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径训练:城乡差异的实践探究

来源 :全国优秀作文选·教师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sh1581135395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每年一次的小学生田径运动会是测试一个学校的体育水平的重要指标。本人有多年的城乡工作经历,发现了不同环境下的田径训练教学存在的许多差异,现列叙如下:
  一、基于学生视野下的环境价值体验
  “大不同”——基于設施。就一般情况来说,城区学校的基础设施配备是要优于农村学校的。我所工作过的两所学校也是这种情况,农村学校的操场连标准的60米跑道都没有,平时训练的过程中只能利用弯道去进行60米测试,带来的困难可想而知。
  “大视野”——基于心态。当下,大部分的小学生都是独生子女,加上现在社会升学就业的双重压力下,家长与班主任总是希望孩子能把精力多放在学习上,能在文化课成绩上有所突破。因此,运动员的选拔工作会遇到很多困难与阻挠,有些体育成绩突出的学生文化成绩不算太理想,家长就认为是田径训练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就不让孩子来参加训练,导致优秀的运动员不能代表学校参加比赛。这种情况城区学校出现得较为频繁。农村学校留守儿童比较多,家长对于孩子的行为约束力不强,参加田径训练都比较积极,少有家长干涉训练。
  “大布局”——基于理念。学校领导、教师的教育理念直接影响着行为,导致对田径训练的支持程度也大不一样。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就学校而言,城区学校在这方面做得比较好,营造了良好的校园氛围,每年都举办田径运动会和冬季三项的比赛,大课间也推广体育运动项目,激发了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对体育运动的兴趣。学校也根据每年的比赛成绩对运动员和教练员有所奖励,提高了运动员和教练员对于比赛的积极性。这是一个良性循环的过程。农村学校对这方面的重视程度不够,原本天赋很好的运动员也会因为教练的积极性不高而不能取得良好的成绩。二,就教师而言,城区学校的教师视野开阔,对体育教育的理解程度高于农村教师,支持学生训练的偏多,保证了学校体育训练的正常开展。
  二、基于田径训练中的养成价值回归
  “小坚持”——态度的回归。态度决定高度,对于田径比赛亦是如此。无论是农村学校还是城区学校,认真参加训练的学生往往能取得比较好的成绩,训练偷懒、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学生成绩往往都不太理想。农村孩子参与训练的积极性明显要高于城区学校的学生,每天早晨六点不到便来到学校参加训练,每天训练两次加起来三个小时。而城区学校却只有一个小时的训练时间。但是在城区学生中,有的素质较高,先天条件特别好,又肯吃苦,这样也能取得好的成绩。
  “小循环”——养成的回归。城区学校田径队都有梯队建设,从三四年级开始训练,五六年级参加比赛。我工作过的农村小学没有这种系统的梯队,只是单纯地去五六年级找学生参加比赛。由于农村学校配备的体育老师少,学校对体育也不是特别重视,学生们从小就没有接受过正规的体育课的教学,一些基本的技能都没有掌握,在运动员训练过程中往往会出现困难。
  三、立足教师职业观下的“身教”实践
  作为一个专职的体育老师,带队训练的日子将会很久。结合本人的工作经验,我对如何加强田径队的训练提出几点意见:
  “多坚定”——身教的执着。体育老师要想提高自己的训练水平,要从自身出发,提高自身的素质,为孩子们树立榜样。最基本的是要做到准时,风雨无阻。做到这些只是田径训练的基本,要想每年都有进步,作为老师也要不断学习,不断调整训练计划,因材施教,经常反思。
  “多和气”——氛围的力量。在带队训练的过程中要处理好各种关系,保证训练正常开展。第一点是学习和训练的关系,利用学生的课余时间去训练,合理地规划训练内容,不能让学生过度疲劳而导致无法集中精力去学习。第二点是教练员与学校之间的关系。一个称职的体育老师应该多去克服困难。最后一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处理好教练员与家长的关系。家长是否支持孩子,直接影响到学生的训练成绩。如何与家长一起抓,使学生训练学习两不误,显得尤为重要,教练员应积极及时地与学生家长沟通,使他们最大程度上支持训练工作。
  “多激励”——感动的魔力。无论城区还是农村学校的学生,他们始终只是小学生,教师要去研究与适应这个年龄段学生的心理。在训练中,教师要把批评与表扬结合起来,采用鼓励为主、批评教育为辅的措施。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在城市与农村两个不同条件下学校的校园环境是截然不同的,对于小学体育老师而言,训练田径队是学校体育的重要工作。城区学校学生多,教师就要注重选材。农村条件差,教师就需要多注重方式的改变,制定合理的训练计划来提高学生成绩。我们只要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遵循体育训练的规律,不怕困难,不惧艰苦,坚持下去,田径队一定能取得优异的成绩。
其他文献
