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论高校英语专业学生翻译能力

来源 :中国电力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iller066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纵观现有英语专业本科阶段的翻译教学模式,对其专业翻译能力培养的界定是模糊的。翻译课程的定位应该是培养学生翻译能力。以PACTE翻译能力模式为理论基础,试图探讨影响高校英语专业学生翻译能力的因素。
  关键词:高级英语专业;翻译能力;翻译课程
  作者简介:林一菁(1989-),女,广东汕头人,华南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本科生;何高大(1957-),男,湖南汝城人,华南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广东 广州 510642)
  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1)26-0193-02
  
  一、翻译能力研究现状
  在全球化信息化时代,国与国之间的交流和联系加强,翻译的重要性也日益突出。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对翻译的质与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翻译研究蓬勃发展,形成了该领域独有的理论原则和研究方法,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我国现有高校英语专业均开设了翻译课或翻译专业(或方向)。翻译人才的培养,其实质就是培养学生的翻译能力。国内外涉及翻译能力的有一定的研究,其中,致力于翻译能力习得过程的代表人物及研究小组有:Neubert(1992;2000)、Schuffner & Adab(2000)、Pym(1992;2003)、Schuffner(2005)、Lesznyak(2007)以及PACTE(2000;2002;2003;2005;2008)等等。
  PACTE研究小组认为,翻译不是一种双语能力,而是“翻译过程中所必需的潜在知识和技能系统”,包括陈述性知识和过程性知识,也称操作性知识。其建立的翻译能力模式包括5种子能力,即双语能力,语言外能力,翻译专业知识能力,工具能力,策略能力,以及心理生理因素。PACTE还指出,翻译能力习得是一个动态的、螺旋式的过程,是从“入门知识”上升到“专业知识”的过程,是一个不断组合已有的子能力,并努力获得缺失的子能力的过程。译者必须具备相应的策略能力,不断实现知识的重组,结合各种子能力,才能逐步实现自身翻译能力的提高。(仝亚辉,2010)
  Albrecht Neubert就翻译能力提出了5个参数,即语言能力,语篇能力,主题能力,文化能力,转换能力,并指出转换能力是关键,它将其他几项统一起来,共同完成翻译过程。
  Bell认为翻译能力包括:目的语语言知识、语篇类型知识、源语语言知识、主题知识、对比知识、以及涵盖语法、社会语言学等方面的解码、编码技能(总称为“交际能力”)。(杨志红,王克非,2010)
  Marisa Presas是从双语使用及双语能力与翻译能力之间的关系来谈的,她认为通过培训获得的单纯的双语能力并不等同于翻译能力。(文军,胡晓姣,2001)
  至于翻译能力培养模式和培训方法,学界已有以下研究成果。Andrew Chesteman指出翻译专业学生应该掌握的是各种概念,并在概念的指导下进行翻译实操,而老师的任务是创造一种环境让学生最大程度地学习理解这些概念并进行运用。同时,老师应当根据学生翻译水平的层次差异,抓住其特点,针对性地制定不同阶段的培训计划。Jean Vinne强调译者应该有分析源文的能力,并根据源文特点决定翻译策略。他提出了“模仿真实情景”训练方法,以“情景确定——收集——模仿——研究”为特点,对翻译产品作出恰当定义,确定适合于该场景的翻译策略。这种训练方式可以为翻译工作者提供一套自我训练的模式,使之可以根据自己的工作情境,对不同的翻译文本进行策略分析,并结合所学的翻译理论和翻译技巧进行实际操作。与之相似,Agnes Elthes也提到译前准备工作,对翻译文本的策略分析,以及译后评估工作的重要性。Olivia Fox则认为,要想培养学生的翻译能力,应当鼓励学生记日记和小组讨论,形成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王树槐,王若维,2008)
