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在中年,生活中总是有太多的担当,脚步总是那样的匆忙。此刻,让我们歇歇脚步,来开始学会关照一下自己,开始学会善待一下自己。
人们习惯以年富力强来赞美中年男人。不错,社会也好,家庭也罢,中年男人的确都是顶梁柱。殊不知,正因为此,人在中年的心灵才最需要关照。中年男人面对着婚姻与家庭中的许多问题,肩负着生活与事业中的很多重担。不论就家庭来说,还是就社会而言,中年男人都承受着最大的心理压力。
最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一份报告中指出,从世界各国大量的统计资料看,43岁到45岁之间的男人,在生理和心理上将发生巨大的变化,为此,把44岁作为一个分界点。一面是人的生命曲线从高峰下滑,一面是生活的负担曲线正在上升,这两条曲线如同剪刀一样,相交处通常正是44岁左右。所以,44岁,正是“中年剪刀”的轴,44岁,好像横在男人面前的一道槛,一道心理上的门槛。当然,我们不必太局限于44岁。不过,从心理咨询的大量个案看,处于这个年龄段的中年男人,确实面临着心理上的种种困扰。
比较普便的是,人到中年时心灵的天空容易“晴转阴”,阳光淡去了,灰蒙蒙一片。有人很形象地把这叫做“灰色心理”。那么,什么是灰色心理?这一说法源于美国。专家调查研究发现,中年人特别是中年男子,容易产生一种与更年期病症不完全相同的综合征,其特征是,在心理上发生明显变化,出现焦躁不安,郁郁寡欢,消沉颓废,缺乏决断等不良心理状态,而自己又不认为自己有病。虽然“灰色心理”并非中年的专利,却比较偏爱中年人。因此,这种心理状态被称之为中年灰色心理。中年灰色心理如得不到及时防治,不但影响工作和生活,还会损害身体健康。
首先是生理方面的原因。在生理上,一个人从童年、少年、青年到壮年,一直是在成长中度过的。但进入中年后,人在生理上已由生长旺盛期进入缓慢衰退期,生长逐渐由缓慢而停止,继而开始出现衰退。即使身体没有大的毛病,也有力不从心之感。诸如头上的白发,脸上的皱纹,身上的肥胖,感觉上的疲倦等,都会影响到心理状态。
一是压抑心理的困扰。
现代社会似乎鼓励竞争,甚至鼓励出人头地。对中年男人来说,似乎更是要建功立业。之所以说“似乎”,是因为任何时候平和的心态都是生活的智慧,现代社会也不排斥以平和的心态面对生活。只是不少人片面地理解生活,从而感到生活仿佛有无穷的心理压力。而中国传统文化又提倡“喜怒不形于色”“男儿有泪不轻弹”。作为男人,特别是中年男人,就更不习惯宣泄内心的压力了。于是,不少中年男人的心灵时时处在压抑状态,潜伏着情感危机。
二是焦虑心理的困扰。
赵先生今年45岁,几天前在毫无心理准备的情况下被通知下岗。心里一着急,突然失明了。这种现象在心理学上称为“躯体化”,是由于突然面对生活事件或重大变故的冲击,引起强烈的焦虑情绪而出现的躯体反应。是心病跑到了身体上。
虽然这种由于突发的强烈焦虑情绪而暂时失明、失聪或失语的情况不是很多,但是,由于工作和家庭的压力以及对事业成功的渴望,生活在紧张焦虑状态中的中年人却是很多的。不少中年男人都喊累,就是这中紧张焦虑心态的反映。
三是孤独心理的困扰。
大多数中年男人都会有一种心理上的孤独与苦闷。这个年龄的男人忙忙碌碌,负载着家庭和事业的重担。因而,人际交流的闲暇时间相对减少,于是,常常处于孤独之中。不仅事业进展不顺的男人感到孤独,成功的男人也会有一种高处不胜寒的感觉。
44岁的刘先生是一家大商场的经理。他说自己没有任何亲密的朋友,他不愿意与自己的下属有过多交往,认为要把自己的事情完成得好,就得与他人保持一种不带任何感情色彩的关系。他觉得对另一个人流露真情是不恰当的,同时他又为内心的孤独而苦恼。在现实生活中,中年男人缺少知己的现象确实存在。进行心理咨询的许多人,为缺少可以信赖和吐露心事的亲密无间的朋友而苦恼。但是,中年男人又往往不愿开放自己。心灵世界的封闭,使人们无法通过交流建立真正的友谊。于是,友情的缺乏,使人陷入一种强烈的孤独之中。
