不同文化的知识了解,具备相关的技能,更要养成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对待不同文化的态度。教师要在教学当中渗透对不同文化理解、尊重的态度,让学生意识到每一种文化都有值得借鉴的地方,要用包容的态度对待不同的文化,在维护民族传统的基础上借鉴其他文化的优秀文化成果。
三.多元文化教育的教学方法
历史学科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与多种学科都具有知识交叉。在历史教学的过程中,要注意发挥历史学科的这一特点,适当进行知识的延伸,开拓学生的眼界。从多元文化教育的角度来说,历史课程的延伸性给了多元文化渗透的空间。结合课程的内容,引入其他文化背景的相关内容,能够缓解课堂讲解的枯燥乏味,激发学生兴趣,锻炼学生的思辨能力,综合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从具体的教学方法来说,主要由以下几种:
案例教学法。这是一种最为常见的教学方法。教师根据本节课要讲解的内容,摘取课文当中的案例,并且从不同文化中选取相同案例进行对比教学。学生通过对这些事例的了解,归纳事例的差异与不同,再由教师进行总结评价。通过这样一个过程,学生能够深化对课程知识点的理解,同时锻炼了自己的表达能力和归纳总结能力。教师要鼓励学生多多提出不同的意见,学会从不同的角度看问题。比如在讲解伊斯兰教的形成时,教师可以把天主教、道教、佛教的发展历程一起拿出来进行对比,让学生进行讨论,或者让学生将将身边是否存在这些宗教的痕迹。这样的教学方式可以让学生感觉到多元文化就在他们的身边,形成对不同文化的包容、理解的观念和态度。 任务指向教学法。任务指向教学就是教师在进行课前准备时,根据课程内容设置若干个问题,将这些问题以任务的形式布置给学生,让学生带着解决任务的目的去进行针对性学习。这种教学方法的优点是给学生指出了一个明确的学习目标,提高学生学习的针对性,避免浪费多余的精力,达成良好的学习效果。另外,通过这种方法,学生能够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和能力,学习的目的性得到了加强。比如在学习汉武帝主要事迹的时候,教师可以在课前提出问题,让学生按照思想、政治、军事、外交等几个角度自行从课文当中进行寻找。在学生总结完毕之后,教师要注意学生的归纳总结是否有遗漏,如果有遗漏及时进行补充。
探究教学法。这种教学方法与前一种方法具有相同点,都是主张学生进行自发式学习,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不同点在于探究教学法需要教师对教学内容进行在处理,结合教学目的设置新的教学情境,然后引导学生去进行知识上的探究。教师要以教学目标为基础,让学生明白需要从新的教学情境中探索哪方面内容,然后再让学生组进行探究,得出结论。学生得出结论之后还要让学生对结果进行反思和总结。比如东晋淝水之战一节,教师在介绍战争背景、战争过程之后,可以提出“如果淝水之战前秦获胜会产生什么样的结果”这一问题。学生通过对东晋和前秦两方社会形势、领导阶层能力、国家实力的了解,提出自己的观点。教师通过引导学生进行探究,让学生认识到“少数民族接受汉族文化也会强大和进步”,从而培养学生借鉴其他文化的意识。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在实践教育的过程中难免会面临学生的文化背景差异。这种文化背景差异不应该成为学生的学习障碍,而是应该遵循多元文化的教育理念。在教育公平的基础上,给学生提供平等的教育机会,给予不同文化充分的尊重,并且引导学生理解不同文化、包容不同文化,在了解其他文化的基础上,学会从其他文化的优秀成果当中吸取经验,投入到我国的文化建设当中。多元文化教育,不仅是我国新课程改革标准的要求,也是我国在历史和社会学科教育当中的一大进步。
参考文献
[1]杨鑫.人教版《品德与社会》中的民族团结教育分析——基于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文化的视角[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4,01:35-39.
[2]李哲.多元文化教育视角下辽宁省高校音乐教师教学现状及对策研究[J].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2014,03:124-127.
[3]毕向群,王超.以多元文化视角审视英语教学——评《多元族裔文化教育视野下的东西方英语教学对比研究》[J].当代教育科学,2015,13:3.
