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字是学习文化的起点,是阅读写作的基础。识字的多少、快慢直接关系到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的强弱。小学生只有具有一定的识字量才能比较顺利地进行阅读,写作,拓宽知识面,提高学习的能力。
【关键词】小学语文 识字教学 方法 有效教学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4.03.136
一、创设各种有趣的情境
低年级学生最容易受感情因素的感染。顺应儿童的心理,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巧妙创设各种有趣的情境,能使学生饶有兴趣地主动投入到汉字的学习中去。实践证明,在这种氛围下进行的学习,学生的兴趣浓,主动性高,往往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了一半。对刚入学的儿童来说,汉字与他们周围其他的事物一样,都充满了好奇心。于是,我一改以往枯燥乏味的识字教学,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学习兴趣,精心设计每一堂识字课,把生字出现在使学生喜爱、令学生惊奇的情景中,从而激发他们强烈的求知欲望和学习兴趣。例如在入学教育中,我就这样向学生介绍:“小朋友们,你们好!我是欧阳老师,你能向老师介绍一下你的名字吗?”学生们都会很乐意地说:“我是xxx。”然后我又让孩子们把自己的名字设计成各种各样的名片,把它分给自己的伙伴,拿到名片的小朋友认认名片上的字,如果有不认识的字可以问问身边的小朋友或老师,说说自己拿到的名片上的名字。通过这样一个设计,使学生们更快地认识自己班中的同学,也在这样一个过程中让学生们进行了第一次识字练习。最后,我还让孩子们把自己的名片贴在桌子的角上,让每一个小朋友去认一认,读一读,让学生们都能积极地参与识字。
二、引导学生寻找规律,在识字中体验快乐
汉字的构成是有一定规律的。一个汉字,往往是声音、图像、意义、符号四个“基因”的有机结合,而这四个“基因”之间也存在着一定的联系。 在教学认识同一类偏旁的生字,如“早、星、晨、春、阳、晚”时,鼓励学生自己去探索它们的秘密,发现它们的共同点,知道这些字都是与太阳“日”有关,揭示构字的规律,举一反三,在学习中达到触类旁通的效果。在教学一年级下册《识字3》时我采用多媒体——出示“舟”“竹”“石”之类的画面,随后出示已经抽象了的古文字,再出示楷体汉字,让学生了解汉字的演变过程,初步知道这种模拟事物的样子造出来的字就是象形字,让学生在学习和比较中掌握象形字的识记规律,由形到字,由字到形,形象识记,引导学生学会识字。在教学会意字时,我采用分析“部件”法,依据会意字的“语义”与“符号”之间的联系,指导学生分析“部件”,通过编故事做动作看图等形式,帮助学生识记会意字。如教学一年级下册《识字7》“人”“从”“众”时,我首先适当予以点拨,接着引导学生去发现图画——字形——字义的内在相似联系,意会生字的意思;然后让学生借助拼音准确迅速的认读生字和有生字组成的词语;最后再出现“韵文”让学生诵读做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既巩固了生字词的认读成果,又培养了学生朗读课文的能力。对于形近、音近的字,则组织学生进行比较、区分、辨别,抓住异同点,巧记、活记。 如“日和目”,“木和禾”,“他、她、它”,都可以在比較和反复的练习中达到深层认识和巩固的目的。
三、因材施教,重视方法指导
由于孩子来自不同的家庭,所受的学前教育程度不同,所以在识字方面存在差异是正常的。对识字程度不同的学生,我们要尊重差异,重视识字方法的指导,不断提高他们的识字能力,在出示完生字后,我从不急于教读,而是先让学生说说认识了哪些字,回忆自己在哪里见过,你用什么方法记住的,让邻座的学生互相交流一下。对于一些系统性的知识,我还在课堂上抽一点时间来总结概括,帮助学生的记忆。比如学了某一偏旁的字,可以把他们全都归纳起来展示给学生。如学“讠”字旁的字后可以归纳为:“言字旁,形变样,表语言,说读讲”。在课堂教学中,我把主动权交给孩子们,让他们发现规律,发现问题,让他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和方法识字。这样往往取得了意想不到的学习效果。
四、充分利用多媒体