四是敌意心理的困扰。
这个年龄的男人,可能会同情那些在生活中陷入困境的人。但是,对那些平步青云的人,却往往会生出某种敌意来。敌意的产生大都与自卑感有关。一般说来,男人如果有了一番建树,往往会变得富有同情心,宽容和蔼,慷慨大方;相反,如果感到人生失败,往往会心生抱怨和不满,人际关系就会紧张,处处流露出敌意。生活中經常有这样的情形:一个中年男子如果在工作中遇到麻烦,回到家中,哪怕是孩子打翻了油瓶,也会大发雷霆;可是,同样的事情如果发生在自己得到嘉奖的那一天,他可能会和颜悦色地对孩子说:“不要紧,别怕。”
虽然心存敌意对中年男人来说是较为普遍的现象,是可以理解的,但它毕竟是一种消极情绪。过多的敌意很容易使一个人的心灵扭曲,习惯戴着变色眼镜看人,以至于经常牢骚满腹,痛苦不堪。其实,遭遇这种情绪困扰的中年人自己,也为这种消极的心态而苦恼。
五是沮丧心理的困扰。
张先生今年刚过40岁,但他已慢慢地对生活失去热情,变得逃避责任,把所有的过失全归咎于别人。他整日忧愁沮丧,精神不振,失去了生命的活力,仿佛成了一个病人。他的沮丧主要来自周围的人和事,他感到无法适应周围环境。于是,他拒绝面对身边的人和事,开始扮演病人,整天在沮丧消沉中度日。他总在自怜地说“怎么办呢?我为什么这么没出息?这个世界对我太不公平了!”
沮丧情绪常会放大生活的不幸。所以,被沮丧情绪持续困扰的中年男人,很有必要接受心理咨询或心理治疗。但是,这些人又常常不愿承认自己心理有问题,于是,这些负面情绪对他们的工作、生活、婚姻造成进一步的消极影响。
人在中年,生活中总是有太多的担当,脚步总是那样的匆忙。此刻,让我们歇歇脚步,来开始学会关照一下自己,开始学会善待一下自己。中年男人要想摆脱心灵困扰,就应主动进行心理上的自我调整。
一是多点锻炼。一位记者撰文写道,在某城市采访晨练中的人,发现多是老年人,还有少年,却很少见到中年人,中年男人更是少见。记者疾呼:最需锻炼的年龄是中年啊!一点儿不错,养生当自中年始。再忙,中年男人也该尽可能多安排一点时间锻炼。这既是为了社会,为了家庭,也是为了自己。
二是少点苛求。中年男人,如日中天,年富力强,正是出成就的时候。但是,来日方长,凡事都该少点苛求。事业呢,走仕途没当上像样的官,想发财没挣出像样的钱,搞业务没评上像样的职称;孩子呢,培养了十几年没考个数一数二的学校;家业呢,“温饱”刚过,顶多接近“小康”,还跟“富裕”无缘……不管面对什么样的现实,都该来点平常心,调低期望值,不要太苛求自己。
三是来点潇洒。男人到了中年,担子重是重了。也全不必连心态也自我沉重起来,凡事都谨慎、小心、检点、反省。把成熟变成沉重,把责任变成重压,常是中年男人给自己编织的一个怪圈。从这个怪圈中走出来,轻松一点,洒脱一点,只要不损害社会和他人,完全可以按照自己的价值观和性情,去做些自己乐意做的事,轻轻松松过人生。
四是赶点时髦。不要对时髦抱有偏见。参加点时髦的活动,穿点时髦的服装,听点时髦的乐曲,这些生活方式,都可以调剂中年男人的生活节奏,可以带来对生活的新鲜感,可以唤起对生活的热情,可以让自己感到:我是中年人,但我还年轻。
马志国,心理学者,应用心理学研究员,知名心理咨询师,中国心理学会会员,中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行动研究总课题组专家委员会委员,全国网上家长学校特聘心理健康专家,中国教育家协会理事,中国性学会性心理专委会委员,《科学养生》等多家报刊心理专栏作家,CCTV等多家电视台特邀心理节目专家。出版《心理咨询师实用技术》《中年心理诊所》等心理学著作40余部。
