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培养会计专业综合性实践能力是市场经济体制赋予会计实践教学的目标,针对目前会计实践教学中凸显的问题,基于建构主义理论基础上的项目驱动教学法,提出构建“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会计专业多元化实践教学体系,以推进实践教学改革,实现会计专业综合性实践能力人才培养的最终目标。
关键词:综合性实践能力;“项目驱动”;会计;教学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36-0275-03
引言
根据不久前出炉的《2011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显示,会计本科毕业生就业状况呈现“双高”现象,即高就业率与高失业量并存。2010届会计本科毕业生已达到12.17万人,在2010届主要本科专业就业率排名中,会计学以94%排名第二十五位,高于全国平均水平91.2%,但在2010届本科专业失业量排行榜的排名中,会计学以0.73万的失业量排名第五。从人才结构分析,会计业的计算机革命在节约人力资源的同时,更显复合型人才的重要地位,而人才培养质量的下滑将造成更为突出的人才结构性矛盾。从总量上看,似乎会计本科人才偏多,事实上,符合经济建设需要的会计人才却偏少。根据各大学招生就业处提供的资料显示,会计专业毕业生求职遇到的最大障碍是用人单位强调工作经验。什么是工作经验?有人认为干过会计就是工作经验,这是片面的理解,实际上是指毕业生独挡一面的工作能力,只不过过去靠企业培养,现在转向学校培养。全国各种人才招聘会的信息也表明,会计本科人才的需求总量每年都呈增长态势,但用人单位更加渴求高素质的创新人才。对会计专业综合性实践能力培养,仅仅依靠理论教学显然是不行的,实践教学环节至关重要。本文基于项目驱动教学模式,提出了会计实践教学的创新构想,以期为提高会计教学效果和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具备较高分析判断能力的会计执业者做有益的探索。
一、会计专业综合性实践能力的具体内容
会计综合性实践能力的具体内容,据美国杨伯翰大学会计教育改革经验,认为具有高度综合能力的会计人才的“高度综合能力”包括:书面表达能力,口头表达能力,良好的倾听能力,团队沟通与合作能力,解决冲突的能力,组织和分派工作的能力,解决分散和无序问题的能力,阅读、评论和判断能力,有效利用时间和缓解压力的能力等。在这些会计综合能力中,隐含着一些基本的会计从业所需的高度综合思维能力:(1)对复杂会计信息的识别、分类、评价的判断性分析能力;(2)对业务管理目标的界定、会计信息处理的政策和程序的选择能力;(3)明晰、准确的表达思路和时效性操作能力;(4)与业务处理中关联的相关主体接触与沟通、分工与协作的整体意识;(5)严格践行相关政策的原则等。这些思维、判断能力贯穿于所有会计从业者的各类业务活动中,也成为会计专业综合性实践能力培养的核心内容。因而,综合性实践能力的培养,在会计实践教学改革中主要涉及两个方面:一是调整整体教学方案,加大实践教学环节所占比重;二是以综合性实践能力的培养为宗旨,优化、改革会计实践课程。
二、当前会计实践教学中凸显的问题
(一)重理论轻实践
目前高校会计学教育在培养目标上虽然强调理论与实践环节的并进,但是由于受传统会计教育重理论轻实践观念的影响,人们还是过于强调知识的传授,忽视能力的培养。主要表现:仍以课堂讲授为主,实践教学活动不充分,学生动手能力远不能满足社会需求。
(二)实践教学任务过于单一和简单
尽管许多高校都相继建立了会计模拟实验室(包括手工和电算化实验室),但实训内容只要求学生根据一定的经济业务编制记账凭证,登记日记账、明细账和总账,最后编制成会计报表。学生在闭门造车,仅仅是将理论教学中根据经济业务编制的会计分录填制到记账凭证中,将T字账变成登记各种账簿而已,而对经济业务的来龙去脉几乎无法知晓,这与实际工作脱节较大。而且大多实验内容是以产品制造业的企业会计为实验内容,经济业务不全面,所涵盖的内容也比较简单,大多是一些企业的日常经济业务,如进货、销售、发放工资、水电费的处理、差旅费的处理等,缺少多层次、多方位的的综合性项目以及复杂业务的处理,学生很快完成任务,几乎不需要深入的思考,无法体会到在探究过程中学习的快感,无法培养学生综合思维能力。
(三)实践训练缺乏系统性
目前多数高校的单项实践是以理论教材的章节为实验单位,按理论教学进度分别实验,比如,学到会计凭证这章,就让学生练习原始凭证的填制以及记账凭证的编制;学到会计账簿,就让学生练习登记日记账总账明细账等等。这种以会计核算方法为主的单项实践,缺乏系统性,学生只是进行了简单动手能力的训练,缺乏综合能力的培养。校外实践时,由于成本等方面原因,学校无法统一安排,多数学校只好让学生自行联系实习单位,同时学校缺乏对学生实践的后续管理,因此很多时候,校外实践只能流于形式,老师只是收到一张虚假的实习鉴定表而已。