动态变化着的事物特别容易引起孩子的注意。而现实生活中几乎每一位小学生都不约而同地迷住了三维“动画”。针对学生心理状态采用多媒体识字,是识字的一个好办法。因为有了多媒体的支持, 使汉字能够用不同的表现形式出现, 使汉字的音、形、义不再脱节。比如学习《口耳目》一课时,可以用动画把汉字从古到今的形体变化演示出来,让学生理解什么叫“象形字”,加深了学生的理解。用简单的图画代替老师繁杂的讲解,无疑更适合一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 变静为动识字”,一年级课文内容少,多诗歌韵文,用微机打出,用大屏幕出示。在学生读熟课文后,把要学的字变颜色或者是闪动, 引起学生的注意,让学生读,从句到词语,再到字来识字。这样学生对学习字就很感兴趣。还可以把一些形象的课文做成Flash播放给学生看,如上《雪地里的小画家》这课时,可以把小动物的脚印播放给孩子们看,不仅是对课文内容的巩固,对城市的学生来说,也是接触生活、了解社会的好方法。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多媒体的使用内容必须随着自己的课堂设计变化,不能生搬网络上的资源,而是化为己用,这样才能成为帮助学生识字的点睛之笔。
五、将识字与生活联系起来,激发学生识字兴趣
生活是语文的内容,语文是生活的工具。那么怎样将识字与生活联系起来呢?要利用学生生活中的有利条件,形成识字的敏感性和浓厚兴趣。比如:电视上动画片中的说话字幕,校园的校训,《小学生守则》《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课程表,同学姓名等,都是学生识字的教材,还有晨会、班会、队会、节日庆典,还是校本活动如国防主题、环保主题、社会调查主题、春秋游主题等,都离不开汉字这个媒介。活动中若以认字贯穿其中,充分发挥媒介作用,不仅可以丰富活动内容,还可以在研究中,在玩乐中接触认识不少汉字。让孩子走进一个无声而精彩的世界,只有当学生从阅读中尝到识字的乐趣,他才会更加主动地识字,并使阅读成为自己精神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参考文献
[1]陈海兰.浅谈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的方法[J].青少年日记,2012(11).
[2]马鸣.探讨小学语文识字教学方法[J].新课程导学,2013(18).
【关键词】小学语文 识字教学 方法 有效教学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4.03.136
一、创设各种有趣的情境
低年级学生最容易受感情因素的感染。顺应儿童的心理,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巧妙创设各种有趣的情境,能使学生饶有兴趣地主动投入到汉字的学习中去。实践证明,在这种氛围下进行的学习,学生的兴趣浓,主动性高,往往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了一半。对刚入学的儿童来说,汉字与他们周围其他的事物一样,都充满了好奇心。于是,我一改以往枯燥乏味的识字教学,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学习兴趣,精心设计每一堂识字课,把生字出现在使学生喜爱、令学生惊奇的情景中,从而激发他们强烈的求知欲望和学习兴趣。例如在入学教育中,我就这样向学生介绍:“小朋友们,你们好!我是欧阳老师,你能向老师介绍一下你的名字吗?”学生们都会很乐意地说:“我是xxx。”然后我又让孩子们把自己的名字设计成各种各样的名片,把它分给自己的伙伴,拿到名片的小朋友认认名片上的字,如果有不认识的字可以问问身边的小朋友或老师,说说自己拿到的名片上的名字。通过这样一个设计,使学生们更快地认识自己班中的同学,也在这样一个过程中让学生们进行了第一次识字练习。最后,我还让孩子们把自己的名片贴在桌子的角上,让每一个小朋友去认一认,读一读,让学生们都能积极地参与识字。
二、引导学生寻找规律,在识字中体验快乐
