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高强度做持续多样的功能性动作,只要能下狠心与恒心,力不从心的感觉就会越来越少,这一切的感受,犹如在进化,就好像一场肉身进化的游戏。
全北京营业最早的健身房肯定是CrossFit。最魔怔的也一定是它。有人愿意每天早晨5点起床,坐一个半小时地铁从50公里之外的地方赶来,只为了7点的健身课。
其实,真能比CrossFit对会员更严格的健身房,恐怕不多。迟到1分钟,10个波比跳,落一件东西在这里,用50个波比跳赎回去,每个人都心甘情愿接受这样的规则,并且大多数时候并不需要教练监督就能完成。
运动强度之大,训练场面之热血,也难有匹敌。在这里没有优雅一词,无论冬夏,热身还没结束,大致就可以开始怀疑人生了。
一个WOD(workout of the day,相当于一个训练计划)做完,大家集体累趴,无论是高水平运动员,还是刚刚开始规律上课的初阶选手,都可以在自己的水平线上达到极致,“不太想活,也不怎么想死。”这是对上完一堂CrossFit健身课的最经典总结。但是次日早6点,box一定会照样迎来齐装满员的15个人,揉着眼睛开始热身,一边哀嚎着“今天的WOD太可怕了”,一边努着劲儿要比昨天、上周、上个月的成绩再好一点儿。
总体上,对于已经进坑的人来说,CrossFit就是一种“得了就不怎么太想治好的病”。
作为健身的一个细分领域,CrossFit是一种非常特殊的存在。2002年,美国健身教练格拉斯曼(Glassman)开始在互联网上免费发布每日训练计划,从那时起,CrossFit就被命名为一项专门的运动。健身房被统一叫作BOX,而练习者们也有一个共同的称呼—CFer。新CFer只要进了BOX的门开始进入规律训练,就可以称自己是运动员了。
在CrossFit一级训练手册里,用一句话概况了这项运动的原则:“以高强度做持续多样的功能性动作。”目的是使训练者达到全面强健,并且还用10个具体的指标定义了全面强健。它们是:心肺耐力、肌耐力、力量、柔韧性、爆发力、速度、协调性、灵活性、平衡性和准确性。
通俗来说,这就好比是一场肉身进化的游戏,CrossFit训练的终极目标是让身体拥有更加强大的运动输出能力—通过训练获得身体上的充分自由,从而想玩什么项目就玩什么项目,而且还能不断升级打怪,这才是每一个CFer追求的事情,而矫健的体型只不过是副产品而已。事实上,在发源地美国,CrossFit本身也可以為消防员和军队的日常训练提供有效的方案。所以对于CrossFit来说,一切都是为了玩真的。
典型的 CrossFit的训练动作包含三大类:体操、举重和有氧运动。当一名新人走进BOX时,面对的是一套完整的可以不断进阶的体能强化系统,尽管可能永远无法成为高水平运动员,但CrossFit提供的训练和评测系统令人清清楚楚地知道,自己又在哪个方面进步了一点点,这样的成就感足以鼓励每一个普通人不断尝试突破自己,不断解锁新动作和新重量。
自行车、跑步、游泳和划船无限组合在训练中。挺举、抓举、深蹲、硬拉、借力推、卧推和杠铃高翻。跳绳、药球抛掷和接取、引体向上、预蹲、俯卧撑、手倒立、慢起手倒立、转体、摆体、侧手翻、吊环双力臂、仰卧起坐、单腿平衡、支撑。自行车、跑道、赛艇和划船器、奥利匹克举重组数、吊环、双杠 、自由体操垫、单杠、增强式训练箱、药球和跳绳。这一大串眼花缭乱的项目都是CrossFit训练课程会常规运用到的。
因此,在CrossFit里不会出现单独练200次二头弯举这样的孤立动作,它是非常实际地把人看成一个整体,关注复合型动作和短距离、高强度的心血管功能训练,让身体变得更“有用”。比起在椭圆机上匀速摇摆1个小时,教练们更感兴趣的肯定是,让练习者肩扛6~10公斤的药球,在户外30℃的气温里跑个几百米——而往往这种方式在现实生活中的功效更为明显和直接,就算不需要随时待命冲向最危险的地方,不用参加奥运会,也不用跑马拉松和越野,没准偶然会遇到电梯停电或者拖着行李赶飞机的情景。