  二、翻译能力培养的理论框架
  对于“翻译能力”这一概念,研究者对它的理解和鉴定经历了以下发展阶段。Nida和杨武能都认为,优秀的译者都是生就而非造就的,有天赋的人无需经过训练就可以产出上等的译文,这就是“天赋说”。
  与之类似的,有学者认为,任何一个双语者,只要有足够的双语能力,就可以成为自然的翻译者。
  Shreve提倡的是“建构说”。他指出翻译能力是一套认知图式集合,个体在前期阶段有着相似的翻译能力构成,但随着翻译经验的积累和加深,个体会对自身的形式——功能集合做出一定的调整和重组,形成质量有异的译本。因此,“建构学说”的主张者们认为应当鼓励学生参与到实际的项目中去,培养建构内化的翻译知识和能力,比如发现问题的能力,反思能力,评估能力,合作能力,创造能力等等。
  “多因素均力说”支持者认为翻译能力在不同侧面,不同阶段上有不同的体现和要求。例如,刘宓庆认为翻译能力包括语言分析和应用能力,文化辨析和表现能力,审美判断和表现能力,双向转换和表达能力,逻辑分析和校正能力。姜秋霞、权晓辉认为翻译能力包括语言能力,文化能力,审美能力,转换能力。文军则指出,翻译能力包括语言、文本能力(即双语能力,语域和文体能力),策略能力(包括“归化”“异化”和“全译”“部分翻译”的能力)以及自我评估的能力,缺少任何一部分都会影响整体的翻译水平。
  笔者认为,西班牙巴塞罗那研究小组PACTE提出的翻译能力构成因素较为全面。翻译能力包括:(1)双语能力,主要是用两种语言进行交际所需要的操作知识(procedural knowledge),包括在两种语言间进行转换时对干扰的具体控制。双语能力由两种语言的语用、社会语言、文本、语法和词汇知识构成。(2)非语言能力,主要是表述知识(declarative knowledge),包括两种文化的知识、百科知识和主题知识。(3)翻译专业知识,主要是表述知识,包括翻译的运作知识:翻译单位的种类、翻译的过程、方法与程序、策略和技巧、出现的翻译问题的种类;关于翻译实践活动的知识。(4)专业操作能力,主要是操作知识,涉及翻译工具、信息和通讯技术和资源的使用。(5)策略能力,是保证翻译过程的效率和解决出现的问题的操作知识。策略能力至关重要,它控制翻译过程,影响其他翻译能力,协调其之间关系,弥补其不足,发现、解决翻译问题。(6)心理生理因素,是各种类型的认知机制的构成和认知能力,包括记忆、感知、注意力、情绪、创造力、逻辑分析等。(PACTE,2003:58-59)
  三、PACTE翻译能力模式指导下的翻译能力提高策略
  本文基于这一理论框架,认为非语言能力,翻译理论、翻译技巧文化专业知识,以及专业操作能力对翻译能力有着深刻的影响。
  (1)非语言能力包括两种文化的知识、百科知识和主题知识,这些知识装备充足与否直接影响译文的质量。
  例1:毫不放松地做好“三农”工作,巩固和加强农业基础。
  Striving to do our work related to agriculture,rural areas,and farmers well,and consolidating and strengthening the agricultural foundation.
  “三农”具有中国特色,指的是农业、农村和农民。在英文中,这三个“农”所对应的翻译不尽相同。因此,在翻译的过程中,要求译者对中国政治和社会背景有一定的了解,对两种文化的不同有一定的把握,否则会胡译为“three agriculture”。
  例2:Its new boss,Eduardo Leite,a Brazilian,is the first person from one of the BRIC economies to lead such a big firm.
  事务所新老板爱德华·雷特来自巴西,是世界大型事务所中第一位来自“金砖四国(巴西、俄罗斯、印度、中国四大经济体)”的老板。
  “BRIC”是一个新兴词汇,经常出现在涉及经济的报纸文章中,指的是Brazil,Russia,India,China四大经济体,简称“金砖四国”。此处要求译者对热门词汇具有敏感度,需要日常的词汇积累和对社会热门事物的持续关注。否则要么译不出,要么缺少对这个缩略词的必要解释,使译文难以达到完美。
  例3:企业“走出去”步伐明显加快,累计对外直接投资2200亿美元。
  The pace of enterprises“going global”increased noticeably:outward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reached $220 billion.
