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是美术课堂教学的重要内容,在美术教学中,教师要充分挖掘其中潜在的创新因素,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自己做主,主动参与,提高美术教学效率.
关键词: 美术教学 创新意识 思维能力
在小学教育教学中,有教育者认为:美术课上只要管好课堂纪律,学生依葫芦画瓢,画出几张惟妙惟肖的画就行了。其实,哪有这么这样简单的事,培养学生具有创造性思维是美术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创造性思维是思维活动的高级水平,即是指人在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从问题中找出新关系,寻求新答案的过程,这种思维具有新疑性、独创性、发散性。美术课中如何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笔者认为应做好以下几点。
一、校园环境中浓厚的艺术氛围能感染学生,让他们在美术创作中促进激情的想象和灵感的迸发。
学校环境的和谐美好对学生的成长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它能无声的陶冶学生的心灵,让学生潜移默化地接受美的教育。例如,在学生的专用美术教室中摆放教师的各类画作,同龄人的优秀作品,能让学生一走进美术教室,就被浓厚的艺术氛围所感染。另外,一进入学校,绿树成荫,鸟语花香;新颖而精致的宣传艺术长廊;艺术气息浓厚的文化氛围等都对学生有很大的影响。在美术课堂中也应创设充满美感的情境,不但能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求知欲,促进积极思维,而且能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掌握美术知识、技能技巧。如,我在教授《生活中的暖色》一课时,为了让学生认识到生活中暖色的变化,及不同的暖色给人带来的不同感受。课前,我设计了《生活中的暖色》课件,让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学生始终以高昂的热情参与到学习活动中,达到了理想的教学效果。充分感受生活的魅力,也培养学生观察生活,热爱生活的能力和情感。可见,美术教育是让学生在熏陶中自然感知的,这样才能激起他们的创作兴趣,而不是生硬的告知。
二、学生美术创作的灵感必须在长期的艺术实践中艰辛的积累,才能有喷薄而出的思想源泉。
画家列宾在涅瓦河畔路遇一群衣裳褴褛的纤夫,而一下产生创作《伏尔加河上的纤夫》的灵感;毕加索从民间制陶艺术中获得创作灵感,而由这些灵感创作而成的作品,又超越了整个艺术。 由此,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出所谓“灵感”是什么。它要有坚实的知识做基础,还要有科学的思维方式和认真的思考,就如同千里奔流的黄河,在壶口终于倾泻而下,把它的精神深深地烙印在我们的血脉,艺术创作以社会生活为源泉,不是简单地复制生活现象,实质上是一种特殊的审美创造。《各种各样的鞋》一课中,我让学生欣赏、分析各种各样的鞋,感知鞋子的实用性和美观性,了解鞋子是由鞋面、鞋口、鞋帮、鞋底、鞋跟构成的。这些课堂所进行的各种活动都离不开学生平时的生活积累,而根据自己的创意,运用各种废旧材料设计制作一款与众不同的鞋子,需要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满足他们探索和希望尝试的欲望,为他们提供畅想的空间,充分激活创作的灵感,他们所制作的作品千姿百态,匪夷所思,学生真正体会到化废旧为神奇的力量。
三、美术欣赏的教学,主要以赏析美术作品中的完美形象,卓越的艺术技巧来拨动人的心弦,使人精神奋发,与之共鸣,从而产生强烈的教育效果。
《画家凡高》是一节以一名画家为专题的“欣赏 评述”课。天才型画家凡高在他曲折而短暂的绘画生涯中,留下了大约800多件油画以及相同数目的素描作品。如此一个充满艺术向往和激情的人,却在孤独潦倒中苦苦挣扎,窘迫的生活與对艺术的执着相互映衬,使凡高这位艺术大师更具吸引力。四年级的学生在领悟、理解、文化艺术积累上还远不足以对这样的艺术大师进行解读,我们要通过本课有意识地引导、鼓励并传授给学生如何全面地认识一位画家及他的艺术作品。例如欣赏他的《星月夜》,感受它描绘的夜空中奇特景象,幻想一下,自己心中的夜空是什么样子的感受到作者通过构思,构图和色彩。欣赏凡高喜欢画向日葵的热爱,可见,作者从普通的生活景致中表现了画家对生活的热爱,处于成长阶段的学生,可以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对美术作品的分析和评价,去理解艺术家的创作初衷和体悟美术作品中内在的精神涵义,达到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和启迪智慧,扩大他们的知识面,以及陶冶情操,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的目的。
四、学生的美术创作需要正确的教师的评价。对于学生的美术作品教师应给予及时的肯定,让学生能善于发现自己的进步,引导学生学会正确的评价他人。在自我评价的基础上,我们还十分注重他人评价的运用,以便增强评价的合理性和科学性。课堂上集中进行学生间的互评,除了平时的随机性评价外,期末还要运用学生能够理解的语言,作出书面评价,说明学生学习活动中令人满意或需要改进的地方,以便学生能深入地了解和肯定自己的能力,以及确定努力的方向,进行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从而满足学生的个性特点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可见,美术课中学生的个性化创作必须依赖以上几点,只有这样,学生的美术创作才能得到个性发展,动手能力、创造力也能得到充分的开发,也能为培养高一级的艺术人才打下扎实的基础。