真的成了一名CFer,生活中这样的小bug,也很可能变成另外一个兴奋点—在每次别人望而却步的时候,去完成一次新的有趣的小挑战。自己还是自己,但能够更好地掌控自己的身体,从容应对生活中随机出现的各种需要用到身体的力量、耐力和柔韧性的场景,力不从心的感觉越来越少,这一切感受,犹如进化。
为了进化,要准备吃的苦头也足够多。训练强度是另一个需要适应的特色。每一个WOD的总时长都是固定的,开始前都有10秒倒计时,这意味着在接下来的几分钟到几十分钟里,必须调动起全部的身体能量,快速而准确地应对每一个动作,为了让这个过程更加刺激,计量模式可能是AMRAP(As More Raps As Possible)—在固定的时间里做尽量多的次数,或者EMOM(Every Minute On the Minute)—每分钟完成规定的次数,速度、爆发力、节奏感、协调性、柔韧度一个都不能少,并且身边就有其他的小伙伴在一起拼尽全力、挥汗如雨,呐喊声此起彼伏。放慢节奏?不可能的。那就只有一条路,在规定的时间里,尽量多做哪怕一次,实际上,大部分时候都会觉得,WOD一开始,身体有一部分就不是自己了—变身开始了。丰富的训练项目为计划的多元性提供了可能,每天的训练计划都是全新的,一周下来全身肌肉基本可以轮流虐一遍,毫无偏废,当然,另外一个真相是,假如连续上满一周的课,最终你就很难再说出究竟。不过,因为可练的内容足够多,就总能找到自己相对擅长的项目,所以,永远不会枯燥,永远对新的计划充满期待,是CrossFit的另一个特别之处。 即使是Games期间,CFer们也没有停止每天跟自己BOX里发布的WOD较劲,而这才是运动精神的最好体现—WOD无穷,做一个,就有一个的欢喜。
张小姜(女),38岁
服装工作室合伙人
练CrossFit两年,上瘾谈不上,每天的早课已经变成了习惯,在练CrossFit之前我从不运动,身材虽然还好但属于人近中年的那种松垮。CrossFit改变了我很多,它让我对运动产生了兴趣,我甚至跑了人生中第一个5公里。我们早课7点党的小伙伴们是我重要的精神支柱,大家一起练、一起吃,多巴胺就是这么来的。对于新手来说,CrossFit看似庞大又复杂,但我想说,如果一件事可以随意尝试随意放弃,那做什么都是一样的,别想太多,给自己定三个月的期限,规律训练,三个月后就知道啦。
许垚,29岁
CrossFit Lóng教练
训练CrossFit 3年多,当教练也两年有余,仍然在努力突破自己。我曾经待过四家BOX,最大的感受就是每个地方相似而又各有风格,相同的是,每个BOX都充满热血和友爱。不同的是,会员和教练的不同风格,也造就了诸多的属于不同场馆的有趣性格。至于CrossFit Lóng,我们属于BOX里更硬朗纯粹的那一种,来到这里的人追求的都更单纯,越挑战,越过瘾。除了身材本身,大家也向往着变成更完善的人。因此我能够做教练也挺幸福,每天看着别人变好,帮助别人变好,本身就是一件特别美好的事情。
熊东涛,35岁
新媒体行业
用10个月时间沉迷于CrossFit。遇到专业的教练和体系,全面推进体能、力量、柔韧,推动自己的每一次冲刺,还有最IN的摇滚和电音相伴。会有最严格的课程和制度,能清除懒散和借口,这代表着尊重和仪式,迟到、缺席、电话、遗落物品的“赎罪训練”,无法不让人变得积极。会遇到好玩的一群同伴,一起吐槽一起玩命,犯懒时,被拉爆;做完时,击掌鼓励,因为每个人都在最燃的氛围里挑战自己。最后,还会打开自己,从身体的强健到意志力的磨砺,要么垮掉,要么更好。奔四十了,得不安分一点。毕竟,有趣的灵魂得再做一轮。
袁威,43岁
IT行业销售
起初,身体的确吃不消,练一天疼三天。刚开始上大课时,第一次练习深蹲,50公斤的杠铃,刚蹲3个眼前就发黑;还有15公斤的空杠铃杆举过头顶下蹲,根本就蹲不下去。经过七八个月的坚持,慢慢适应了节奏和训练强度,每次练完放松后,第二天基本感觉不到酸痛。接着每周增加锻炼的次数,最多一周刷了5次。现在可以说已经完全享受这个训练过程和氛围。这项运动可以带来一个结实的身体,以及训练后那种难以表达和掩饰的兴奋状态,还有一种积极乐观的态度。经过一年多的训练,最大的改变就是更加懂得自律的重要性和自信心的提升。