  “走出去”如果是放在普通的日常对话中,可以译为“going out”,但此处结合上下文语境,可以得知它明显指的是改革开放时期的一个对外经济政策,即鼓励企业到国外投资办厂,或吸引外资,走国际化道路,最恰当的译法应该是“going global”.由此可见,翻译经济、政治、科技、医疗等不同专题的译者,一定要掌握专题知识,译得出“行内话”。
  (2)除了非语言能力以外,翻译理论、翻译技巧文化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对译文质量影响颇大。它具体包括翻译文本的处理、理论视角、翻译的过程、方法与程序、策略和技巧、翻译的质量评估等涉及翻译实践活动的知识等等。
  例4:Instead of one old woman knocking me about and starving me,everybody of all ages knocked me about and starved me.
   那时打我并且使我挨饿的不只是一个老太婆,而是老老少少各式各样的人。(张培基,译)
  例5:University applicants who had worked at a job would receive preference over those who had not.
  报考大学的人,有工作经验者优先录取。(张培基,译)
  以上两个例子中,译者均采用了省略的策略,体现了翻译技巧的运用。如果把“knocked me about and starved me”像原文一样译两次,会显得非常罗嗦。同样的,“over those who had not”的省略使得译文更简洁,同时更符合中文的表达习惯。
  例6:The daily newspaper guides,educates and encourages the masses.
  这份报纸可指导群众、教育群众、鼓舞群众。
  英文中多个动词带一个宾语的现象很常见,但按照中文的习惯,动词后面必须接宾语,所以在重复动词的同时,宾语也必须补充。所以,译者应当深谙这些翻译策略,才能译出符合目的语读者要求的译文来。
  例7:She possessed an innocence unsullied by contact with the world.
  她拥有一种纯真,这种纯真并没有因为同外界的接触而玷污。(李明,译)
  译文中“这种纯真”是译者增加的。此处如果没有增加这个短语,会使前后衔接显得很棘手。因为后面的修饰成分太长,不可能放在“纯真”前面,但放在后面又不符合中文的表达习惯。所以译者通过“增译”手法另起一句,将“纯真”作为主语进行描述,显得通顺流畅,值得学习。
  (3)专业操作能力,主要是操作知识,涉及翻译工具、信息和通讯技术和资源的使用。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可供译者使用的翻译工具不再只是厚厚的纸质词典了,更方便有效的工具包括网络资源,电子词典,语料库等等。例如翻译“浓厚的兴趣”,可在BNC-World Simple Search 中键入strong,high,deep,great等形容词分别与interest一词搭配,观察其搭配使用频率,从而筛选出更地道更符合习惯用法的搭配。除此之外,网络是摄取海量信息的渠道之一。通过网络,译者可以及时更新知识和词汇储备,有利于翻译能力的提高。
  四、结语
  信息化和全球化高速发展的时代,对译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与此同时,非语言能力,翻译专业知识,以及专业操作能力对译者的影响日益突出。高校英语专业应避免讲授翻译理论,指导学生加强句子篇章的翻译训练并进行纠错修正的传统教学模式。这种翻译课传授的知识缺乏系统性的专业翻译能力培养。高校教师应致力于指导学生获取“表述知识”,学会运用翻译理论指导翻译过程,运用翻译策略,评估翻译作品,同时具有翻译信息化处理的能力,如熟练运用大型语料库等机辅翻译软件。
  翻译能力的研究是译界研究的热点问题,至今没有公认的答案。笔者只是提出讨论的一种方式,仅是抛砖引玉。
  
  参考文献:
  [1]仝亚辉.PACTE翻译能力模式研究[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10,(5).
  [2]杨志红,王克非.翻译能力及其研究[J].外语教学,2010,(6).
  [3]文军,胡晓姣.翻译能力:界定、培养与评价——《培养翻译能力》评介[J].外国语言文学研究,2001,(2).
  [4]王树槐,王若维.翻译能力的构成因素和发展层次研究[J].外语研究,2008,(5).
