棋盘上所有的万物……

来源 :西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zxy05jsj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一直相信,棋盘之上,是存活着这个世界上的万物的。就像广袤的大地上那些虫洞之中,蕴藏着总会在温暖春季复苏的虫蛙蛇龟。我对棋盘和那些黑白分明的棋子,有着深度的迷恋,它让我看到深不可测的世界,而棋子之间的相互碰撞,与对弈,多么像我们的人生。比方讲,成功、失败,无论是喧嚣、宁静,以及其中可能产生的杀戮、爱情,林林总总,逐一呈现。我是不大懂中国象棋的,也不大懂国际象棋,但是我粗通围棋。我们人生的每一步,多么像棋盘上的落子,发出噼啪的清脆声,一头扎进三百六十一个格子里寻找着自己的位置,听着规则的齿轮在咔咔作响。
  记得在一个雨天,我把自己潜入春天的雨中,假装自己就是一粒透明的雨滴。放眼望去的全世界,都是清冷,湿润,以及连绵的均匀的声音。这是大自然亘古不变的一个现象,晨昏,晴雨,冷暖,风云变幻,四季更替。然而这种自然的约定俗成似乎从来都没有商量的余地,每一滴雨写满的都是孤独。透过密集的雨阵,我能看到的是两个下棋的老者,他们坐在凉亭里,仿佛老僧入定,世界就此静止,虚幻到真实。
  他们在下棋。坐在凉亭里。
  那是一盘棋局。已至中盘,厮杀激烈,黑白胶着。我可以看到黑方的强势,也可以看到白方的灵活。我同时为两方担忧,好象自己也是局中人。我计算着步数,脑中已经闪过了一百零八个奇怪的念头。如果当时有旁人,那一定能看到我少见的严肃的样子。但两位老者却神情淡然。执黑方在摸着自己有几根稀疏胡须的下巴,目光落在棋盘上,时不时露出一个微笑。执白方则时不时抿一口茶,对着棋盘点头。不动声色,却暗流涌动,仿佛比拼的不是棋艺,而是气场,使亭外的雨滴也微微颤抖,溅起角度各异的水花。这多么像是一场雨中的武术攻击。
  我开始想起曾经的时日来。那也是一个雨天,我以躲雨的名义出现在了围棋的课堂上。那是我和围棋的第一次邂逅,很美好,也很天真。随着时间流逝,我一次次在围棋课堂里取得小小的胜利,却又一次次在比赛场上因几分之差而失败,很颓丧,也很不甘。于是我认定围棋注定不是属于我的,不舍之中仍然选择了放弃。还记得那天我跑在雨里,不知落下的透明水滴是雨还是眼泪。现在回想起来,很后悔,但是迈出的这一步也是我下的棋,我收不回来。
  清脆的落子声再次响起。这声音很小,却有力得仿佛能够震颤灵魂,让我有一丝胆寒。黑棋先行一步收气,白方看上去必死无疑,同时黑棋还对白方另一块棋虎视眈眈,有了这一步作基础,也许可以把那一块亦收入囊中……我的思维已经有些飘忽,不知为何有个词语冒了出来:野心。
  都说下棋的人是要有野心的。野心我也有。又说是要有计谋的。我也有。还说是要隐忍的。我也是。更说是要勇敢的。我沉默。我试过把棋下得张扬,下得狂妄,下得肆无忌惮。我也试过把棋下得委婉,下得阴险,百般布局只为那致命一击。但我最后还是回到了保守,或者换个词说,胆怯,或者再换个更尖刻的词,懦弱。我从不落下不确定的子,从不赌对方能否正确反应,还曾为此沾沾自喜。总是担心付出之后,结局未定,我没法为那不确定的成功割舍我已经拥有的,听上去很有道理。实际上却很没有道理。
  又一子落下,是白方果断的反击。他选择了打劫。打劫是我最不喜欢的,它等于判断,策略以及运气。它有太多的不确定性,对选择恐惧症来说就像恶魔,不知何时会背信弃义,遗忘曾许下的美好愿景。大一点的劫,不是胜利就是全盘皆输,痛彻心扉;小一点的劫,就像是隔着衣服击打,不怎么缺胳膊少肉,持续的小痛也同样能致癫狂。这是赌,它很可能花光你的一点点小聪明,和运气。