关键词: 美术教学 创新意识 思维能力
在小学教育教学中,有教育者认为:美术课上只要管好课堂纪律,学生依葫芦画瓢,画出几张惟妙惟肖的画就行了。其实,哪有这么这样简单的事,培养学生具有创造性思维是美术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创造性思维是思维活动的高级水平,即是指人在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从问题中找出新关系,寻求新答案的过程,这种思维具有新疑性、独创性、发散性。美术课中如何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笔者认为应做好以下几点。
一、校园环境中浓厚的艺术氛围能感染学生,让他们在美术创作中促进激情的想象和灵感的迸发。
学校环境的和谐美好对学生的成长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它能无声的陶冶学生的心灵,让学生潜移默化地接受美的教育。例如,在学生的专用美术教室中摆放教师的各类画作,同龄人的优秀作品,能让学生一走进美术教室,就被浓厚的艺术氛围所感染。另外,一进入学校,绿树成荫,鸟语花香;新颖而精致的宣传艺术长廊;艺术气息浓厚的文化氛围等都对学生有很大的影响。在美术课堂中也应创设充满美感的情境,不但能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求知欲,促进积极思维,而且能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掌握美术知识、技能技巧。如,我在教授《生活中的暖色》一课时,为了让学生认识到生活中暖色的变化,及不同的暖色给人带来的不同感受。课前,我设计了《生活中的暖色》课件,让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学生始终以高昂的热情参与到学习活动中,达到了理想的教学效果。充分感受生活的魅力,也培养学生观察生活,热爱生活的能力和情感。可见,美术教育是让学生在熏陶中自然感知的,这样才能激起他们的创作兴趣,而不是生硬的告知。
二、学生美术创作的灵感必须在长期的艺术实践中艰辛的积累,才能有喷薄而出的思想源泉。
画家列宾在涅瓦河畔路遇一群衣裳褴褛的纤夫,而一下产生创作《伏尔加河上的纤夫》的灵感;毕加索从民间制陶艺术中获得创作灵感,而由这些灵感创作而成的作品,又超越了整个艺术。 由此,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出所谓“灵感”是什么。它要有坚实的知识做基础,还要有科学的思维方式和认真的思考,就如同千里奔流的黄河,在壶口终于倾泻而下,把它的精神深深地烙印在我们的血脉,艺术创作以社会生活为源泉,不是简单地复制生活现象,实质上是一种特殊的审美创造。《各种各样的鞋》一课中,我让学生欣赏、分析各种各样的鞋,感知鞋子的实用性和美观性,了解鞋子是由鞋面、鞋口、鞋帮、鞋底、鞋跟构成的。这些课堂所进行的各种活动都离不开学生平时的生活积累,而根据自己的创意,运用各种废旧材料设计制作一款与众不同的鞋子,需要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满足他们探索和希望尝试的欲望,为他们提供畅想的空间,充分激活创作的灵感,他们所制作的作品千姿百态,匪夷所思,学生真正体会到化废旧为神奇的力量。
三、美术欣赏的教学,主要以赏析美术作品中的完美形象,卓越的艺术技巧来拨动人的心弦,使人精神奋发,与之共鸣,从而产生强烈的教育效果。
《画家凡高》是一节以一名画家为专题的“欣赏 评述”课。天才型画家凡高在他曲折而短暂的绘画生涯中,留下了大约800多件油画以及相同数目的素描作品。如此一个充满艺术向往和激情的人,却在孤独潦倒中苦苦挣扎,窘迫的生活與对艺术的执着相互映衬,使凡高这位艺术大师更具吸引力。四年级的学生在领悟、理解、文化艺术积累上还远不足以对这样的艺术大师进行解读,我们要通过本课有意识地引导、鼓励并传授给学生如何全面地认识一位画家及他的艺术作品。例如欣赏他的《星月夜》,感受它描绘的夜空中奇特景象,幻想一下,自己心中的夜空是什么样子的感受到作者通过构思,构图和色彩。欣赏凡高喜欢画向日葵的热爱,可见,作者从普通的生活景致中表现了画家对生活的热爱,处于成长阶段的学生,可以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对美术作品的分析和评价,去理解艺术家的创作初衷和体悟美术作品中内在的精神涵义,达到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和启迪智慧,扩大他们的知识面,以及陶冶情操,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的目的。
四、学生的美术创作需要正确的教师的评价。对于学生的美术作品教师应给予及时的肯定,让学生能善于发现自己的进步,引导学生学会正确的评价他人。在自我评价的基础上,我们还十分注重他人评价的运用,以便增强评价的合理性和科学性。课堂上集中进行学生间的互评,除了平时的随机性评价外,期末还要运用学生能够理解的语言,作出书面评价,说明学生学习活动中令人满意或需要改进的地方,以便学生能深入地了解和肯定自己的能力,以及确定努力的方向,进行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从而满足学生的个性特点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可见,美术课中学生的个性化创作必须依赖以上几点,只有这样,学生的美术创作才能得到个性发展,动手能力、创造力也能得到充分的开发,也能为培养高一级的艺术人才打下扎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