(四)会计模拟实训、专业实习考评方法单一
多数学校对教学效果和学生能力的评价采取规范性考试方式,或者根据学生实习返校后上交的一份虚假的实习鉴定表给出评价,这种考评方法既忽略了考查学生实地调研阶段的调研结果,同时也无法有效考核专项技能训练的训练效果,导致学生调研能力差,会计动手能力差,抹杀了学生的创造力。
三、基于“项目驱动”的会计专业多元化实践教学体系构建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没有人能教会任何人任何东西”。的确如此,正如建构主义理论的观点:“学生学的任何东西最终都是通过自己的建构、内化完成的。”技能学习更是如此。技能不是教师“教会”的,而是学生“学会”的。它是学习者在一定的环境下,借助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方式获得的。建构既是对新知识意义的建构,又是对原有经验的改造和重组。 所谓项目驱动教学(Project Based Teaching)模式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Constructivism)教学理论基础之上的教学法,同时也是CDIO(Conceive、Implement、Design、Operate,即构思、设计、实现、运行)理念所倡导的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方式不同,项目驱动教学模式要求以学生为中心。从教师的角度看,“项目驱动”是一种教学方法,适用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团结协作的能力,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仅仅起组织和指导的作用。从学习者的角度看,“项目驱动”是一种学习方法,适用于实践性和操作性较强的知识和技能的学习。会计学本身是一门技术性、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要求学生具备较强的动手操作能力,因此,笔者认为可基于项目驱动,构建“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多元化会计实践教学体系,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将所学会计知识转化为实务操作的实践技能的同时不断提升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
(一)认识实习、专业实习、社会实践有效结合
让学生进入企业、社会进行实际演练,完善实践过程。一方面可使学生比较全面地了解企业概况、行业和市场环境、岗位职责、业务工作规范等;另一方面还可以帮助学生了解社会经济现象,增加学生的社会阅历,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一改以往单纯的“闭门造车”式的会计模拟实训。而在这过程中,如何使学生真正进入角色,学校与企业间的沟通很重要。可以聘请设立校内外指导教师,与学生就实践中出现的问题及时沟通,此外,学校、指导教师也要进行跟踪实习,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二)单项实验与综合实验相结合
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的要求对学生进行分组,再根据一般企业的财务岗位进行分工,分别扮演账套主管、总账会计、出纳、仓管,让学生了解不同角色的操作权限,掌握各种操作方法。再采用项目驱动法对会计的存货、产品成本核算、工薪核算、债权核算、债务核算等各系统进行试验,让学生掌握应用财务软件完成会计处理的方法,在完成每个系统实验后,应进行综合实验,使学生对企业财务信息化的途径和实施有更一步的理解,可为其将来走向信息化岗位做好准备。
(三)校内会计模拟实验与校外会计实践相结合
建立稳定的教学实验基地非常重要。学校应当采取有力措施选择一些经济业务规范、会计基础工作好的企业,建立长期、有效的实验基地。在学生进行会计模拟实验之前,先组织学生到这些单位进行实地考察、实习,请会计机构和相关部门人员介绍企业的行业类型,经营业务范围,生产特点,财务制度,经营和财务状况,纳税情况,资产、成本、费用管理办法,定额管理情况,成本计算方法,主要经济业务和筹资、投资等理财事项,会计核算特点,从而加强学生对财务工作的感性认识,对企业的会计核算有完整系统的认知。回到校内实验室,在指导教师的辅导下模拟企业实际情境,进行会计核算与监督,这样才能真正把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有机地联系起来。