  按照常规的落俗套的说法,人生如棋,棋如人生,這显然已是老生常谈。人世间有太多太多我们关心的东西,有家人,有朋友,有精神上的丰富,也有物质上的满足。大家都想赢,于是我们寻找筹码,我们设计策略,最终也逃不过这十九乘以十九的方块,与黑白两种颜色的棋。有些时候想起来还是让人失落的,不知道我们的世界在上帝视角看起来,是怎样一种棋类游戏。
  赌一把。是做不到么?不,只是不敢而已。下棋的人,总是很多的,分布在宇宙各处。但是精通棋艺的人,只有寥寥而已。
  我想,车马辚辚,行走在古代的驿道,西施从越国古都诸暨潜入吴宫,进行那场春秋时期的谍战,下棋的人,其实是范蠡。他以爱情和国家为重的名义,把口口声声称是心爱的女人送到了敌人的手中。“赵氏孤儿”这一千古传奇,是程婴以一个普通公民的身份,在进行着一场旷日持久的棋局,那样的忍让与苟且,动天撼地,这是属于心理的力量,无坚不摧。那么吕不韦的处心积虑,扶持着秦王的步步为营,一统天下;那么李世民的玄武门之变,兄弟之间的杀戮在暗夜中血光四溅地进行;那么武则天,那么那拉氏,那么……我当然知道,人类作为最灵长的动物,本来就最擅长于下棋。但是,人生何其短,短得眨眼之间,你就能须眉皆白;短得童年还在眼前,我已经迈入了高中,父母正在时光的嘀嗒之中,慢慢变老。谍战剧《潜伏》、《悬崖》等等,哪有一着不是在下棋。我们可以让自己活得简单与明白,总是希望世界纯明,但是离开了下棋,不要说人生,连家国的荣誉与安全,都会岌岌可危。我们不需要学会算计,但是,我们终归要学会下棋,哪怕小到安排一科作业,列一张购物清单……我们无处可逃,因为我们就是活在棋局中的人。
  棋盘上承载万物。这些都是那么鲜活的存在,有些文静,有些跳脱,有些危险。它是混乱的化身,也是秩序的载体,同时,却也充满着甜蜜,宁静,并且因为这些的存在,而无比美好。
  (责任编辑:钱益清)
其他文献
燥热的午后,我躺在油腻的修车铺里。那一年,我和冠明哥二十几岁,没有什么钱,但整天在谈论阿斯顿·马丁前后悬挂的稳定性,GT-R百公里的加速是2.6秒还是2.4秒。为了0.2秒的区别我们能谈论一下午。谈完之后,我时常会想,如果我们有一辆轮子会动,方向盘会动,不会散架的汽车就好了。  这个愿望很快就实现了。  那天夜里,我打着手电筒问冠明哥,好了没?  冠明哥没有回答,汽车轰的一声就发动了,仪表盘一片光
期刊
敏·金(Mim King):  演员,编舞,横跨肢体剧场、行为表演、马戏杂技、服装设计、日本舞踏、舞蹈电影等多个领域。从艺术类大学毕业到现在,她一直活跃在创作和教学两方面,她和同学一起创办了英国东南部唯一一家演艺学院,也是布莱顿舞踏机构的核心成员。敏的作品里融合了很多强烈的视觉元素,她视身体为能够移动的绘画材料,创作不断变化的画面。从1980年起,敏先后赴前苏联学习肢体戏剧、小丑表演,向英国以及日
期刊
一  大年初三的傍晚,我去老房子看望病重的老妈回来,妻子在厨房里开了火。我双手勾住后脑勺,斜着身子倒在客厅的三人沙发上。白色的天花板像一块无声无息的银幕,弥漫着无奈和孤独。东三环路开通之后,我们王山村划入了烟花爆竹“双禁区”,这年过得静悄悄的。  老爸,老爸,有客人来了,你快出来,快一点。  我刚迷迷糊糊地闭上眼睛,把立体平面线条组合的世界锁在眼帘之外,儿子焦急的声音猴子一样从门缝窜了进来。  都