(作者单位:浙江省平阳县腾蛟镇第一中学)
关键词:多元文化教育 历史教学 社会教学
历史是初中阶段的重要学科。学生通过历史课的学习,能够了解本国与世界的发展历史,对社会具有更加深刻的认识。还能够提高思维能力和辨别能力,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历史观,形成科学发展和和谐发展的观念。信息时代的到来,让全世界的交流越来越频繁,很多外来思想给我国的传统教育带来了冲击。对此,我国的历史教育要积极做出改变,遵循多元文化的教育理念,吸收外来文化当中的精华,摒弃外来文化当中的糟粕,制定全新的课程改革标准,更新教育理念,调整教育方法,吸收各国的优秀文化成果,改善我国的历史文化教育。
一.多元文化教育简述
多元文化教育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在美国发起的民权运动。民权运动在主张公民权利平等的同时,也提出了尊重各民族文化的观点。从教育的角度来说,就是要充分尊重各个民族的文化、风俗,要以客观观点评价各民族的发展历史。到现在,多元文化已经被各国专家学者重视,展开了相关研究,形成了严谨的教育理念体系。美国教育专家詹姆斯·A·班克斯认为:多元文化包含三方面内容——平等对待学生的教育思想、倡导学生平等的教育改革活动和遵循公平原则的教育过程。英国的教育专家詹姆斯·林奇认为:多元文化教育就是要在多民族的社会当中,开展满足所有民族需要的教育改革运动,帮助具有不同文化的多种民族和谐共处,互相尊重,共同提高。
根据以上专家学者的观点,和本人的教育体会,我认为多元文化教育的目标有:正确认识社会中各个民族文化之间的差异;从辩证的角度理解文化差异所导致的社会现象,并且进行解释;认同社会内部存在并且符合人类伦理观念和道德观念的其他价值观念;在与其他文化进行比较的同时,吸取其他文化当中的优点和长处,让自身取得进步。通过多元文化教育,学生不仅拓宽了视野,对其他文化的了解加深了,还能够培养学生对其他文化的尊重和自身的谦虚态度,以便学生能从其他文化或他人身上吸取优点,取得进步。
二.多元文化教育的核心内容
由于社会形势的变化,我国的教育发生了重大改革,新的课程标准随之产生,我国历史教材的编撰与历史教学工作的开展都遵循了新的课程改革标准。据本人对这一课程改革标准的解读,虽然没有明确提出“多元文化教育”这一概念,但是新课标的历史考试大纲当中明确规定了学生要运用批判、借鉴、引用的方式评论历史观点。这就体现了多元文化教育的教育理念,需要教师在初中历史的教育当中进行渗透。多元文化教育的核心内容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是掌握多元文化相关的历史知识。我国是一个汉族为主,多种少数民族共存的国家。在进行历史教育时,不仅要让学生了解汉族的文化历史,也要介绍其他少数民族的发展历程,给予各民族文化充分尊重。除了民族文化,地域文化也是一个重要方面。地域文化从地区空间分布的角度上出发,研究各个地区的发展历史,在生产方式上的相同与不同。教师在教授历史课程的时候,也要注意对各个地区的风俗习惯、文化现象的介绍,防止学生出现地域歧视之类的不健康心理。
然后是培养多元文化的相关技能。学生在了解多元文化的基础知识之后,能够认识到文化差异的形成原因,从而用来解释文化现象的不同。比如说教师通过讲解我国古代封建社会和西方城邦社会的差异,让学生思考社会体制差异的形成原因,引导学生认识到社会生产模式是社会体制的形成原因。通过不同文化的艺术内涵,带给学生不一样的感官体验,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另外,让学生对不同国家、地区、民族、群落的文化背景和风俗习惯有所了解,形成学生对不同文化的包容能力和对不同文化个体之间的交流沟通能力。
最后是形成基于多元文化的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对不同文化的了解,让学生能够了解世界各国的发展历史,将历史知识运用到解决当下的问题当中,构建共同发展的和谐未来。多元文化教育,不仅要让学生具备对不同文化的知识了解,具备相关的技能,更要养成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对待不同文化的态度。教师要在教学当中渗透对不同文化理解、尊重的态度,让学生意识到每一种文化都有值得借鉴的地方,要用包容的态度对待不同的文化,在维护民族传统的基础上借鉴其他文化的优秀文化成果。
