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来源 :教育与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angjunl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1世纪是一个信息高速发展的网络时代,带给人们更多的机遇和更大的挑战,在教育教学界创新意识的培养受到空前的关注,并被认为是开发智力,激发创造力的一种重要途径。美术教育对创新思维的培养则有特殊的,不可替代的作用。美术教育所培育的形象思维和实践能力对科技产生的正迁移效果,以及对启迪思维所形成的创造力是十分有意义和可贵的,我们应在教育教学中充分的发挥其特殊的效用。
  1 “想象画”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
  想象画以其特有形式使学生的创造思维得到开发,创作欲望得到增强。儿童是很有创造天赋的,他们的头脑里没有太多条条框框,没有太多固定模式,他们的想象是自由的、无拘无束的,大胆离奇的,关键就在于教师有没有很好的去挖掘、去引导。只要教学方法得当,学生的想象是无限的。为了让学生在充分放松的状态下进行创作,学生做画时,教师可根据想象画的内容,配以恰当的背景音乐,学生可以把自己的想法、故事在画画的时候讲出来,边画边讲。学生可以手舞足蹈,尽情放纵情感,让思维随着情感不断迸发出火花。如上《太空旅行》一课,学生创作时,教师里播放空灵的电子音乐,学生在完全自己的状态中做画。他们有的用嘴发出“嘘嘘”的叫声模仿太空飞船的飞行;有的和太空人打招呼;有的描述自己想象中的太空飞行器……乍一看,教师里闹哄哄的,但仔细瞧,他们各个十分投入,似乎着了魔似的,口到手到,一幅幅想象丰富、构思奇特的作品就在他们的手下诞生了。
  2 “工艺设计”、“手工制作”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开拓
  工艺设计、手工制作的美术课,学生不仅要有绘画基础,还要有一双学会仔细观察生活的眼睛,一个善于挖掘的脑、一双创造美的巧手,可以让学生在各个方面的能力都得到提高。比如《泥塑小动物》,你教学生捏塑一只小猴后,和学生一起来找出可变因素,让学生掌握变异规律,学生就能举一反三,从而捏出其它小动物,山水等,学生塑成后,让学生开拓创造性思维,将所塑成品摆成既美观又有童话趣味的综合作品,并让他们以自己的作品讲一则童话小故事,这样的手工课,趣味盎然,可使学生的审美、创造思维,造型各方面能力均提高,可谓一举三得。工艺设计,手工制作不要仅局限于教材,还可让学生充分利用现实生活中的废品,变废为宝。举世闻名的画家毕加索的工艺品,《公牛头》不就是“变废为宝”变来的吗?这种“宝”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其实俯手可拾;废弃的纸杯可做成灯罩、花瓶;蛋壳可以制成不倒翁,也可粘贴成画;同样,花布角、树叶等均可粘贴成绝美的风景画、人物画等,配上镜框,成了你房间中别出心裁的装饰品。
  3 结合其他科目,开拓学生的创造型思维
  学生的知识面是一张网,各科不应独立存在,而应环环相扣,这样,学生的知识网才会更牢固结实。如何将各科知识融会贯通于美术中呢?我在教学中可以巧妙利用美术与语文学科联系:进行故事插画、日记画、诗配画……;与音乐学科联系:制作会跳舞的小纸人、线的交响乐……;与生物学科联系:表现有趣的昆虫、我和动物朋友……,这一堂与其它学科沟通,联系的教学内容,是学科间知识相互渗透、转换的一种有机的结合,更是美术教学内容更新的一种好方法。此外还应为学生多提供表现的机会,如在学校定期举行手抄小报、校园美术节等活动;让学生积极参与“热点话题”:如“我们周围的环保”、“我与e网”,“新世纪畅想”等,促进学生学会观察、学会发现、学会思考,主动参与,让学生有内容可画,有感而发。
  4 让学生走近美术评论
  在课堂上,我们除了培养学生敢画、敢想、敢评之外,更重要的还要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因为,语言表达能力的高低会直接影响到对作品的描述与思想的表达,学生只会讲“我喜欢”、“我觉得它非常美”这些句子是远远不够的,还要讲出自己独特的认识和情感。要让学生做到用词恰当、语言丰富、评述准确生动是非常难的,教师必须在平时的美术评论活动中有目的地培养这种能力。充分利用多元文化资源,发挥文化传播的作用,让学生在多元文化中进行学习,比较、评论、不断开阔视野,接受新的美术语言,丰富创造手段。
  总之,授生以鱼,不如授生以渔,如何在美术教学中让学生不仅获得“鱼”更能懂得“渔”呢?就应抛开拘泥于一格的教法,开拓学生创造思维能力,让学生审美、造型、创造等各方面素质都得以提高,正如美国美术教育家罗恩所说:“儿童有无拘无束的想象力,他们对自己的创造表达方式感到满意。”创造力是人人都有的,只有将蕴藏在学生身上的宝贵资源,积极开发,才能培养真正具有创造性的人才。
其他文献
【摘 要】 小学生作文要经历从具体观察到抽象概括表达的思维过程。作文是生活的需要,是生活的再现,学生的生活越丰富,作文的内容也就越真实,越充实。让学生走出书本,走出课堂,走向生活,走进大自然,认识社会,接触生活,构建课内外联系、校内外沟通、学科间融合的习作训练体系,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和动力,让习作教学活起来,习作生命活起来。  【关键词】 习作教学 实践活动 素材积累 综合能力    1当前习作教