人们习惯以年富力强来赞美中年男人。不错,社会也好,家庭也罢,中年男人的确都是顶梁柱。殊不知,正因为此,人在中年的心灵才最需要关照。中年男人面对着婚姻与家庭中的许多问题,肩负着生活与事业中的很多重担。不论就家庭来说,还是就社会而言,中年男人都承受着最大的心理压力。
最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一份报告中指出,从世界各国大量的统计资料看,43岁到45岁之间的男人,在生理和心理上将发生巨大的变化,为此,把44岁作为一个分界点。一面是人的生命曲线从高峰下滑,一面是生活的负担曲线正在上升,这两条曲线如同剪刀一样,相交处通常正是44岁左右。所以,44岁,正是“中年剪刀”的轴,44岁,好像横在男人面前的一道槛,一道心理上的门槛。当然,我们不必太局限于44岁。不过,从心理咨询的大量个案看,处于这个年龄段的中年男人,确实面临着心理上的种种困扰。
比较普便的是,人到中年时心灵的天空容易“晴转阴”,阳光淡去了,灰蒙蒙一片。有人很形象地把这叫做“灰色心理”。那么,什么是灰色心理?这一说法源于美国。专家调查研究发现,中年人特别是中年男子,容易产生一种与更年期病症不完全相同的综合征,其特征是,在心理上发生明显变化,出现焦躁不安,郁郁寡欢,消沉颓废,缺乏决断等不良心理状态,而自己又不认为自己有病。虽然“灰色心理”并非中年的专利,却比较偏爱中年人。因此,这种心理状态被称之为中年灰色心理。中年灰色心理如得不到及时防治,不但影响工作和生活,还会损害身体健康。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状态呢?
首先是生理方面的原因。在生理上,一个人从童年、少年、青年到壮年,一直是在成长中度过的。但进入中年后,人在生理上已由生长旺盛期进入缓慢衰退期,生长逐渐由缓慢而停止,继而开始出现衰退。即使身体没有大的毛病,也有力不从心之感。诸如头上的白发,脸上的皱纹,身上的肥胖,感觉上的疲倦等,都会影响到心理状态。
再有是心理方面的原因:
一是压抑心理的困扰。
现代社会似乎鼓励竞争,甚至鼓励出人头地。对中年男人来说,似乎更是要建功立业。之所以说“似乎”,是因为任何时候平和的心态都是生活的智慧,现代社会也不排斥以平和的心态面对生活。只是不少人片面地理解生活,从而感到生活仿佛有无穷的心理压力。而中国传统文化又提倡“喜怒不形于色”“男儿有泪不轻弹”。作为男人,特别是中年男人,就更不习惯宣泄内心的压力了。于是,不少中年男人的心灵时时处在压抑状态,潜伏着情感危机。
二是焦虑心理的困扰。
赵先生今年45岁,几天前在毫无心理准备的情况下被通知下岗。心里一着急,突然失明了。这种现象在心理学上称为“躯体化”,是由于突然面对生活事件或重大变故的冲击,引起强烈的焦虑情绪而出现的躯体反应。是心病跑到了身体上。
虽然这种由于突发的强烈焦虑情绪而暂时失明、失聪或失语的情况不是很多,但是,由于工作和家庭的压力以及对事业成功的渴望,生活在紧张焦虑状态中的中年人却是很多的。不少中年男人都喊累,就是这中紧张焦虑心态的反映。
三是孤独心理的困扰。
大多数中年男人都会有一种心理上的孤独与苦闷。这个年龄的男人忙忙碌碌,负载着家庭和事业的重担。因而,人际交流的闲暇时间相对减少,于是,常常处于孤独之中。不仅事业进展不顺的男人感到孤独,成功的男人也会有一种高处不胜寒的感觉。
44岁的刘先生是一家大商场的经理。他说自己没有任何亲密的朋友,他不愿意与自己的下属有过多交往,认为要把自己的事情完成得好,就得与他人保持一种不带任何感情色彩的关系。他觉得对另一个人流露真情是不恰当的,同时他又为内心的孤独而苦恼。在现实生活中,中年男人缺少知己的现象确实存在。进行心理咨询的许多人,为缺少可以信赖和吐露心事的亲密无间的朋友而苦恼。但是,中年男人又往往不愿开放自己。心灵世界的封闭,使人们无法通过交流建立真正的友谊。于是,友情的缺乏,使人陷入一种强烈的孤独之中。