三.多元文化教育的教学方法
历史学科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与多种学科都具有知识交叉。在历史教学的过程中,要注意发挥历史学科的这一特点,适当进行知识的延伸,开拓学生的眼界。从多元文化教育的角度来说,历史课程的延伸性给了多元文化渗透的空间。结合课程的内容,引入其他文化背景的相关内容,能够缓解课堂讲解的枯燥乏味,激发学生兴趣,锻炼学生的思辨能力,综合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从具体的教学方法来说,主要由以下几种:
案例教学法。这是一种最为常见的教学方法。教师根据本节课要讲解的内容,摘取课文当中的案例,并且从不同文化中选取相同案例进行对比教学。学生通过对这些事例的了解,归纳事例的差异与不同,再由教师进行总结评价。通过这样一个过程,学生能够深化对课程知识点的理解,同时锻炼了自己的表达能力和归纳总结能力。教师要鼓励学生多多提出不同的意见,学会从不同的角度看问题。比如在讲解伊斯兰教的形成时,教师可以把天主教、道教、佛教的发展历程一起拿出来进行对比,让学生进行讨论,或者让学生将将身边是否存在这些宗教的痕迹。这样的教学方式可以让学生感觉到多元文化就在他们的身边,形成对不同文化的包容、理解的观念和态度。 任务指向教学法。任务指向教学就是教师在进行课前准备时,根据课程内容设置若干个问题,将这些问题以任务的形式布置给学生,让学生带着解决任务的目的去进行针对性学习。这种教学方法的优点是给学生指出了一个明确的学习目标,提高学生学习的针对性,避免浪费多余的精力,达成良好的学习效果。另外,通过这种方法,学生能够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和能力,学习的目的性得到了加强。比如在学习汉武帝主要事迹的时候,教师可以在课前提出问题,让学生按照思想、政治、军事、外交等几个角度自行从课文当中进行寻找。在学生总结完毕之后,教师要注意学生的归纳总结是否有遗漏,如果有遗漏及时进行补充。
探究教学法。这种教学方法与前一种方法具有相同点,都是主张学生进行自发式学习,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不同点在于探究教学法需要教师对教学内容进行在处理,结合教学目的设置新的教学情境,然后引导学生去进行知识上的探究。教师要以教学目标为基础,让学生明白需要从新的教学情境中探索哪方面内容,然后再让学生组进行探究,得出结论。学生得出结论之后还要让学生对结果进行反思和总结。比如东晋淝水之战一节,教师在介绍战争背景、战争过程之后,可以提出“如果淝水之战前秦获胜会产生什么样的结果”这一问题。学生通过对东晋和前秦两方社会形势、领导阶层能力、国家实力的了解,提出自己的观点。教师通过引导学生进行探究,让学生认识到“少数民族接受汉族文化也会强大和进步”,从而培养学生借鉴其他文化的意识。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在实践教育的过程中难免会面临学生的文化背景差异。这种文化背景差异不应该成为学生的学习障碍,而是应该遵循多元文化的教育理念。在教育公平的基础上,给学生提供平等的教育机会,给予不同文化充分的尊重,并且引导学生理解不同文化、包容不同文化,在了解其他文化的基础上,学会从其他文化的优秀成果当中吸取经验,投入到我国的文化建设当中。多元文化教育,不仅是我国新课程改革标准的要求,也是我国在历史和社会学科教育当中的一大进步。
参考文献
[1]杨鑫.人教版《品德与社会》中的民族团结教育分析——基于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文化的视角[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4,01:35-39.
[2]李哲.多元文化教育视角下辽宁省高校音乐教师教学现状及对策研究[J].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2014,03:124-127.
[3]毕向群,王超.以多元文化视角审视英语教学——评《多元族裔文化教育视野下的东西方英语教学对比研究》[J].当代教育科学,2015,13:3.
(作者单位:浙江省平阳县腾蛟镇第一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