(四)选择合适的实验、实训项目,设计项目任务
针对会计实践教学设计的项目任务,第一要具有综合性,能够将会计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技能相结合起来;第二要具有可操作性,项目任务必须能够通过具体的实践操作来完成,要尽量避免抽象的理论化任务;第三要能够吸引学生的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第四要有构建性,要给学生提供发挥自身潜力的空间,让学生在经历中亲身体验知识的产生,并建构自身的知识;第五要有阶段层次性,引导学生从简单到繁杂、由容易到困难,循序渐进地完成一系列的任务,例如,在制造业的日常经济业务外,增加企业融资租赁业务、企业并购会计、破产清算会计等多层次和较复杂的内容,不仅充实、丰富了会计实践教学内容,还在锻炼思维运用能力的同时积累新的知识。
(五)注重规范要求,加强会计职业道德教育
要将《会计法》中关于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告等方面的规范要求及相应的法律责任贯穿于会计实验之中,以利于学生树立会计规范化的观念,奠定良好的会计工作基础。为体现会计的监督职能,可在实验资料中应设计加入一些有问题的原始凭证:如假发票,填写不全、不正确的票据等。有的问题一目了然,有的问题比较隐秘,让学生在实验中自己去发现、去思考,提高其审核、监督能力。
(六)通过程序设计实践,提高学生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
作为会计执业人员,不能对财务软件设计过程一无所知,起码应了解软件是怎样设计出来的,为此,教师可采用项目驱动式教学方法,让学生利用诸如Visual FoxPro等进行财务软件的设计,要求学生开发小型的会计信息化系统的账务处理功能,包括:口令登录、主控下拉菜单、财务分工、科目设置、凭证输入、凭证审核、记账、结账、查询、银行对账、会计报表等。还可酌情将相关功能模块进行任务分解,例如凭证输入模块要求多条记录、自动编号、任意增加删除记录、有完备的错误校验措施等,这样可以进一步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七)采用“项目考核法”,改变以往单一的考试评价法
根据“罗森一塔尔效应”,教师对学生的不同评价会产生迥异的学习效果。传统的以考试为核心的单一教学评价已不能发挥评价的诊断、激励功能,项目考核法是基于教学目标预先制定的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相结合考核方式。基于结果的评价的主要依据是各阶段的成果报告。实训项目结束后要求学生撰写实训报告,由校内外指导教师从知识技能的掌握程度、综合能力水平和创新能力的角度给予评价。而基于过程的评价的主要依据是实训小组活动和答辩过程。为了给过程评价提供依据,应为每个小组专门建立小组活动备忘录和答辩记录表,备忘录记录了每次小组活动的出勤情况、讨论内容、每个人发言的主要内容以及形成的讨论结果,答辩记录表记录了答辩过程中教师和学生提出的问题以及对问题的回答情况。学校应改变只注重卷面成绩不重视实际能力的考核方法,注重测试学生对所学知识融会贯通和实际应用的能力,提升实践教学的效果。
结论
基于“项目驱动”的多元化会计实践教学体系付诸实施时间虽不长,但实践表明,这种以多层次实训项目为主线,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校内仿真实验室和校外实训基地为环境的实践模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基本思维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有利于加强学生的个性化教育和极大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相互学习的学习热情。今后,我们仍需不断摸索和总结经验,探索如何设计多层次、多方位、具有高度时效性的实训项目,不断完善会计实践教学,以践行培养会计专业综合性实践能力这一新宗旨。
参考文献:
[1] 王建忠.会计发展史:第2版[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7.
[2] 刘晓峰.项目导向下的会计岗位任务驱动教学模式研究[J].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8).