期刊
日记,原本只是作文教学训练中的一个项目。把日记引入语文教学的全过程中去,借此来培养学生写日记的能力和习惯,从而带动学生学语文的兴趣,提高语文教学质量。这样以来收到了明显的效果,并亲身体验到将日记引入语文教学的全过程中很有实践意义。  1 将日记引入语文教学的全过程中去的理论依据  按照现代教育的要求,教学生掌握知识技能不再是教学的全部目的,而是教会学生学会学习,让学生自觉、主动、积极地学习,并且学
期刊
【摘 要】 乡土史作为历史学科的组成部分,拥有丰富的课程资源。乡土史资源离学生生活较近,相对于教材,又显得较为亲切,容易被学生感受和触摸。历史教师应重视开发和利用乡土史资源。攫取生活中的真实事件,引导学生的直觉体验,让教育回归真实的生活,让历史课堂充满乡土气息。  【关键词】 历史 课堂乡 土历史    乡土史是学生生存环境的历史,那是他们最熟悉不过的地方的历史,可能学生的祖辈就是这段历史的见证人
期刊
孩子是世界的未来。预测未来最好的方法就是现在创造未来。创造者就是现在的家长、教师以及所有与孩子接触的成年人。现在的问题就是创造者有没有创造美好未来的能力。教育“创造者”的创造能力成了创造未来的关键的环节。  1教育要从家长抓起  科研人员早就研究得出结论,人一生中头4年里发展起来的是学习能力的50%,而不是知识的50%,也不是智慧的50%。但就是在这早期的岁月里,婴儿的大脑完成了大约50%的大脑细
期刊
【摘 要】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用自已的方法去探索问题,只有实施创新性的教学才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从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关键词】 课堂教学 培养 创造性思维    创造性思维就是指人在创造过程中的思维,通过创造思维,产生新的、前所未有的思维成果。因此说,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关键在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那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呢?笔者认为
期刊
【摘 要】 小学语文教材中的每一篇课文都来自于生活,教学时,我们应以课堂为起点,让教学贴近生活,鼓励学生用生活的标准去判断,用生活的底蕴去诠释,用生活的经验去解读(语文)文本材料,说出自己的独特体验,实现与文本的对话,并真正受到启迪。生活是语文的源泉。生活中处处有语文,也处处用到语文,让文本融入生活实际,才能使语文教学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关键词】 让文本 走向生活 延伸生活 体现生活 接触生活
期刊
学生已接受十几年的汉语文学熏陶和奠基教育,大多具备了一定的语文“才情”基础,他们最需要的是这种“才情”的提升,“才情”的个性优化,以及“才情”的不断创新与更新,从而摆脱庸常、狭隘与幼稚,为语文素质的跨越式发展开道辟路。  1 重中西思维优势兼容,给语文“才情”以时代生命  语言文学,总是最典型地沉淀着一个民族深厚的心理习性、人伦习性和社会习性,于是传统习性印记着民族渊源的“语文才情”。改革开放并加
期刊
21世纪需要的是富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与高度责任意识的一代新人,这一点在新的《数学课程标准》总体目标中也明确指出。根据数学学科的这一总体目标,21世纪教材在教学内容的编排上十分重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我作为实验教师中的一员,更是把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放在了首要位置,在课堂教学时,大胆实践,合理使用教材。以下是我在教学工作中的几点尝试:   在新的《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数学学习活动中要使学生
期刊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强大动力,创新能力的培养是素质教育的重要核心。创新能力的培养离不开想象,想象是创造的基础,是创造的源泉,没有想象就没有创造。因此,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首先就要培养学生的想象力。笔者根据高中英语课堂教学的一般程序,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想象力的几点体会。  1 读前预测法  课文的标题往往体现文章的主旨,课文中的插图一般能对课文内
期刊
[摘要]新一轮课程改革是对传统教与学的一次革新。依据新课标的要求,倡导富有个性的自主学习方法。为此,本文就高中学生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如何阅读数学书、怎样读,谈一谈自己的粗浅看法。  [关键词]自主学习 读书方法 学习效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