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小学的音乐课堂上,由于在传统教育观念和模式的影响下,都是以唱歌与欣赏课为主,往往忽略了“体态律动”。学生的学习大多是被动的,导致他们感受不到学习音乐的快乐,不能引起他们学习音乐的兴趣。素质型学校音乐教育新体系中说道“让音乐属于每一个人”。那么,如何让音乐属于一年级的孩子呢?我想到了运用音乐新体系中的“体态律动教学法”。一年级学生的模仿性和想象力特别丰富,而且天真活泼,运用“体态律动”,让每个学生能根据音乐律动,让我们的音乐教学让每一个学生都能体会音乐的美好,并能用音乐表达自己的情感。最终的目标是“让音乐属于每一个学生”。
关键词:体态律动;音乐新体系;动感
体态律动——“人体”教学工具。体态律动这一说法是源自于伟大的音乐教育家达尔克罗兹,他的初衷是为了帮助学生体验音乐的生命。发展到现在,体态律动的教学更多地使用在助力学生动起来,让学生直接感受到音乐。
体态律动有三大功能:1.表形;2.体验;3.表情。教学中使用体态律动:最低层次是表现音乐形式——用体态律动直观表现音乐运动(可视化)。第二层次是强化情绪体验——用身体律动的感觉(动觉)配合音乐听觉,形成联觉,增强音乐情绪体验(兴奋-厌倦、愉悦-痛苦、紧张-舒缓)。第三层次是显化情感表达——显化和加强音乐活动主体的情感表达。
表形——音乐变视觉——体态律动要自然(应声而动)
——常常用于音乐教学活动
体验——音觉变动觉——肢体律动要自由(因人而异)
——常常用于音乐学习活动。
表情——内情变外形——体态律动要自主(随心所欲)
——常常用于音乐表演活动。
本论文研究以音乐新体中的“体态律动”研究法为主,在研究期间同时采用文献资料法、文卷调查法、案例研究法、观察法和经验总结法,在行动研究中多积累资料,多查阅文献资料,认真记录研究的进程,细心发现行动研究中的出现问题。
抽取我校一年级中的116班与117班进行研究,研究的前期、中期、后期与同级其他班横向和纵向对比,获得实践的结果。
一、前期阶段
通过进行个案分析、调查问卷、行为观察等方法找出116班与117班学生在体态律动的学习方面存在的问题,形成共识,做好前期准备,通过调查问卷,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
二、实施阶段
在常规的音乐课堂中,是使用人民音乐出版社的音乐书。在两个实验班里,都首先尝试使用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發行的“学校音乐教育新体系”系列教材。
从前的人音版教材,都是按照常规的模式上课。例如:课堂上使用配套的音频与伴奏,给学生聆听,然后教唱歌谱,朗诵歌词等。这样的形式,让学生缺乏了身体的联觉,只会跟随音乐的伴奏演唱歌曲。在没有使用音乐伴奏的时候,学生都大部分唱不出。当给学生一首新的歌曲,让学生试唱时,大部分学生都不会唱,没有做到启发式的教学,正所谓: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让学生学会学习是课堂教学重中之重。
在平常的教学中,我首先教会了学生使用律动的脚步进入课堂。小朋友,拍着手,一个跟着一个走,你在前来我随后,走个圆圈像皮球。让学生一边拍手,一边随着节奏律动走进教室。这样的训练不仅让学生纪律得到提升,更加让学生心中的节拍得了很大的提升。从一年级开始养成一个良好的习惯是非常重要的。正如伟大的邓小平爷爷说的,“学习要从娃娃抓起”。
完成这个教学环节以后,我们教唱的方式方法也跟以往的方法有所不同。从一年级开始,我们就用柯达伊手势教学生练唱音阶。因为柯达伊手势的每一个动作都有代表每一个音高,这样可以让学生更清楚音高的概念,而不是只是单纯地唱音阶。以往的常规教学,让学生唱完音阶以后,不给钢琴伴奏的话,绝大部分的学生是唱不准的,只有少数音准较好的同学能把握好音准。因为音准是唱歌的根,没有了音准,再好的音色也是徒劳无功的。所以由此可见音准的重要性。我们抓音准也要从娃娃抓起,不能忽略了这一个重要的地方。