[3] 施宝林.会计专业任务驱动项目导向教学模式研究[J].会计之友,2008,(4).
[责任编辑 魏 杰]
关键词:综合性实践能力;“项目驱动”;会计;教学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36-0275-03
引言
根据不久前出炉的《2011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显示,会计本科毕业生就业状况呈现“双高”现象,即高就业率与高失业量并存。2010届会计本科毕业生已达到12.17万人,在2010届主要本科专业就业率排名中,会计学以94%排名第二十五位,高于全国平均水平91.2%,但在2010届本科专业失业量排行榜的排名中,会计学以0.73万的失业量排名第五。从人才结构分析,会计业的计算机革命在节约人力资源的同时,更显复合型人才的重要地位,而人才培养质量的下滑将造成更为突出的人才结构性矛盾。从总量上看,似乎会计本科人才偏多,事实上,符合经济建设需要的会计人才却偏少。根据各大学招生就业处提供的资料显示,会计专业毕业生求职遇到的最大障碍是用人单位强调工作经验。什么是工作经验?有人认为干过会计就是工作经验,这是片面的理解,实际上是指毕业生独挡一面的工作能力,只不过过去靠企业培养,现在转向学校培养。全国各种人才招聘会的信息也表明,会计本科人才的需求总量每年都呈增长态势,但用人单位更加渴求高素质的创新人才。对会计专业综合性实践能力培养,仅仅依靠理论教学显然是不行的,实践教学环节至关重要。本文基于项目驱动教学模式,提出了会计实践教学的创新构想,以期为提高会计教学效果和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具备较高分析判断能力的会计执业者做有益的探索。
一、会计专业综合性实践能力的具体内容
会计综合性实践能力的具体内容,据美国杨伯翰大学会计教育改革经验,认为具有高度综合能力的会计人才的“高度综合能力”包括:书面表达能力,口头表达能力,良好的倾听能力,团队沟通与合作能力,解决冲突的能力,组织和分派工作的能力,解决分散和无序问题的能力,阅读、评论和判断能力,有效利用时间和缓解压力的能力等。在这些会计综合能力中,隐含着一些基本的会计从业所需的高度综合思维能力:(1)对复杂会计信息的识别、分类、评价的判断性分析能力;(2)对业务管理目标的界定、会计信息处理的政策和程序的选择能力;(3)明晰、准确的表达思路和时效性操作能力;(4)与业务处理中关联的相关主体接触与沟通、分工与协作的整体意识;(5)严格践行相关政策的原则等。这些思维、判断能力贯穿于所有会计从业者的各类业务活动中,也成为会计专业综合性实践能力培养的核心内容。因而,综合性实践能力的培养,在会计实践教学改革中主要涉及两个方面:一是调整整体教学方案,加大实践教学环节所占比重;二是以综合性实践能力的培养为宗旨,优化、改革会计实践课程。
二、当前会计实践教学中凸显的问题
(一)重理论轻实践
目前高校会计学教育在培养目标上虽然强调理论与实践环节的并进,但是由于受传统会计教育重理论轻实践观念的影响,人们还是过于强调知识的传授,忽视能力的培养。主要表现:仍以课堂讲授为主,实践教学活动不充分,学生动手能力远不能满足社会需求。
(二)实践教学任务过于单一和简单
尽管许多高校都相继建立了会计模拟实验室(包括手工和电算化实验室),但实训内容只要求学生根据一定的经济业务编制记账凭证,登记日记账、明细账和总账,最后编制成会计报表。学生在闭门造车,仅仅是将理论教学中根据经济业务编制的会计分录填制到记账凭证中,将T字账变成登记各种账簿而已,而对经济业务的来龙去脉几乎无法知晓,这与实际工作脱节较大。而且大多实验内容是以产品制造业的企业会计为实验内容,经济业务不全面,所涵盖的内容也比较简单,大多是一些企业的日常经济业务,如进货、销售、发放工资、水电费的处理、差旅费的处理等,缺少多层次、多方位的的综合性项目以及复杂业务的处理,学生很快完成任务,几乎不需要深入的思考,无法体会到在探究过程中学习的快感,无法培养学生综合思维能力。
(三)实践训练缺乏系统性
目前多数高校的单项实践是以理论教材的章节为实验单位,按理论教学进度分别实验,比如,学到会计凭证这章,就让学生练习原始凭证的填制以及记账凭证的编制;学到会计账簿,就让学生练习登记日记账总账明细账等等。这种以会计核算方法为主的单项实践,缺乏系统性,学生只是进行了简单动手能力的训练,缺乏综合能力的培养。校外实践时,由于成本等方面原因,学校无法统一安排,多数学校只好让学生自行联系实习单位,同时学校缺乏对学生实践的后续管理,因此很多时候,校外实践只能流于形式,老师只是收到一张虚假的实习鉴定表而已。
(四)会计模拟实训、专业实习考评方法单一