四是敌意心理的困扰。
这个年龄的男人,可能会同情那些在生活中陷入困境的人。但是,对那些平步青云的人,却往往会生出某种敌意来。敌意的产生大都与自卑感有关。一般说来,男人如果有了一番建树,往往会变得富有同情心,宽容和蔼,慷慨大方;相反,如果感到人生失败,往往会心生抱怨和不满,人际关系就会紧张,处处流露出敌意。生活中經常有这样的情形:一个中年男子如果在工作中遇到麻烦,回到家中,哪怕是孩子打翻了油瓶,也会大发雷霆;可是,同样的事情如果发生在自己得到嘉奖的那一天,他可能会和颜悦色地对孩子说:“不要紧,别怕。”
虽然心存敌意对中年男人来说是较为普遍的现象,是可以理解的,但它毕竟是一种消极情绪。过多的敌意很容易使一个人的心灵扭曲,习惯戴着变色眼镜看人,以至于经常牢骚满腹,痛苦不堪。其实,遭遇这种情绪困扰的中年人自己,也为这种消极的心态而苦恼。
五是沮丧心理的困扰。
张先生今年刚过40岁,但他已慢慢地对生活失去热情,变得逃避责任,把所有的过失全归咎于别人。他整日忧愁沮丧,精神不振,失去了生命的活力,仿佛成了一个病人。他的沮丧主要来自周围的人和事,他感到无法适应周围环境。于是,他拒绝面对身边的人和事,开始扮演病人,整天在沮丧消沉中度日。他总在自怜地说“怎么办呢?我为什么这么没出息?这个世界对我太不公平了!”
沮丧情绪常会放大生活的不幸。所以,被沮丧情绪持续困扰的中年男人,很有必要接受心理咨询或心理治疗。但是,这些人又常常不愿承认自己心理有问题,于是,这些负面情绪对他们的工作、生活、婚姻造成进一步的消极影响。
怎样走出中年灰色心理,给自己的心灵找到阳光?
人在中年,生活中总是有太多的担当,脚步总是那样的匆忙。此刻,让我们歇歇脚步,来开始学会关照一下自己,开始学会善待一下自己。中年男人要想摆脱心灵困扰,就应主动进行心理上的自我调整。
一是多点锻炼。一位记者撰文写道,在某城市采访晨练中的人,发现多是老年人,还有少年,却很少见到中年人,中年男人更是少见。记者疾呼:最需锻炼的年龄是中年啊!一点儿不错,养生当自中年始。再忙,中年男人也该尽可能多安排一点时间锻炼。这既是为了社会,为了家庭,也是为了自己。
二是少点苛求。中年男人,如日中天,年富力强,正是出成就的时候。但是,来日方长,凡事都该少点苛求。事业呢,走仕途没当上像样的官,想发财没挣出像样的钱,搞业务没评上像样的职称;孩子呢,培养了十几年没考个数一数二的学校;家业呢,“温饱”刚过,顶多接近“小康”,还跟“富裕”无缘……不管面对什么样的现实,都该来点平常心,调低期望值,不要太苛求自己。
三是来点潇洒。男人到了中年,担子重是重了。也全不必连心态也自我沉重起来,凡事都谨慎、小心、检点、反省。把成熟变成沉重,把责任变成重压,常是中年男人给自己编织的一个怪圈。从这个怪圈中走出来,轻松一点,洒脱一点,只要不损害社会和他人,完全可以按照自己的价值观和性情,去做些自己乐意做的事,轻轻松松过人生。
四是赶点时髦。不要对时髦抱有偏见。参加点时髦的活动,穿点时髦的服装,听点时髦的乐曲,这些生活方式,都可以调剂中年男人的生活节奏,可以带来对生活的新鲜感,可以唤起对生活的热情,可以让自己感到:我是中年人,但我还年轻。
马志国,心理学者,应用心理学研究员,知名心理咨询师,中国心理学会会员,中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行动研究总课题组专家委员会委员,全国网上家长学校特聘心理健康专家,中国教育家协会理事,中国性学会性心理专委会委员,《科学养生》等多家报刊心理专栏作家,CCTV等多家电视台特邀心理节目专家。出版《心理咨询师实用技术》《中年心理诊所》等心理学著作40余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