教唱环节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以往的教学中,都是听音乐然后学唱歌谱,或者有些直接就教唱歌词,没有学唱歌谱。在音乐新体系下,教唱是很重要的环节。首先是老师示范演唱,让学生感受歌曲的情绪与情绪变化。例如《秋天来了》这一首歌曲,老师首先让学生感受秋天的气息,秋风吹的感觉,到最后秋收的喜悦。老师在示范演唱的时候,就用不同的情绪去表达歌词和旋律,这样更能让学生知道歌曲的情绪变化。
在以往教学中的钢琴伴奏使用,往往只是给学生伴奏,然后学生演唱。在音乐新体系中,钢琴的使用,更加多的是在于给学生营造一种音乐的氛围,例如:狮子的形象是比较凶猛的,我们就用低音区的音色去表达。小鸟的形象是比较活泼可爱的,那么,我们就用高音区的音色去表现小鸟的形象。如此下来,学生就能从中感受到不同的音乐形象,让学生学习到更多的知识,从而得到了全面发展。
在音乐乐理知识中,我们非专业的普通学生,可以用简谱去学习歌曲。有条件的学生可以学习五线谱。但是在普通的中小学,我们绝大部分的学生都是普通类的学生,因此我们在学习乐理知识的时候,要因材施教,不能盲目去学习无线谱,这样普通的学生一时难以接受,反而会适得其反。我们可以从简单的简谱学习。
一年级的学生音色比较自然明亮,音域较窄。所以我们在教唱歌曲的时候,不能一味追求高音,要选一些适合一年级这个年龄段的歌曲,不能揠苗助长。例如:一年级的学生比较适合演唱八度以内的歌曲,《秋天来了》这一首歌曲的旋律只有C大调的Mi跟So只有五度,这样的歌曲是非常适合小朋友学唱的,所以我们尽量不要选八度以外的歌曲给一年级的学生学唱。如果选太高音的歌曲,会容易让学生的嗓子损坏,因为一年级的嗓子还是很稚嫩的。
三、完善深化阶段
(一)加强教学的规范管理,做好阶段性总结,对操作效果进行评价,找出问题及症结,调整实施方案,进一步深化实验研究。
(二)通过问卷与访谈,调查、及时反馈体态律动的阶段性成果与存在的问题及努力方向。
(三)开设体态律动教育活动课,利用研究中探索的体态律动教学的途径和方法指导教学,形成教育特色。
(四)形成一套具有较强的操作性的体态律动教学的方案。
在音乐教学的道路上,任重而道远。作为一名一线的音乐教学工作者,我们需要肩负起自己的责任。因为祖国花朵的素质教育、美育教育,我们都有着一份责任。奋斗的青春最美丽,不忘初心,为了祖国的未来而努力奋斗。
参考文献:
[1]高建进.《素质型学校音乐教育新体系原理与运用》.中央音乐学院教育学院培训教材.2019.6.
[2]高建进,林松涛.《“学校音乐教育新体系”系列教材-实习篇小学一年级上册》.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14.
关键词:体态律动;音乐新体系;动感
体态律动——“人体”教学工具。体态律动这一说法是源自于伟大的音乐教育家达尔克罗兹,他的初衷是为了帮助学生体验音乐的生命。发展到现在,体态律动的教学更多地使用在助力学生动起来,让学生直接感受到音乐。
体态律动有三大功能:1.表形;2.体验;3.表情。教学中使用体态律动:最低层次是表现音乐形式——用体态律动直观表现音乐运动(可视化)。第二层次是强化情绪体验——用身体律动的感觉(动觉)配合音乐听觉,形成联觉,增强音乐情绪体验(兴奋-厌倦、愉悦-痛苦、紧张-舒缓)。第三层次是显化情感表达——显化和加强音乐活动主体的情感表达。
表形——音乐变视觉——体态律动要自然(应声而动)
——常常用于音乐教学活动
体验——音觉变动觉——肢体律动要自由(因人而异)
——常常用于音乐学习活动。
表情——内情变外形——体态律动要自主(随心所欲)
——常常用于音乐表演活动。
本论文研究以音乐新体中的“体态律动”研究法为主,在研究期间同时采用文献资料法、文卷调查法、案例研究法、观察法和经验总结法,在行动研究中多积累资料,多查阅文献资料,认真记录研究的进程,细心发现行动研究中的出现问题。
抽取我校一年级中的116班与117班进行研究,研究的前期、中期、后期与同级其他班横向和纵向对比,获得实践的结果。
一、前期阶段
通过进行个案分析、调查问卷、行为观察等方法找出116班与117班学生在体态律动的学习方面存在的问题,形成共识,做好前期准备,通过调查问卷,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
二、实施阶段
在常规的音乐课堂中,是使用人民音乐出版社的音乐书。在两个实验班里,都首先尝试使用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發行的“学校音乐教育新体系”系列教材。