多数学校对教学效果和学生能力的评价采取规范性考试方式,或者根据学生实习返校后上交的一份虚假的实习鉴定表给出评价,这种考评方法既忽略了考查学生实地调研阶段的调研结果,同时也无法有效考核专项技能训练的训练效果,导致学生调研能力差,会计动手能力差,抹杀了学生的创造力。
三、基于“项目驱动”的会计专业多元化实践教学体系构建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没有人能教会任何人任何东西”。的确如此,正如建构主义理论的观点:“学生学的任何东西最终都是通过自己的建构、内化完成的。”技能学习更是如此。技能不是教师“教会”的,而是学生“学会”的。它是学习者在一定的环境下,借助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方式获得的。建构既是对新知识意义的建构,又是对原有经验的改造和重组。 所谓项目驱动教学(Project Based Teaching)模式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Constructivism)教学理论基础之上的教学法,同时也是CDIO(Conceive、Implement、Design、Operate,即构思、设计、实现、运行)理念所倡导的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方式不同,项目驱动教学模式要求以学生为中心。从教师的角度看,“项目驱动”是一种教学方法,适用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团结协作的能力,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仅仅起组织和指导的作用。从学习者的角度看,“项目驱动”是一种学习方法,适用于实践性和操作性较强的知识和技能的学习。会计学本身是一门技术性、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要求学生具备较强的动手操作能力,因此,笔者认为可基于项目驱动,构建“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多元化会计实践教学体系,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将所学会计知识转化为实务操作的实践技能的同时不断提升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
(一)认识实习、专业实习、社会实践有效结合
让学生进入企业、社会进行实际演练,完善实践过程。一方面可使学生比较全面地了解企业概况、行业和市场环境、岗位职责、业务工作规范等;另一方面还可以帮助学生了解社会经济现象,增加学生的社会阅历,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一改以往单纯的“闭门造车”式的会计模拟实训。而在这过程中,如何使学生真正进入角色,学校与企业间的沟通很重要。可以聘请设立校内外指导教师,与学生就实践中出现的问题及时沟通,此外,学校、指导教师也要进行跟踪实习,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二)单项实验与综合实验相结合
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的要求对学生进行分组,再根据一般企业的财务岗位进行分工,分别扮演账套主管、总账会计、出纳、仓管,让学生了解不同角色的操作权限,掌握各种操作方法。再采用项目驱动法对会计的存货、产品成本核算、工薪核算、债权核算、债务核算等各系统进行试验,让学生掌握应用财务软件完成会计处理的方法,在完成每个系统实验后,应进行综合实验,使学生对企业财务信息化的途径和实施有更一步的理解,可为其将来走向信息化岗位做好准备。
(三)校内会计模拟实验与校外会计实践相结合
建立稳定的教学实验基地非常重要。学校应当采取有力措施选择一些经济业务规范、会计基础工作好的企业,建立长期、有效的实验基地。在学生进行会计模拟实验之前,先组织学生到这些单位进行实地考察、实习,请会计机构和相关部门人员介绍企业的行业类型,经营业务范围,生产特点,财务制度,经营和财务状况,纳税情况,资产、成本、费用管理办法,定额管理情况,成本计算方法,主要经济业务和筹资、投资等理财事项,会计核算特点,从而加强学生对财务工作的感性认识,对企业的会计核算有完整系统的认知。回到校内实验室,在指导教师的辅导下模拟企业实际情境,进行会计核算与监督,这样才能真正把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有机地联系起来。
(四)选择合适的实验、实训项目,设计项目任务