期刊
时间:2017年4月28日下午3∶00  地点:中国人民大学人文楼二层会议室  杨庆祥:我们联合文学课堂这次非常荣幸地邀请到了著名的青年作家马小淘。小淘刚出了新的散文集《冷眼》。除了散文以外,她的小说也是非常好,如寄给大家的小说集《章某某》。今天我们就以这两个作品集子进行讨论。  马小淘:我是因为新概念作文大赛走上写作的道路的。一开始,我是比较自大,觉得自己特别有才,写作对我来说特别容易,肯定会写
期刊
一  卡车穿梭在暗夜中的椴树林里。  一路静悄悄的,只有硕大轮胎碾过细碎石子的声音。一道光摇晃过来,带着夜的凉意。  司机符桂说:“快趴下,趴下。”  这是说给阿纯听的。她坐在第一排座椅后的剩余空间里。这个位置不太大,一个大人是肯定不能把自己塞进去的,但一个十岁的小孩把自己塞进去绰绰有余,阿纯躺下,空间还很有余地。阿纯细细瘦瘦,贴着铺好的毛毯趴着,不说话。灯光很快就摇过去了,阿纯的妈妈,陈菜菜说:
期刊
和张玲玲是在去年6月参加山东第十八届青年作家短篇小说高研班学习时认识的。始于儿童节,终于高考日。在这8天里,我和张玲玲同学亲密友爱地同吃同睡同学习同八卦。此外,我们相互帮了对方一个忙。帮忙的事或许不止一件,可事后许多次被记起难以忘怀的恐怕就是这个了——我帮她搞定了闹脾气的银色行李箱,她帮我化了个毕业演出的妆。8天的时间太短。虽然初到时完全不那么觉得。  那次学习安排在山东省青少年素质教育中心,在济
期刊
我对这一天早有预感,明朗的日子和空空的房间。  ——阿赫玛托娃《判决》  序幕  醒来后,我仍旧写不成最后一章,并且无法遏制地想知道河与海的距离。  手机显示下午六点,天还未黑;又查了查距离,目的地距此2888公里,一直未变。我想我一定要试试,便毫不犹豫地买下最近一班机票。  推开窗子,西北凛冽干燥的空气灌进来,迎面撞翻我。冬日里那条流淌在此数千年的大河,以及跨过两岸的铁桥静默着,河不似夏天那么浑
期刊
时间:2017.6.14下午3点  地点:中国人民大学人文楼二层会议室  杨庆祥:各位老师,联合文学课这次特别请到了鲁敏。她最近出了一本我个人认为特别好的小说集——《荷尔蒙夜谈》,里面的故事很有趣,今天的讨论就主要围绕这本书。  首先介绍一下今天出席活动的朋友。鲁敏,著名作家,今天的研讨对象。她旁边是乔叶,著名作家。然后是十月文艺出版社的韩敬群老师,章德宁老师、胡晓舟老师和陈玉成老师,中国社会科学
期刊
一  王初一盯着窗玻璃上那帘水雾看,不时有水珠滚落,玻璃像被刀子分割成一道道细条。南方的天气真怪,都十二月了,一周前还穿短袖热裤,突然冷空气来袭,气温一天之内从25度降到15度。本以为就这么地入冬了,谁知昨天又转回暖。屋外阳光灿烂,屋里却到处湿漉漉的。王初一感觉飘荡在空中的不是空气,而是水蒸气,随便抓一把都能拧出水来。家具是潮润的,像抚摸在皮肤上的丝丝滑腻。梁上的水珠不时滴落,混杂着灰尘,像一道道
期刊
余芳华笔名其实是“西尔维娅”,但我们都缩称“西维”。我后来也没追问过她这样一个西式笔名的由来。她的正职是在一家研究所做检测员,看起来好像和写作全不关联,但其实她写作时间很长。2009年,她开始用QQ空间记录生活里的短故事,虽然这些还未能算纯粹意义的文学作品。同年余姚市组织了一次征文比赛,她以一则六千字小说参赛,自称“简单,幼稚,完全不懂小说”,却没想到拿了奖。于我而言,这简直是一则村上春树式的入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