  (责任编辑:刘丽娜)
其他文献
摘要:针对研究生教育规模不断扩大,研究生整体创新能力还不够高的现状,在研究生培养“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的基础上,充分考虑政府政策的指导作用和用人单位的反馈作用,提出了研究生培养“政产学研用”合作教育模式,分析了各方在该模式中的地位与作用,探讨了运行机制。旨在全面整合优势资源,以政策为指导,企业及产业应用为主导,学校为主体,结合科研院所的协作和用人单位的反馈作用,合作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  关键词:
期刊
摘要:高校实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各个党的基层组织是高校事业发展的领导核心,是党展示领导能力和执政水平的平台。建设学习型党组织是一个不断创新发展的过程,没有固定的模式可借鉴。山东科技大学济南校区公共课部党总支、机关党总支在活动中结合实际提出了建设“学习型、研究型、服务型党组织”的模式,强调在服务中加强学习与研究,在学习与研究中提高认识,不断面对新情况,学习新知识,研究新问题,实现新突破,一个循
期刊
摘要:山西省电力公司通过优化培训资源,形成六大培训基地。文章对其特点进行介绍,认为培训基地的建成将为公司人才强企战略的实现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关键词:山西;培训基地;人才培养  作者简介:王芳(1978-),女,山西朔州人,山西省电力公司高级管理人员培训中心(党校);牛雅莉(1969-),女,山西太谷人,山西省电力公司高级管理人员培训中心(党校),高级讲师。(山西太原030006)  中图分类号
期刊
摘要:从构建有为型、服务型、学习型、活力型、创新型工会入手,阐述了乐山电业局创建“五型”工会的一些做法和经验。  关键词:工会;有为型;服务型;待遇;离退休  作者简介:郑晓蕾(1979-),女,重庆人,四川省电力公司乐山电业局工会,经济师。(四川乐山614000)  中图分类号:F272.9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0079(2011)24-0050-01    近年来,乐山电业局工会
期刊
摘要:针对过于专业化取向的传统人才培养模式的弊端,根据“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高素质”的整体育人原则,合理设计复合型人才培养目标,构建实践取向的综合培养模式的课程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实现电气信息类人才培养从知识本位向能力本位转型。  关键词: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电气信息类  作者简介:黄友锐(1971-),男,安徽淮南人,安徽理工大学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教授;曲立国(1979-),男,吉林长春
期刊
摘要:为了适应广州供电局发展和管理的转型需要,增强教育培训对企业发展的支持能力,广州供电局从分析员工队伍现状和教育培训现状入手,剖析教育培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并通过探索和实践以联合化激励为载体的培训激励新机制,激发了员工培训的内生动力,有效破解现有培训难题。  关键词:供电;培训;内生动力  作者简介:王邦志(1971-),男,湖北枝江人,南方电网公司党校(干部学院),高级工程师。(广东广州5
期刊
摘要:发电企业的技改工程,在工程设计上存在新、老设备、设施统筹规划问题,在工程管理上存在着技改与生产之间的协调问题。本文就如何对技改工程进行有效管理,如何适应智能电网等发展来进行发电企业技术改造管理做深入的分析,以解决新、老设备统筹规划及技改与生产之间的协调问题。  关键词:发电企业;技术改造;监督  作者简介:李永清(1969-),男,甘肃会宁人,刘家峡水电厂副厂长,高级工程师。(甘肃永靖731
期刊
摘要: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培训中心(以下简称培训中心),是国家电力公司高技能培训基地。其中互感器检定实训室是是培训中心众多实训室之一。该实训室引进了国内最先进的互感器检定设备,可对电力系统计量人员的实际操作开展培训。为使实训取得良好的效果,培训中心制定了培训与实际接轨的方针。很多培训项目来自于现场实际,同时帮助学员解决了很多实际工作中发现的问题。本文通过一个实例,阐述了培训中心开展实训与实际相结合取
期刊
摘要:依托山东工商学院ABB电力传动实验室,以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工程应用型专业技术人才为目标,将课堂理论教学与实际工业控制系统相结合,走一条课堂理论教学,实验仿真验证,工业设备现场操作相结合的新型人才培养模式。  关键词:电力传动;工业设备;实践教学;人才培养  作者简介:金杰(1977-),男,湖南湘潭人,山东工商学院信电学院,讲师;刘成印(1962-),黑龙江勃利人,山东工商学院信电学院,教授
期刊
摘要:上海电力学院是教育部首批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试点院校之一。文章从教学改革的指导思想、培养方案设计和培养模式等方面探讨了该校工程管理类专业实施“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的初步思路。  关键词:卓越工程师;工程管理类专业;上海电力学院  作者简介:杨太华(1963-),男,贵州仁怀人,上海电力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副教授;汪洋(1977-),男,湖南常德人,上海电力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讲师。(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