汉字的构成是有一定规律的。一个汉字,往往是声音、图像、意义、符号四个“基因”的有机结合,而这四个“基因”之间也存在着一定的联系。 在教学认识同一类偏旁的生字,如“早、星、晨、春、阳、晚”时,鼓励学生自己去探索它们的秘密,发现它们的共同点,知道这些字都是与太阳“日”有关,揭示构字的规律,举一反三,在学习中达到触类旁通的效果。在教学一年级下册《识字3》时我采用多媒体——出示“舟”“竹”“石”之类的画面,随后出示已经抽象了的古文字,再出示楷体汉字,让学生了解汉字的演变过程,初步知道这种模拟事物的样子造出来的字就是象形字,让学生在学习和比较中掌握象形字的识记规律,由形到字,由字到形,形象识记,引导学生学会识字。在教学会意字时,我采用分析“部件”法,依据会意字的“语义”与“符号”之间的联系,指导学生分析“部件”,通过编故事做动作看图等形式,帮助学生识记会意字。如教学一年级下册《识字7》“人”“从”“众”时,我首先适当予以点拨,接着引导学生去发现图画——字形——字义的内在相似联系,意会生字的意思;然后让学生借助拼音准确迅速的认读生字和有生字组成的词语;最后再出现“韵文”让学生诵读做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既巩固了生字词的认读成果,又培养了学生朗读课文的能力。对于形近、音近的字,则组织学生进行比较、区分、辨别,抓住异同点,巧记、活记。 如“日和目”,“木和禾”,“他、她、它”,都可以在比較和反复的练习中达到深层认识和巩固的目的。
三、因材施教,重视方法指导
由于孩子来自不同的家庭,所受的学前教育程度不同,所以在识字方面存在差异是正常的。对识字程度不同的学生,我们要尊重差异,重视识字方法的指导,不断提高他们的识字能力,在出示完生字后,我从不急于教读,而是先让学生说说认识了哪些字,回忆自己在哪里见过,你用什么方法记住的,让邻座的学生互相交流一下。对于一些系统性的知识,我还在课堂上抽一点时间来总结概括,帮助学生的记忆。比如学了某一偏旁的字,可以把他们全都归纳起来展示给学生。如学“讠”字旁的字后可以归纳为:“言字旁,形变样,表语言,说读讲”。在课堂教学中,我把主动权交给孩子们,让他们发现规律,发现问题,让他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和方法识字。这样往往取得了意想不到的学习效果。
四、充分利用多媒体
动态变化着的事物特别容易引起孩子的注意。而现实生活中几乎每一位小学生都不约而同地迷住了三维“动画”。针对学生心理状态采用多媒体识字,是识字的一个好办法。因为有了多媒体的支持, 使汉字能够用不同的表现形式出现, 使汉字的音、形、义不再脱节。比如学习《口耳目》一课时,可以用动画把汉字从古到今的形体变化演示出来,让学生理解什么叫“象形字”,加深了学生的理解。用简单的图画代替老师繁杂的讲解,无疑更适合一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 变静为动识字”,一年级课文内容少,多诗歌韵文,用微机打出,用大屏幕出示。在学生读熟课文后,把要学的字变颜色或者是闪动, 引起学生的注意,让学生读,从句到词语,再到字来识字。这样学生对学习字就很感兴趣。还可以把一些形象的课文做成Flash播放给学生看,如上《雪地里的小画家》这课时,可以把小动物的脚印播放给孩子们看,不仅是对课文内容的巩固,对城市的学生来说,也是接触生活、了解社会的好方法。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多媒体的使用内容必须随着自己的课堂设计变化,不能生搬网络上的资源,而是化为己用,这样才能成为帮助学生识字的点睛之笔。
五、将识字与生活联系起来,激发学生识字兴趣
生活是语文的内容,语文是生活的工具。那么怎样将识字与生活联系起来呢?要利用学生生活中的有利条件,形成识字的敏感性和浓厚兴趣。比如:电视上动画片中的说话字幕,校园的校训,《小学生守则》《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课程表,同学姓名等,都是学生识字的教材,还有晨会、班会、队会、节日庆典,还是校本活动如国防主题、环保主题、社会调查主题、春秋游主题等,都离不开汉字这个媒介。活动中若以认字贯穿其中,充分发挥媒介作用,不仅可以丰富活动内容,还可以在研究中,在玩乐中接触认识不少汉字。让孩子走进一个无声而精彩的世界,只有当学生从阅读中尝到识字的乐趣,他才会更加主动地识字,并使阅读成为自己精神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参考文献
[1]陈海兰.浅谈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的方法[J].青少年日记,2012(11).
[2]马鸣.探讨小学语文识字教学方法[J].新课程导学,201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