从前的人音版教材,都是按照常规的模式上课。例如:课堂上使用配套的音频与伴奏,给学生聆听,然后教唱歌谱,朗诵歌词等。这样的形式,让学生缺乏了身体的联觉,只会跟随音乐的伴奏演唱歌曲。在没有使用音乐伴奏的时候,学生都大部分唱不出。当给学生一首新的歌曲,让学生试唱时,大部分学生都不会唱,没有做到启发式的教学,正所谓: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让学生学会学习是课堂教学重中之重。
在平常的教学中,我首先教会了学生使用律动的脚步进入课堂。小朋友,拍着手,一个跟着一个走,你在前来我随后,走个圆圈像皮球。让学生一边拍手,一边随着节奏律动走进教室。这样的训练不仅让学生纪律得到提升,更加让学生心中的节拍得了很大的提升。从一年级开始养成一个良好的习惯是非常重要的。正如伟大的邓小平爷爷说的,“学习要从娃娃抓起”。
完成这个教学环节以后,我们教唱的方式方法也跟以往的方法有所不同。从一年级开始,我们就用柯达伊手势教学生练唱音阶。因为柯达伊手势的每一个动作都有代表每一个音高,这样可以让学生更清楚音高的概念,而不是只是单纯地唱音阶。以往的常规教学,让学生唱完音阶以后,不给钢琴伴奏的话,绝大部分的学生是唱不准的,只有少数音准较好的同学能把握好音准。因为音准是唱歌的根,没有了音准,再好的音色也是徒劳无功的。所以由此可见音准的重要性。我们抓音准也要从娃娃抓起,不能忽略了这一个重要的地方。
教唱环节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以往的教学中,都是听音乐然后学唱歌谱,或者有些直接就教唱歌词,没有学唱歌谱。在音乐新体系下,教唱是很重要的环节。首先是老师示范演唱,让学生感受歌曲的情绪与情绪变化。例如《秋天来了》这一首歌曲,老师首先让学生感受秋天的气息,秋风吹的感觉,到最后秋收的喜悦。老师在示范演唱的时候,就用不同的情绪去表达歌词和旋律,这样更能让学生知道歌曲的情绪变化。
在以往教学中的钢琴伴奏使用,往往只是给学生伴奏,然后学生演唱。在音乐新体系中,钢琴的使用,更加多的是在于给学生营造一种音乐的氛围,例如:狮子的形象是比较凶猛的,我们就用低音区的音色去表达。小鸟的形象是比较活泼可爱的,那么,我们就用高音区的音色去表现小鸟的形象。如此下来,学生就能从中感受到不同的音乐形象,让学生学习到更多的知识,从而得到了全面发展。
在音乐乐理知识中,我们非专业的普通学生,可以用简谱去学习歌曲。有条件的学生可以学习五线谱。但是在普通的中小学,我们绝大部分的学生都是普通类的学生,因此我们在学习乐理知识的时候,要因材施教,不能盲目去学习无线谱,这样普通的学生一时难以接受,反而会适得其反。我们可以从简单的简谱学习。
一年级的学生音色比较自然明亮,音域较窄。所以我们在教唱歌曲的时候,不能一味追求高音,要选一些适合一年级这个年龄段的歌曲,不能揠苗助长。例如:一年级的学生比较适合演唱八度以内的歌曲,《秋天来了》这一首歌曲的旋律只有C大调的Mi跟So只有五度,这样的歌曲是非常适合小朋友学唱的,所以我们尽量不要选八度以外的歌曲给一年级的学生学唱。如果选太高音的歌曲,会容易让学生的嗓子损坏,因为一年级的嗓子还是很稚嫩的。
三、完善深化阶段
(一)加强教学的规范管理,做好阶段性总结,对操作效果进行评价,找出问题及症结,调整实施方案,进一步深化实验研究。
(二)通过问卷与访谈,调查、及时反馈体态律动的阶段性成果与存在的问题及努力方向。
(三)开设体态律动教育活动课,利用研究中探索的体态律动教学的途径和方法指导教学,形成教育特色。
(四)形成一套具有较强的操作性的体态律动教学的方案。
在音乐教学的道路上,任重而道远。作为一名一线的音乐教学工作者,我们需要肩负起自己的责任。因为祖国花朵的素质教育、美育教育,我们都有着一份责任。奋斗的青春最美丽,不忘初心,为了祖国的未来而努力奋斗。
参考文献:
[1]高建进.《素质型学校音乐教育新体系原理与运用》.中央音乐学院教育学院培训教材.2019.6.
[2]高建进,林松涛.《“学校音乐教育新体系”系列教材-实习篇小学一年级上册》.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14.