全北京营业最早的健身房肯定是CrossFit。最魔怔的也一定是它。有人愿意每天早晨5点起床,坐一个半小时地铁从50公里之外的地方赶来,只为了7点的健身课。
其实,真能比CrossFit对会员更严格的健身房,恐怕不多。迟到1分钟,10个波比跳,落一件东西在这里,用50个波比跳赎回去,每个人都心甘情愿接受这样的规则,并且大多数时候并不需要教练监督就能完成。

运动强度之大,训练场面之热血,也难有匹敌。在这里没有优雅一词,无论冬夏,热身还没结束,大致就可以开始怀疑人生了。
一个WOD(workout of the day,相当于一个训练计划)做完,大家集体累趴,无论是高水平运动员,还是刚刚开始规律上课的初阶选手,都可以在自己的水平线上达到极致,“不太想活,也不怎么想死。”这是对上完一堂CrossFit健身课的最经典总结。但是次日早6点,box一定会照样迎来齐装满员的15个人,揉着眼睛开始热身,一边哀嚎着“今天的WOD太可怕了”,一边努着劲儿要比昨天、上周、上个月的成绩再好一点儿。
总体上,对于已经进坑的人来说,CrossFit就是一种“得了就不怎么太想治好的病”。

CrossFit:肉身进化论
作为健身的一个细分领域,CrossFit是一种非常特殊的存在。2002年,美国健身教练格拉斯曼(Glassman)开始在互联网上免费发布每日训练计划,从那时起,CrossFit就被命名为一项专门的运动。健身房被统一叫作BOX,而练习者们也有一个共同的称呼—CFer。新CFer只要进了BOX的门开始进入规律训练,就可以称自己是运动员了。
在CrossFit一级训练手册里,用一句话概况了这项运动的原则:“以高强度做持续多样的功能性动作。”目的是使训练者达到全面强健,并且还用10个具体的指标定义了全面强健。它们是:心肺耐力、肌耐力、力量、柔韧性、爆发力、速度、协调性、灵活性、平衡性和准确性。
通俗来说,这就好比是一场肉身进化的游戏,CrossFit训练的终极目标是让身体拥有更加强大的运动输出能力—通过训练获得身体上的充分自由,从而想玩什么项目就玩什么项目,而且还能不断升级打怪,这才是每一个CFer追求的事情,而矫健的体型只不过是副产品而已。事实上,在发源地美国,CrossFit本身也可以為消防员和军队的日常训练提供有效的方案。所以对于CrossFit来说,一切都是为了玩真的。
典型的 CrossFit的训练动作包含三大类:体操、举重和有氧运动。当一名新人走进BOX时,面对的是一套完整的可以不断进阶的体能强化系统,尽管可能永远无法成为高水平运动员,但CrossFit提供的训练和评测系统令人清清楚楚地知道,自己又在哪个方面进步了一点点,这样的成就感足以鼓励每一个普通人不断尝试突破自己,不断解锁新动作和新重量。

训练项目
自行车、跑步、游泳和划船无限组合在训练中。挺举、抓举、深蹲、硬拉、借力推、卧推和杠铃高翻。跳绳、药球抛掷和接取、引体向上、预蹲、俯卧撑、手倒立、慢起手倒立、转体、摆体、侧手翻、吊环双力臂、仰卧起坐、单腿平衡、支撑。自行车、跑道、赛艇和划船器、奥利匹克举重组数、吊环、双杠 、自由体操垫、单杠、增强式训练箱、药球和跳绳。这一大串眼花缭乱的项目都是CrossFit训练课程会常规运用到的。
因此,在CrossFit里不会出现单独练200次二头弯举这样的孤立动作,它是非常实际地把人看成一个整体,关注复合型动作和短距离、高强度的心血管功能训练,让身体变得更“有用”。比起在椭圆机上匀速摇摆1个小时,教练们更感兴趣的肯定是,让练习者肩扛6~10公斤的药球,在户外30℃的气温里跑个几百米——而往往这种方式在现实生活中的功效更为明显和直接,就算不需要随时待命冲向最危险的地方,不用参加奥运会,也不用跑马拉松和越野,没准偶然会遇到电梯停电或者拖着行李赶飞机的情景。
真的成了一名CFer,生活中这样的小bug,也很可能变成另外一个兴奋点—在每次别人望而却步的时候,去完成一次新的有趣的小挑战。自己还是自己,但能够更好地掌控自己的身体,从容应对生活中随机出现的各种需要用到身体的力量、耐力和柔韧性的场景,力不从心的感觉越来越少,这一切感受,犹如进化。