家校综合实践活动是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以学生的经验和生活为核心的实践课程。设计和实施家校互动综合实践活动应立足于每个学生的健全发展,调动家庭和学校等教育力量,通过“学习”“操作”“考察”“探究”等一系列活动,着眼于发展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社会参与意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以此为指导,我们设计了如下活动内容:  低年级:以学校为主导,家长监督并参
期刊
大家可知道死海吗?确实,它有一个令人不可思议的现象:人沉不下去。今天,我便做了一个和死海奥秘息息相关的小实验。  我按照网上的实验过程拿了一个鸭蛋,一袋盐和一杯清澈明净的水。  说动就动,我先把鸭蛋放进盛有干净水的杯子里。鸭蛋二话不说,扑通沉入水底,意料之中。我又按照网上的步骤放人食盐,我先轻巧地舀起一勺,放入水中,白盐便像雪花般飘飘洒洒地沉人水底,我拿起筷子放入水里搅一搅,水还是很清澈,看不出任
期刊
5月12日,星期天,恰好又是母亲节,送什么礼物给妈妈呢?对,我要送给妈妈一个微笑。我知道这是妈妈最想要的母亲节礼物,因为她给我起的小名就是“盈盈”——浅笑盈盈。  早上一起床,妈妈就到厨房捣鼓她最擅长的“三大美食”之一——馄饨了(其他两项分别是鸡蛋面、蛋炒饭)。她先齐刷刷地备好香菜、酱油和香油;水开了以后馄饨下锅,再加三遍水(奶奶说她也不知妈妈从哪里学的);第三遍水开了后调汤,然后小火煮两分钟(绝
期刊
天气炎热的午后,我刚从新华书店出来,在车站等车。炎炎烈日虎视眈眈的盯着行人们。夏天,连风都是热的,刚一吹到脸上,豆大的汗珠就滚落下来了。我按耐不住等待的焦躁,不停地在车站踱步。“滴答滴答……”時问一分一秒过去,车终于来了。我急匆匆地上了车,迅速地坐到座位上。头不住地往空调底下蹭。“哇塞……好凉快啊!”过了好一会儿,车终于到站了,我下了车急忙往奶茶店跑,“来一杯奶茶,加冰,谢谢!”说完我走向座位,打
期刊
加强生命教育,强化生命意识已成为当今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尊重生命应成为每个孩子成长中的必修课。小学阶段作为孩子成长的基础阶段,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更是当务之急。  【案例描述】  “不好了,大事不好了,杨老师,潘某刚才想跳楼,幸亏小×一把抱住了他,不然就要出大事了!”课问十分钟听到这个消息,我的心骤然一紧。我立刻让学生把潘某叫来办公室。  潘某是个十分文静的男孩,平时成绩还不错,是班级的小班千。他
期刊
我出生于二零一零年,我属于“10”后,我的爸爸是85后,而我的奶奶出生于五十年代。  每次奶奶来我家看望我和妹妹的时候,总是会准备好多好吃的东西,比如老家的土鸡蛋、花生、时令水果等等。而我最喜欢和奶奶在茶余饭后聊天,听奶奶讲她小时候的故事。奶奶出生于五十年代,也就是新中国刚刚成立没多久,在那个年代物质极度匮乏,能填饱肚子已是一种奢望。奶奶说在她们那个年代鸡蛋是一种营养品,只有生病或者过年的时候才会
期刊
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语文课程应注重引导学生多读书、多积累,重视语言文字运用的实践,在实践中领悟文化内涵和语文应用规律。  笔者在执教苏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天鹅的故事》一课时,删繁就简,将教学目标定位于语言文字学习,学习作者如何谋篇布局,针对教学内容,设计读写结合练习,当堂进行写的训练。  一、立足教材,借助文本帮助学生习得语言  《天鹅的故事》一文以斯杰潘老人叙述故
期刊
殷忧启圣,多难兴邦。翻开百年中国近代史,这是一部“有国无防”、落后挨打、任人宰割、充满灾难的屈辱史。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1945年抗日战争结束,中国被迫签订了1000多个不平等条约或协定,国土沦丧,生灵涂炭,民不聊生。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加强国防教育,增强国防意识,提高国防素质,必然成为爱国主义教育的题中应有之义。  国防教育是增强公民国防观念、提高国防素质的基础工程和中心环节。放眼世界,环顾周
期刊
打开如东教育信息网,不期然,一张照片跃入眼帘,那是4 月9日在岔东学校调研时偶然抓拍的一个瞬间。照片内折射的一所学校的“精气神”扑面而来。  “这道题怎么答?”老师话音刚落,“唰”,七八双小手齐刷刷地举了起来,那举起的小小胳膊垂直于桌面,标标准准整整齐齐,乌黑晶亮的眸子展现着认真与投入!教室后面,5位老师坐成一排,他们专心致志地听着课,不时地记着笔记……这是一堂常规的二年级数学教研课,一处由“10
期刊
一、“ 斗胆”质疑课文  “这篇课文,在写法上有什么问题?”  教室里一下子静默了。可能是因为没想好,也可能是因为孩子们还没有缓过神来,压根儿在怀疑:课文,也会有“问题”吗?  这是我在教学《一本男孩子必读的书》接近尾声时的一幕。这篇课文,节选自杨红樱的小说《男生日记》。课文以一个爸爸的口吻向儿子推荐《鲁滨孙漂流记》这本书。课文分别讲述了自己这本《鲁滨孙漂流记》的来历、书的主要内容、自己的阅读心得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