针对会计实践教学设计的项目任务,第一要具有综合性,能够将会计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技能相结合起来;第二要具有可操作性,项目任务必须能够通过具体的实践操作来完成,要尽量避免抽象的理论化任务;第三要能够吸引学生的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第四要有构建性,要给学生提供发挥自身潜力的空间,让学生在经历中亲身体验知识的产生,并建构自身的知识;第五要有阶段层次性,引导学生从简单到繁杂、由容易到困难,循序渐进地完成一系列的任务,例如,在制造业的日常经济业务外,增加企业融资租赁业务、企业并购会计、破产清算会计等多层次和较复杂的内容,不仅充实、丰富了会计实践教学内容,还在锻炼思维运用能力的同时积累新的知识。
(五)注重规范要求,加强会计职业道德教育
要将《会计法》中关于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告等方面的规范要求及相应的法律责任贯穿于会计实验之中,以利于学生树立会计规范化的观念,奠定良好的会计工作基础。为体现会计的监督职能,可在实验资料中应设计加入一些有问题的原始凭证:如假发票,填写不全、不正确的票据等。有的问题一目了然,有的问题比较隐秘,让学生在实验中自己去发现、去思考,提高其审核、监督能力。
(六)通过程序设计实践,提高学生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
作为会计执业人员,不能对财务软件设计过程一无所知,起码应了解软件是怎样设计出来的,为此,教师可采用项目驱动式教学方法,让学生利用诸如Visual FoxPro等进行财务软件的设计,要求学生开发小型的会计信息化系统的账务处理功能,包括:口令登录、主控下拉菜单、财务分工、科目设置、凭证输入、凭证审核、记账、结账、查询、银行对账、会计报表等。还可酌情将相关功能模块进行任务分解,例如凭证输入模块要求多条记录、自动编号、任意增加删除记录、有完备的错误校验措施等,这样可以进一步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七)采用“项目考核法”,改变以往单一的考试评价法
根据“罗森一塔尔效应”,教师对学生的不同评价会产生迥异的学习效果。传统的以考试为核心的单一教学评价已不能发挥评价的诊断、激励功能,项目考核法是基于教学目标预先制定的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相结合考核方式。基于结果的评价的主要依据是各阶段的成果报告。实训项目结束后要求学生撰写实训报告,由校内外指导教师从知识技能的掌握程度、综合能力水平和创新能力的角度给予评价。而基于过程的评价的主要依据是实训小组活动和答辩过程。为了给过程评价提供依据,应为每个小组专门建立小组活动备忘录和答辩记录表,备忘录记录了每次小组活动的出勤情况、讨论内容、每个人发言的主要内容以及形成的讨论结果,答辩记录表记录了答辩过程中教师和学生提出的问题以及对问题的回答情况。学校应改变只注重卷面成绩不重视实际能力的考核方法,注重测试学生对所学知识融会贯通和实际应用的能力,提升实践教学的效果。
结论
基于“项目驱动”的多元化会计实践教学体系付诸实施时间虽不长,但实践表明,这种以多层次实训项目为主线,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校内仿真实验室和校外实训基地为环境的实践模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基本思维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有利于加强学生的个性化教育和极大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相互学习的学习热情。今后,我们仍需不断摸索和总结经验,探索如何设计多层次、多方位、具有高度时效性的实训项目,不断完善会计实践教学,以践行培养会计专业综合性实践能力这一新宗旨。
参考文献:
[1] 王建忠.会计发展史:第2版[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7.
[2] 刘晓峰.项目导向下的会计岗位任务驱动教学模式研究[J].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8).
[3] 施宝林.会计专业任务驱动项目导向教学模式研究[J].会计之友,2008,(4).
[责任编辑 魏 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