为了进化,要准备吃的苦头也足够多。训练强度是另一个需要适应的特色。每一个WOD的总时长都是固定的,开始前都有10秒倒计时,这意味着在接下来的几分钟到几十分钟里,必须调动起全部的身体能量,快速而准确地应对每一个动作,为了让这个过程更加刺激,计量模式可能是AMRAP(As More Raps As Possible)—在固定的时间里做尽量多的次数,或者EMOM(Every Minute On the Minute)—每分钟完成规定的次数,速度、爆发力、节奏感、协调性、柔韧度一个都不能少,并且身边就有其他的小伙伴在一起拼尽全力、挥汗如雨,呐喊声此起彼伏。放慢节奏?不可能的。那就只有一条路,在规定的时间里,尽量多做哪怕一次,实际上,大部分时候都会觉得,WOD一开始,身体有一部分就不是自己了—变身开始了。丰富的训练项目为计划的多元性提供了可能,每天的训练计划都是全新的,一周下来全身肌肉基本可以轮流虐一遍,毫无偏废,当然,另外一个真相是,假如连续上满一周的课,最终你就很难再说出究竟。不过,因为可练的内容足够多,就总能找到自己相对擅长的项目,所以,永远不会枯燥,永远对新的计划充满期待,是CrossFit的另一个特别之处。 即使是Games期间,CFer们也没有停止每天跟自己BOX里发布的WOD较劲,而这才是运动精神的最好体现—WOD无穷,做一个,就有一个的欢喜。
张小姜(女),38岁
服装工作室合伙人
练CrossFit两年,上瘾谈不上,每天的早课已经变成了习惯,在练CrossFit之前我从不运动,身材虽然还好但属于人近中年的那种松垮。CrossFit改变了我很多,它让我对运动产生了兴趣,我甚至跑了人生中第一个5公里。我们早课7点党的小伙伴们是我重要的精神支柱,大家一起练、一起吃,多巴胺就是这么来的。对于新手来说,CrossFit看似庞大又复杂,但我想说,如果一件事可以随意尝试随意放弃,那做什么都是一样的,别想太多,给自己定三个月的期限,规律训练,三个月后就知道啦。
许垚,29岁
CrossFit Lóng教练
训练CrossFit 3年多,当教练也两年有余,仍然在努力突破自己。我曾经待过四家BOX,最大的感受就是每个地方相似而又各有风格,相同的是,每个BOX都充满热血和友爱。不同的是,会员和教练的不同风格,也造就了诸多的属于不同场馆的有趣性格。至于CrossFit Lóng,我们属于BOX里更硬朗纯粹的那一种,来到这里的人追求的都更单纯,越挑战,越过瘾。除了身材本身,大家也向往着变成更完善的人。因此我能够做教练也挺幸福,每天看着别人变好,帮助别人变好,本身就是一件特别美好的事情。
熊东涛,35岁
新媒体行业
用10个月时间沉迷于CrossFit。遇到专业的教练和体系,全面推进体能、力量、柔韧,推动自己的每一次冲刺,还有最IN的摇滚和电音相伴。会有最严格的课程和制度,能清除懒散和借口,这代表着尊重和仪式,迟到、缺席、电话、遗落物品的“赎罪训練”,无法不让人变得积极。会遇到好玩的一群同伴,一起吐槽一起玩命,犯懒时,被拉爆;做完时,击掌鼓励,因为每个人都在最燃的氛围里挑战自己。最后,还会打开自己,从身体的强健到意志力的磨砺,要么垮掉,要么更好。奔四十了,得不安分一点。毕竟,有趣的灵魂得再做一轮。
袁威,43岁
IT行业销售
起初,身体的确吃不消,练一天疼三天。刚开始上大课时,第一次练习深蹲,50公斤的杠铃,刚蹲3个眼前就发黑;还有15公斤的空杠铃杆举过头顶下蹲,根本就蹲不下去。经过七八个月的坚持,慢慢适应了节奏和训练强度,每次练完放松后,第二天基本感觉不到酸痛。接着每周增加锻炼的次数,最多一周刷了5次。现在可以说已经完全享受这个训练过程和氛围。这项运动可以带来一个结实的身体,以及训练后那种难以表达和掩饰的兴奋状态,还有一种积极乐观的态度。经过一年多的训练,最大的改变就是更加懂得自律的重要性和自信心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